连续时间采样及采样定理——MATLAB

article/2025/9/23 20:16:2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的方法(即采样),并能利用Matlab编程加以仿真实现;
2、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和离散时变换的仿真实现方法;
3、学会利用傅里叶变换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对连续时间信进行频谱的分析;
4、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经理想采样后信号的频谱变化;
5、验证带限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并加深对定理及与其相关的概念、名词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连续时间信号xa(t)以时间间隔T (即采样周期)采样后所得到的离散时间信号可表示为xa(nT),即xa(t)只保留t=nT时的值,这里n只能取整数。从数学观点而言,时间间隔T对离散时间信号的各采样点只起间隔大小的作用,对顺序无作用,因而xa(nT)还可表示为x(n)。则采样后所得到的离散时间信号x(n)与其对应的连续时间信号xo (t)的关系可表示为:
x(n)=xa(t)|t=nT
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离散时间信号的过程,在Matlab中以对e 100进行均匀采样为例,可用如下代码来进行实现:

Ts=0.0005;%设置采样周期
n=-25:1:25; %设置采样的起始时刻点
x=ex1(1000*abs(n*Ts));%按公式给定的连续时间信号得到离散时间信号xn

2、采样后信号频谱的变化
从频域的角度来看,采样前后的信号频谱也是不一样的,采样后的信号频谱Xs(jΩ)是采样之前的信号频谱Xa(jΩ)的周期延拓,延拓周期为2π/T。同时,Xs(jΩ)的幅度是Xa(jΩ)的幅度的fs=1/T倍。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定Xa(jΩ)是带限信号,画出了上述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时域采样定理
从频域的角度分析,并结合图2.1,要保证信号采样不丢失信息,则需避免频谱的混叠失真。那么,在被采样信号是带限信号的前提下,对采样周期了(或采样频率f) 就要有一定的要求,这要求即 为时域采样定理。时域采样定理也称为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可描述为:对一个有限带宽信号进行采样,如果采样顿率大于或等于信号最高频幸两倍时,得到的采样信号频请是原信号频增无混叠失真的周期延拓,因此可以由采样后的信号恢复原信号。
4、傅立叶变换的计算机计算方法
信号的频域分析是信号分析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数学上讲就是进行傅立叶变换,对于连续时间信号而言,傅立叶变换公式是积分形式,具体如下:
X(jΩ)=∫_(-∞)^(+∞)▒〖x(t) e^(-jΩt) dt〗

而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序列)而言,傅立叶变换公式为求和的形式,具体如下:
X(e^jω )=∑_(n=-∞)^n∞▒〖x(n) e^(-jωn) 〗

不管是连续时间信号还是离散时间信号,频谱一般都是关于频率的连续函数,即均为连续谱。在Matlab中,积分一般采用离散化的求和方式进行近似计算,而求和则可借助矩阵乘法进行。因而中的积分和公式(2-4) 中的求和都可以借助矩阵乘法运算进行实现,具体计算及画图程序示例如下:
(1)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Dt=-0.0005;t=-0.005:Dt:0.005;
Xa=exp(-1000*abs(t));%生成连续时间信号
Wmax=2*pi*2000;500;k=0:1:K;W=k*Wmax/K;
Xa=xa*exp(-j*t’*W)*Dt%/续时间信号的傅位叶变换
Xa=abs(Xa);
W=_flipIr(W),W(2:501)]; Xa=[fliplr(Xa),Xa(2:501)];
plot(W/(2*pi* 1000),Xa* 1000);
xlabel(频率(KHZ) ); ylabel(Xa(jW));

(2)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Ts=0.0005;n=-25:1:25;
x-exp(-1000* abs(n* Ts)); %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理想采样
K=500;k=0:1 :K;w=pi*k/K;
X=x*exp(j*n'*w);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X= abs(X);
w=[-fliplIr(w),w(2:K+1)]; X=[flipIr(X),X(2:K+1)]; 
plot(w/pi,X); xlabel(频率(rad));ylabel(X1(w));

三、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

本实验以信号的采样为基础,借助傅立叶变换进行采样前后信号的频谱分析,在此基础上验证时域采样定理。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如下:
1、生成连续时间信号x(t)=-1000,绘制其在5ms到+5ms之间的波形,时间轴间隔为0.05ms。
2、编程实现x。(t)的傅立叶变换(即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并绘制其在-2KHz到+2KHz之间的幅度谱图,频率轴频率间隔设置为8Hz。
3、用采样频率f, = 5000Hz对x(t)=e-100进行理想采样,得到采样后离散时间信号x(n),绘制出采样后的信号序列。
4、编程实现采样后离散时间信号x(n)的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并绘制其幅度谱图。
5、对采样前后的信号时域图形和频谱图进行分析,总结采样前后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
6、更改采样频率为f,=2000Hz和f,=1000Hz重复上述过程,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时域采样定理。

实验例程:

%连续时间信号生成
Dt=0.00005;t=-0.005:Dt:0.005;xa=exp(-1000*abs(t));
subplot(4,2,1);plot(t*1000,xa);xlabel('时间(毫秒)');ylabel('xa(t)');title('模拟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
Wmax=2*pi*2000;K=500;k=0:1:K;W=k*Wmax/K;Xa=xa*exp(-j*t'*W)*Dt;Xa=real(Xa);W=[-fliplr(W),W(2:501)];Xa=[fliplr(Xa),Xa(2:501)];
subplot(4,2,2);plot(W/(2*pi*1000),Xa*1000);xlabel('频率(KHZ)');ylabel('Xa(jW)');title('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1000HZ连续时间采样
fs=1000;Ts=1/fs;n1=-0.005/Ts:1:0.005/Ts;x1=exp(-1000*abs(n1*Ts));
subplot(4,2,3);stem(n1*Ts*1000,x1);ylabel('x1(n)');title('离散信号-fs=1000HZ');
%采样后傅里叶变换
K=500;k=0:1:K;w=pi*k/K;X1=x1*exp(-j*n1'*w);X1=real(X1);w=[-fliplr(w),w(2:K+1)];X1=[fliplr(X1),X1(2:K+1)];
subplot(4,2,4);plot(w/pi,X1);xlabel('频率(rad)');ylabel('X1(w)');title('离散傅里叶变换')
%2000HZ连续时间采样
fs=2000;Ts=1/fs;n1=-0.005/Ts:1:0.005/Ts;x1=exp(-1000*abs(n1*Ts));
subplot(4,2,5);stem(n1*Ts*1000,x1);ylabel('x1(n)');title('离散信号-fs=2000HZ');
%采样后傅里叶变换
K=500;k=0:1:K;w=pi*k/K;X1=x1*exp(-j*n1'*w);X1=real(X1);w=[-fliplr(w),w(2:K+1)];X1=[fliplr(X1),X1(2:K+1)];
subplot(4,2,6);plot(w/pi,X1);xlabel('频率(rad)');ylabel('X1(w)');title('离散傅里叶变换')
%5000HZ连续时间采样
fs=5000;Ts=1/fs;n1=-0.005/Ts:1:0.005/Ts;x1=exp(-1000*abs(n1*Ts));
subplot(4,2,7);stem(n1*Ts*1000,x1);ylabel('x1(n)');title('离散信号-fs=5000HZ');
%采样后傅里叶变换
K=500;k=0:1:K;w=pi*k/K;X1=x1*exp(-j*n1'*w);X1=real(X1);w=[-fliplr(w),w(2:K+1)];X1=[fliplr(X1),X1(2:K+1)];
subplot(4,2,8);plot(w/pi,X1);xlabel('频率(rad)');ylabel('X1(w)');title('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分析

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的周期性的复制(当然要保证采样满足奈奎斯特定理)。若采样周期为F,则采样后信号的频谱变成周期的了,周期为F,幅值变为原来的F倍,一个周期的形状和连续信号时的频谱一样。那么采样后离散信号的频谱应该[在满足采样定理]能反映出,原模拟信号的频谱,否则采样是没有意义的。采样后频谱是,原频谱的周期延拓,实际中需要将原来的高于有用频率的分量尽量滤除,增大采样频率来减少频谱的混叠。频带为F的连续信号f(t)可用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f(t1),f(t1±Δt),f(t1±2Δt),…来表示,只要这些采样点的时间间隔Δt≤1/(2F),便可根据各采样值完全恢复原来的信号f(t)。 这是时域采样定理的一种表述方式。时域采样定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当时间信号函数f(t)的最高频率分量为fM时,f(t)的值可由一系列采样间隔小于或等于1/(2fM)的采样值来确定,即采样点的重复频率f≥(2fM)。图为模拟信号和采样样本的示意图。时域采样定理是采样误差理论、随机变量采样理论和多变量采样理论的基础。

五、思考题

(1)在满足采样定理的前提下,数字频率和模拟频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采样频率不同时,相应理想采样序列的傅立叶变换频谱的数字频率度量是否都相同?他们所对应的模拟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3)结合实验结果和时域采样定理,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抗混叠干扰滤波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六、总结

通过对比不同采样频率下的信号恢复图,我们不难看到,当采样频率不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时,得到的频谱图出现了严重的失真,而当采样频率满足大于信号最高截止频率的2倍时,得到的频谱即是原连续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这个实验结果,验证了信号采样定理的正确性,且采样频率越高,信号恢复后的图形以及频谱图越接近原信号。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nENCRYuu.shtml

相关文章

模拟信号的采样定理MATLAB实现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信号的采样的方法。 2.分析信号的采样频率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在现实世界里,声音、图像等各种信号多为模拟信号,要对它进行数字化处理&…

【信号处理】采样定理的深入浅出

一些闲话: 这是我本科生涯的最后一年了,过去三年毫无征兆地蒸发了一样,我的大四上有一门移动通信课,在实验课后我突发的迫切想要搭建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所以我想趁着大四上最后一个月好好将我的知识进行总结&#xf…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现实世界接触到的诸如电信号、光信号、声音信号等这些信号都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称之为连续信号。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处理这些连续的信号显然是无能为力,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计算、处理这些连续信号就必须将其转化为离散信号,将连…

采样定理的学习笔记

CSDN话题挑战赛第2期 参赛话题:学习笔记 数据采集的最主要功能之一是将外部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传递到计算机中去,这一过程被称为采样。采样频率或采样率,即每秒采集所得的数据个数,对于采样过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xf…

(一)深入理解采样定理

1.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是连接连续和离散的桥梁。现实世界中接触到的信号,比如电信号,光信号,声音信号等都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称为连续信号。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如要处理连续信号,这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将连续信…

再次理解信号采样定理(低通抽样定理)

以前对低通信号的采样定理简单理解为:必须要以信号的最高频率的2倍进行采样,否则就恢复不出来原信号,原因是采样频率Fs较小时,信号频谱发生了混叠,所以无法恢复。 仔细想想,这样理解当然正确,可…

时域采样定理和频域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的形象化描述:在时域对信号进行采样,等效为在频域对信号频谱进行周期延拓。在频域对频谱进行采样,等效为在时域对信号进行周期延拓。 由频域采样定理,联想我之前的一篇博客《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可以显然…

频域采样定理

频域采样定理 1、频域采样定理的主要内容是: (a)对信号 x(n) x ( n ) 的频谱函数 X(ejw) X ( e j w ) 在 [0,2π) [ 0 , 2 π ) 上等间隔采样 N点,得到: XN(k)X(ejw)|w2πk/N ,  k0,1,2,...,N−1 X N ( k ) X ( e j w ) | w 2 π k…

带通采样定理简单记录

没有目的的学习是困难的,当初是为了过一遍信号处理的相关知识,遇到了带通采样定理,和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相比,简直麻烦的让人无法接受!转眼间,半年过去了,这次为了看论文而再次回顾带通采样定理时…

采样定理 ADC采样

一、采样定理 采样会造成频谱搬移,采样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搬移后的频谱不会发生混叠。 上图中(a)为原信号的频谱,(b)为以Fs采样后的频谱。可以看到频谱以原点O为基准发生了周期性的搬移,其中频谱…

低通采样定理与带通采样定理

一、(低通)采样定理 如何从抽样信号中恢复原连续信号、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无失真地由采样信号恢复原连续信号,著名的采样定理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 采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定…

带通采样定理及其公式推导

文章目录 前言一、采样定理?1.低通采样定理(奈奎斯特采样)2.带通采样定理 二、频谱混叠三、带通采样定理四、带通采样的限制条件五、误区六、总结七、参考资料 前言 2022年电赛F题-信号调制度测量装置说明中提到带通采样定律。 低通采样定理…

带通采样定理

为什么要用带通采样定理呢?按理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不是通吃一切吗?话虽如此,奈奎斯特说,只要采样率不小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采样后的信号就能能够准确恢复。 可事实上,有很多行不通的地方&am…

采样定理的详细解释

目录 所需理论推导一般的时域抽样理想的时域抽样与基带信号采样定理 所需理论推导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在之前对傅里叶变换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傅里叶变换主要针对的是非周期信号,有 F ( ω ) ∫ − ∞ ∞ e − j ω t ∗ f ( t ) d t …

信号采样定理

本文的一些引用来源于维基百科 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定理。定理内容是连续信号(通常称作“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通常称作“数字信号”)之间的一个基本桥梁。它确定了信号带宽的上限,或能捕获…

领悟《信号与系统》之 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一、采样定理结论二、奈奎斯特间隔和频率计算公式及例题:三、信号自然采样(脉冲采样)四、信号理想采样(冲激采样) 采样定理 连续时间信号也叫模拟信号。在一定条件之下,模拟信号可以用该…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二、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1. 方程类型 一般式 参数方程 对称式/点向式 两点式 2. 常见问题 ①两直线夹角 ②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8.4 向量应用(二)——空间直线

本篇内容接上篇,还是关于向量应用的内容。没有废话,直接来。 空间直线方程 (一)点向式方程(对称式方程) 从名字上看,点向式两个关键,一个是点,一个是向,点是…

已经两点求直线方程(多维空间)

已知两点 p1(a1, b1, c1), p2 (a2, b2, c2) 求直线方程。 要求直线方程首先要理解直线是什么? 直线是一系列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 多维空间下直线通用公式: 其中 p 为直线上任意一点(从原点指向直线任意位置的向量&#xff0…

空间直线

空间直线 空间直线由两个相交平面决定,方程组可表示这条直。 一般方程 点向式方程 又称对称式方程。 方向向量:平行于直线的向量。设(m,n,p),m,n,p为直线的一组方向数。 方向余弦:方向向量的余弦。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