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VS Code 中阅读 G-code 及 3D 打印机 gcode 常用指令介绍

article/2025/9/17 8:55:43

1. 在 VS Code 中阅读 G-code

直接以文本格式在 VS Code 中打开 .gcode 文件,会发现没有语法高亮。
安装插件实现语法高亮悬浮显示命令解释

1.1 安装插件「G-Code」

G-Code 插件

1.2 配置 settings.json 文件

1.2.1 打开 VS Code 设置(快捷键: Ctrl + 逗号)

1.2.2 打开 settings.json 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3 在文件底部追加如下内容后保存文件并关闭(注意补全 逗号)

"gcode.definitions": {"G0": "快速移动,用于快速移动到指定位置,在使用该命令之前,要考虑其移动的直线路径上是否有障碍物","G1": "运动。F: 喷嘴最大移动速度,单位为 mm/min;E:控制挤出机给丝量,即输入丝材的长度,单位 mm,也可控制回抽。与M82(绝对挤出)/M83(相对)命令配合","G2": "顺时针圆弧","G3": "逆时针圆弧","G4": "等待。无参数等价于M400,停止移动。参数如P500 = 0.5s;S3 = 3s","G17": "平面设定,为XY平面, 控制G2/G3(圆弧)、G73,G81-G89(封闭循环)。默认值","G18": "平面设定,为XZ平面, 控制G2/G3(圆弧)、G73,G81-G89(封闭循环)","G19": "平面设定,为YZ平面, 控制G2/G3(圆弧)、G73,G81-G89(封闭循环)","G20": "设置单位为英制英寸","G21": "设置单位为公制毫米","G28": "复位,无参数表示所有轴复位;加上参数,表示仅控制指定的轴复位。该命令会禁用打印平台水平补偿,使用'M420 S'命令打开水平。W::所有轴复位,但不影响平台水平补偿","G80": "取消当前运动模式(G0 G1 G2 G3 G5 G38.X)","G90": "使用绝对坐标系,一般都用绝对坐标系","G91": "使用相对坐标系","G92": "设定位置。如E1,设定当前挤出机位置为1","M73": "设置当前打印进程。如 P25 R43 表示当前完成25%的任务,还需43分钟;Q25 S43 和P R 一样,只不过前者为正常模式,后者为静音模式。详见https://3dprinting.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1351/what-is-m73-q17-s43-g-code-command","M81": "关闭电源","M82": "耗材挤出模式,绝对挤出模式。计算一共挤出多少丝材,最开始为0,然后挤出多少都会累加。","M83": "耗材挤出模式,相对挤出模式。从当前位置再挤出多少丝材,当前位置为0","M84": "关闭电机","M104": "设定喷嘴温度。S:温度,单位是摄氏度","M105": "发送温度","M106": "设定风扇转速,S: 0-255 = 0-100% 转速","M107": "关闭风扇","M109": "等待喷嘴加热到指定温度,到指定温度后再运动。S:温度,单位是摄氏度","M115": "输出固件信息","M140": "设定热床温度。S:温度,单位是摄氏度","M141": "设定打印机舱室温度。S:温度,单位是摄氏度","M190": "等待喷嘴加热到指定温度,到指定温度后再运动。S:温度,单位是摄氏度","M201": "设置最大加速度,单位为 mm/sec^2","M203": "设置最大进给速度(移动速度),单位为 mm/sec","M204": "设置启动加速度,单位为 mm/sec^2","M205": "高级设置,详见https://marlinfw.org/docs/gcode/M205.html",},

1.3 测试

用 VS Code 打开一个.gcode 文件,如果能正常语法高亮,且鼠标指针放在指令上会自动弹出解释。
如下图,鼠标指针悬浮在 M140 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补充

如果有些指令没有解释,可以自行查阅 gcode命名英文解释,并添加到 settings.json 文件中。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JhNbVjTi.shtml

相关文章

二分图最大匹配及匈牙利、HK算法

二分图最大匹配 在二分图中,最大匹配是指选出尽可能多的边使得任意两边没有公共端点。 增广路 设 M M M为二分图 G G G已匹配的边的集合,若 P P P是图 G G G中一条连接两个未匹配顶点的路径(起点终点分别在两个集合)&#xff0…

用最大流解决二分图最大匹配 Bipartite Matching

有A B C三个老师,D E F三门课,A能教E, B能教D和F,C能教D和E。要求每个老师只能教一门课,求分配方案。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分图最大匹配问题,二分图是只graph的顶点可以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内部顶点直接无连接&…

二分图最大匹配-匈牙利算法

今天介绍 匈牙利算法 : 匈牙利算法,是基于Hall定理中充分性证明的思想,它是部图匹配最常见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就是寻找增广路径,由匈牙利数学家Edmonds于1965年提出,因而得名。 先介绍一下增广路径&#x…

求解分配问题(二) 二分图最大匹配算法

我的前一篇文章介绍了对于分配问题的Kuhn-Munkre算法,该算法其实可以看作是邻接矩阵形式的匈牙利算法,如果更抽象地看这个算法,它可以看成是一个二分图匹配算法的变体算法,具体的说,是二分图最大权重匹配算法。我打算也…

二分图最大匹配(匈牙利算法,Dinic网络流算法)

二分图最大匹配 二分图最大匹配问题: 有两个集合A,B,两个集合间有多条边连接集合中的点,且单个集合中的点各不相连,求两集合的点能两两配对的最大匹配数. (参考:)二分图最大匹配——匈牙利算法 匈牙利算法: A集合记录各点与B集合相连的点,B集合记录某点与A集合中匹配的点.遍历…

二分图最大匹配与最大独立集

一.概念部分 1.什么是二分图? 通俗的说法:就是可以把图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任意两点之间没有关系(同一部落),两部分之间点可能存在多种关系。 2.怎么判断二分图? (1)…

二分图最大匹配及最大权匹配

二分图最大匹配学习 一.二分图的基本知识二.二分图最大匹配什么是二分图最大匹配怎么求二分图最大匹配 三.二分图最大权匹配四.例题训练三.最小点覆盖数 一位大佬的神级解释 本以为有了网络流,就不用再学匈牙利了,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些…

二分图最大匹配问题(匈牙利算法)

什么是二分图 如果一个无向图的的顶点可以分为两个互不相交的子集A和B,那么它就是二分图。也就是说,A、B内部不存在连边,所有连边都一头连着A中的顶点,另一头连着B中的顶点。 什么是二分图最大匹配? 二分图最大匹配…

二分图 二分图最大匹配

首先来说一下什么是二分图。 二分图 二分图又称作二部图,是图论中的一种特殊模型。 设G(V, E)是一个无向图。如果顶点集V可分割为两个互不相交的子集X和Y,并且图中每条边连接的两个顶点一个在X中,另一个在Y中,则称图G为二分图。…

二分图最大匹配(最大流)

先举个例子,有N台计算机和K个任务,每个计算机只能执行一个任务,但可以执行多种任务。现在给出N和K,和其关系,求出最多能处理的任务数。 这就是典型的二分图,整张图被分为两半,一半是电脑&#…

图论总结(一)二分图最大匹配

二分图最大匹配 (一)、二分图 1、定义2、性质3、判定(二)、二分图的匹配 1、二分图的最大匹配2、 Knig定理及其证明3、最小边覆盖与最大独立集(三)、增广路径 1、定义2、性质3、寻找增广路(四)、匈牙利算法 1、找增广路经的算法2、实践3、算法分析(五)、例题 1、最小…

二分图的最大匹配

一、概念: 二分图:简单来说,如果图中点可以被分为两组,并且使得所有边都跨越组的边界,则这就是一个二分图。准确地说:把一个图的顶点划分为两个不相交集 U 和V ,使得每一条边都分别连接U、V中的…

二分图最大匹配问题

最近在做的打车项目中,涉及到了用户叫单后,将所有出单司机和所有订单匹配的问题,借此来学习一下二分图的匹配算法。 一、无权二分图最大匹配 首先要区分一下各个概念: 匹配:图G的一个匹配是由一组没有公共端点的不是…

二分图最大匹配——匈牙利算法

二分图最大匹配 (一)、二分图的介绍1、定义2、充要条件 (二)、二分图的匹配1、二分图的最大匹配2、增广路径3、匈牙利算法(1)、复杂度(2)、算法思路(3)、代码…

B树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的推导

B树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的推导 对任意一棵包含n个关键字,高度为h,阶数为m的B树,其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的推导过程如下:

算法篇:树之树的高度

算法: 这一类题目很简单,不过却是树的最基本操作之一,引申为判断树是不是平衡二叉树。 一般做法是,计算二叉树的左右子树的高度1,然后取它们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题目1: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balanced-b…

【二叉树】最小高度树

0x00 题目 给定一个 有序 整数数组 元素各不相同且按 升序 排列 编写一个算法,创建一棵 高度最小 的二叉 搜索 树 给定有序数组: [-10,-3,0,5,9]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0,-3,9,-10,null,5] 它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树: 0 / \ -3 …

常见数据结构详细图解、树的高度、深度、层数、跳表、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红黑树、B树、B+树

常见数据结构 常用的数据结构知识。 1.1 跳表 上图是一个有序链表,我们要检索一个数据就挨个遍历。如果想要再提升查询效率,可以变种为以下结构: 现在,我们要查询11,可以跳着来查询,从而加快查询速度。 …

树的高度 递归法和非递归法

递归法思路: 树的高度即节点子树的高度1(节点子树的高度即左子树高度,右子树高度的最大值) 代码如下: // Height_Recursive 递归法求树的高度 int Height_Recursive(TreeNode* pTree) {if (pTree NULL) {return 0;…

获取树高度的两种方法与完全二叉树的判断

树的高度 树的高度是节点高度的最大值。 每一层节点的高度如图所示。 方法一:递归 根节点的高度显然就是二叉树的高度。 /** * 获取树的高度* return*/ public int height(){return height2(root); }/*** 使用递归方法获取树的高度* param node* return*/ pr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