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U 6050姿态角度融合算法

article/2025/10/6 21:48:11

1、介绍

1.1 姿态角(Euler角)pitch yaw roll介绍
飞行器的姿态角并不是指哪个角度,是三个角度的统称。它们是:俯仰、滚转、偏航。你可以想象是飞机围绕XYZ三个轴分别转动形成的夹角。
地面坐标系(earth-surface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Sg--------OXgYgZ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在地面上选一点Og
②使Xg轴在水平面内并指向某一方向
③Zg轴垂直于地面并指向地心(重力方向)
④Yg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g轴,其指向按右手定则确定

机体坐标系(Aircraft-body coordinate frame)Sb-------OXY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原点O取在飞机质心处,坐标系与飞机固连
②x轴在飞机对称平面内并平行于飞机的设计轴线指向机头
③y轴垂直于飞机对称平面指向机身右方
④z轴在飞机对称平面内,与x轴垂直并指向机身下方
欧拉角/姿态角(Euler Ang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机体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的关系是三个Euler角,反应了飞机相对地面的姿态。
俯仰角θ(pitch):机体坐标系X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当X轴的正半轴位于过坐标原点的水平面之上(抬头)时,俯仰角为正,否则为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偏航角ψ(yaw):
机体坐标系xb轴在水平面上投影与地面坐标系xg轴(在水平面上,指向目标为正)之间的夹角,由xg轴逆时针转至机体xb的投影线时,偏航角为正,即机头右偏航为正,反之为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滚转角Φ(roll):机体坐标系zb轴与通过机体xb轴的铅垂面间的夹角,机体向右滚为正,反之为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要明确,MPU6050 是一款姿态传感器,使用它就是为了得到待测物体(如四轴、平衡小车) x、y、z 轴的倾角(俯仰角 Pitch、滚转角 Roll、偏航角 Yaw) 。我们通过 I2C 读取到 MPU6050 的六个数据(三轴加速度 AD 值、三轴角速度 AD 值)经过姿态融合后就可以得到 Pitch、Roll、Yaw 角。
本帖主要介绍三种姿态融合算法:四元数法 、一阶互补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

二、四元数法

关于四元数的一些概念和计算就不写上来了,我也不懂。我能告诉你的是:通过下面的算法,可以把六个数据转化成四元数(q0、q1、q2、q3),然后四元数转化成欧拉角(P、R、Y 角)。
虽然 MPU6050 自带的 DMP库可以直接输出四元数,减轻 STM32 的运算负担, 这里在此没有使用,因为我是用 STM32 的硬件 I2C 读取 MPU6050 数据的,DMP库需要对 I2C 函数进行修改,如 DMP 库中的 I2C 写:i2c_write(st.hw->addr, st.reg->pwr_mgmt_1, 1, &(data[0]));有4个输入变量,而 STM32 硬件 I2C 的 I2C 写为:
void MPU6050_I2C_ByteWrite(u8 slaveAddr, u8 pBuffer, u8 writeAddr),只有 3 个输入量(这之间的差异好像是由于 MPU6050 的 DMP 库是针对 MSP430 单片机写的),所以必须进行修改,但是改固件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你们应该都懂。当然,如果你用模拟 I2C 的话,是容易实现的,网上的 DMP 移植几乎都是基于模拟 I2C 的。

#include<math.h>
#include "stm32f10x.h"
//---------------------------------------------------------------------------------------------------
// 变量定义#define Kp 100.0f                        // 比例增益支配率收敛到加速度计/磁强计
#define Ki 0.002f                // 积分增益支配率的陀螺仪偏见的衔接
#define halfT 0.001f                // 采样周期的一半float q0 = 1, q1 = 0, q2 = 0, q3 = 0;          // 四元数的元素,代表估计方向
float exInt = 0, eyInt = 0, ezInt = 0;        // 按比例缩小积分误差float Yaw,Pitch,Roll;  //偏航角,俯仰角,翻滚角void IMUupdate(float gx, float gy, float gz, float ax, float ay, float az)
{float norm;float vx, vy, vz;float ex, ey, ez;  // 测量正常化norm = sqrt(ax*ax + ay*ay + az*az);      ax = ax / norm;                   //单位化ay = ay / norm;az = az / norm;      // 估计方向的重力vx = 2*(q1*q3 - q0*q2);vy = 2*(q0*q1 + q2*q3);vz = q0*q0 - q1*q1 - q2*q2 + q3*q3;// 错误的领域和方向传感器测量参考方向之间的交叉乘积的总和ex = (ay*vz - az*vy);ey = (az*vx - ax*vz);ez = (ax*vy - ay*vx);// 积分误差比例积分增益exInt = exInt + ex*Ki;eyInt = eyInt + ey*Ki;ezInt = ezInt + ez*Ki;// 调整后的陀螺仪测量gx = gx + Kp*ex + exInt;gy = gy + Kp*ey + eyInt;gz = gz + Kp*ez + ezInt;// 整合四元数率和正常化q0 = q0 + (-q1*gx - q2*gy - q3*gz)*halfT;q1 = q1 + (q0*gx + q2*gz - q3*gy)*halfT;q2 = q2 + (q0*gy - q1*gz + q3*gx)*halfT;q3 = q3 + (q0*gz + q1*gy - q2*gx)*halfT;  // 正常化四元norm = sqrt(q0*q0 + q1*q1 + q2*q2 + q3*q3);q0 = q0 / norm;q1 = q1 / norm;q2 = q2 / norm;q3 = q3 / norm;Pitch  = asin(-2 * q1 * q3 + 2 * q0* q2)* 57.3; // pitch ,转换为度数Roll = atan2(2 * q2 * q3 + 2 * q0 * q1, -2 * q1 * q1 - 2 * q2* q2 + 1)* 57.3; // rollv//Yaw = atan2(2*(q1*q2 + q0*q3),q0*q0+q1*q1-q2*q2-q3*q3) * 57.3;                //此处没有价值,注掉
}
  要注意的的是,四元数算法输出的是三个量 Pitch、Roll 和 Yaw,运算量很大。而像平衡小车这样的例子只需要一个角(Pitch 或 Roll )就可以满足工作要求,个人觉得做平衡小车最好不用四元数法。

三、一阶互补算法

   MPU6050 可以输出三轴的加速度和角速度。通过加速度和角速度都可以得到 Pitch 和 Roll 角(加速度不能得到 Yaw 角),就是说有两组 Pitch、Roll 角,到底应该选哪组呢?别急,先分析一下。MPU6050 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各有优缺点,三轴的加速度值没有累积误差,且通过算 tan()  可以得到倾角,但是它包含的噪声太多(因为待测物运动时会产生加速度,电机运行时振动会产生加速度等),不能直接使用;陀螺仪对外界振动影响小,精度高,通过对角速度积分可以得到倾角,但是会产生累积误差。所以,不能单独使用 MPU6050 的加速度计或陀螺仪来得到倾角,需要互补。一阶互补算法的思想就是给加速度和陀螺仪不同的权值,把它们结合到一起,进行修正。得到 Pitch 角的程序如下:
//一阶互补滤波
float K1 =0.1; // 对加速度计取值的权重
float dt=0.001;//注意:dt的取值为滤波器采样时间
float angle;angle_ax=atan(ax/az)*57.3;     //加速度得到的角度
gy=(float)gyo[1]/7510.0;       //陀螺仪得到的角速度
Pitch = yijiehubu(angle_ax,gy);float yijiehubu(float angle_m, float gyro_m)//采集后计算的角度和角加速度
{angle = K1 * angle_m + (1-K1) * (angle + gyro_m * dt);return angle;
}

互补算法只能得到一个倾角,这在平衡车项目中够用了,而在四轴飞行器设计中还需要 Roll 和 Yaw,就需要两个 互补算法,我是这样写的,注意变量不要搞混:

//一阶互补滤波
float K1 =0.1; // 对加速度计取值的权重
float dt=0.001;//注意:dt的取值为滤波器采样时间
float angle_P,angle_R;float yijiehubu_P(float angle_m, float gyro_m)//采集后计算的角度和角加速度
{angle_P = K1 * angle_m + (1-K1) * (angle_P + gyro_m * dt);return angle_P;
}float yijiehubu_R(float angle_m, float gyro_m)//采集后计算的角度和角加速度
{angle_R = K1 * angle_m + (1-K1) * (angle_R + gyro_m * dt);return angle_R;
}

单靠 MPU6050 无法准确得到 Yaw 角,需要和地磁传感器结合使用。

四、卡尔曼滤波

  其实卡尔曼滤波和一阶互补有些相似,输入也是一样的。卡尔曼原理以及什么5个公式等等的,我也不太懂,就不写了,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在此给出具体程序,和一阶互补算法一样,每次卡尔曼滤波只能得到一个方向的角度。
#include<math.h>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Kalman_Filter.h"//卡尔曼滤波参数与函数
float dt=0.001;//注意:dt的取值为kalman滤波器采样时间
float angle, angle_dot;//角度和角速度
float P[2][2] = {{ 1, 0 },{ 0, 1 }};
float Pdot[4] ={ 0,0,0,0};
float Q_angle=0.001, Q_gyro=0.005; //角度数据置信度,角速度数据置信度
float R_angle=0.5 ,C_0 = 1;
float q_bias, angle_err, PCt_0, PCt_1, E, K_0, K_1, t_0, t_1;//卡尔曼滤波
float Kalman_Filter(float angle_m, float gyro_m)//angleAx 和 gyroGy
{angle+=(gyro_m-q_bias) * dt;angle_err = angle_m - angle;Pdot[0]=Q_angle - P[0][1] - P[1][0];Pdot[1]=- P[1][1];Pdot[2]=- P[1][1];Pdot[3]=Q_gyro;P[0][0] += Pdot[0] * dt;P[0][1] += Pdot[1] * dt;P[1][0] += Pdot[2] * dt;P[1][1] += Pdot[3] * dt;PCt_0 = C_0 * P[0][0];PCt_1 = C_0 * P[1][0];E = R_angle + C_0 * PCt_0;K_0 = PCt_0 / E;K_1 = PCt_1 / E;t_0 = PCt_0;t_1 = C_0 * P[0][1];P[0][0] -= K_0 * t_0;P[0][1] -= K_0 * t_1;P[1][0] -= K_1 * t_0;P[1][1] -= K_1 * t_1;angle += K_0 * angle_err; //最优角度q_bias += K_1 * angle_err;angle_dot = gyro_m-q_bias;//最优角速度return angle;
}
  作个总结:三种融合算法都能够输出姿态角(Pitch 和 Roll ),一次四元数法可以输出 P、R、Y 三个倾角,计算量比较大。一阶互补和卡尔曼滤波每次只能输出一个轴的姿态角。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0TK3SnFd.shtml

相关文章

linemod算法过程理解

一、提取模板 1、预处理 使用高斯模糊预处理将要作为模板的RGB图 2、模板梯度计算 分别计算RGB三个通道中每个像素点x和y方向的梯度&#xff08;sobel算子&#xff09;&#xff0c;取幅值最大的作为该像素的梯度&#xff0c;若梯度幅度值小于阈值&#xff0c;则被舍弃 3、梯度离…

MATLAB函数angle、unwrap

一、angle 相位角 语法 P angle&#xff08;Z&#xff09;描述 P angle&#xff08;Z&#xff09;返回复数数组Z的每个元素的相角&#xff08;以弧度为单位&#xff09;。角度介于π之间。对于复数Z&#xff0c;幅值R和相角theta由下式给出 R 绝对值&#xff08;Z&#xff0…

fbp算法matlab实现,matlab实现fbp算法

matlab提供大量函数,可以方便的完成fbp算法 1)fbp算法原理: 中心切片定理 (CST) : 原数据投影的一维傅立叶变换等于原数据的二维傅立叶变换 投影 --> 一维傅立叶变换 --> 滤波 --> 二维傅立叶反变换 经过上述过程应该得到原始数据 2)投影相关知识 2.1)正投影:对…

一种简单的图形旋转算法

图形旋转好玩又有实用性, 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图形旋转算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将原图和旋转图的坐标原点都变换到图形的中心位置处. 2. 历遍旋转图形中的每一个pixel, 将pixel的坐标(j,i)反向旋转映射到原图, 得到原图对应的坐标值(Xr,Yr). 3. 考虑到旋转图的尺寸可能大于…

多目标跟踪之数据关联算法——匈牙利算法

零、Track和Detection的cost matrix,distance metric。距离计算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距离cost distance metric,track和detection的距离矩阵。 外观距离appearance distance,来自检测切片ROI的网络特征提取;——余弦距离 运动模型距离 马氏距离,来自检测-跟踪的kalman校正…

EAST算法简单解析

前言 最近写了很多算法代码的解析&#xff0c;但是却很少写原理的解析&#xff0c;这段时间学得快忘得也快&#xff0c;所以寻思这几天写几篇学过算法的原理&#xff0c;可能不是很详细但是一定很简单&#xff0c;利于理解。 算法介绍 EAST: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Scen…

定位算法初探

定位算法初探 一、指纹定位算法介绍 指纹定位(finger-printing localization)算法&#xff0c;是基于室内环境复杂&#xff0c;信号反射折射所形成的在不同位置形成的不同的信号强度信息而提出的一套算法。 指纹算法能很好的利用了反射折射所形成的信号信息&#xff0c;离线首…

使用python模拟实现PID控制算法

使用python模拟实现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是工业应用中最广泛算法之一&#xff0c;在闭环系统的控制中&#xff0c;可自动对控制系统进行准确且迅速的校正。 P、I、D分别是“比例&#xff08;proportional&#xff09;、积分&#xff08;integral&#xff09;、微分&#xff…

TCP Nagle算法简述

TCP/IP协议中&#xff0c;无论发送多少数据&#xff0c;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xff0c;同时&#xff0c;对方接收到数据&#xff0c;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xff0c;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 &#xff08;一个连接会设置M…

倒角算法推导

推导原理基本很简单&#xff1a; 已知AB&#xff0c; BC两条线段&#xff0c;且交于B点&#xff0c;求倒角半径为 L&#xff0c;AB&#xff0c;BC的倒角 以最短边&#xff08;假定为AB&#xff09;长 LAB&#xff0c; 在BC中&#xff0c;以B为起点&#xff0c;找出与LAB同长度…

[控制算法]

[常用控制算法] 0.博览众长 0.1 视频 1. DR_CAN b站 0.2 文章 1.控制算法整理 0.3 传统 VS 现代控制算法 1. 传统 传统控制算法&#xff1a;PID&#xff0c;模糊&#xff0c;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2. 现代 现代控制算法有比例&#xff0c;LQR算法(用于线性系统)&#x…

求树的直径证明

树的直径&#xff08;最长路&#xff09; 的详细证明 主要是利用了反证法&#xff1a; 假设 s-t这条路径为树的直径&#xff0c;或者称为树上的最长路 现有结论&#xff0c;从任意一点u出发搜到的最远的点一定是s、t中的一点&#xff0c;然后在从这个最远点开始搜&#xff0c;就…

树的直径和树的重心

1.树包括有根树和无根树&#xff0c;有根树是有向图的子图&#xff0c;无根树是无向图的子图&#xff0c;都满足边数等于节点数减一。根是入度为零或没有父亲的节点 2.树的直径&#xff1a;树上最长的简单路径&#xff08;不重复经过点的路径&#xff09; 3.求解算法&#xf…

树的直径总结

树的直径 一、定义 在一棵树中&#xff0c;最远的两个子节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树的直径&#xff1b; 链接这两个点的路径被称为树的最长链&#xff1b; 有两种求法&#xff0c;时间复杂度均为 O ( n ) O(n) O(n) &#xff1b; 二、树形DP 1. 状态 由于一个点的最长路通过…

基础算法 - 树的直径

题目地址&#xff1a;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tree-diameter/ 1245. 树的直径 难度中等48收藏分享切换为英文接收动态反馈 给你这棵「无向树」&#xff0c;请你测算并返回它的「直径」&#xff1a;这棵树上最长简单路径的 边数。 我们用一个由所有「边」组成的数…

树的直径-c++

题目 实验室里原先有一台电脑(编号为1)&#xff0c;最近氪金带师咕咕东又为实验室购置了N-1台电脑&#xff0c;编号为2到N。每台电脑都用网线连接到一台先前安装的电脑上。但是咕咕东担心网速太慢&#xff0c;他希望知道第i台电脑到其他电脑的最大网线长度&#xff0c;但是可怜…

求树的直径算法以及证明

以下为两次dfs&#xff08;bfs&#xff09;的做法以及正确性证明。 算法步骤 &#xff08;1&#xff09;任取树上一点S&#xff0c;以S为源点BFS得S到各个顶点的d值&#xff1b; &#xff08;2&#xff09;取d值最大者之一为P&#xff0c;再以P为源点BFS得P到各个顶点的d值&am…

求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xff0c;即树上的最长路径&#xff0c;显然&#xff0c;树的直径可以有很多条&#xff08;考虑一棵菊花&#xff09;。 接下来我们考虑如何求出一棵树的直径。有很多种O(n)的算法。 算法1&#xff1a;我们任取树中的一个节点x&#xff0c;找出距离它最远的点y&am…

数据结构 树的直径

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xff0c;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xff1b;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学习日记 目录 学习日记 一、定义 二、两次DFS 定理&#xff1a; 反证法证明&#xff1a; 1、若y在d(t,s)上 2、若y不在d(s,t)上&#xff0c;且d(y,z)与d(s.t)…

树的直径(最长的简单路径)

题解&#xff1a;分析一下&#xff0c;由于是树&#xff0c;所以两点之间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xff0c;为了求出欧拉路&#xff0c;所以必然会向回走&#xff0c;从递归的角度来看&#xff0c;假设x看作一个树根&#xff0c;有t个孩子y1…yt。其中每个孩子为根的子树欧拉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