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模拟实现PID控制算法

article/2025/10/6 23:56:08

使用python模拟实现PID控制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D控制算法是工业应用中最广泛算法之一,在闭环系统的控制中,可自动对控制系统进行准确且迅速的校正。
P、I、D分别是“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微分(derivativ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他们分别对应算法中使用的三个参数。
有关于PID算法的详细内容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文章。

常用的PID控制算法有位置式和增量式两种形式,下面给出他们的python实现:

1. 位置式

位置式PID离散公式: u ( k ) = K p e k + K i ∑ i = 1 k e ( i ) Δ t + K d e ( k ) − e ( k − 1 ) Δ t u(k)=K_pe_k+K_i\sum_{i=1}^{k}{e(i)\Delta{t}+K_d\frac{e(k)-e(k-1)}{\Delta{t}}} u(k)=Kpek+Kii=1ke(i)Δt+KdΔte(k)e(k1)
位置式可以简单理解为算法每次计算得出值的都是要走到的点。如我们的目标是让一辆车前进10米,算法第一次计算得出的值是7.3,则表示车第一次运动来到了7.3米的位置。

class PositionPID(object):"""位置式PID算法实现"""def __init__(self, target, cur_val, dt, max, min, p, i, d) -> None:self.dt = dt  # 循环时间间隔self._max = max  # 最大输出限制,规避过冲self._min = min  # 最小输出限制self.k_p = p  # 比例系数self.k_i = i  # 积分系数self.k_d = d  # 微分系数self.target = target  # 目标值self.cur_val = cur_val  # 算法当前PID位置值,第一次为设定的初始位置self._pre_error = 0  # t-1 时刻误差值self._integral = 0  # 误差积分值def calculate(self):"""计算t时刻PID输出值cur_val"""error = self.target - self.cur_val  # 计算当前误差# 比例项p_out = self.k_p * error  # 积分项self._integral += (error * self.dt)i_out = self.k_i * self._integral# 微分项derivative = (error - self._pre_error) / self.dtd_out = self.k_d * derivative# t 时刻pid输出output = p_out + i_out + d_out# 限制输出值if output > self._max:output = self._maxelif output < self._min:output = self._minself._pre_error = errorself.cur_val = outputreturn self.cur_valdef fit_and_plot(self, count = 200):"""使用PID拟合setPoint"""counts = np.arange(count)outputs = []for i in counts:outputs.append(self.calculate())print('Count %3d: output: %f' % (i, outputs[-1]))print('Done')# print(outputs)plt.figure()plt.axhline(self.target, c='red')plt.plot(counts, np.array(outputs), 'b.')plt.ylim(min(outputs) - 0.1 * min(outputs), max(outputs) + 0.1 * max(outputs))plt.plot(outputs)plt.show()

运行测试:

pid = PositionPID(10, -5, 0.5, 100, -100, 0.2, 0.1, 0.01)
pid.fit_and_plot(15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增量式

增量式PID离散公式: Δ u ( k ) = K p ( e ( k ) − e ( k − 1 ) ) + K i e ( k ) + K d ( e ( k ) − 2 e ( k − 1 ) + e ( k − 2 ) ) \Delta{u(k)}=K_p(e(k)-e(k-1))+K_ie(k)+K_d\big(e(k)-2e(k-1)+e(k-2)\big) Δu(k)=Kp(e(k)e(k1))+Kie(k)+Kd(e(k)2e(k1)+e(k2))
增量式可以简单理解为算法每次的计算值都是本次移动的步长。如我们的目标是让一辆车前进10米,车辆的当前位置在3米处,算法本次计算得出的值是2.5,则表示车本次需要前进2.5米,来到了5.5米的位置。

class DeltaPID(object):"""增量式PID算法实现"""def __init__(self, target, cur_val, dt, p, i, d) -> None:self.dt = dt  # 循环时间间隔self.k_p = p  # 比例系数self.k_i = i  # 积分系数self.k_d = d  # 微分系数self.target = target  # 目标值self.cur_val = cur_val  # 算法当前PID位置值self._pre_error = 0  # t-1 时刻误差值self._pre_pre_error = 0  # t-2 时刻误差值def calcalate(self):error = self.target - self.cur_valp_change = self.k_p * (error - self._pre_error)i_change = self.k_i * errord_change = self.k_d * (error - 2 * self._pre_error + self._pre_pre_error)delta_output = p_change + i_change + d_change  # 本次增量self.cur_val += delta_output  # 计算当前位置self._pre_pre_error = self._pre_errorself._pre_error = errorreturn self.cur_valdef fit_and_plot(self, count=200):counts = np.arange(count)outputs=[]for i in counts:outputs.append(self.calcalate())print('Count %3d: output: %f' % (i, outputs[-1]))print('Done')plt.figure()plt.axhline(self.target, c='red')plt.plot(counts, np.array(outputs), 'b.')plt.ylim(min(outputs) - 0.1 * min(outputs),max(outputs) + 0.1 * max(outputs))plt.plot(outputs)plt.show()

运行测试:

pid = DeltaPID(100, -80, 0.5, 0.2, 0.1, 0.001)
pid.fit_and_plot(15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算法中P、I、D三个超参数的初始值对算法的影响很大,不合适的设置可能会导致算法不收敛。调参方法可以搜索相关资料。

如,在位置式算法中,我们使用和上面例子同样的目标值和初始值,改变参数值:

# 不合适的参数值
pid = PositionPID(10, -5, 0.5, 100, -100, 1, 0.1, 0.01)
pid.fit_and_plo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sGesthb9.shtml

相关文章

TCP Nagle算法简述

TCP/IP协议中&#xff0c;无论发送多少数据&#xff0c;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xff0c;同时&#xff0c;对方接收到数据&#xff0c;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xff0c;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 &#xff08;一个连接会设置M…

倒角算法推导

推导原理基本很简单&#xff1a; 已知AB&#xff0c; BC两条线段&#xff0c;且交于B点&#xff0c;求倒角半径为 L&#xff0c;AB&#xff0c;BC的倒角 以最短边&#xff08;假定为AB&#xff09;长 LAB&#xff0c; 在BC中&#xff0c;以B为起点&#xff0c;找出与LAB同长度…

[控制算法]

[常用控制算法] 0.博览众长 0.1 视频 1. DR_CAN b站 0.2 文章 1.控制算法整理 0.3 传统 VS 现代控制算法 1. 传统 传统控制算法&#xff1a;PID&#xff0c;模糊&#xff0c;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2. 现代 现代控制算法有比例&#xff0c;LQR算法(用于线性系统)&#x…

求树的直径证明

树的直径&#xff08;最长路&#xff09; 的详细证明 主要是利用了反证法&#xff1a; 假设 s-t这条路径为树的直径&#xff0c;或者称为树上的最长路 现有结论&#xff0c;从任意一点u出发搜到的最远的点一定是s、t中的一点&#xff0c;然后在从这个最远点开始搜&#xff0c;就…

树的直径和树的重心

1.树包括有根树和无根树&#xff0c;有根树是有向图的子图&#xff0c;无根树是无向图的子图&#xff0c;都满足边数等于节点数减一。根是入度为零或没有父亲的节点 2.树的直径&#xff1a;树上最长的简单路径&#xff08;不重复经过点的路径&#xff09; 3.求解算法&#xf…

树的直径总结

树的直径 一、定义 在一棵树中&#xff0c;最远的两个子节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树的直径&#xff1b; 链接这两个点的路径被称为树的最长链&#xff1b; 有两种求法&#xff0c;时间复杂度均为 O ( n ) O(n) O(n) &#xff1b; 二、树形DP 1. 状态 由于一个点的最长路通过…

基础算法 - 树的直径

题目地址&#xff1a;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tree-diameter/ 1245. 树的直径 难度中等48收藏分享切换为英文接收动态反馈 给你这棵「无向树」&#xff0c;请你测算并返回它的「直径」&#xff1a;这棵树上最长简单路径的 边数。 我们用一个由所有「边」组成的数…

树的直径-c++

题目 实验室里原先有一台电脑(编号为1)&#xff0c;最近氪金带师咕咕东又为实验室购置了N-1台电脑&#xff0c;编号为2到N。每台电脑都用网线连接到一台先前安装的电脑上。但是咕咕东担心网速太慢&#xff0c;他希望知道第i台电脑到其他电脑的最大网线长度&#xff0c;但是可怜…

求树的直径算法以及证明

以下为两次dfs&#xff08;bfs&#xff09;的做法以及正确性证明。 算法步骤 &#xff08;1&#xff09;任取树上一点S&#xff0c;以S为源点BFS得S到各个顶点的d值&#xff1b; &#xff08;2&#xff09;取d值最大者之一为P&#xff0c;再以P为源点BFS得P到各个顶点的d值&am…

求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xff0c;即树上的最长路径&#xff0c;显然&#xff0c;树的直径可以有很多条&#xff08;考虑一棵菊花&#xff09;。 接下来我们考虑如何求出一棵树的直径。有很多种O(n)的算法。 算法1&#xff1a;我们任取树中的一个节点x&#xff0c;找出距离它最远的点y&am…

数据结构 树的直径

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xff0c;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xff1b;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学习日记 目录 学习日记 一、定义 二、两次DFS 定理&#xff1a; 反证法证明&#xff1a; 1、若y在d(t,s)上 2、若y不在d(s,t)上&#xff0c;且d(y,z)与d(s.t)…

树的直径(最长的简单路径)

题解&#xff1a;分析一下&#xff0c;由于是树&#xff0c;所以两点之间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xff0c;为了求出欧拉路&#xff0c;所以必然会向回走&#xff0c;从递归的角度来看&#xff0c;假设x看作一个树根&#xff0c;有t个孩子y1…yt。其中每个孩子为根的子树欧拉路都…

树的直径概念及求解

文章目录 1. 使用两次DFS求得树的直径2. 使用树形DP求得树的直径3. 性质4. 参考文献和习题 树上任意两节点之间最长的简单路径即为树的「直径」。显然&#xff0c;一棵树可以有多条直径&#xff0c;他们的长度相等。可以用两次 D F S / B F S DFS/BFS DFS/BFS 或者树形 D P D…

树的直径两种求法

首先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树的直径&#xff0c;树的直径就是树中所有最短路经距离的最大值。 求树的直径通常有两种方法&#xff0c;一种是通过两次搜索&#xff08;bfs和dfs均可&#xff09;&#xff0c;另一种就是通过树形dp来求了。 先来介绍一下用两次深搜来求树的直径&#x…

树的直径的概念

树的直径的定义: 在一棵树中&#xff0c;每一条边都有权值&#xff0c;树中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xff0c;定义为连接两点的路径上边权之和&#xff0c; 那么树上最远的两个点&#xff0c;他们之间的距离&#xff0c;就被称之为&#xff0c;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的别称&#x…

树的直径

【定义】 我们将一棵树T ( V&#xff0c;E )的直径定义为maxδ ( u&#xff0c;v ) ( u&#xff0c;v ∈ V )&#xff0c;也就是说&#xff0c;树中所有最短路径距离的最大值即为树的直径。 【做法】 例题传送门Cow Marathon&#xff08;POJ 1985&#xff09; 对于树的直径…

浅谈树的直径

一、定义&#xff1a; 我们将一棵树T(V,E)的直径定义为max(u,v) (u,v∈V)&#xff0c;也就是说&#xff0c;树中所有最短路径距离的最大值即为树的直径。&#xff08;就是树中的最长路径的长度&#xff09; 二、求解树德直径&#xff1a; 求得树的直径有两种方法&#xff0c;一…

3.网络基础-三层路由网络

3.1、IP地址 初识IP地址 • 在IP网络中&#xff0c;通信节点需要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xff1b; • IP地址用于IP报文的寻址以及标识一个节点&#xff1b; • IPv4地址一共32bits&#xff0c;使用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xff1b; IP地址的分类 E类是保留地址 公有IP及私有…

计算机网络——配置动态路由实验

配置动态路由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软件实验要求实验知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掌握 RIP 协议配置。RIP 协议配置的命令为&#xff1a;router(config)#network <connected-network> 其中参数 <connected-network> 表示路由器的直连网络号。 实验软件 Cisco Pac…

路由技术基础

路由技术是在网络拓扑结构中为不同节点的数据提供传输路径的技术&#xff0c;路由选择算法是其核心内容。路由选择算法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一.路由基础 1.路由的基本概念 路由、路由器 &#xff08;1&#xff09;路由 路由是指导IP报文从源发送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