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算法初探

article/2025/10/6 23:53:39

定位算法初探

一、指纹定位算法介绍

指纹定位(finger-printing localization)算法,是基于室内环境复杂,信号反射折射所形成的在不同位置形成的不同的信号强度信息而提出的一套算法。

指纹算法能很好的利用了反射折射所形成的信号信息,离线首先生成指纹信号强度数据库,在线定位中再通过实际测量的一组RSSI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来计算位置距离。

二、指纹算法的关键技术

  • 1、数据库技术

通过一定的数据组织保存数据,数据记录包括不同点位置的不同信标的RSSI值,位置 ( x , y ) (x,y) xy,让后续空间匹配算法更加高效。

  • 2、匹配算法

匹配算法是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与数组库中保存的位置指纹进行匹配,算出 距离,比较常用的算法有 k阶类聚算法,加权k阶类聚算法,神经网络算法

  • 3、信号滤波算法

因采集到的信号还是会收到各种干扰,人的走动,环境信号噪声等,需要对此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离线数据 采集是可以采集比较多的点采用平均滤波,高斯滤波等。在线实时 定位时不可能采集很多点再滤波,只能采用输入输出为 1 : 1 1:1 1:1 的滤波算法,滑动加权滤波,卡尔曼滤波 比较常用。

  • 4、融合其他传感器进行定位

可以融合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方向传感器等实现惯性导航定位。

三、指纹定位的原理

Wi-Fi 指纹定位:室内定位中的位置指纹法,就是事先把各个位置上的信号特征(各Wi-Fi的信号强度)测量一遍,存入指纹数据库。定位的时候,将当前的信号特征与指纹库中的进行匹配,从而确定位置。
示意图(AP就是WiFi,RP是离线采集选取的参考点):

img1

  • 离线阶段:记录下每个RP处测到的信号强度,每组数据(指纹)包含4个信号强度和对应的位置。
  • 在线阶段:使用当前的扫描到的4个信号强度,与数据库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最常见的算法为 kNN,也可以使用概率方法进行计算,实验定位精度大概3米左右(与WiFi热点个数有关),实际应用的话由于各种因素(人对信号的遮挡、环境的变化、指纹数据库的老化等)会使得精度有所降低。

四、蜂窝基站定位

预备知识:GSM蜂窝网络基础结构
我们知道,GSM网络的基础结构是由一系列的蜂窝基站构成的,这些蜂窝基站把整个通信区域划分成如图所示的一个个蜂窝小区(当然实际上,一个基站往往不并不只是对应一个小区,不做深究)。这些小区小则几十米,大则几千米。

如下图所示,我们用移动设备在GSM网络中通信,实际上就是通过某一个蜂窝基站接入GSM网络,然后通过GSM网络进行数据(语音数据、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等)传输的。也就是说我们在GSM中通信时,总是需要和某一个蜂窝基站连接的,或者说是处于某一个蜂窝小区中的。那么GSM定位,就是借助这些蜂窝基站进行定位。

img2

AOA定位 :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定位是一种两基站定位方法,基于信号的入射角度进行定位。

img3

如上图所示,知道了基站1到设备之间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 α 1 α_1 α1,就可以画出一条射线 L 1 L_1 L1;同样知道了基站2到设备之间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 α 2 α_2 α2,就可以画出一条射线 L 2 L_2 L2。那么 L 1 L_1 L1 L 2 L_2 L2的交点就是设备的位置。这就是AOA定位的基本数学原理。用函数调用表达如下:

L o c a t i o n = G e t L o c a t i o n ( [ P i s i t i o n 1 , α 1 ] , [ P o s i t i o n 2 , α 2 ] ) Location=GetLocation([Pisition_1,α_1],[Position_2,α_2]) Location=GetLocation([Pisition1,α1],[Position2,α2])

AOA定位通过两直线相交确定位置,不可能有多个交点,避免了定位的模糊性。但是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参考文献

  • http://blog.csdn.net/u013131744/article/details/53322711
  • http://blog.csdn.net/dengcanjun6/article/details/46355487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kEweOXgP.shtml

相关文章

使用python模拟实现PID控制算法

使用python模拟实现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是工业应用中最广泛算法之一,在闭环系统的控制中,可自动对控制系统进行准确且迅速的校正。 P、I、D分别是“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微分&#xff…

TCP Nagle算法简述

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 (一个连接会设置M…

倒角算法推导

推导原理基本很简单: 已知AB, BC两条线段,且交于B点,求倒角半径为 L,AB,BC的倒角 以最短边(假定为AB)长 LAB, 在BC中,以B为起点,找出与LAB同长度…

[控制算法]

[常用控制算法] 0.博览众长 0.1 视频 1. DR_CAN b站 0.2 文章 1.控制算法整理 0.3 传统 VS 现代控制算法 1. 传统 传统控制算法:PID,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2. 现代 现代控制算法有比例,LQR算法(用于线性系统)&#x…

求树的直径证明

树的直径(最长路) 的详细证明 主要是利用了反证法: 假设 s-t这条路径为树的直径,或者称为树上的最长路 现有结论,从任意一点u出发搜到的最远的点一定是s、t中的一点,然后在从这个最远点开始搜,就…

树的直径和树的重心

1.树包括有根树和无根树,有根树是有向图的子图,无根树是无向图的子图,都满足边数等于节点数减一。根是入度为零或没有父亲的节点 2.树的直径:树上最长的简单路径(不重复经过点的路径) 3.求解算法&#xf…

树的直径总结

树的直径 一、定义 在一棵树中,最远的两个子节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树的直径; 链接这两个点的路径被称为树的最长链; 有两种求法,时间复杂度均为 O ( n ) O(n) O(n) ; 二、树形DP 1. 状态 由于一个点的最长路通过…

基础算法 - 树的直径

题目地址: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tree-diameter/ 1245. 树的直径 难度中等48收藏分享切换为英文接收动态反馈 给你这棵「无向树」,请你测算并返回它的「直径」:这棵树上最长简单路径的 边数。 我们用一个由所有「边」组成的数…

树的直径-c++

题目 实验室里原先有一台电脑(编号为1),最近氪金带师咕咕东又为实验室购置了N-1台电脑,编号为2到N。每台电脑都用网线连接到一台先前安装的电脑上。但是咕咕东担心网速太慢,他希望知道第i台电脑到其他电脑的最大网线长度,但是可怜…

求树的直径算法以及证明

以下为两次dfs(bfs)的做法以及正确性证明。 算法步骤 (1)任取树上一点S,以S为源点BFS得S到各个顶点的d值; (2)取d值最大者之一为P,再以P为源点BFS得P到各个顶点的d值&am…

求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即树上的最长路径,显然,树的直径可以有很多条(考虑一棵菊花)。 接下来我们考虑如何求出一棵树的直径。有很多种O(n)的算法。 算法1:我们任取树中的一个节点x,找出距离它最远的点y&am…

数据结构 树的直径

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学习日记 目录 学习日记 一、定义 二、两次DFS 定理: 反证法证明: 1、若y在d(t,s)上 2、若y不在d(s,t)上,且d(y,z)与d(s.t)…

树的直径(最长的简单路径)

题解:分析一下,由于是树,所以两点之间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为了求出欧拉路,所以必然会向回走,从递归的角度来看,假设x看作一个树根,有t个孩子y1…yt。其中每个孩子为根的子树欧拉路都…

树的直径概念及求解

文章目录 1. 使用两次DFS求得树的直径2. 使用树形DP求得树的直径3. 性质4. 参考文献和习题 树上任意两节点之间最长的简单路径即为树的「直径」。显然,一棵树可以有多条直径,他们的长度相等。可以用两次 D F S / B F S DFS/BFS DFS/BFS 或者树形 D P D…

树的直径两种求法

首先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树的直径,树的直径就是树中所有最短路经距离的最大值。 求树的直径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两次搜索(bfs和dfs均可),另一种就是通过树形dp来求了。 先来介绍一下用两次深搜来求树的直径&#x…

树的直径的概念

树的直径的定义: 在一棵树中,每一条边都有权值,树中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连接两点的路径上边权之和, 那么树上最远的两个点,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被称之为,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的别称&#x…

树的直径

【定义】 我们将一棵树T ( V,E )的直径定义为maxδ ( u,v ) ( u,v ∈ V ),也就是说,树中所有最短路径距离的最大值即为树的直径。 【做法】 例题传送门Cow Marathon(POJ 1985) 对于树的直径…

浅谈树的直径

一、定义: 我们将一棵树T(V,E)的直径定义为max(u,v) (u,v∈V),也就是说,树中所有最短路径距离的最大值即为树的直径。(就是树中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二、求解树德直径: 求得树的直径有两种方法,一…

3.网络基础-三层路由网络

3.1、IP地址 初识IP地址 • 在IP网络中,通信节点需要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 IP地址用于IP报文的寻址以及标识一个节点; • IPv4地址一共32bits,使用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 IP地址的分类 E类是保留地址 公有IP及私有…

计算机网络——配置动态路由实验

配置动态路由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软件实验要求实验知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掌握 RIP 协议配置。RIP 协议配置的命令为&#xff1a;router(config)#network <connected-network> 其中参数 <connected-network> 表示路由器的直连网络号。 实验软件 Cisco 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