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变函数/实分析总结

article/2025/10/1 20:20:18

一、概述。

实变函数又叫实分析,整本书满满的证明就讲了一个勒贝格积分。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的黎曼积分。但是黎曼积分本身依赖于函数的连续性,像不连续的狄利克雷函数就无法积分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勒贝格利用分割值域的方法,使得函数可积。

但是分割出来的值域,只能放在一起,形式集合。

如果我们要求出狄利克雷函数的面积,就需要知道它的边长,也就是长度。

集合本身没有“长度”这一概念,所以需要用测度来得到集合的“长度”。(测度=集合的“长度”)

于是,狄利克雷函数在区间[0,1]的积分=1*m(Q)+0*m(I)。

区间[0,1]的有理数的测度m(Q)=0,区间[0,1]的无理数的测度m(I)=1;所以1*m(Q)+0*m(I)=0。

勒贝格本人举的例子:

假设要数一堆硬币,黎曼积分就是一个一个地数,而勒贝格积分就是先根据硬币的面值分好类,再一小堆一小堆地数。

黎曼积分的局限性:

1、狄利克雷函数不是黎曼可积。

2、积分和极限不能随意交换。

3、反常积分复杂。

4、在实数中积分。

勒贝格积分要研究什么?

1、分割出来的小块->研究集合。

2、小块是实数中的集合->研究欧氏空间的点集。

3、小块的面积->研究测度、可测性。

4、什么样的函数f才能算面积->研究可测函数。

5、新的方法算面积->勒贝格积分。

6、微积分基本定理->不定积分与微分。

二、集合。

1、有限覆盖定理。

有一开区间族B(B1到Bk的并)覆盖了闭区间A,那么可以在B中选出有限个开区间(虚线小圆)来覆盖A。

2、区间套定理。

若干个闭区间相交,而且一个比一个小,最后交集为一点(同心圆的圆心)。

3、对等和基数。

集合1和集合2中的元素一一对应,称为对等。对等的集合基数相同,基数可以衡量集合的个数,但是基数不是一个准确的数,而是一个代号。基数又称“势”。

无限集可以与它的真子集对等(有限集没有这个性质)。对等用~来表示。

如:{正整数全体}~{正偶数全体},令x=正整数,那么正偶数φ(x)=2x。

对等关系具有以下性质: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如果A≠B,但是A~B的真子集,那么B的基数比A大。

伯恩斯坦定理(用于建立对等),如下:

(0,1)  → (0,1)⊆ (0,1] ,(0,1)属于(0,1]的子区间,该子区间与前面的(0,1)对等(即x映射到x)。

(0,1]  → (0,1/2]⊆ (0,1) ,(0,1/2]属于(0,1)的子区间,该子区间与前面的(0,1]对等(即x映射到x/2)。

所以(0,1) ~ (0,1]。

4、可数集合。

全体有理数、正整数是可数集合(所有元素都可以一一列出来)。

一一列出的意思是:如正整数,可以用1,2,3,……,正无穷来列出。

代数数全体为可数集。

有限集和可数集统称为至多可数集。

至多可数个至多可数集的并仍为至多可数集。有限个至多可数集的直积为至多可数集。

可数集是无限集中基数最小的集合。

5、不可数集合。

全体实数R、无理数是不可数集合(不能一一列出所有元素)。

全体实数R的基数为连续基数c,任何一个区间都与R对等,所以任何一个区间都有连续基数。

三、点集。

1、度量空间。

正定性:d(x,y)≥0,且d(x,y)=0当且仅当x=y。

对称性:d(x,y)=d(y,x)。

三角不等式:d(x,z)≤d(x,y)+d(y,z)。

一个集合配备了距离的概念时,称为度量空间。

距离的定义可以有多种,而欧氏距离只有一种。

2、内点、外点、界点、聚点、孤立点。

点集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内点、外点、界点,另一种是聚点、孤立点、外点。

红点在圆内,为内点;黄点在圆边界,为界点;蓝点在圆外(不属于E),为外点。

红点和黄点是聚点。

有一集合E=[a,b]并{c}。c点存在去心邻域(黄色区域),均不属于E,则c是孤立点。

有限集没有聚点。

E的界点或聚点可以属于E,也可以不属于E。

E的内点必是E的聚点,但E的聚点可能是E的内点,也可能是E的界点。

3、开核、边界、导集、闭包。

全体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开核。

全体聚点组成的集合,称为导集E'。

全体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边界。

红色部分和蓝色部分为开核,它不包括边界。

边界,就是圆周,但是圆周可以属于圆(红圆实线黑色边界),也可以不属于圆(蓝圆虚线边界)。

导集=开核+边界。

闭包=集合本身+导集。

  4、开集、闭集、完备集。

集合E的每个点都是E的内点,称为开集。如:开区间(a,b)是开集。

集合E的每个点都是E的聚点,称为闭集。如:闭区间[a,b]是闭集,有限集是闭集。

有界闭集是紧集,反之亦然。

E没有孤立点,则E是自密集。有理数Q是自密集。

E=E',则E是完备集。完备集是自密闭集,即没有孤立点的闭集。闭区间[a,b]、R是完备集。

红色部分(包括实线黑色边界)为闭集,它的每一个聚点都属于集合本身。蓝色部分(不包括虚线黑色边界)为开集,它的每一个内点都属于集合本身。

红色部分(包括实线黑色边界)为自密集,它的每一个聚点都属于集合本身。同时,它也是闭集,自密闭集就是完备集。

5、康托尔三分集P的性质。

P是完备集。

P没有内点。因为P的闭包没有内点,所以P是疏朗集。

P的测度为0,P在区间[0,1]的补集的测度为1。

P的基数为c。

康托尔三分集“长度”为0,而基数又是c,也就是里面的点的数量和全体实数一样多。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集合。

康托尔三分集的Matlab代码如下:

function [] = main() 
clear;close all;clc;
cantorSet(0,10,10,10);function f = cantorSet(ax,ay,bx,by) %康托尔三分集
c=0.001; %横线的最小宽度
d=0.005; %上、下两条横线的间距if((bx-ax) > c)x = [ax,bx];y = [ay,by];hold on;plot(x,y,'LineWidth',2); % 画线一条线hold off;cx = ax + (bx-ax)/3; %第一条横线从最左点ax,增加1/3长度cy=ay-d; % 横线向下递减ddx = bx-(bx-ax)/3; % 第二条横线从最右边bx,减少1/3长度dy=by-d; % 横线向下递减day=ay-d; % 横线向下递减dby=by-d; % 横线向下递减dcantorSet(ax,ay,cx,cy); % 递归画左边横线cantorSet(dx,dy,bx,by); % 递归画右边横线
end

结果如下:

四、测度论。

1、内测度和外测度。

内测度,是内填,对应于圆的内接多边形,只要多边形的边数足够多,上确界就能逼近圆的面积。

外测度,是外包,对应于圆的外切多边形,只要多边形的边数足够多,下确界就能逼近圆的面积。

2、外测度的次可数可加性。

因为外测度是外包,要不等于圆的面积,要不大于圆的面积,这就是次可数可加性。而可数可加性就等于圆的面积。对于求面积来说,我们需要的是等于号,而外测度的大于等于并不实用, 所以要在外测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卡拉泰奥多里条件,来实现等于号。

3、可测集。

外测度可以从外面包围任意集合,但这不能使得任意集合都可测,于是,外测度需要添加一个条件(卡拉泰奥多里条件):

这样,计算测度时,不需要同时使用内外两种测度,而是只使用外测度,大大简化计算。

 sigma代数

一个集合对于可数并和作差运算是封闭的,称该集合为sigma代数。sigma代表求和,对应于可数并。

封闭的意思是运算之后,仍在该集合里面。

sigma代数是测度论的核心基础。

 

4、可测集类。

可测集有以下几种类型:

a、凡外测度为零之集皆可测,称为零测度集。

b、零测度集之任何子集仍为零测度集。

c、有限个或可数个零测度集之和集仍为零测度集。

d、区间都是可测集合,且mI=I的“长度”。

e、凡开集、闭集皆可测。

f、凡博雷尔集都是L可测集。

五、可测函数。

有界函数是有限函数,反之不真。有限函数的函数值可以取的范围很大,如f=|x|,x属于Rn。

 可以看出,可测函数的定义域为可测集,值域也为可测集,而实数a的取值比较宽泛。

 狄利克雷函数是简单函数。

逐点收敛、一致收敛。

 

 x的n次方不是一致收敛的。

一致收敛可以推出逐点收敛,反之不然。

 叶果洛夫定理:不是一致收敛的函数,去掉一个任意小的子集后,变成一致收敛了。

如f(x)=x的n次方,x属于[0,1]。在x=1时极限为1,在[0,1)区间中极限为0。该函数不是一致收敛的,但是去掉1这个点后,是一致收敛的。

鲁津定理:揭示了可测函数与连续函数的关系。

可测函数去掉测度任意小的子集后,剩下的部分是连续的。

 鲁津定理的逆定理。

一个函数去掉测度任意小的子集后,剩下的部分是连续的,则这个函数是有限可测函数。

依测度收敛。

两个函数的距离(一维的距离)所形成的集合,对这个集合求测度,随着n趋于无穷,这个测度趋于0,就是依测度收敛。依测度收敛的本质是数列极限。

依测度收敛不一定是处处收敛,也不一定是a.e.收敛。

a.e.收敛不一定依测度收敛。

a.e.(almost everywhre)几乎处处收敛。

里斯定理。

勒贝格定理

因为a.e.收敛不一定依测度收敛,所以要增加一些条件来实现依测度收敛,这就是勒贝格定理。

六、积分论。

勒贝格积分的思路:非负简单函数->非负可测函数->一般可测函数。

非负简单函数的勒贝格积分。

非负可测函数的勒贝格积分。

 积分值有限,才是勒贝格可积。

 非负可测而且单调递增,才可以把积分和极限交换顺序。

 积分和求和交换顺序。

 只有非负可测这个条件,也能把积分和极限交换顺序,但是极限是下极限,而且不再是=,而是<=。

一般可测函数的勒贝格积分。

 

 

非负L可积函数F(x)控制了fn(x)的绝对值。fn(x)几乎处处收敛到f(x)。

控制收敛定理也能实现极限和积分交换顺序。

勒贝格积分的几何意义

 

 

富比尼定理:重积分可以转化为累次积分。

因为重积分没法方便的计算,而累次积分就很好算。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pcBKkqAY.shtml

相关文章

牛顿柯特斯公式及复合形式、龙贝格求积公式,高斯勒让德求积公式

数值积分的研究实现 牛顿柯特斯公式 柯特斯系数 各阶对应公式 当n 1时&#xff0c;对应的牛顿-柯特斯公式就是是梯形公式 当n 2时&#xff0c;对应的牛顿-柯特斯公式就是辛普森公式 当n 4时&#xff0c;对应的牛顿-柯特斯公式就是柯特斯公式 柯特斯系数表 核心代码实现 …

勒贝格测度?

勒贝格测度&#xff1f; 今天读论文&#xff0c;读到了勒贝格测度&#xff08;Lebesgue measure&#xff09;&#xff0c;不明所以故百度&#xff0c;稍做笔记以记之。 定义 数学上&#xff0c;勒贝格测度是赋予欧几里得空间的子集一个长度、面积、或者体积的标准方法。它广…

Romberg(龙贝格)求积公式求解数值积分时的注意事项

《数值分析》第5版&#xff08;李庆扬编著&#xff09;的第四章课后习题第8-(2)题中&#xff0c;要求使用Romberg(龙贝格)求积公式求解f(x)xsinx在区间[0,2pi]上的积分&#xff0c;要求误差小于10^(-5)。 针对此问题&#xff0c;套用计算公式求解即可。在第一步计算梯形公式时…

勒贝格测度(转)

数学上&#xff0c;勒贝格测度是赋予欧几里得空间的子集一个长度、面积、或者体积的标准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实分析&#xff0c;特别是用于定义勒贝格积分。可以赋予一个体积的集合被称为勒贝格可测&#xff1b;勒贝格可测集A的体积或者说测度记作λ(A)。一个值为∞的勒贝格测度…

利用Matlab编写龙贝格算法(romberg)求函数积分

这次是我初次接触matlab&#xff0c;源于数学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xff1a;用龙贝格算法来计算函数的积分。 具体的计算原理&#xff0c;由于是数学的东西&#xff0c;不好打印&#xff0c;就不写了。主要把自己的代码贴下来慢慢理解。 一共写了两个文件。一个是romberg.m主要…

数值计算笔记之数值积分(二)龙贝格算法

龙贝格求积公式也称为逐次分半加速法。它是在梯形公式、辛普森公式和柯特斯公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xff0c;构造出一种加速计算积分的方法。 作为一种外推算法&#xff0c;它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误差的精度。 在等距基点的情况下&#xff0c;用计算机计算积分值通…

高斯-勒让德积分学习

高斯-勒让德积分求解函数积分 前言高斯-勒让德积分一般积分区间的归一化Exponential Integral实验参考 前言 梯度和辛普森是经典的几何求积分方法&#xff0c;简单易懂&#xff0c;那如果要更加高档&#xff08;复杂难懂&#xff09;的求积分方法找哪家了&#xff1f;高斯-勒让…

数值积分公式及龙贝格(Romberg)算法实现matlab

一、数值积分方法得基本思想 二、复化求积公式 三、基于复化梯形求积公式的高精度求积算法——Richardson外推法和Romberg算法 四、Romberg算法的matlab程序&#xff1a; function Romberg % 龙贝格(Romberg数值求解公式) % inputs: % -fun&#xff1a;积分函数句柄 % -a/…

数值积分:龙贝格求积

一、数学原理 在变步长的复化梯形计算过程中运用&#xff1a; 就能将粗糙的梯形值Tn逐步加工成精度较高的辛普森值Sn、柯特斯值Cn和龙贝格值Rn。或者说&#xff0c;将收敛缓慢的梯形值序列Tn加工成收敛迅速的龙贝格值序列Rn&#xff0c;这种线性外推的加速方法称为龙贝格算法&…

数值积分之龙贝格积分

除了复化求积外&#xff0c;这里用龙贝格积分法进行近似求积&#xff0c;其原理与埃特金插值有些类似&#xff0c;进行线性整合后使结果具有高精度的求积效果。在实际过程中&#xff0c;由于对于评判合理步长的困难&#xff0c;我们常采取变步长的办法进行计算&#xff0c;使结…

积分极限定理+勒贝格控制收敛定理+高数

在处理积分与极限的交换顺序问题上&#xff0c;勒贝格积分比黎曼积分要求的条件要弱的多&#xff08;并且条件更易于验证&#xff09; 积分与极限交换顺序的定理&#xff1a; 控制收敛定理 { f n ( x ) } 为 E 上 的 一 列 可 测 函 数 \{ f_n(x)\}为E上的一列可测函数 {fn​(…

[转]勒贝格积分的框架与通俗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勒贝格积分 这个问题等价于勒贝格积分和黎曼积分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区别没有那么玄&#xff0c;反而很好解释。问题的根源在于黎曼积分的定义上。黎曼积分&#xff1a;.黎曼积分是在轴上做的分割&#xff0c;虽然可以分割得很细&#xff0c;但只要被积函数在这个…

实变函数自制笔记9:勒贝格积分的极限定理

1、非负可测函数积分的极限&#xff1a; 背景&#xff1a;在数学分析里&#xff0c;函数列极限函数黎曼可积性有这样的表述&#xff1a;&#xff0c;且每个均在上可积函数列的极限函数也在上可积&#xff1b;从而有这样的公式&#xff1a;&#xff1b;那我们会想&#xff0c;勒…

实变函数自制笔记8:初识勒贝格积分

1、勒贝格&#xff08;Lebesgue&#xff09;积分&#xff1a; 背景&#xff1a;勒贝格积分是在勒贝格测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xff0c;这一理论可以统一处理函数有界、无界的情形&#xff0c;且函数也可以定义在更一般的点集&#xff08;不一定是&#xff09;上&#xff…

python三阶魔方_三阶魔方还原公式

1. 第二层棱块归位&#xff1a; 2. 顶层十字 3. 顶层棱中间块归位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顶层的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转动顶层(U)&#xff0c;若可以使一个棱中间块归位(如下图左&#xff0c;这里以[红-黄]块为例)&#xff0c;而其他3个都不能归位&#xff0c;则将[红-黄]所在这一…

QA和QC到底是什么区别?

QA和QC到底是什么区别? 发现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工程师,甚至很多的企业对QA和QC的概念仍然非常的模糊不清.两个概念也经常性的混淆,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司,那么今天小编这里就对QA和QC到底有什么区别,展开一下讨论. 在讲到软件工程体系中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延伸到从最早通过简单…

生产追溯系统-IQC来料检验

相信大家都知道&#xff0c;任何一家工厂都有自己的仓库&#xff0c;用来存储采购回来的物料&#xff0c;那么在供应商将我们采购的物料送到工厂之后&#xff0c;我们都需要一个检验动作&#xff0c;也就是>IQC来料检验&#xff0c;这个检验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x…

质量控制之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

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网旗下微信公众平台。您的随身微杂志。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xff1a;拿着做过的医疗检查单换一家医院看病&#xff0c;所有的检查还得重做。对患者来说&#xff0c;过多的医疗检查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因素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

ERP的IQC检验

ERP IQC检验是一种全面的物料质量控制机制&#xff0c;旨在保证入库前货物都能够符合质量要求。它涉及及时检验物料的质量以及根据检验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货或回退。 ERP中的IQC检验内容 IQC模块使企业能够进行质量检查&#xff0c;确保产品质量&#xff0c;以满足客户的需…

工厂里常说的QC, IQC, IPQC, QA 简介

一、QC与QA QC&#xff1a;Quality Control&#xff0c;品质控制&#xff0c;产品的质量检验&#xff0c;发现质量问题后的分析、改善和不合格品控制相关人员的总称。 IQC&#xff1a;意思是来料的质量控制 IPQC&#xff1a;过程质量控制。 FQC&#xff1a;成品质量检验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