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研(part8)--ADF检验

article/2025/10/8 21:33:22

学习笔记,仅供参考,有错必纠


文章目录

    • 时间序列
      • ADF检验
      • 多重单位根的检验方法
      • 结构突变与单位根检验
        • 外生性结构突变点的检验方法
        • 内生性结构突变点的检验方法


时间序列


ADF检验


如果被检验的真实过程是一个AR§ 过程,而检验式是AR(1)形式,那么由于对 y t y_t yt形式的设定错误,检验式对应的误差项必然表现为自相关。因为假定检验式误差项是非自相关的,所以当误差项具有相关性时,回归参数的检验统计量不再服从DF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 ρ = 0 \rho=0 ρ=0成立,则 y t y_t yt含有单位根。称此检验为ADF(增项或扩展的DF)检验。称此统计量为ADF统计量。

注意,只有在样本容量充分大的前提下,才可以用表1的第1部分中的临界值。因为在小样本条件下ADF分布与DF分布不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上面的讨论相仿,在ADF检验式中也可以加入漂移项 μ \mu μ和时间趋势项t。同理这些临界值也是在样本容量充分大的前提下才可用。对于下式:
Δ y t = ρ y t − 1 + ∑ ϕ j ∗ Δ y t − j + μ + u t \Delta y_t = \rho y_{t-1} + \sum \phi^*_j \Delta y_{t-j} + \mu + u_t Δyt=ρyt1+ϕjΔytj+μ+ut
原假设认为 y t y_t yt是一个非平稳过程,备择假设认为 y t y_t yt是一个均值非零的平稳过程。


对于下式:
Δ y t = ρ y t − 1 + ∑ ϕ j ∗ Δ y t − j + μ + α t + u t \Delta y_t = \rho y_{t-1} + \sum \phi^*_j \Delta y_{t-j} + \mu + \alpha t + u_t Δyt=ρyt1+ϕjΔytj+μ+αt+ut
原假设认为 y t y_t yt是一个非平稳过程,备择假设认为 y t y_t yt是一个确定性趋势平稳过程。


ADF检验式也可以扩展到d.g.p.带有移动平均成分的情形。只要检验式中的附加项 Δ y t − j \Delta y_{t-j} Δytj充分多,就能够对ARMA(p,q)形式的 y t y_t yt做很好的近似,从而保证* u t u_t ut*为白噪声。因为实际中 y t y_t yt的具体形式未知,所以差分滞后项个 Δ y t − j \Delta y_{t-j} Δytj数的选择非常重要。滞后项个数太少,会导致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变大。当滞后项个数太多时,又会导致检验功效降低(当备择假设为真时,检出的概率变低)

有人主张通过附加项是否具有显著性以及调整的可决系数确定ADF检验式中差分滞后项的个数。如果是线性检验式,这种判别方法与赤池准则是等价的。也有人认为用调整的可决系数判别滞后项数不尽如人意。各种形式(ARMA、AR、MA)的 y t y_t yt的蒙特卡罗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判别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所以Schwert建议用下式确定最佳滞后期数k:
k = i n t { 12 ∗ ( T / 100 ) 1 / 4 } k = int \{ 12*(T/100)^{1/4} \} k=int{12(T/100)1/4}

  • 例子

深圳综合成指收盘价序列如下图,检验是何种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重单位根的检验方法

Dickey and Pantula(1987)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当 y t ∼ I ( 2 ) y_t \sim I(2) ytI(2)时,备择选择是, y t ∼ I ( 1 ) y_t \sim I(1) ytI(1)而单位根检验的备择假设是 y t ∼ I ( 0 ) y_t \sim I(0) ytI(0)。出现了不一致。这时需要检验的是 Δ y t \Delta y_t Δyt是否为平稳序列。所以正确的检验程序应该是首先对 y t y_t yt取足够次数的差分,从而保证被检验序列为平稳序列。然后每次用减少一次差分次数的序列依次进行单位根检验。直至接受原假设为止。从而判断出 y t y_t yt的单整阶数

y t ∼ I ( 2 ) y_t \sim I(2) ytI(2)时, Δ 2 y t ∼ I ( 0 ) \Delta^2 y_t \sim I(0) Δ2ytI(0),首先应该做如下检验:
Δ 2 y t = ρ y t − 1 ∑ j = 1 k ϕ j ∗ Δ 2 y t − j + u t \Delta^2 y_t = \rho y_{t-1} \sum_{j=1}^k \phi^*_j \Delta^2 y_{t-j} + u_t Δ2yt=ρyt1j=1kϕjΔ2ytj+ut
如果结论是接受原假设,则 y t ∼ I ( 2 ) y_t \sim I(2) ytI(2)有两个单位根。

如果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再次检验 Δ y t ∼ I ( 0 ) , y t ∼ I ( 1 ) \Delta y_t \sim I(0), y_t \sim I(1) ΔytI(0),ytI(1). 这种检验顺序才合理.

实际中,经济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不会超过2。所以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的顺序应该是 Δ 2 y t , Δ y t , y t \Delta^2 y_t, \Delta y_t, y_t Δ2yt,Δyt,yt .

Dickey and Pantula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结论显示,当序列 y t y_t yt含有多重单位根时,从 y t y_t yt开始检验单位根,则拒绝原假设的能力有所下降。

结构突变与单位根检验

Perron指出,如果被检验过程是一个退势平稳过程,并且在考虑的期间内存在趋势结构突变如果不考虑这种趋势突变,当用ADF统计量检验单位根时,将会把一个带趋势突变的退势平稳过程误判为随机趋势非平稳过程。即进行单位根检验时不考虑结构突变,会导致检验功效降低(实为退势平稳过程,检验结果却认为是单位根过程)。同样,当进行单位根检验时,不考虑漂移项存在突变,或不考虑趋势项、漂移项同时存在突变,也会导致单位根检验功效降低。

  • 例子

如下图,有T=100的均值突变平稳过程 y t y_t y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虚拟变量(D=0,(1-50); D=1,(51-100))区别突变前后两个时期,得ADF检验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生性结构突变点的检验方法

结构突变点已知时,称其为外生性结构突变点。假定发生结构突变的时点已知为 t B t_B tB,则发生在截距的突变为 μ 0 + μ 1 D t \mu_0 + \mu_1 D_t μ0+μ1Dt,其中:
D t = { 1 , t > t B 0 , t < t B D_t = \begin{cases} 1, & {t > t_B} \\ 0, & {t < t_B} \end{cases} Dt={1,0,t>tBt<t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突变发生在斜率而截距不变时,对应的模型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斜率反映增长率,因此也称模型B为变化的增长率模型.


截距斜率同时具有结构突变时,对应的模型C为:
y t = μ 0 + μ 1 D t + δ 0 t + δ 1 t ∗ + u t y_t = \mu_0 + \mu_1 D_t + \delta_0 t + \delta_1 t^* + u_t yt=μ0+μ1Dt+δ0t+δ1t+ut
对于模型A,B,C,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H 0 : u t ∼ I ( 1 ) H 1 : u t ∼ I ( 0 ) H_0 : u_t \sim I(1) \\ H_1: u_t \sim I(0) H0:utI(1)H1:utI(0)
u t ∼ I ( 1 ) u_t \sim I(1) utI(1)时, y t y_t yt为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而 u t ∼ I ( 0 ) u_t \sim I(0) utI(0)时, y t y_t yt为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就转化为对退化趋势之后的残差的单位根检验,其具体的检验步骤和方法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的渐近临界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例子

中国某指标的时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DF检验式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若以1978年为结构突变年,令D=0, (1953-1977);D=1, (1978-1997);1952年,t =1。得带有趋势突变点的ADF检验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生性结构突变点的检验方法

在不知道突变点位置的情形下,Banerjee, Lumsdaine and Stock(1992)应该用通常的ADF统计量或用递归法滚动回归法序贯回归法所有子样本计算的ADF统计量中的最小的一个用来做上述3种检验检出突变点

  • 递归法

以原样本的第一个观测值开始用k0个观测值构成第一个子样本。然后在第一个子样本基础上按顺序每次增加一个观测值构成一系列子样本,一直到还原整个样本范围。子样本容量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滚动回归法

滚动回归法与递归回归法有些类似。也是通过子样本计算统计量的值,只不过子样本的容量不是逐步扩大,而是保持一个定值,从{1, 2, …, k}, {2, 3, …, k+1}, …, 一直到子样本{ T- k+1, T- k +2, …, T}。建议k =0.3 T。用每个子样本按(8)式做单位根检验。用其中最小的ADF(k/T)值与表6中的滚动回归法临界值做比较检验单位根。H0:r = 0,存在单位根。

  • 循序回归法

设突变点发生在k期,循序回归法是用整个样本按下式回归,并求ADF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不知k期的具体位置时,可以令k逐期增加。每次都计算ADF(k/T)值,然后用最小的ADF(k/T)值与表7中的临界值比较。另一个功效比较好的检验统计量是F统计量。对于趋势突变和均值突变两种情形,原假设都是 α 2 = ρ = 0 \alpha_2 = \rho = 0 α2=ρ=0。从循序的F值中选最大的一个与表7中的临界值比较,看能否推翻原假设。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WasdfIMG.shtml

相关文章

时间序列分析(7)| ADF检验

上篇介绍了DF检验&#xff0c;该检验仅用于AR(1)过程的单位根检验&#xff0c;对于AR()过程来说&#xff0c;需要使用拓展DF检验&#xff08;augmented Dickey-Fuller&#xff0c;ADF&#xff09;。 1 模型检验形式 AR()过程的形式如下&#xff1a; 上式可以转换成如下形式&…

matlab实现adf检验,ADF检验MATLAB程序资料

ADF-situation1-statistic1-2.m %ADF检验法p取2. %AR(2)过程临界值的确定 T5000; N200; w1zeros(1,T); w2zeros(1,T); for t1:T sita10.7; sita20.3; rusita1sita2; labuda1-sita2; %p2; erandn(1,N); y1(1)e(1); y1(2)sita1*y1(1)e(2); for j3:N y1(j)sita1*y1(j-1)sita2*y1(j…

Python ADF检验

转自&#xff1a;https://pengfoo.com/post/machine-learning/2017-01-24 Abstract 在ARMA/ARIMA这样的自回归模型中&#xff0c;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是有要求的&#xff0c;因此&#xff0c;需要对数据或者数据的n阶差分进行平稳检验&#xff0c;而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AD…

ADF单位根检验三种形式_Eviews之ADF单位根检验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2010-01-04——2020-03-05沪深300指数的每日收盘价,走势图如下: 接下来,开始使用eviews8.0检验: 1、双击点开所要检验的时间序列数据 2、点击view,然后再选择Unit Root Test 3、检验类型选择ADF检验。检验的顺序一般是 原始数据->一阶差分->二阶差分…

时间序列分析之ADF检验

ADF检验 在使用很多时间序列模型的时候&#xff0c;如 ARMA、ARIMA&#xff0c;都会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的&#xff0c;所以一般在研究一段时间序列的时候&#xff0c;第一步都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xff0c;除了用肉眼检测的方法&#xff0c;另外比较常用的严格的统计检验方法…

ADF检验数据平稳性

目录 1 背景 2 单位根 3 单位根检验 4 ADF检验 5 python 实现与结果解释 1 背景 在使用很多时间序列模型的时候&#xff0c;如 ARMA、ARIMA&#xff0c;都会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的&#xff0c;所以一般在研究一段时间序列的时候&#xff0c;第一步都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学习(4):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时间序列学习&#xff08;4&#xff09;&#xff1a;平稳性检验&#xff08;单位根检验、ADF检验&#xff09; 1、单位根检验2、ADF检验3、指数走势的检验4、对数收益率序列检验 相关图可以大致判断序列是否平稳。但是&#xff0c;这毕竟不是严格的。 这篇笔记来就谈一谈平稳性…

Spectral clustering(谱聚类)算法的实现

目录 1.作者介绍2.关于谱聚类的介绍2.1 谱聚类概述2.2 无向权重图2.3 邻接矩阵2.4 相似矩阵2.5 度矩阵2.6 拉普拉斯矩阵2.7 K-Means 3.Spectral clustering&#xff08;谱聚类&#xff09;算法实现3.1 数据集3.2 导入所需要的包3.3 获取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4 利用K-Means聚类3.5…

Python学习4-谱聚类

一&#xff0c;谱聚类原理 谱聚类算法原理可以参考如下链接。 这个视频推导出了拉普拉斯矩阵&#xff0c;但没有更新后续优化问题。 机器学习-白板推导系列(二十二)-谱聚类&#xff08;Spectral Clustering&#xff09;_哔哩哔哩_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

机器学习-层次聚类(谱系聚类)算法

文章目录 简介距离矩阵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python应用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风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 简介 层次聚类&#xff08;Hierarchical Clustreing&#xff09;又…

到底什么是谱聚类算法?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xff0c;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xff0c;第一时间送达本文转自&#xff1a;视学算法 谱聚类算法是目前最流行的聚类算法之一&#xff0c;其性能及适用场景优于传统的聚类算法如k-均值算法&#xff0c;本文对谱聚类算法进行了…

图像聚类-谱聚类

最近做的一个东西跟这个相关&#xff0c;本来希望是用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标签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类&#xff0c;但是通常情况下&#xff0c;深度学习是对有标签的数据进行学习&#xff0c;目的是用来自动提取特征&#xff0c;代替传统的手工提取特征。因此&#xff0c;比较容易想到…

聚类算法实践(二)——谱聚类、Chameleon聚类

上一篇文章里说到的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xff0c;可以说是聚类算法里面最基本的两种方法&#xff08;wiki的cluster analysis页面都把它们排前两位&#xff09;。这次要探讨的&#xff0c;则是两个相对“高级”一点的方法&#xff1a;谱聚类和chameleon聚类。 4、谱聚类 …

谱聚类的案例

1. 政治博客数据集(见附件Pol_Blogs_CSV文件) 数据集网址一: Political blogs 数据集网址二: http://www.casos.cs.cmu.edu/computational_tools/datasets/external/polblogs/index11.php 政治博客数据是由Adamic和Glance于2005年收集并分析的. 该数据集包含了2004年美国总…

谱聚类算法 matlab

1、谱聚类算法步骤公式 &#xff08;1&#xff09;整理数据集&#xff0c;使数据集中数据在0-1之间。假设数据集m行n列。 &#xff08;2&#xff09;求邻接矩阵W。元素值为每一点到其他点之间距离&#xff0c;即权重。 &#xff08;3&#xff09;求相似度矩阵S&#xff0c;相…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详解

原文地址为&#xff1a;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详解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详解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 SC)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方法——将带权无向图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最优子图&#xff0c;使子图内部尽量相似&#xff0c;而子图间距离尽量距离较远&…

从拉普拉斯矩阵说到谱聚类

从拉普拉斯矩阵说到谱聚类 0 引言 11月1日上午&#xff0c;机器学习班 第7次课&#xff0c;邹讲聚类&#xff08;PPT&#xff09;&#xff0c;其中的谱聚类引起了自己的兴趣&#xff0c;邹从最基本的概念&#xff1a;单位向量、两个向量的正交、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xf…

聚类--谱聚类

前言&#xff1a;关于谱聚类&#xff0c;已经有很多厉害的老师和大牛写过教程博客等&#xff0c;也有很不错的tutorial文章可供参考。此博文仅记述个人的一些总结、思考、疑问&#xff0c;算是对现有谱聚类学习资源的一个小补充。 1. 谱聚类简述 说到聚类&#xff0c;可能最先…

MATLAB 谱聚类

k-means 可以说是思想最简单的聚类了&#xff0c;但是它在应对非凸数据时却显得手足无措&#xff0c;例如如下的数据分类&#xff1a; 各类之间虽然间隔较远&#xff0c;但是非凸&#xff0c;这时候就需要引入谱聚类了(以下为谱聚类效果)。 本文参考 [1]Ulrike von Luxburg. A…

谱聚类算法详解

谱聚类&#xff08;Spectral Clustering&#xff09;算法简单易行&#xff0c;其聚类性能优于传统的K-means算法。谱聚类将数据的划分转化为对图的分割&#xff0c;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方法&#xff0c;其直观理解为根据图内点的相似度将图分为多个子图&#xff0c;使子图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