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

article/2025/9/30 15:09:06

1. 镜头规格

1.1 焦距

  • 定义: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也就是在模组中,从镜片中心到Sensor表面的成像平面的距离。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决定焦距的因素:
    • 材料的折射率
    • 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 光的波长
  • EFL: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影响镜头视场角、光圈大小和景深
    当已经被摄物体的大小及该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则可根据以下两个公司估算镜头的焦距
    f=hD/Hf=vD/V f = h D / H 或 f = v D / V

    D: 镜头中心到被摄物体的距离
    H、V:被摄物体的水平、垂直尺寸
    h、v:靶面成像的宽度、高度
  • FBL(光学后焦):光学系统最后端至成像面的长度
  • BFL(机构后焦):Lens最后端至成像面的长度。
  • FFL: 前焦距前焦点到第一镜面
  • TTL(Total Track Length): 总长:可分为光学总长和机构总长。在镜头产品中,一般指机构TTL。
    • 光学总长:从光学系统的第一个镜片至成像面的长度,如红色部分。
    • 机构总长:从Barrel顶端至成像面的长度,如蓝色部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

1.2 Max Image Circle

  • Max Image Circle: 最大像面,镜头最大像面大于Sensor对角线长度,才能匹配,否则产生暗角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Sensor靶面尺寸大时,不会影响成像,但实际成像的视场角要比镜头的标称视场角小,参见图(1)

  • 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Sensor靶面尺寸小时,就会影响成像,表现为成像的画面四周被镜筒遮挡,在画面的4个角上出现暗角,参见图(2)

1.3 相对孔径/光阑/光圈

  • 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阑(俗称光圈)。假定光阑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头实际的有效孔径为D,D与焦距f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
    A=D/f A = D / f
  • 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于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E与镜头的相对孔径平方成正比,一般习惯上用相对孔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阑的大小,即
    F=f/D F = f / D
  • 式中,F一般称为光阑F数,标注在镜头光栏调整圈上,其标值为1. 4、2、2. 8、4、5. 6、8、11、16、22等序列值,每两个相邻数值中,后一个数值是前一个数值的1.4倍。由于像面照度与光阑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光阑每变化一档,像面亮度就变化一倍。F值越小,光栏越大,到达摄像机靶面的光通量就越大。

1.4 视场角

  • 水平视场角及垂直视场角
    • 镜头有一个确定的视野,镜头对这个视野的高度和宽度的张角称为视场角。视场角与镜头的焦距 f f 及摄像机靶面尺寸(水平尺寸h及垂直尺寸v)的大小有关,镜头的水平视场角ah及垂直视场角 av a v 可分别由下式来计算,即
      ah=2arctan(h/2f)av=2arctan(v/2f) a h = 2 ∗ a r c t a n ( h / 2 f ) a v = 2 ∗ a r c t a n ( v / 2 f )
    • 由以上两式可知,镜头的焦距f越短,其视场角越大,或者,摄像机靶面尺寸h或v越大,其视场角也越大。
  • 对角视场角:
    • 设Y’为Sensor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则对角视场角为 ad=2arctan(Y/f) a d = 2 ∗ a r c t a n ( Y ′ / f )
      这里写图片描述
  • 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放大倍率越小;反之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放大倍率越大。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如果所选择的镜头的视场角太小,可能会因出现监视死角而漏监;而若所选择的镜头的视场角太大,又可能造成被监视的主体画面尺寸太小,难以辨认,且画面边缘出现畸变。因此,只有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选择视场角合适的镜头,才能保证既不出现监视死角,又能使被监视的主体画面尽可能大而清晰。

1.5 光圈值

  • 光圈值(F Number) = 镜头焦距(mm) / 光圈直径(mm)
    F Nnumber = EFL/EPD (EPD:入射瞳孔直径)
  • 光圈和快门是控制摄影时光线量的两大工具!
  • 光圈指镜头中间开孔的大小,控制着Sensor曝光时光线的亮度。光圈其实就是依据人的眼睛瞳孔架构来设计调整光线多寡,结构是一圈薄且重迭的金属叶片组成,叶片开口构成一圆圈,放大或关小可以控制入光量。
  • 光圈的大小是由它的光圈值 (F-number) 来定义。

1.6 主光线角度(Chief Ray Angle)

  • 主光线就是光线由物的边缘出射,通过孔径光阑的中心最后到达像的边缘,图中红色的线就是主光线。主光线角度为主光线与平行光线的夹角。
    这里写图片描述

1.7 入瞳与出瞳

  • 入瞳(Entrance pupil):是指在物空间中所观测到的孔径光阑(光圈)的像;也就是孔径光阑对前面光学组件所成的像。
  • 出瞳(Exit pupil):是指在像空间中所观测到的孔径光阑(光圈)的像;也就是孔径光阑对后面光学组件所成的像。
    这里写图片描述

2. 完善成像条件

  • 几何波面
    (不考虑波面受限引起的衍射问题)物点发出球面波,经透镜成为另一个球面波,此球面波的球心即为物点的像。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光程
    1)光程=介质折射率 x 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S=n×l S = n × l

    2)当经过多种介质或介质折射率变化时(积分)
    S=ini×li S = ∑ i n i × l i
  • 完善成像条件
    就是物点发出的光线到像点处,如果各条光线经过的光程都相等,则称为完善成像。即等光程是完善成像的条件。

3.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实际光学系统与理想光学系统不同,其参与成像的光束宽度和成像范围都是有限制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光阑(Stop):在光学系统中,限制成像光束的光孔、或限制成像范围的框(Sensor),都称为光阑。
  • 孔径光阑:限制轴上点或视场中央部分成像光束的口径,如上图的 A1A2 A 1 A 2

    • 入瞳:孔径光阑经过其前面的透镜或透镜组在光学系统物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入射光瞳,简称入瞳,它是入射光束的入口
    • 出瞳:孔径光阑经过其后面的透镜或透镜组在光学系统像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出射光瞳,简称出瞳,它是出射光束的出口
  • 视场光阑:限制成像范围的光阑,如上图的 B1B2 B 1 B 2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ZtlQxTjp.shtml

相关文章

聚类算法OPTICS的理解及实现

前言 前面给大家介绍到了聚类算法中比较经典的 DBSCAN 算法,对于数据量小而且相对比较密集、密度相似的数据集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它的改进版 OPTICS (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针对 DBS…

(4)聚类算法之OPTICS算法

文章目录 1.引言2.相关定义2.1 DBSCAN相关定义2.2 OPTICS相关定义 3.算法思想3.1算法流程3.2算法伪代码 4.算法实现4.1使用numpy实现OPTICS算法 5.数据及代码下载地址 1.引言 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是一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2)——OPTICS详解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1)——DBSCAN详解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2)——OPTICS详解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3)——DPC详解 1. OPTICS简介   上一节介绍的DBSCAN算法中,较小的eps将建立更多的簇&#x…

【Python机器学习】密度聚类DBSCAN、OPTICS的讲解及实战演示(附源码 超详细)

需要源码和数据集请点赞关注收藏后评论区留言私信~~~ 划分聚类、密度聚类和模型聚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聚类思路 1:划分聚类 划分(Partitioning)聚类是基于距离的,它的基本思想是使簇内的点距离尽量近、簇间的点距离尽量远。k…

OPTICS

OPTICS 就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可以认为是dbscn的改进,改进之处主要是在不用每次调节eps和minpts都需要重新整个训练。其本质还是dbscan,只是能够在给定eps和minpts后,可以训练一次就可以在minpts值定对的情况下,…

聚类算法初探(六)OPTICS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预备知识 第三章 直接聚类法 第四章 K-means 第五章 DBSCAN 第六章 OPTICS 第七章 聚类分析的效果评测 第八章 数据尺度化问题 作者: peghoty 出处: http://blog.csdn.net/itplus/article/details/10089323 欢迎转载/分享, 但请务必声明文章出处. 转…

OPTICS聚类(最清晰解释)

背景 想要理解该算法,你需要先了解: DBSCAN算法 OPTICS(用于识别聚类结构的排序点)算法与 DBSCAN 算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可视为 DBSCAN 的泛化,将 eps 要求从单个值放宽到一个范围 DBSCAN 和 OPTICS 之间的主…

机器学习笔记(十一)聚类算法OPTICS原理和实践

OPTICS聚类算法是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全称是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提到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应该很快会想到前面介绍的DBSCAN聚类算法,事实上,OPTICS也是为了优化DBSCAN而出现的。 一、原理 在…

sklearn聚类之OPTICS算法

文章目录 简介sklearn实现cluster_optics_dbscan 简介 OPTICS算法,全称是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是DBSCAN算法的一种改进。 众所周知,DBSCAN算法将数据点分为三类&…

聚类算法——OPTICS

网上很多关于OPTICS算法的资料,学习了很多博客之后总感觉不太合自己口味,因此整理了一篇博文供总结和复习,如能有幸帮助到其他人便是荣幸之至,如有错误,不吝指出。阅读此文需要了解“聚类”,“基于密度聚类…

JS获取url参数(简单、实用)

// js获取url传参参数function GetQueryString(name) {var reg new RegExp("(^|&)" name "([^&]*)(&|$)");// Location 对象是 Window 对象的一个部分,可通过 window.location 属性来访问。var r window.location.search.substr(…

js获取url参数值的两种方式详解

有个url如下: http://passport.csdn.net/account/login?fromhttp%3a%2f%2fwrite.blog.csdn.net%2fpostedit 我们该如何获取from这个参数的值呢?在网上搜了下方法很简单,如下,第一种是通过正则,第二种通过切串放进数…

js获取url参数值的方法总结

js获取url参数值的方法总结 1、方式一:通过字符串截取的方式获取参数值;2、方式二:通过正则获取到参数值; 1、方式一:通过字符串截取的方式获取参数值; 1)、函数一:获取URL中的参数名…

Hyperlynx学习心得

1、Altium Designer文件导入Hyperlynx问题 众所周知AD的文件各大友厂商的文件对它都不咋友好~,很多SI、PI文件都不支持,但AD可以输出Hyperlynx文件供其使用、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我遇到问题就是 AD中使用填充的铜皮在Hyperlynx中不识别,直接…

HyperLynx(二十五)电源完整性之直流压降分析(二)

1.后仿真的直流压降 2.批量直流压降分析 3.如何改善电压下降较多的设计 1.后仿真的直流压降 (1)打开HperLynx软件。从目录中打开 C:\PI_Trng\lab2\exer2\ post_dc_drop.hyp,单击“Open”按钮,当打开板子时被问到是否用Man- hattan-style布线连接没有布…

HyperLynx(二十二)DDR(五)DDRx总线时序模型设计

由于DDRx总线对时序的要求非常严格,随着速率的提升,时序的要求会更高。要使用DDRx批处理仿真器,需要创建控制器和DRAM颗粒的时序模型,时序模型文件后缀为“*.V”。 HyperLynx 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时序模型的创建和编辑: 一种是在语…

HyperLynx(八)带状线串扰的仿真

1. 前面介绍的是微带线的串扰仿真,其实带状线的串扰与微带线的串扰有比较大的不同。主要是在拓扑结构中传输线TL2和TL5为带状线,分布在第三层,微带线与带状线通过过孔连接。带状线的仿真拓扑如图所示: 叠层信息如图所示&#xff…

HyperLynx(二十八)板层噪声分析和SI/PI联合仿真实例

板层噪声分析和SI/PI联合仿真实例 1.前仿真噪声分析 2.后仿真噪声分析 3.设置和运行SI/PI联合仿真 4.执行信号过孔旁路分析 1.前仿真噪声分析 (1)从“开始”菜单中打开HyperLynx:“开始”→“所有程序”一“Mentor Graphics SDD”→“HyperLynx”→“HyperLynx Simulation S…

基于Hyperlynx VX.2.5 的DDR3仿真之一:Verifying That the Software Recognizes Your Design Correctly

这是一篇基于Mentor公司 Hyperlynx VX.2.5 仿真软件针对Xilinx ZYNQ 的ZC702 PCB上DDR3内存布局布线的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层叠结构设置,关键信号的仿真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基于 Hyperlynx 对 DDR3 进行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整个流程。 首先我们从实际出发…

HyperLynx(三十一)高速串行总线仿真(三)

高速串行总线仿真(三) 1.从一个多层板工程中验证串行通道 2.在多层板中设置连接器模型 1.从一个多层板工程中验证串行通道 在本例练习中,将集中研究从芯片到插件形成的串行发射通道,并分析它的性能。 (1)打开 HyperLynx 软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