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VRRP协议原理及配置

article/2025/11/10 23:18:47

目录

一、VRRP的定义

二、VRRP的作用

三、VRRP的好处

四、工作原理

五、专业术语

六、实例演示

总结


一、VRRP的定义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简称VRRP)是由IETF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1998年已推出正式的RFC2338协议标准。VRRP广泛应用在边缘网络中,它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数据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够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

二、VRRP的作用

        出口网关的备份,保证出口网关的高可用性。

三、VRRP的好处

1. 主路由器失效后,备份路由器立即顶替主路由器的工作,保证数据的不丢失。

2.两个不同的路由器成为不同组的主路由器,相互备份。

3.跟踪上行链路接口状态,当上行链路接口失效时,自动将备份路由份提升为主路

由器,保证数据的不丢失。

四、工作原理

        通过在冗余网关间共享虚拟MAC和IP地址,保证数据转发时并不是转给某一个具体网关的IP,而是把数据转发给虚拟网关的IP,因此,不论哪一个路由器成为主路由,都不会影响数据通信。通过组播协议对数据端口进行监控,一旦检测数据转发的端口坏掉,主路由器会停发HELLO包,备路由器提升为主路由,实现数据的稳定高效转发。

     在VRRP协议中,有两组重要的概念:VRRP路由器和虚拟路由器,主控路由器和备份路由器。VRRP路由器是指运行VRRP的路由器,是物理实体;虚拟路由器是指VRRP协议创建的,是逻辑概念。一组VRRP路由器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一台虚拟路由器。该虚拟路由器对外表现为一个具有唯一固定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逻辑路由器。处于同一个VRRP组中的路由器具有两种互斥的角色:主控路由器和备份路由器,一个VRRP组中有且只有一台处于主控角色的路由器,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处于备份角色的路由器VRRP协议从路由器组中选出一台作为主控路由器,负责ARP解析和转发IP数据包,组中的其他路由器作为备份的角色并处于待命状态,当由于某种原因主控路由器发生故障时,其中的一台备份路由器能在瞬间的时延后升级为主控路由器,由于此切换非常迅速而且不用改变IP地址和MAC地址,故对终端使用者系统是透明的。

五、专业术语

1、Virtual Router

虚拟路由器,一个抽象对象,基于子网接口,包括一个虚拟路由器标识符(VRID)和一个或多个IP地址,这个(些)IP地址又称为虚拟IP地址,虚拟IP地址作为主机的默认网关。

2、VRRP Router

VRRP路由器,即运行VRRP协议的路由器,一个VRRP路由器可以加入到一个或多个虚拟路由器中。

3、IP Address Owner

IP地址拥有者,虚拟路由器的虚拟IP地址与接口的真实IP地址相同的VRRP路由器。

4、Virtual Router Master

虚拟主路由器,负责转发通过虚拟路由器的三层数据包,对虚拟路由器的IP地址的ARP请求进行回应。如果某个VRRP路由器是IP地址拥有者,则它总是虚拟主路由器。

5、Virtual Router Backup

虚拟备份路由器,不转发三层数据包,不应答虚拟IP地址的ARP请求,当虚拟主路由器出现故障时接替虚拟主路由器的工作。

六、实例演示

1、拓扑图

2、L2-SW1配置

[L2-SW1]vlan bat 10 20   //创建多个vlan
[L2-SW1]int e0/0/1   //进入接口e0/0/1 
[L2-SW1-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access
[L2-SW1-Ethernet0/0/1]port default vlan 10  //将接口e0/0/1划分进vlan 10 
[L2-SW1]int e0/0/2  //进入接口e0/0/2
[L2-SW1-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access
[L2-SW1-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20 //将接口e0/0/2划分进vlan 10 
[L2-SW1-Ethernet0/0/2]int g0/0/1 //进入接口g0/0/1
[L2-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trunk 
[L2-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设置白名单为所有vlan
[L2-SW1-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进入接口g0/0/2
[L2-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trunk 
[L2-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设置白名单为所有vlan
[L2-SW1]display port vlan //查看vlan是否划分成功

 3、L3-SW1配置;

[L3-SW1]int g0/0/1 //进入接口g0/0/1
[L3-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trunk
[L3-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设置白名单为所有vlan
[L3-SW1]vlan bat 10 20 100 //创建多个不连续vlan
[L3-SW1]int vlan 10 //进入虚拟接口vlanif10
[L3-SW1-Vlanif10]ip add 192.168.10.10 24 //给vlan10配置真实IP及子网掩码长度	 
[L3-SW1-Vlanif10]vrrp vrid 1 virtual-ip 192.168.10.1 //设置vrrp组1 的虚拟ip地址	
[L3-SW1-Vlanif10]vrrp vrid 1 priority 105 //设置vrrp组1接口的优先级为105,让其成为主路由器
[L3-SW1-Vlanif10]vrrp vrid 1 track interface g0/0/2 
//跟踪上行链路接口g0/0/2,若g0/0/2连接的链路坏掉,让其自动降级,默认降10
[L3-SW1-Vlanif10]int vlan 20  //进入虚拟接口vlanif20
[L3-SW1-Vlanif20]ip add 192.168.20.10 24  //给vlan20配置真实IP及子网掩码长度
[L3-SW1-Vlanif20]vrrp vrid 2 virtual-ip 192.168.20.1 /设置vrrp组2 的虚拟ip地址
[L3-SW1-Vlanif20]vrrp vrid 2 track interface g0/0/2
//跟踪上行链路接口g0/0/2,若g0/0/2连接的链路坏掉,让其自动降级,默认降10
[L3-SW1-Vlanif20]int g0/0/2 //进入接口g0/0/2
[L3-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access
[L3-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100 //将接口g0/0/2划分进vlan100
[L3-SW1-GigabitEthernet0/0/2]int vlan 100 //进入虚拟接口vlanif100
[L3-SW1-Vlanif100]ip add 10.10.10.1 24//给vlan100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长度	
[L3-SW1]ip route-static 1.1.1.1 32 10.10.10.11//配置静态路由,目的网段1.1.1.1 ,子网掩码长度24,下一跳入接口10.10.10.11

L3-SW2配置:

[LW3-SW2]int g0/0/1  //进入接口 g0/0/1
[LW3-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trunk
[LW3-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设置白名单为所有vlan
[LW3-SW2]vlan bat 10 20 200//创建多个不连续vlan
[LW3-SW2]int vlan 10 //进入虚拟接口vlanif10
[LW3-SW2-Vlanif10]ip add 192.168.10.11 24 //给vlan10配置真实IP及子网掩码长度	
[LW3-SW2-Vlanif10]vrrp vrid 1 virtual-ip 192.168.10.1  //设置vrrp组1 的虚拟ip地址
[LW3-SW2-Vlanif10]vrrp vrid 1 track interface g0/0/2
//跟踪上行链路接口g0/0/2,若g0/0/2连接的链路坏掉,让其自动降级,默认降10
[LW3-SW2-Vlanif10]int vlan 20   //进入虚拟接口vlanif20 
[LW3-SW2-Vlanif20]ip add 192.168.20.11 24 //给vlan20配置真实IP及子网掩码长度
[LW3-SW2-Vlanif20]vrrp vrid 2 virtual-ip 192.168.20.1	 //设置vrrp组2的虚拟ip地址 
[LW3-SW2-Vlanif20]vrrp vrid 2 priority 105 //设置vrrp组2接口的优先级为105,让其成为主路由器
[LW3-SW2-Vlanif20]vrrp vrid 2 track interface g0/0/2 
//跟踪上行链路接口g0/0/2,若g0/0/2连接的链路坏掉,让其自动降级,默认降10
[LW3-SW2-Vlanif20]int g0/0/2 //进入接口 g0/0/2
[LW3-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接口链路类型为access  
[LW3-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200 //将接口g0/0/2划分进vlan200
[LW3-SW2-GigabitEthernet0/0/2]int vlan 200 //进入虚拟接口vlanif200
[LW3-SW2-Vlanif200]ip add 20.20.20.2 24 //给vlan200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长度
[LW3-SW2]ip route-static 1.1.1.1 32 20.20.20.11//配置静态路由,目的网段1.1.1.1 ,子网掩码长度24,下一跳入接口20.20.20.11

 R1配置:

[R1]int g0/0/0 //进入接口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undo shutdown //开启g0/0/0物理接口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0.10.10.11 24 //给接口g0/0/0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长度
[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进入接口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undo shutdown //开启g0/0/1物理接口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20.20.20.11 24 //给接口g0/0/1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长度
[R1]int LoopBack 0 //进入回环测试接口LoopBack 0
[R1-LoopBack0]ip add 1.1.1.1 32 //给LoopBack 0接口添加地址及子网掩码长度
[R1-LoopBack0]q //退出接口LoopBack 0
[R1]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4 10.10.10.1 
//设置静态路由主路径,目的网段 192.168.10.0,子网掩码长度24,下一跳入接口10.10.10.1 
[R1]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4 20.20.20.2 preference 65
//设置静态路由备选路径,目的网段 192.168.10.0,子网掩码长度24,下一跳入接口20.20.20.2,优先级为65
[R1]ip route-static 192.168.20.0 24 20.20.20.2
//设置静态路由主路径,目的网段 192.168.20.0,子网掩码长度24,下一跳入接口20.20.20.2
[R1]ip route-static 192.168.20.0 24 10.10.10.1 preference 65
//设置静态路由备选路径,目的网段 192.168.20.0,子网掩码长度24,下一跳入接口10.10.10.1,优先级为65

PC配置:
PC1:IP:192.168.10.10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1
//配置PC1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IP:192.168.10.100 /24网关指向192.168.10.1
PC2:IP:192.168.20.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0.1
//配置PC2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IP:192.168.20.100/24网关指向192.168.20.1  

连通性测试:

PC1-ping1.1.1.1//PC1ping回环测试地址,能ping通,则成功

PC1-ping192.168.20.100 //PC1pingPC2,能ping通,则成功

断开L2-SW2和路由器之间的路径,看是否能成功 

PC2:ping1.1.1.1

七、总结

  • 掌握VRRP工作原理很重要
  • 浮动路由备份的是路径链路,VRRP备份的是出口网关,是一个设备
  • 称为VRRP组接口IP必须真是存在,而且成员接口ip必须不一样,在同一组的虚拟IP必须一样
  • 主路由器优先级必须大于备份路由器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a4X9QxNV.shtml

相关文章

决策树算法及其应用案例

决策树算法主要分为三类: ID3、C4.5、CART算法 以ID3算法为例: 对上表某图书销量进行预测. 思考:建立测试模型,各个变量数据权重?数据的转化? 重点在于:计算各个信息熵(数据预处理),可参考百度百科内容 决策树算法模块: 关注点…

决策树算法(matlab)

本文转载自: 点击打开链接 决策树是一种特别简单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决策树想法来源于人类的决策过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类发现下雨的时候,往往会有刮东风,然后天色变暗。对应于决策树模型,预测天气模型中的刮东风…

决策树算法梳理(从原理到示例)

决策树是最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之一。它的预测结果容易理解,易于向业务部门解释,预测速度快,可以处理类别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信息熵及信息增益的概念,以及决策树的节点分裂的原则;决…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

概念: 是一种树形结构,本质是一颗由多个判断节点组成的树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属性上的判断,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判断结果的输出,最后每个叶节点代表一种分类结果。 通过分析可知: 决策树是非参数学习算法决策树可…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决策树?二、决策树算法基本步骤三、算法实例1.数据集描述2.计算数据集香农熵3.数据集划分4.选择最好的数据集划分方式5.递归构建决策树6.创建树7.构造注解树8.使用决策树执行分类9.决策树的保存 三、运行结果 一、什么是决策树? 决策…

决策树算法:ID3

决策树是最经常使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其核心是一个贪心算法,它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法构建决策树,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决策树:   目前常用的决策树算法有ID3算法、改进的C4.5,C5.0算法和CART算法 ID3算法的核心是在决策树…

什么是决策树算法

1.1、什么是决策树 咱们直接切入正题。所谓决策树,顾名思义,是一种树,一种依托于策略抉择而建立起来的树。 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个预测模型;他代表的是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树中每个节点表示某个对象…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解读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解读 文章目录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解读1. 介绍1.1 优缺点1.2 结构1.3 学习过程1.4 决策树与条件概率分布 2. 决策树学习过程2.1 训练策略2.2 特征选择2.2.1 信息增益和条件熵 2.3 决策树的生成2.3.1 ID32.3.2 C4.52.3.3 CART2.3.4 小结 2.4 决策树的…

详解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 1.1 决策树定义 何为决策树,顾名思义,就像树枝状的决策算法,通过各个节点的“决策”,实现对任务的精准分类或回归,决策树常用来处理分类问题,即使你以前没接触过决策树,你也可以通过下…

决策树算法及其实现

决策树算法及其实现 1 什么是决策树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分类决策树。决策树模型呈树形结构,在分类问题中,表示基于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它可以认为是if-then规则的…

决策树算法 (CART分类树)

决策树算法 (ID3,C4.5) CART回归树 决策树的后剪枝 在决策树算法原理(ID3,C4.5)中,提到C4.5的不足,比如模型是用较为复杂的熵来度量,使用了相对较为复杂的多叉树,只能处理分类不能处理回归。对这些问题&a…

决策树算法总结

决策树算法常用于解决分类问题,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其数据形式非常容易理解。 概述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类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以二分类任务为例,我们希望从给定训练数据集学得一个模型用以对新示例进行分类&…

决策树算法原理简介

1,决策树概念简介 不同的算法模型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数据。 首先,在了解树模型之前,自然想到树模型和线性模型有什么区别呢?其中最重要的是,树形模型是一个一个特征进行处理,之前线性模型是所有特征给予权重相加得到一个…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

文章目录 一、决策树介绍二、利用信息增益选择最优划分属性三、ID3代码实现1.jupyter下python实现2. 使用sklearn实现ID3 四、C4.5算法实现五、CART算法实现六、总结参考文献 一、决策树介绍 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结构来进行决策的分类算法,我们希望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

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算法

1.基本定义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算法。该算法模型呈树形结构,主要由结点和有向边组成。结点又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结点和叶子结点。内部结点表示在一个属性或特征上的测试,每一个结点分枝代表一个测试输出,…

决策树算法应用及结果解读

作者:林骥 来源:林骥 引言 本文是我写的人工智能系列的第 8 篇文章,文末有前面 7 篇文章的链接,推荐你阅读、分享和交流。 1. 决策树算法简介 决策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算法,比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医疗诊断、模式…

机器学习算法(3)之决策树算法

前言:首先,在了解树模型之前,自然想到树模型和线性模型有什么区别呢?其中最重要的是,树形模型是一个一个特征进行处理,之前线性模型是所有特征给予权重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值。决策树与逻辑回归的分类区别也在…

机器学习基础 决策树算法

文章目录 一、决策树算法简介二、决策树分类原理1. 熵1.1 概念1.2 案例 2. 决策树的划分依据一----信息增益2.1 概念2.2 案例 3. 决策树的划分依据二----信息增益率3.1 概念3.2 案例3.2.1 案例一3.2.2 案例二 3.3 为什么使用C4.5要好 4. 决策树的划分依据三 ----基尼值和基尼指…

【机器学习常见算法】决策树算法(含示例代码)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非参数的有监督学习方法,它能够从一系列有特征和标签的数据中总结出决策规 则,并用树状图的结构来呈现这些规则,以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决策树算法容易理解,适用各种数据,在解决各 种问题时…

【决策树】深入浅出讲解决策树算法(原理、构建)

本文收录于《深入浅出讲解自然语言处理》专栏,此专栏聚焦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各大经典算法,将持续更新,欢迎大家订阅!​个人主页:有梦想的程序星空​个人介绍:小编是人工智能领域硕士,全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