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替换命令substitute介绍

article/2025/9/15 7:34:04

原文地址:再谈Vim substitute替换命令-Vim入门教程(54)

在Vim替换命令一文介绍过,substitute 命令的语法格式为::[range]s[ubstitute]/{pattern}/{string}/[flags]

[flags] 表示可选的标志位,常用的包括 gcne 等。其中,标志位 g 使得 substitute 命令可以修改一行内的所有匹配,而不仅仅是第一处匹配;标志位 c 可以确认或拒绝每一处修改;标志位 n 让 Vim 不执行替换操作,而只是统计和显示本次 substitute 命令匹配的个数;标志位 e 专门用于屏蔽错误提示;标志位 & 用于指示 Vim 重用上一次 substitute 命令所用过的标志位。

一、Vim substitute命令的操作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整个文件想象成一个二维平面,字符沿着 x 轴向右增加,而文本行则随着 y 轴向下增长。缺省情况下,substitute 命令仅仅作用于当前行,而且只会修改第一处匹配。

Vim替换

怎么才能将替换范围扩大到由 x 与 y 轴所围的整个平面?本文接下来以将下文中出现的所有单词 going 都替换为 rolling 为例逐步进行说明。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
If you are going through hell, keep going.

使用 substitute 命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为其提供待匹配的模式 {pattern} 以及替换字符串 {string}。因此,先尝试在 Vim 命令行模式下执行命令:

:s/going/rolling

执行完上述命令后,可以发现 Vim 已经将第一处 going 替换成了 rolling,但是文中其他匹配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替换。

为了使 substitute 命令作用于整个横轴,需要使用标志位 g

g 看似为全局 (global) 的含义,容易让人误以为 g 标志位是用于实现在整个文件范围内进行替换操作,但实际上,g 仅表示当前一整行范围。由于 Vim 直接继承自 “行编辑器 ed”,对于行编辑器而言,全局的范围就是一行,这就是 g 标志位命令的由来。

继续尝试在 Vim 命令行模式下执行命令:

:s/going/rolling/g

执行完该命令后,发现所有出现在当前行going 都被替换成了 rolling 了,但除当前行外的文件其他位置,仍然有一些匹配未被修改。

如何才能控制 substitute 命令在整个文件的纵轴上执行呢?

答案就是使用 subsititute 命令格式中的 [range] 来指定一个执行范围。如果需要在整个文件的每一行都执行替换命令,只需要在 substitute 命令的开头加上前缀 %,关于 range 的具体使用,推荐阅读Vim操作范围、文件范围介绍。

这次,尝试在 Vim 命令行模式下执行下述命令,发现确实把整个文件中的 going 单词替换成了新单词 rolling

:%s/going/rolling/g

总结上述的内容就是:如果想在当前文件中查找并替换部分匹配,就必须明确地指示 substitute 命令在整个 x 轴与 y 轴上执行的具体范围,即通过标志位 g 处理横轴字符的同时,使用 range 指定处理纵轴的范围。

二、手工控制每一次替换操作

有些时候,在执行具体的替换操作前,可能需要先观察该处匹配再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替换。

例如,在某个文件中,假设单词 going 一共出现了 10 次,出于具体语境需要,第 3 次出现的 going 并不应该被替换成 rolling,如果直接使用 :%s/going/rolling/g 则会把所有的 going 替换成 rolling,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为了完成上述的操作目的,需要使用用标志位 c 来控制 substitute 命令的行为,需要执行的命令为:

:%s/going/rolling/gc

增加标志位 c 后,Vim 会在替换每处匹配结果之前都提示 “替换为 rolling ?” 供操作者手工确认,可以按 y 键确认一次修改,也可以按 n 键,跳过一次修改。无论选择哪种结果,Vim 都会执行输入的决定并移动光标到下一匹配处再次进行提示。

除了可以选 y 确认,选 n 跳过以外,还可以键入 q 退出此次替换过程,使用 a 指示 Vim 替换该处及该处后所有的匹配而无需再由人工确认,也可以使用 l 指示 Vim 替换当前处匹配后直接退出替换过程。

下表总结了针对 Vim 替换提示所给出的所有答案及用途。

答案用途
y替换此处匹配
n忽略此处匹配
q退出替换过程
l替换此处匹配后退出 (l 表示 last)
a替换此处与之后所有的匹配 (a 表示 all)
<Ctrl-e>向上滚动屏幕
<Ctrl-y>向下滚动屏幕

vim-substitute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ZSW81g6s.shtml

相关文章

VIM替换命令%s

[rootlocalhost 09:03:42 /home/test]# cat vim_test.txt linux nginx aabb bbcc ccdd vim vim_test.txt 进入编辑模式 输入指令 :%s/bb/zz/gc 全局替换&#xff0c;带确认 按y对搜索项替换第一个 按y对搜索项替换第二个 这种操作方法 &#xff0c;查看替换过程与效果。避…

八皇后问题c语言算法

目录 [TOC] 问题分析&#xff1a; 相信八皇后规则的问题&#xff0c;大家都很熟悉&#xff0c;接下来是如何分析回溯法的应用。回溯法与图里面的深度优先遍历非常的类似&#xff0c;就是&#xff0c;在满足题目条件时候&#xff0c;它总是优先选择第一个&#xff0c;当不满足…

八皇后算法

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讨论如果是八个皇后&#xff0c;即存在于8*8的行列式中&#xff0c;每行每列一定存在一个皇后&#xff0c;现在我们用queen[row]col 表示在第row行的皇后处于第col列&#xff0c; 位置的选定&#xff0c;5人 然后判断此时皇后所…

【算法】八皇后问题

1. 问题描述 在 8 * 8 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摆放八个皇后&#xff0c;任意两个皇后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 线上&#xff0c;请求出所有的摆法。 2. 算法描述 用回溯算法来考虑此问题&#xff0c;在放置皇后之前判断该位置是否会产生冲突。有冲突就继续判断 下一个位置&…

八皇后问题算法解析

八皇后问题&#xff0c;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xff0c;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 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xff1a;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xff0c;使其不能互相攻击&#xff0c; 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

用遗传算法解决八皇后问题

一、问题描述 八皇后问题的目标是在国际象棋棋盘中放置8个皇后&#xff0c;使得任何一个皇后都不会攻击到其他任一皇后。(皇后可以攻击和它在同一行&#xff0c;同一列或者同一对角线的任何棋子) 二、编程语言及算法 编程语言&#xff1a;python 算法&#xff1a;遗传算法 …

经典算法问题-01-八皇后

#八皇后问题 ###问题描述&#xff1a; 八皇后问题&#xff0c;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xff0c;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xff0c;使其不能互相攻击&#xff0c;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xff0c;问有多少种…

【算法】八皇后问题解法(c++版)

八皇后问题是回溯算法里面的经典问题&#xff0c;起源于1848年由国际西洋棋手马克斯&#xff0c;贝瑟尔提出&#xff0c;1850年法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提出共有76种解法&#xff0c;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xff0c;多年后我们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发现真正的解法比76种更多。 问题描…

递归算法——八皇后问题 python

研究了一下午的八皇后算法&#xff0c;可算是搞明白了&#xff0c;为了避免以后忘记&#xff0c;还是写个博客吧&#xff01;可能会跟其他文章有相似之处&#xff0c;最终还是希望能好好学习算法&#xff0c;都是经过自己思考后亲自写的代码&#xff0c;虽然过程比较艰难&#…

算法课设——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xff0c;是由国际象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的问题&#xff0c;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 问题表述为&#xff1a;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8个皇后&#xff0c;使其不能互相攻击&#xff0c;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xff0c;…

八皇后问题(递归算法)

作者&#xff1a;非妃是公主 专栏&#xff1a;《笔记》《C》 个性签&#xff1a;顺境不惰&#xff0c;逆境不馁&#xff0c;以心制境&#xff0c;万事可成。——曾国藩 文章目录 想必八皇后问题&#xff0c;学过C的老哥都已经有所了解了&#xff1a; 题目是&#xff1a;在一个…

C语言:八皇后问题----回溯算法

【问题引入】 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8个皇后&#xff0c;使其不能互相攻击&#xff0c;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xff0c;问有多少种摆法。高斯认为有76种方案。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杂志上不同的作者发表了40种不同的解&#xff0c;后来有人用图…

算法学习笔记之三:八皇后问题(递归、回溯)

&#xff08;一&#xff09;题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xff0c;大大小小也被“鄙”试、“面”试了n多回了。说实话只怪自己并未对常见的笔试题、面试题进行准备&#xff0c;导致败下阵来。一门学问要想学透学精是需要时间的&#xff0c;慢慢来吧…… 第一次听到“八皇后…

【算法模板】dfs 八皇后问题

1.前言 本文将以经典的八皇后问题来解析dfs的主要思想。 2.题目 题目出处&#xff1a;活动 - AcWing 3.思路讲解 dfs的思想暗含树的历遍&#xff0c;主要步骤为&#xff1a; 判断是否搜索完毕---历遍寻找符合条件的元素---递归进入下一层搜索---还原现场 我们可以先分析这个问题…

八皇后递归算法

八皇后问题 &#xff1a;假设 將八个皇后放到国际象棋盘上&#xff0c;使其两两之间无法相互攻击。共有几种摆法&#xff1f; 基础知识&#xff1a; 国际象棋里&#xff0c;棋盘为8X8格。 皇后每步可以沿直线、斜线 走任意格。 思路&#xff1a; 1.想把8个皇后放进去&…

算法设计(一) : 搜索算法实现八皇后问题

写在开头&#xff1a;实验结果截图8皇后太多截不完&#xff0c;用4皇后代替了&#xff0c;只需将n->8就行 目录 写在开头&#xff1a;实验结果截图8皇后太多截不完&#xff0c;用4皇后代替了&#xff0c;只需将n->8就行图解算法过程&#xff1a;算法一&#xff1a;DFS 按…

八皇后问题(递归回溯算法详解+C代码)

为了理解“递归回溯”的思想&#xff0c;我们不妨先将4位皇后打入冷宫&#xff0c;留下剩下的4位安排进4x4的格子中且不能互相打架&#xff0c;有多少种安排方法呢&#xff1f;现在我们把第一个皇后放在第一个格子&#xff0c;被涂黑的地方是不能放皇后的&#xff1a; 第二行的…

算法设计与分析——八皇后问题的实现——代码分析和讲解

文章目录 题目描述思路分析回顾回溯法的基本框架解题框架应用到本题定义问题的解空间定义约束函数模仿回溯法的框架去解决问题 实现源码分析与总结 题目描述 在88格的棋盘上放置彼此不受攻击的8个皇后。国际象棋的规则&#xff1a;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

八皇后问题算法(C语言实现)

1. 八皇后的由来和问题 八皇后问题&#xff0c;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xff0c;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xff1a;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xff0c;使其不能互相攻击&#xff0c;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

八皇后算法解析

今天研究力扣的一道题死活写不出来对应的算法&#xff0c;没办法自己算法基础太差。于是看了下答案&#xff0c;发现使用什么回溯算法&#xff0c;菜鸟表示平时开发期间写的最复杂的程序就是写了两层for循环&#xff0c;已经很牛逼了有木有&#xff1f;这个回溯算法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