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之枚举

article/2025/8/23 14:39:09

枚举

一、理解枚举类型
枚举类型是Java 5中新增特性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既是一种类(class)类型却又比类类型多了些特殊的约束,但是这些约束的存在也造就了枚举类型的简洁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下面先来看看如何写一个枚举?
二、枚举的定义语法
在没有枚举类型时定义常量常见的方式

  public class DayDemo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ONDAY =1;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UESDAY=2;public static final int WEDNESDAY=3;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HURSDAY=4;public static final int FRIDAY=5;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ATURDAY=6;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UNDAY=7;}

上述的常量定义常量的方式称为int枚举模式,这样的定义方式并没有什么错,但它存在许多不足,如在类型安全和使用方便性上并没有多少好处,如果存在定义int值相同的变量,容易混淆,因此这种方式在枚举出现后并不提倡,现在我们利用枚举类型来重新定义上述的常量,定义周一到周日的常量

//枚举类型,使用关键字enumenum 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

相当简洁,在定义枚举类型时我们使用的关键字是enum,与class关键字类似,只不过前者是定义枚举类型,后者是定义类类型。

枚举类型Day中分别定义了从周一到周日的值,这里要注意,值一般是大写的字母,多个值之间以逗号分隔。同时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枚举类型可以像类(class)类型一样,定义为一个单独的文件,当然也可以定义在其他类内部,更重要的是枚举常量在类型安全性和便捷性都很有保证,如果出现类型问题编译器也会提示我们改进,但务必记住枚举表示的类型其取值是必须有限的,也就是说每个值都是可以枚举出来的,比如上述描述的一周共有七天。

以上是写法,写好后该如何使用呢?如下:

public class Enum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直接引用Day day =Day.MONDAY;}
}

就像上述代码那样,直接引用枚举的值即可,这便是枚举类型的最简单模型。

三、为什么可以这样用,看看枚举实现原理就知道了
我们大概了解了枚举类型的定义与简单使用后,现在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枚举类型的基本实现原理。实际上在使用关键字enum创建枚举类型并编译后,编译器会为我们生成一个相关的类,这个类继承了Java API中的java.lang.Enum类,也就是说通过关键字enum创建枚举类型在编译后事实上也是一个类类型而且该类继承自java.lang.Enum类。我们可以看看反编译的结果!
结论:从反编译的代码可以看出编译器确实帮助我们生成了一个Day类而且该类继承自java.lang.Enum类,该类是一个抽象类,除此之外,编译器还帮助我们生成了7个Day类型的实例对象分别对应枚举中定义的7个日期。还为我们生成了两个静态方法,分别是values()和 valueOf(),到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使用关键字enum定义的枚举类型,在编译期后,也将转换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类,而在该类中,会存在每个在枚举类型中定义好常量的对应实例对象,如上述的MONDAY枚举类型对应public static final Day MONDAY;

四、编译器生成的Values方法与ValueOf方法
values()方法和valueOf(String name)方法是编译器生成的static方法,后面我们自己定义的枚举类的父类Enum的分析中,在Enum类中并没出现values()方法,但valueOf()方法还是有出现的,只不过编译器生成的valueOf()方法需传递一个name参数,而Enum自带的静态方法valueOf()则需要传递两个方法,从前面反编译后的代码可以看出,编译器生成的valueOf方法最终还是调用了Enum类的valueOf方法,下面通过代码来演示这两个方法的作用:

Day[] days2 = Day.values();
System.out.println("day2:"+Arrays.toString(days2));
Day day = Day.valueOf("MONDAY");
System.out.println("day:"+day);

输出结果:

  day2:[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day:MONDAY

从结果可知道,values()方法的作用就是获取枚举类中的所有变量,并作为数组返回,而valueOf(String name)方法与Enum类中的valueOf方法的作用类似根据名称获取枚举变量,只不过编译器生成的valueOf方法更简洁些只需传递一个参数。

五、Enum抽象类常见方法
Enum是所有 Java 语言枚举类型的公共基本类(注意Enum是抽象类),以下是它的常见方法:

ordinal()方法,该方法获取的是枚举变量在枚举类中声明的顺序,下标从0开始,如日期中的MONDAY在第一个位置,那么MONDAY的ordinal值就是0,如果MONDAY的声明位置发生变化,那么ordinal方法获取到的值也随之变化,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首先使用该方法,毕竟它总是变幻莫测的。

compareTo(E o)方法则是比较枚举的大小,注意其内部实现是根据每个枚举的ordinal值大小进行比较的。

name()方法与toString()几乎是等同的,都是输出变量的字符串形式。

valueOf(Class enumType, String name)方法则是根据枚举类的Class对象和枚举名称获取枚举常量,注意该方法是静态的。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上述方法:

public class Enum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创建枚举数组Day[] days=new Day[]{Day.MONDAY, Day.TUESDAY, Day.WEDNESDAY,Day.THURSDAY, Day.FRIDAY, Day.SATURDAY, Day.SUNDAY};for (int i = 0; i <days.length ; i++) {System.out.println("day["+i+"].ordinal():"+days[i].ordinal());}System.out.println("-------------------------------------");//通过compareTo方法比较,实际上其内部是通过ordinal()值比较的System.out.println("days[0].compareTo(days[1]):"+days[0].compareTo(days[1]));System.out.println("days[0].compareTo(days[1]):"+days[0].compareTo(days[2]));//获取该枚举对象的Class对象引用,当然也可以通过getClass方法Class<?> clazz = days[0].getDeclaringClass();System.out.println("clazz:"+clazz);System.out.println("-------------------------------------");//name()System.out.println("days[0].name():"+days[0].name());System.out.println("days[1].name():"+days[1].name());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days[0].toString():"+days[0].toString());System.out.println("days[1].toString():"+days[1].toString());System.out.println("-------------------------------------");Day d=Enum.valueOf(Day.class,days[0].name());Day d2=Day.valueOf(Day.class,days[0].name());System.out.println("d:"+d);System.out.println("d2:"+d2);
}

六、枚举的进阶用法
向enum类添加方法与自定义属性和构造函数 重新定义一个日期枚举类,带有desc成员变量描述该日期的对于中文描述,同时定义一个getDesc方法,返回中文描述内容,自定义私有构造函数,在声明枚举实例时传入对应的中文描述,代码如下:

    public enum Day2 {
MONDAY("星期一",1),
TUESDAY("星期二",2),
WEDNESDAY("星期三",3),
THURSDAY("星期四",4),
FRIDAY("星期五",5),
SATURDAY("星期六",6),
SUNDAY("星期日",7);//记住要用分号结束private String desc;//文字描述private Integer code; //对应的代码/*** 私有构造,防止被外部调用* @param desc*/private Day2(String desc,Integer code){this.desc=desc;this.code=code;}/*** 定义方法,返回描述,跟常规类的定义没区别* @return*/public String getDesc(){return desc;}/*** 定义方法,返回代码,跟常规类的定义没区别* @return*/public int getCode(){return cod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for (Day2 day:Day2.values()) {System.out.println("name:"+day.name()+",desc:"+day.getDesc());}}

输出结果:

  name:MONDAY,desc:星期一name:TUESDAY,desc:星期二name:WEDNESDAY,desc:星期三name:THURSDAY,desc:星期四name:FRIDAY,desc:星期五name:SATURDAY,desc:星期六name:SUNDAY,desc:星期日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10698/article/details/90737759

枚举算法

一,枚举算法的思想:
1,枚举算法的定义:
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如果逐个考察了某类事件的所有可能情况,因而得出一般结论,那么该结论是可靠 的,这种归纳方法叫做枚举法。
2,枚举算法的思想是:
将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一一列举,然后根据条件判断此答案是否合适,保留合适的,舍弃不合适的。
3,使用枚举算法解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1)确定枚举对象、范围和判定条件。
(2)逐一枚举可能的解并验证每个解是否是问题的解。
4,枚举算法步骤:
(1)确定解题的可能范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真正解,同时避免重复。
(2)判定是否是真正解的方法。
(3)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使可能解的范围将至最小,
5,枚举算法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枚举算法实例

例一:百钱买百鸡
1,问题描述:
公鸡每只5元,母鸡每只3元,三只小鸡1元,用100元买100只鸡,问公鸡、母鸡、小鸡各多少只?
2,算法分析:
利用枚举法解决该问题,以三种鸡的个数为枚举对象,分别设为mj,gj和xj,用三种鸡的总数 (mj+gj+xj=100)和买鸡钱的总数(1/3*xj+mj * 3+gj * 5=100)作为判定条件,穷举各种鸡的个数。

例二:使用枚举法解决“填写运算符问题”
1,问题描述:在下面的算式中,添加“+”、“-”,“*”,“/”,4个运算符,使得这个式子成立。
5 5 5 5 5=5
2,算法分析:
上述式子左侧有5个数字,一共需要4个运算符。根据题目要求,两个数字之间的运算符只能有4中选择。在 具体编程时,可以通过循环来填入各种运算符,然后再判断算式左侧的值是否等于右侧的值。并保证,当填入的 是除号时,则右侧的数不能为0,并且乘除的优先级高于加减的优先级。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2211827/article/details/72970404
百钱买百鸡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p100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 (int i=0;i<=20;i++){for (int j=0;j<=33;j++){for (int k=0;k<=300;k=k+3){if ((i+j+k==100)&&(i*5+j*3+(k/3)==100)){System.out.println("公鸡"+i+"只"+"母鸡"+j+"只"+"小鸡"+k+"只");}}}}}
}

【问题描述】设有1g、2g、3g、5g、10g、20g的砝码各若干枚(其总重<=1000),求用这些砝码能称出不同的重量个数。
【文件输入】输入1g、2g、3g、5g、10g、20g的砝码个数。
【文件输出】输出能称出不同重量的个数。
【样例输入】1 1 0 0 0 0
【样例输出】3

        public class 砝码称重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int[] arr1=new int[1001];int[] arr2=new int[7],arr4=new int[7];int[] arr3={0,1,2,3,5,10,20};for (int i=1;i<arr2.length;i++){arr2[i]=sc.nextInt();}for (arr4[1]=0;arr4[1]<=arr2[1];arr4[1]++){for (arr4[2]=0;arr4[2]<=arr2[2];arr4[2]++){for (arr4[3]=0;arr4[3]<=arr2[3];arr4[3]++){for (arr4[4]=0;arr4[4]<=arr2[4];arr4[4]++){for (arr4[5]=0;arr4[5]<=arr2[5];arr4[5]++){for (arr4[6]=0;arr4[6]<=arr2[6];arr4[6]++){int sum=0;for (int i=1;i<arr2.length;i++){sum+=arr4[i]*arr3[i];arr1[sum]=1;}}}}}}}int num=0;for (int i=1;i<arr1.length;i++){if (arr1[i]==1){num++;}}System.out.println(num);}
}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Ym1YtWCu.shtml

相关文章

【算法】枚举算法

目录 算法详述 例题 A - 火柴棒等式 B - 砝码称重 输入格式 输出格式 算法详述 枚举&#xff1a;即对可能的解集合一一列举。 枚举算法的实现往往通过使用循环&#xff08;嵌套&#xff09;就能够轻易实现&#xff0c;所以并没有什么思维难度。 解题思路&#xff1a; …

基础算法(一):枚举算法

前言 从这篇文章开始&#xff0c;小荔枝就开始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啦&#xff01;&#xff01;&#xff01;我们先来看看入门的一些基础算法&#xff0c;在这篇文章中&#xff0c;主要介绍的是枚举算法。我们重点需要了解枚举算法使用时需要确定的条件&#xff0c;荔枝会用一道题…

常用算法——枚举算法

在进行归纳推理时&#xff0c;如果逐个考察了某类事件的所有可能情况&#xff0c;因而得出一般结论&#xff0c;那么这结论是可靠的&#xff0c;这种归纳方法叫做枚举算法 一、基本概念和算法 枚举算法简称枚举法&#xff0c;也称为列举法、穷举法&#xff0c;是暴力策略的具体…

枚举算法

一、枚举法的基本思想 枚举法又称穷举法。 基本思想是根据提出的问题枚举所有可能状态&#xff0c;并用问题给定的约束条件检验哪些状态是需要的&#xff0c;哪些状态是不需要的。 能使命题成立的状态&#xff0c;即为其解。 枚举结构&#xff1a;循环判断语句。 二、枚举…

传统人工势场法---经典算法

网上代码很多&#xff0c;这个可以直接使用。 Xo[0 0];%起点位置 k50;%计算引力需要的增益系数 K0;%初始化 m15;%计算斥力的增益系数&#xff0c;都是自己设定的。 Po0.5;%障碍影响距离&#xff0c;当障碍和车的距离大于这个距离时&#xff0c;斥力为0&#xff0c;即不受该障碍…

人工势场法(APF) —— Path Planning

版权声明&#xff1a;本文为博主原创博文&#xff0c;未经允许不得转载&#xff0c;若要转载&#xff0c;请说明出处并给出博文链接 维基百科说&#xff1a;“人工势场法&#xff08;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xff0c; APF&#xff09;是一种将机器人的外形视为势场中的一…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目录 &#x1f4a5;1 概述 &#x1f4da;2 运行结果 &#x1f389;3 参考文献 &#x1f468;‍&#x1f4bb;4 Matlab代码 &#x1f4a5;1 概述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xff0c;人工势场法已在工业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xff0c;近年来正逐…

11(0)-AirSim+四旋翼仿真-人工势场法避障

1.基本原理 人工势场法的基本原理为&#xff0c;根据地图内障碍物、目标点等的分布&#xff0c;构造一个人工势场&#xff0c;无人机由势能较高的位置向势能较低的位置移动。就好比是一个电场&#xff0c;电场内不同位置的电势能不同&#xff0c;对带电物体产生的力也不同&…

局部路径规划中的人工势场法

人工势场法是局部路径规划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假设机器人在一种虚拟力场下运动。 一、简介 如图所示&#xff0c;机器人在一个二维环境下运动&#xff0c;图中指出了机器人&#xff0c;障碍和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 这个图比较清晰的说明了人工势场法的作用&#…

matlab箭头梯度方向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人工势场法

人工势场法是由Khatib于1986年提出,其方法是将移动机器人所处的环境用势场来定义,通过位置信息来控制机器人的避障行驶,基本思想是构造目标位姿引力场和障碍物周围斥力场共同作用的人工势场,搜索势函数的下降方向来寻找无碰撞路径。人工势场法避障技术使得机器人的移动能很…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编队轨迹规划matlab仿真验证

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代码仿真&#xff1b;基于人工势场法编队的基本原理&#xff1a;通过构建车辆相对目标点的引力势场和斥力势场构建车辆所处地图下的整体势场&#xff0c;设置如图所示的势场图&#xff0c; 图中圆心为我们参考的目标点&#xff0c;其可以提供引力方向&#x…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二维平面内无人机的路径规划的matlab仿真,并通过对势场法改进避免了无人机陷入极值的问题

目录 1.算法描述 2.matlab算法仿真效果 3.MATLAB核心程序 4.完整MATLAB 1.算法描述 人工势场法原理是&#xff1a;首先构建一个人工虚拟势场&#xff0c;该势场由两部分组成&#xff0c;一部分是目标点对移动机器人产生的引力场&#xff0c;方向由机器人指向目标点&#xf…

matlab人工势场法三维演示图,运动规划入门 | 5. 白话人工势场法,从原理到Matlab实现...

如何利用人工势场进行运动规划? 1.1 引力势场(Attractive Potential Field) 人工势场这个特殊的势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场,其实它是由两个场叠加组合而成的,一个是引力场,一个是斥力场。 顾名思义引力势场是具有吸引的性质,会将机器人从起点处朝着终点处吸引,所以引力场的存…

路径规划算法3 改进的人工势场法(Matlab)

目录 传统人工势场 引力势场 斥力势场 合力势场 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人工势场函数 Matlab代码实现 参考链接&#xff1a; [1]朱伟达. 基于改进型人工势场法的车辆避障路径规划研究[D]. 江苏大学, 2017. 1986年Khatib首先提出人工势场法&#xff0c;并将其应用在…

【控制】人工势场法及人工势场函数

目录 人工势场法-维基百科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xff08;Artifical Potential Field&#xff09;引力场 (attractive/gravitation field)斥力场 (repulsive field)总场 【机器人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PaperMatlab 代码自己编写的 Matlab1. 仅考虑引力的情况 人工势场法-维基百…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

人工势场法是一种原理比较简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xff0c;它将目标点位置视做势能最低点&#xff0c;将地图中的障碍物视为势能高点&#xff0c;计算整个已知地图的势场图&#xff0c;然后理想情况下&#xff0c;机器人就像一个滚落的小球&#xff0c;自动避开各个障…

人工势场法matlab讲解_【机器人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

阅读本文需要的基础知识为: 理解机器人的构型空间。建议阅读:机器人运动规划中的C space怎样理解?为什么不直接在笛卡尔坐标系下运算呢? 本文的实现程序与使用说明见我的学习工具箱:小明工坊:【个人开源】机器人运动规划学习工具箱使用说明 基本原理 1.概述 我们打两个比…

学习笔记:人工势场法

一、算法简介 1986年Khatib首先提出人工势场法&#xff0c;并将其应用在机器人避障领域&#xff0c;而现代汽车可以看作是一个高速行驶的机器人&#xff0c;所以该方法也可应用于汽车的避障路径规划领域。 二、算法思想 1、人工势场法的基本思想是在障碍物周围构建障碍物斥力…

人工势场法matlab讲解,传统人工势场法(matlab)

【实例简介】 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是由Khatib提出的一种虚拟力法(Oussama Khatib,Real-Time obstacle Avoidance for Manipulators and Mobile Robots. Proc of The 1994 IEEE.)。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机器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运动,设计成一种抽象的人造引力场中的运动,目标点对移动…

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Artifical Potential Field)

人工势场法是局部路径规划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假设机器人在一种虚拟力场下运动。 一、简介 如图所示&#xff0c;机器人在一个二维环境下运动&#xff0c;图中指出了机器人&#xff0c;障碍和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 这个图比较清晰的说明了人工势场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