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暨南大学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

article/2025/10/23 11:37:52

前言: 主要介绍了今年暨南大学计算机考研的相关情况、848真题的部分回忆内容、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还有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第一手资料,文章很长,可以只看自己目标专业的情况和真题部分。


一、个人情况介绍

报考的是暨南大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专业,初试370+,电子信息类排名25以内,计算机技术排名15以内,其中政治60+,英语二70+,数学二125+,专业课110+,复试165+,加权总分390+,总分排名15以内,目前已经拟录取啦。(就有的学校是不让透露复试内容之类的东西的,所以出于谨慎就没有说具体的分数排名)
这篇博客一来是对自己这段时间的总结(其实很惭愧,因为自己在复习期间确实不够努力,甚至可以说运气占了很大部分),二来也是希望可以帮到其他朋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考研情况介绍

具体报考人数还没有出,已知的过270分人数是计算机技术(相当于计算机专硕,之后简称为计专)283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当于计算机学硕,之后简称为计学)49人,网络空间安全(相当于网安专硕,之后简称为网专)60人,网络空间安全(相当于网安学硕,之后简称为网学)105人。可以推测电子信息中计专报考人数较多电专高分较多网专略捡漏,而学硕中网学高分较多,且复试比偏高。总体来看除了计学以外,招生名额都还比较充裕。

>=270分人数统招计划复试人数进复试最低分拟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复试比
计算机技术(计专)283671003313313971:1.5
网络空间安全(网专)6042602672833871:1.43
电子与通信工程(电专)18053993163214271: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学)4910153163183611:1.5
网络空间安全(网学)10536682942973801:1.9

分开来看:

1. 计专

在新增了一门专业课——操作系统后,专业课(专业课代码848,包括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难度有所上升,往年专业课120+、130+的很多,今年普遍分数较低,专业课均分107.08,在别的地方查到的说法是专业课均分下降了16分。
偶数年数二难度有所上升的情况下,数学分数也有所下降,120+、130+的高分段人数较少,数二均分98.1。具体分值分布如下所示(统计于复试名单):

>=130130>=120120>=110110>=100<100平均分
数二279265698.1
专业课84817334019107.08

初试总分最高397,高分层分布比较稀疏,330-350分数段分布比较密集,最低分331,进入复试初试平均分351.68拟录取最低分331(复试171.5分,加权总分370.1)

>=380380>=370370>=360360>=350350>=340<340进入复试总人数平均分
初试总分7718132728100351.68

复试总分200,由于疫情取消了机试,所以只有面试,且初复试比重由5:5增加到了6:4,往年是复试1分抵初试2.5分,今年复试1分约抵初试2分,加大了逆袭难度,但是也不像网上所说其他学校只是走个过场主要按初试排名,逆袭的人也还挺多的。
根据自己的理解观察,往年有上机的情况下初试低分段机试满分即可上岸,往年机试1题约可抵初试25分,初试高分段可以允许错1-2题,但排名会有所下降,但是好在机试难度不算特别大,一共4题,一般有2-3题比较送分,1-2题难度略高。今年复试的情况是160+、170+较多,180+比较少,老师的给分差不多是165左右可以保持原排名,170左右可以上升一些排名,175左右可以上升较高排名完成逆袭(网专分值差距较大,从最末逆袭到上岸大概需要180左右)

总体来看,初试难度比去年略高,复试难度远低于去年,但是由于扩招等情况,还有报考人数可能略低于去年,上岸难度比去年略低,但还是高于大幅网专等专业

2. 网专

专业课代码830,仅数据结构,根据研友反应难度比往年有所提高,进入复试60人,其中专业课平均分97.8,数二平均分83.17,初试平均分318.75,最低分267,具体分数段如下表:

>=130130>=120120>=110110>=100<100平均分
数二01445183.17
专业课830327133597.8

拟录取42人,拟录取初试平均分331.5,复试平均分170.8,加权总分平均分369.7,拟录取最低分283(复试184.1分,加权总分353.9)

>=370370>=350350>=330330>=310310>=290<290总计拟录取人数平均分
初试总分3711126342331.5

往年是上机和线代二选一,可以同时选然后取最高分,今年也是和计专差不多,只有面试,但是据说复试会抽题,感觉线代、C语言方面题目比较多,这方面不是特别了解,可以看看其他经验贴
自我感觉网专复试专业课提问难度比计算机略高,但是复试给分也更高,总体来说网专比计专要好考一些

3. 计学

3个方向,一共15人过线,统考招10人,拟录取初试平均分337.2,复试平均分168.58,不同专业分数差距也有点大,有点选择大于努力的内味了。

进复试人数招生人数进复试最低分进复试最高分拟录取最低分拟录取最高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2232335032335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52316331318322
计算机应用技术86318361323361

4. 网学

个人感觉网学今年不是很好考,因为复试比1:1.9,68人进复试,拟录取36人,可以看到320以下的分段刷掉了很多人,很多朋友真的很可惜。

>=380380>=360360>=340340>=320320>=300<300总人数平均分
进复试24111727768324
拟录取2411143236338.6

拟录取36人中,初试平均分338.6,复试平均分175,录取初试最低分297(复试182.5),后面低分段逆袭的也有。

5.电专

不是特别了解这个专业,所以也没有仔细统计,印象上高分很多,有点神仙打架的意思,还有电通的好多人很好玩

三、考研经验介绍

1.复试

复试没有出细则,所以没有考试范围,在准备的时候是准备了英语自我介绍和常用英语问答,然后专业课把408+数据库粗略的过了一遍,但是实际上感觉复习了跟没复习一样。
自我介绍老师直接让用的中文,然后专业课主要围绕着简历问的,我感觉可以是因为自己口语答得很差,一直让老师重复一下,所以老师专业课问的不是很难,408之类的提问很少。
感觉老师好像更看重科研经历,对比赛之类的好像并不关心,我的简历上放了一个大创的校级课题和一个服创的三等奖项目,结果老师并没有问服创,相反对大创的提问比较多。
主要就让介绍一下简历上的专利和软著、介绍一下大创的项目、问了其中的几个功能点,然后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到了毕业设计做的图像分类,老师好像也略感兴趣,所以有让介绍毕业设计(然后就主要介绍了一下毕设的功能,很诚实的跟老师讲是实验室里的项目,自己的贡献比较小,只加入了可视化的界面,然后跟老师介绍用的模型结构、池化方式、还有创新之处等等,进行了一定的扩展,表示自己有学习一点东西)
其他的专业课提问也比较简单,好像有你是如何看待移动app的(简历上安卓开发的经历比较多,老师问的真的很浅,然后我就大概回答的目前主流的开发方式是android端使用java,ios开发使用swift,同时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比如kotlin巴拉巴拉,然后讲跨平台的方案比如vue啥的,还不太成熟,但是自己认为以后跨平台的开发方案会成为趋势巴拉巴拉,就瞎扯了一下,然后提了一下安卓里面的四大组件、生命周期之类的),还有一道前后端分离是什么,这题也说了很多话,但是答的不是特别好。
最后复试总分166.4,还是比较感谢老师手下留情了。

2.初试

我复习的不是特别好,希望朋友们吸取教训,有分辨地看待。
因为复习的时候确实不够努力,进度跟周围的同学比总是慢很多,所以一直比较赶,然后就耍了一些小聪明?毕竟数学和专业课分值最高,也更容易拉开差距,所以就把重心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在数学和专业课上花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多,政治和英语接近半放弃的状态(真的真的不可取,还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好好复习比较稳妥)

(1)数学

强烈推荐武忠祥老师的高数课,不仅侧重基础,还注意拔高,会归纳很多方法,讲课干货很多。我自己是习惯一边听课一遍做题,不要光听老师讲,在老师讲例题前先暂停,自己做一做,然后再继续播放,如果做对了而且跟老师的方法一样的话就快进一点,否则就看自己错在了哪里,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第一轮复习大概3、4、5月份的样子,就看了武忠祥老师的高数课、李永乐老师的线代课,同时有做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和1800里面的基础题部分;第二轮复习好像5、6月和暑假初期,当时高数没有看课了,主要看复习全书里的知识点,回顾知识,然后做里面的例题和习题,还有1800的强化部分,其中线代有接着看强化课(因为我线代感觉复习的不是特别好,忘的很多,而且我觉得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基础课做题还是不太够用);第三轮复习从暑假末持续到考试前,就一直做真题,按考试时间早上掐表做真题(实际上也没有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因为俺太爱熬夜了,有的时候起不来,到图书馆就九点多了,朋友们吸取教训)。

(2)专业课

专业课满分150,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各占75分。我是看的王道的书,然后比较难懂的地方就在b站找对应知识点的讲解。差不多暑假开始复习专业课,第一轮看王道+做选择题,第二轮的时候数据结构做真题和看严书的代码(往年试卷里经常考到严书里面的代码,包括今年也有一道代码题来自严书,我主要看的是在考研群里翻到的一个严书算法总结,里面往年考过的代码大题甚至代码填空题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操作系统有买网上的一些试卷做。
实际感觉数据结构看王道+真题是完全可行的,考试的时候做题也很顺,但是操作系统只看王道的话是不够的,操作系统要回归课本,因为王道主要归纳408里对应科目常考的考点,而848里操作系统考的不算难,但是略偏,很多点都不是平时考试的重点,有的内容如果没看过书的话考试的时候真的无从下笔(比如我就很蒙蔽,操作系统部分空了很多)。

848专业课回忆内容

因为848是第一年,官网也还没有放真题,所以回忆了一部分内容(肯定有遗漏):
数据结构有一道算法题是进制转换,另一道算法题有点忘记了,是严书上的原代码。
操作系统最后两道大题一道是成组链接,给出了空闲盘块的链接图,然后第一问是问有多少个空闲盘块,第二问是描述成组链接法回收空闲块(即释放使用的盘块)和删除空闲块(即使用空闲的盘块)的过程原理(题目是用代码或者流程图或者文字描述都可以);另一道是用pv操作实现数学表达式的运算,加减乘除次方啥的都有,需要理清运算的顺序,然后就有了同步和互斥的关系。简答题好像考了进程线程的区别?,然后还考了好几道文件目录。

成组链接法就类似这种题目,原链接和解析:添加链接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v操作没有搜到类似的题,我自己画了一个,就差不多这种,给一个长表达式,让你利用pv操作写出计算的方法,主要还是理清运算顺序,比如a* b* c中,满足乘法结合率,先算a* b再赋值给b或者先算b* c再赋值给b都可以,那么a* b和b* c是互斥的关系,而(d+e)^f就必须先算d+e,把结果赋值给e,然后再算e ^f,这是一个同步的关系。(类似这种思路吧,说到底还是同步和互斥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记忆比较模糊了,建议再参考参考其他帖子,或者看暑假官网会不会把2020的真题挂上去。

(3)英语

英语花的时间也不太多,前期就一直在零散时间背单词(整块的时间会留给数学和专业课),从3月左右开始在墨墨上背恋恋有词,软件+实体书差不多把单词过了两遍左右,到暑假的时候开始做真题,也不是成套做,主要做阅读,偶尔完型和新题型啥的,差不多一天一两篇的样子,也是用零散一点的时间,不占用大的整块时间,到考前一周左右开始背英语大小作文模板。

(4)政治

因为我复习的太慢了,所以就牺牲了很多政治的复习时间来补给数学和专业课,最后也只有六十几分。差不多暑假中期开始看徐涛老师的网课,只看完了马原部分,1000题也只写了马原部分的选择题就放了很长一段时间,临近考试肖四没出来前就看网上归纳的政治浓缩内容,肖四出来后就狂背肖四,当时政治真的慌的一批,千万不要学我。

3.心态

考研使我身心俱疲,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蛮痛苦的,但是我觉得我比较可取的一点就是心态比较好,包括考试的时候,心态也占了我的运气中的很大一部分,比如考研的时候数学真的很多题不会写,第一遍把不会做的和不好算的全跳过,然后做个标记,结果一遍下来空了很多很多,然后第二遍开始做空白的题,大概还剩半个多小时,我觉得不够完成剩下的所有题了,就把选择题放弃了(按照8道选择平均每个选项会被选中2次
,结合空白选择题排除的选项,把空的选择题答案直接填上了,然后就开始解决大题),慢慢想出来了两道大题,然后还有两道大题实在不会,也尽量按照题型的解图套路写满过程在答题纸上了,最后选择题是全对了,然后填空题错了一道,大题扣掉了一些步骤分,实际126分。考试的那两天几乎是我整个考研期间最不松懈的时候了,考专业课前的中午我还在看算法,并且看到了严书上的原题(虽然那个时候我感觉复习的还行,就算没有看到那道原题的话也是可以做出来的哈哈哈)
希望朋友们不要气馁,不要放弃,不要被别人的复习进度或者网上的吹牛所吓倒,他强任他强(哈哈哈哈俺是铁five),加油!

4.其他

其他的就保护身体,注意饮食,因为我考研初试和复试都出了一些岔子。初试前饮食没有注意,俺买了一箱柿饼,然后为了在放假前整完,每天吃好多个,结果考试前一晚到酒店之后就来了生理期(当时压力比较大也是一部分原因),疼的俺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吃柿饼了,我恨!)。复试前也是突然感冒,吃了两天药之后某天早上起来突然嗓子巨痛,说不出来话的那种,好在打了两天针到复试那天可以说出话来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影响,毕竟本来记忆力就不太好,感冒之后脑子就更不好使了,记东西超慢。
然后考研期间的考研资料一部分来自考研群(群号:943823112,群资料很多),一部分来自公众号(我主要在快乐考研人上找视频资料,然后在计算机考研联盟、计算机考研说上找院校信息),一部分来自研友共享,非常感谢考研的时候一起互帮互助的小伙伴们,大概因为有了他们所以考研的那段时间也没有那么糟糕了。

四、题外话

这里夸以下我暨,招生真的超真诚:
1.资料公开,历年真题有公布在官网,初试考察科目之类的考纲也写的明明白白
2.保护一志愿,不要说其他学校压分一志愿狂收优秀生源调剂、一志愿和调剂一起复试之类的骚操作了,暨大真的超保护一志愿,只接受校内调剂,也就是说只有一志愿报考暨大的考生,才能调剂到暨大其他专业(虽然今年信科院并没有调剂指标)
3.不歧视考生,暨大真的不歧视跨考、不歧视二战、不歧视本科学校不好的,也不歧视初试成绩差的,感觉确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复试观察到的情况是有挺多跨考、二战的、初试分低的或者本科比较差的朋友们也上岸了,群里同学们也是说老师并没有放弃后面的学生

稍稍要吐槽一下下的是很多通知真的出的很慢,但是对比下保护一志愿之类的致命优点,确实是瑕不遮瑜。


数据来源:
统考成绩统计公告
复试名单公告
拟录取名单公告
复试名单文件:提取码:e5zf
拟录取名单文件:提取码:7o49
网专排名文件:提取码:1932

其他:
严书常用算法:提取码:68rn


最后,有些看法仅代表个人,有错漏的话可以指正~
码字不易,吐血整理的干货长文,如果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赞呀,给你小心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L26Wjp5g.shtml

相关文章

2022年中山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

中山大学属于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xff0c;考研复试分数线分国家线和院校自划线&#xff0c;院校自划线公布时间一般早于国家线&#xff0c;报考中山大学计算机研究生的考生&#xff0c;复试分数线请以院校官网公布的分数线为准! 2021年中山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日期…

中山大学计算机考研资料汇总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官网 中山大学&#xff08;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xff09;&#xff0c;简称“中大”&#xff0c;由孙中山先生创办&#xff0c;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xff0c;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

考研 | 2020中山大学软件工程/计算机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考完很久了&#xff0c;心血来潮写个经验贴&#xff0c;由于今年线上复试&#xff0c;与往年形式差异很大&#xff0c;而且题目难易程度差异很大&#xff0c;抽到什么题全看运气&#xff0c;所以不太想写复试的经验贴&#xff0c;如果有小伙伴想看的话可以留言~ 1 关于我 1.1 …

321分排第二?985中山大学计算机考研超级爆冷?

大家都知道&#xff0c;今年计算机考研超级火爆&#xff0c;前所未有的爆炸&#xff0c;400的高分到处都是&#xff1a; 神仙打架&#xff01;今年计算机考研爆炸实况&#xff01; 但是这么爆炸的计算机考研&#xff0c;有没有学校爆冷呢&#xff1f; 网上流传这么两张图&#…

2024中山大学计算机考研信息汇总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官网 中山大学&#xff08;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xff09;&#xff0c;简称“中大”&#xff0c;由孙中山先生创办&#xff0c;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xff0c;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

2021年一战上岸中山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经验(详细时间规划)

2021年7月29日上午11点25分&#xff0c;从公布拟录取名单起&#xff0c;等了四个月&#xff0c;终于从快递员手中接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xff0c;悬了一年半的心也终于踏实了&#xff0c;不会有差错了&#xff0c;是的&#xff0c;中山大学&#xff0c;我来了&#xff01; 之…

Spfa算法总结(C/C++)

文章目录 一: Spfa算法分析二: 代码分析 一: Spfa算法分析 1. 问题介绍&#xff1a;  2. 问题分析&#xff1a;  当我们遇到单源最短路边权为负值问题时这时候该如何处理呢&#xff1f;  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使用Floyd()算法了&#xff0c;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算法…

第十八章 SPFA算法以及负环问题(利用dijkstra推导出该算法,超级详细!!)

第十八章 SPFA算法以及负环问题 一、dijkstra算法的弊端二、dijkstra算法的优化1、SPFA算法&#xff08;1&#xff09;算法思路&#xff1a;&#xff08;2&#xff09;算法模板&#xff1a;问题&#xff1a;模板&#xff1a;逐行分析&#xff1a; 三、SFPA解决负环问题&#xf…

SPFA算法理论体系终极论证

SPFA相关详细论证 历史事件Bellman-Ford算法简述和证明SPFA的正确代码段凡丁的贡献正确复杂度分析 历史事件 众所周知&#xff0c;SPFA是一种对Bellman-Ford算法的优化。国内业界首次提出是1994年西南交通大学的段凡丁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但实际上早在1956年Bellman-Ford算法…

spfa判定负环

算法思想&#xff1a; 我们用数组记录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xff0c;用邻接表来存储图G。 采取的方法是动态逼近法&#xff1a; 1、设立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用来保存待优化的结点。 2、优化时每次取出队首结点u&#xff0c;并且用u点当前的最短路径估计值对离开u点所指向…

SPFA算法详解——判断负权环

算法核心代码实现负权环判断负权环 根据松弛次数根据最短路径上的死循环 SPFA&#xff08;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xff09;&#xff08;队列优化&#xff09;算法是求单源最短路径的一种算法。它是在Bellman-ford算法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队列优化&#xff0c;减少了冗…

(算法基础)SPFA算法

适用情景 SPFA算法一般运用在求最短路问题当中的单源最短路中存在负权边的情况&#xff08;正权边如果出题人没有特别恶心去卡的话&#xff0c;也是ok的&#xff09;&#xff0c;SPFA算法还可以去判断图中是否存在负环。 时间复杂度 一般来讲是O(m)&#xff0c;m就是图当中的边…

透析SPFA算法(图例讲解)

SPFA算法是Bellman-Ford的队列优化&#xff0c;所以先介绍Bellman-Ford算法。 Dijkstra算法是处理单源最短路径的有效算法&#xff0c;但它局限于边的权值非负的情况&#xff0c;若图中出现权值为负的边&#xff0c;Dijkstra算法就会失效&#xff0c;求出的最短路径就可能是错的…

SPFA 算法详解( 强大图解,不会都难!)

适用范围&#xff1a;给定的图存在负权边&#xff0c;这时类似Dijkstra等算法便没有了用武之地&#xff0c;而Bellman-Ford算法的复杂度又过高&#xff0c;SPFA算法便派上用场了。 我们约定有向加权图G不存在负权回路&#xff0c;即最短路径一定存在。当然&#xff0c;我们可以…

OSPF NSSA区域路由的计算过程与FA值实验

概述&#xff1a; NSSA区域中不存在5类LSA&#xff0c;但是为了描述区域外的路由条目&#xff0c;则用7类LSA代替5类LSA。 7类LSA仅在NSSA区域中存在&#xff0c;当7类LSA离开NSSA区域进入普通区域时&#xff0c;可以转化为5类LSA。 NSSA-LSA报文格式和5类LSA相同&#xff1…

求不规则立方体表面积java_不规则立方体体积计算

展开全部 计算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体积可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73866以把这个物体放入水中&#xff0c;用现在容积-未放入物体的容积就是体积或用放入物体后高-未放入物体*长*宽(1升1立方分米&#xff1b;1毫升1立方厘米)。 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

冠层分析法(VCP)提取叶面积指数

文章目录 一、简介二、代码实现三、小结参考文献一、简介 该方法最早是由Omasa等人提出,是根据激光雷达光束与树木的接触频率来计算光束截获概率。总结来讲具体过程分为三步: 1、 从三维体素模型网格里判断是否有点,有点的网格标记为1,没点的网格标记为0,没点的网格表明冠…

SPFA例题

引入 SPFA的核心思想是优化dist[a]min(dist[a],dist[b]w)这个式子&#xff1b; 不难想到&#xff0c;如果我们想要优化dist[a]&#xff0c;那么只能从dist[b]w这个式子转移过来&#xff1b; 也就是说&#xff0c;只有dist[b]变小了&#xff0c;才有可能优化dist[a]&#xff…

OSPF中的SPF计算

OSPF域内路由计算&#xff1a;SPF计算 在1类LSA和2类LSA中&#xff0c;包括了拓扑信息和路由信息 Phase 1 &#xff1a;根据1类LSA中的P2P、TransNet、2类LSA&#xff0c;构建SPF树 Phase 2&#xff1a;根据1类LSA中的Stub、2类LSA&#xff0c;计算最优路由 左边是拓扑图&am…

聊一聊有限体积法

导读&#xff1a;有限体积法的工作原理。 一、求解对象 首先提一下我们的主角Navier-Stokes方程&#xff1a; 为了能够通过SIMPLE算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xff0c;我们需要将该方程改写为下列矩阵形式的方程&#xff1a; 其中为了系数矩阵&#xff0c;是每个网格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