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传感器原理介绍:测距

article/2025/11/5 16:48:43

本篇文章介绍了毫米波传感器测距的一种原理,帮助嵌入式工程师在做雷达编程的时候能够对SDK代码有更清晰的认知,可以对测距部分逻辑进行修改和裁剪。

因为本篇是第一篇关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设备的介绍,我便多啰嗦两句。近几年随着无人驾驶等领域在国内的火热,做支撑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设备也多了起了,首当其冲的便是无人驾驶的眼睛“摄像头”,同样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的雷达技术也被应用到了无人驾驶应用领域。目前应用在车载领域的毫米波雷达按实现方式的不同只要分为毫米波雷达(lidar),毫米波雷达(Millimeter-WaveRadar)以及超声波雷达(ultrasonicradar)。各种雷达在探测距离,精度,环境影响等都各有千秋。
本篇主要介绍的相关应用原理主理针对的是毫米波雷达在车载领域的不同场景应用,如下图所示。资料来源为Ti官网上的一些培训课程。
应用场景

一、测距关键概念/公式

要想把测距这部分的应用原理有个认识,下面三个公式必须熟悉。我先把公式抛出来,供大家在后边的介绍慢慢理解。

  1. 回波中频等于调频斜率乘以两倍目标距离除以光速。 S 2 d c ​ = f I F \ \frac{S2d}{c}​=f_{IF} \,  cS2d=fIF
  2. 距离分辨率等于光速除以两倍带宽(线性调频脉冲带宽)。 c 2 B ​ = d r e s \ \frac{c}{2B}​=d_{res} \,  2Bc=dres
  3. ADC采样频率限制的最远距离为采样频率乘以光速除以线性调频斜率。 F s c S ​ = d m a x \ \frac{F_sc}{S}​=d_{max} \,  SFsc=dmax

还有一个概念我们需要区分,就是射频带宽和IF 带宽。射频带宽是线性调频脉冲跨越的带宽。较大的射频带宽可直接转换为较好的距离分辨率。射频带宽的范围通常为几百 MHz至几 GHz。例如,4GHz 的射频带宽可转换为 4 厘米的距离分辨率。400MHz 的射频带宽可转换为大约 30 厘米的距离分辨率。另一种带宽是 IF 带宽。较大的 IF 带宽主要可以使雷达看到较大的最大距离。还可以实现较快的线性调频脉冲。我说较快的线性调频脉冲,是指具有较高斜率的线性调频脉冲。典型雷达的IF 带宽处于低 MHz 范围内。那么,这是有关FMCW 雷达的要点之一,您可以具有跨越较大带宽的射频信号,比如 4GHz,但您的 ADC仅需要对几 MHz 的信号进行采样。

二、FMCW雷达概念前述

在讲雷达测距工作测距原理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1. 雷达是如何估计物体的距离?
  2. 雷达是如何识别多个目标?
  3. 两个目标靠多近,雷达依然可以分辨出来?
    一下是我们讨论三个问题涉及的模型:
    问题模型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对FMCW雷达在测距功能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chirp信号(线性调频脉冲)。chrip信号是随时间线性增长的正弦波,类似小鸟的叫声一般,频率在整个鸣叫的过程不断升高,其信号的时域波形如下图所示:
    时域图
    我们建设正弦的初始频率为 f c f_c fc,最终结束以频率 f c f_c fc+B结束,那么B即为chrip信号的带宽,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射频带宽。确定一个chrip信号只需要起始频率 f c f_c fc,脉冲时长 T c T_c Tc以及射频带宽B即可。下图为 f c = 77 H h z f_c=77Hhz fc=77Hhz 40 u s 40us 40us跨越带宽为 4 G H z 4GHz 4GHz,最终频率为81GHz的chrip信号时域图。其中S代表脉冲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斜率。
    斜率
    下图为一个简化的一发一收的FMCW雷达系统组成框图。该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合成器(1)生成一个线性调频脉冲,通过发送天线(2)将脉冲发出去,当脉冲遇到物体后,该脉冲会反射回来被Rx天线(3)接收。将Rx的回波信号和Tx信号进行混频(4)处理,最终生成中频信号(IF信号),我们对IF信号进行处理来提取出我们需要信息。
    模块图
    所谓的混频器,就是输出的瞬时频率等于所有输入信号瞬时频率的差值,初始相位等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混频器

三、FMCW雷达目标距离检测原理(单目标)

发射的脉冲和遇到目标反射的脉冲皆为线性调频脉冲,接收信号相当于发送信号的延时版本,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上面介绍的雷达系统组成组成框图,混频器的输入为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后,我们得到了中频信号,其频率为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频率差,初始相位为发射相位和接收相位的初始相位差,所以IF中频信号在f-t的表示形式如下图中第二个时域图。
那么,为了生成中频信号的时域图,我需要将RX chrip的信号减去TX chrip信号,即为上面介绍的中频信号。正如您看到的,这两条线相互之间存在固定的距离。该固定的距离由线性调频脉冲的斜率乘以往返延迟给出。因此,雷达前方的单个物体可生成一个包含单个频率的IF 信号,该频率由 S ∗ τ S*τ Sτ给出。现在 τ τ τ,即从雷达到物体然后又返回的往返延迟,也可以表示为与物体的距离除以光速,然后乘以 2。那么,这是需要记住的基本概念。雷达前方的单个物体可生成具有恒定频率的 IF信号,该频率由 S 2 d c ​ \ \frac{S2d}{c}​\,  cS2d公式计算得到。 这也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第一个公式。
中频信号
针对后续需要对中频信号使用DAC进行采样,必须确保在发射信号之后,仅仅经过 τ τ τ时间就对该信号进行采样,且在发送信号发送完毕截至。延时时间 τ τ τ通常是总线性调频脉冲时间的很小一部分。例如,对于最大距离为 300 米并且线性调频脉冲时间为 40 微秒的雷达,该 τ 与 Tc 的比率仅为 5%。

四、傅里叶变换知识点补充

首先,傅里叶变换能将信号从时域转化到频域。
时域转到到频域
​ 常规来说在时域单个频率的信号会在频域中生成一个峰值,在时域存在两个频率的信号会在频域生成两个峰值。但是,我们模拟两个正弦波,在观测窗口中T,红色的信号出现了2个周期,而蓝色的信号出现了2.5个周期,红色信号和蓝色信号之间的存在0.5周期,他的FFT结果如右边所示,并没有区分出来两个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我们把观测窗口增大为2T,红色信号和蓝色信号之间的差值为一个周期,则可在频域中成功的解析这两个峰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这次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观测期(或者观测窗口)越长,傅里叶解析的效果越好。

五、多个目标的检测原理

在毫米波雷达的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对多个目标进行检测。和单个目标一样,当雷达发送线性调频脉冲到多个目标后会返回多个线性调频脉冲,每一个脉冲都有不同量的延时。 由于信号频率和物体距离d是正比例的线性关系,所以频率越低距离雷达距离越近,反之越远。 使用傅里叶变化可以区分出不同目标的频率。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过目前的分析可以了解雷达是如何对物体距离进行计算和雷达是如何识别多个目标。两个目标靠多近,雷达就无法分辨两个不同的目标了?这其实就是雷达距离分辨率的概念。

六、雷达距离分辨率

我们先考虑两个靠近目标的时域和频域图,由下图可知道。A-t信号出现两个正弦波,分别为两个目标的中频信号,如果物体很近,可能就会造成在频谱中只出现一个单个峰值的现象,这个时候就无法区分两个目标,频谱下图右侧所示。那么这个两个物体距离最近为多少时,可以区分出两个信号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推到距离分辨率由一下两个基本公式,假设有两个在极限距离的物体,他们两个间距根据我们开篇的第一个公式为 Δ f = S 2 Δ d c \Delta f=\frac{S2\Delta d}{c} Δf=cSd
第二个基本公式是基于为了能在频谱上区分这两个信号,那么这两个中频信号的频率差应大于射频带宽频率差( T c T_c Tc的倒数),即为 Δ f > 1 T c \Delta f>\frac{1}{T_c} Δf>Tc1
根据这两个公式,即可得出距离分辨率大于光速除以两倍的带宽 Δ d > c 2 B \Delta d>\frac{c}{2B} Δd>2Bc,则可以得出我们的第二个公式 c 2 B ​ = d r e s \ \frac{c}{2B}​=d_{res} \,  2Bc=dres

七、雷达最远距离

我们先引入一个思考,对比下图两个调频脉冲信号,hirp A和chirp B有相同的带宽,所以两者具有相同的距离分辨率,但是chirp A有chirp B两倍的观测窗口,所以从傅里叶变换的分辨率来说,chirp A信号的分辨率应该好于chirp B信号,除此之外了,还有什么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斜率在毫米波雷达中跟最远距离有一定关系。
7
我们已知IF信号的频率和距离呈正比关系,在大多数毫米波的雷达方案中,为了提取中频信号的信息,我们会先对中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首先中频信号会通过低通滤波器,然后使用ADC对其进行采样,然后使用合适的DSP或者MCU进行后续的处理。数字化的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ADC采样
假设需要检测物体的最大距离为 d m a x d_{max} dmax,那么根据最一开始第一个公式可以得出 S 2 d m a x c ​ = f I F m a x \ \frac{S2d_{max}}{c}​=f_{IFmax} \,  cS2dmax=fIFmax,adc的采样率最小应该等于最大的中频频率(IQ双路采集,如果是直接采集那么Adc采样频率理论是中频2倍,实际使用一般是2.4倍以上),即为 F m i n s = S 2 d m a x c \ F_{mins} = \frac{S2d_{max}}{c} \,  Fmins=cS2dmax
由于 A 和 B 具有相同的带宽,因此它们当然具有相同的距离分辨率。但是,请注意,线性调频脉冲 A 的斜率是 B 的一半。因此,根据上面的公式。对于相同的最大距离要求,或对于相同的 dmax,线性调频脉冲 A仅需要一半的 IF带宽,这意味着 ADC具有较小的采样率。因此,线性调频脉冲A 具有 ADC 要求更宽松的优势,而线性调频脉冲 B 当然也具有仅需要一半测量时间的优势。因为ADC的采样速率问题以及后续adc数据处理RAM大小的问题,如果ADC采样率和 IF带宽是传感器的瓶颈,那么可以通过调整斜率或者最大距离来进行折中设计,通常,雷达倾向于针对较大的 dmax时,使用较小的斜率。

十六宿舍 原创作品,转载必须标注原文链接。
©2023 Yang Li.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关注 『十六宿舍』,大家喜欢的话,给个👍,更多关于嵌入式相关技术的内容持续更新中。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PGOJiqBi.shtml

相关文章

一文了解TOF、三角法测距和相位测距以及FMCW激光雷达测距原理

来源:光学追光者 激光雷达根据原理可以分为TOF(飞行时间),三角法测距和相位测距三种方式。 三角法测距为 三角测距法是利用相似三角形本地可以测得透镜中心和照射到CMOS/CCD上的距离,就可以得到物距,本地的…

调频连续波雷达(FMCW)测距/测速原理

雷达按照发射信号种类分成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两大类,常规脉冲雷达发射周期性的高频脉冲,连续波雷达发射的是连续波信号。 连续波雷达发射的信号可以是单频连续波(CW)或者调频连续波(FMCW),调频方式也有多种,常见的有三角波、锯…

matlab激光雷达三角测距,三角测距激光雷达原理

激光雷达近几年越来越普及了,复杂的比如应用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简单的比如用在扫地机上去。随着无人驾驶和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后续激光雷达的应用会更广泛。 激光雷达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它能够精准的测距,那么它是…

【雷达】毫米波雷达(77GHz FMCW)——测距原理

FMCW RADAR 调频连续波雷达 1 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 (1)FMCW雷达的核心:chirp 频率fC开始的线性调频脉冲,4GHZ的带宽,最终以81GHZ的频率结束。 线性调频脉冲的斜率S:线性调频脉冲上升的速率。 带宽B和 斜…

LFM雷达实现及USRP验证【章节2:LFM雷达测距】

目录 1. 参数设计 几个重要的约束关系 仿真参数设计 2. matlab雷达测距代码 完整源码 代码分析 回顾:LFM的基本原理请详见第一章 本章节将介绍LFM雷达测距的原理及实现 1. 雷达测距原理 参考: Radar测距及测速原理(1)——FMCW测距和测速原理及…

毫米波雷达测距/测速原理介绍_小七自学笔记

Chirp Chirp是指频率随时间而改变(增加或减少)的信号, 这一术语可以与扫频信号(Sweep signal)互换使用. 它通常用于声纳、雷达和激光. 距离分辨率(Range Resolution) 雷达需要具备区分两个距离非常近的目标的能力,距离分辨率完全取决于chi…

TI 毫米波雷达基本原理(1)——测距原理

1简介 毫米波雷达是指波长介于1~10mm的电磁波,波长短,频带宽,比较容易实现窄波束,雷达分辨率高,不易受干扰。 根据辐射电磁波方式不同,毫米波雷达主要分为脉冲体制以及连续波体制两种工作体制&#xff0c…

调频连续波雷达基本原理(1)-测距原理详解

毫米波雷达基本原理(1)-测距原理详解 本内容首发在【调皮连续波】公众号,持续更新。 大家好,欢迎来学习毫米波雷达基本原理,本节课将讲授的是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1、matla…

FMCW雷达原理

FMCW即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译为调频连续波。FMCW 雷达系统通过天线向外发射一列连续调频毫米波,并接收目标的反射信号。发射波的频率在时域中按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FMCW 毫米波雷达的发射信号采用的是频率调制,常用的调制信…

激光雷达原理介绍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 激光雷达根据测量原理可以分为三角法激光雷达、脉冲法激光雷达、相干法激光雷达。本文我们只针对脉冲法测距的激光雷达做分析。 基于脉冲法的激光雷达利用光速测距。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脉冲,计时器记录发射时间;脉冲经物体反射后由…

无人驾驶传感器融合系列(四)——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77GHz FMCW)

无人驾驶传感器融合系列(四)——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77GHz FMCW) 本章摘要:介绍什么是调频连续波(FMCW),它是如何进行测距的,测距分辨率分析,测距范围分析。 …

ROS-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及主要参数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Draonly/article/details/103366388 一.激光的主要参数 激光雷达的主要参数包括测距范围、扫描频率、角分辨率、精度等几方面。 1.扫描频率 扫描频率表示一秒内雷达进行多少次扫描。扫描频率越大,设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

激光雷达传感器 常见的激光雷达主要有三角测距和TOF两大类型。 1.三角测距 测量原理 如图所示,为三角测距激光雷达的原理图。首先激光发射器(Laser)发射激光,打到物体(Object)表面时,将反射至…

三角法激光雷达测距原理

现在对三角测距方法踩踩坑。 买了一个rplidar A2, 做工不错,挺漂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软件启动停止,噪声很小,而且反射检测灵敏度比较高(可以扫描到毛玻璃, 有些差的激光雷达检测不到毛玻璃上的反射&#…

FMCW雷达测速和测距原理介绍

在与测距相关的应用中,雷达一般工作在FMCW模式,其原理是将经过调制的连续波信号以较高的载频发射出去,遇到被测目标时,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当下发射的高频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差频信号。对于线性调频来说,差频的频率即携…

雷达原理---脉冲法测距

文章目录 一、基本原理1. 测距的本质2. 定义回波到达时间 t R t_R tR​的两种方法3. 回波脉冲中心估计的原理框图 二、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1. 电波传播速度变化产生的误差2. 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3. 测读方法误差 三、距离分辨力和测距范围1. 距离分辨力1.1 定义1.2 雷达距离分辨力…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

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 1.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1.1 单目标的测距原理1.2 多个目标测距过程1.3 距离分辨率1.4 雷达的最远测距1.5 小结 1.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 问题思考: 1)单个目标雷达如何测距&#xff1…

雷达测距测速测角基本原理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波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由天线将此电磁波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波在大气中以近光速传播,如目标恰好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电磁波。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波向各方向散射,其中部分散射的…

雷达基础(一):测距

一、测距原理 测量发射信号经雷达到目标并由目标反射回雷达经历的时间,距离为: 对于FMCW雷达,发射的信号频率不是固定频率,而是线性增加,固可通过发射信号频率与接收信号的频率差进行计算。 ①单目标测距 为发射信号…

分布式系统如何做好全链路压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业均在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传统线下服务均在整体线上化,各行业信息系统都在像互联网行业一样面对流量洪峰的压力。所以各行业IT系统均开始利用分布式架构增强系统应对流量洪峰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