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差分放大器分析

article/2025/9/28 18:54:18

1. 差分放大器与共模抑制比

1.1差分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它可以获取两个输入电压之间的差值,并将这个差值放大后送到输出端,差分放大器的模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电压 v i 1 , v i 2 v_{i1}, v_{i2} vi1,vi2与输出 v o v_o vo的关系为:
v o = A d ( v i 1 − v i 2 ) v_o=A_d(v_{i1}-v_{i2}) vo=Ad(vi1vi2)
其中 A d A_d Ad是差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对于一个理想的差分放大器,如果一个信号同时加给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则 v i 1 = v i 2 → v o = 0 v_{i1}=v_{i2}\rightarrow v_o=0 vi1=vi2vo=0
这种同时出现在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叫做共模信号(common mode signal)

可惜的是,实际中的共模信号仍然会产生一个很小的输出电压,如何区分一个差分放大器的好坏,就看它能不能在接收到不同信号时提供高增益,而在收到共模信号时提供低增益,不同信号对应增益的比值就是共模抑制比(CMRR),因此,一个差分放大器的品质可以用它的共模抑制比来表示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共模信号 v i c v_{ic} vic在两个输入端的差值并不是 v i 1 − v i 2 v_{i1}-v_{i2} vi1vi2,而是 v i 1 + v i 2 2 \frac{v_{i1}+v_{i2}}{2} 2vi1+vi2,既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平均值

了解了差分放大器的功能后,我们来看一看差分放大器可以用来干什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放大一些很微弱的交流电信号,但是很多不必要的干扰信号(噪声),可能也会被放大器捕获并彻底掩盖我们真正想要得到的信号。假如我们使用差分放大器来处理信号,由于被捕获的干扰信号在两个输入端一般是一致的,所以干扰信号会被认定为是共模信号,而我们需要的信号则通常是交流差模信号。因此,只有我们想要的信号会被放大,可以很好地提升信噪比。

举个例子,我们输入一个交流信号时, v i 1 = 50 μ V , v i 2 = − v i 1 = − 50 μ V v_{i1}=50\mu V, v_{i2}=-v_{i1}=-50\mu V vi1=50μV,vi2=vi1=50μV
此时我们可以得到差模输出电压为 v i 1 − v i 2 = 100 μ V v_{i1}-v_{i2}=100\mu V vi1vi2=100μV
而此时的共模输出电压为 v i 1 + v i 2 2 = 0 μ V \frac{v_{i1}+v_{i2}}{2}=0\mu V 2vi1+vi2=0μV

假如此时出现噪声,导致输入两端的电压都增加了 1000 μ V 1000\mu V 1000μV,此时的差模输出电压不会改变,仍为 v i 1 − v i 2 = 100 μ V v_{i1}-v_{i2}=100\mu V vi1vi2=100μV,这就避免了噪声干扰

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差分放大器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第一幅图是普通的放大器,可以看到干扰信号 V n V_n Vn和我们需要的信号 V s V_s Vs一起被放大了,使得输出信号 V o V_o Vo充满噪声

第二幅图是差分放大器,可以看到输入端两个信号的差值正好是我们需要的信号 V s V_s Vs,所以输出的结果不含干扰信号 V n V_n Vn,是信噪比非常低的信号

1.2 共模抑制比

一个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代表了这个放大器的品质
它能告诉我们这个放大器可以多好地避免共模信号(CM)影响到我们想要的差分信号(DM)
我们定义共模抑制比的计算方式为:
C M R R = ρ = ∣ A d A c ∣ CMRR=\rho=|\frac{A_d}{A_c}| CMRR=ρ=AcAd
其中 A d A_d Ad是差分信号对应的增益, A c A_c Ac是共模信号对应的增益
共模抑制比越大,差分放大器的品质就越好

2.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以及它的交流/直流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一个标准的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2.1 DC分析

对电路做直流分析时,我们要假设两个AC输入信号 v i 1 , v i 2 v_{i1}, v_{i2} vi1,vi2为0,此时两个晶体管基极电压都为0,而正向偏置的基极-射电极二极管压降约为0.6V,因此,通过电阻 R E R_E RE的电流为:
I o = V E E − 0.6 2 R E I_o=\frac{V_{EE}-0.6}{2R_E} Io=2REVEE0.6
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两个晶体管 Q 1 , Q 2 Q_1,Q_2 Q1,Q2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流过的电流也相同,根据KCL,可以得到晶体管的电流为:
I C Q = V E E − 0.6 2 R E I_{CQ}=\frac{V_{EE}-0.6}{2R_E} ICQ=2REVEE0.6

接着,我们需要用KVL对电路进行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这里增加了两个电阻 R S 1 , R S 2 R_{S1}, R_{S2} RS1,RS2,虽然图上不太直观,但 V i 1 , V i 2 V_{i1}, V_{i2} Vi1,Vi2下面是GND,实际上与最右边电源处的GND是相连的,因此构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回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这两个回路应用KVL,得到如下关系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这个电路,放大器两边的电阻,电流,电压应该是对称的,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之前用KVL得到的两个方程就可以化简成一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根据 I E = I C + I B = ( β + 1 ) I B I_E=I_C+I_B=(\beta+1)I_B IE=IC+IB=(β+1)IB,我们可以用 I E I_E IE代替式子中的 I B I_B IB,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实际中,几乎可以确定的是 2 ( β + 1 ) R E > > R S 2(\beta+1)R_E>>R_S 2(β+1)RE>>RS,因此可以将 R S R_S RS消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方程确定了我们在最早得出的结果,但它也说明了关系式的成立需要哪些条件

注意,流过两个晶体管的电流与电阻 R C R_C RC没有关系, R C R_C RC只是确保三极管不会在电压摇摆时饱和

2.2 AC分析

作AC分析前,我们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1 共模输入电阻

对于共模信号,输入电压 v i 1 , v i 2 v_{i1}, v_{i2} vi1,vi2被认为来自同一个电源 v i v_i vi,此时的电路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 i v_i vi产生的总电流为 i b 1 + i b 2 = i i i_{b1}+i_{b2}=i_i ib1+ib2=ii
v i , R E , v π v_i, R_E, v_\pi vi,RE,vπ围绕的环路作KVL,可以得到:
v i = v π + v R E v_i=v_\pi+v_{RE} vi=vπ+vRE
v i = i i r π 2 + ( β i b 1 + β i b 2 + i b 1 + i b 2 ) R E v_i=i_i\frac{r_\pi}{2}+(\beta i_{b1}+\beta i_{b2}+i_{b1}+i_{b2})R_E vi=ii2rπ+(βib1+βib2+ib1+ib2)RE
v i = i i r π 2 + i i ( 1 + β ) R E v_i=i_i\frac{r_\pi}{2}+i_i(1+\beta)R_E vi=ii2rπ+ii(1+β)RE
r i ( c o m m o n ) = v i i i = r π 2 + ( 1 + β ) R E r_i(common)=\frac{v_i}{i_i}=\frac{r_\pi}{2}+(1+\beta)R_E ri(common)=iivi=2rπ+(1+β)RE

2.2.2 共模电压增益

假设流经 R C R_C RC的电流为 i C 2 i_{C2} iC2,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只有穿过三极管Q2的电流会流经 R C R_C RC

电阻 R C R_C RC两端的电压就是输出电压,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输出电压 v o v_o vo除以输入电压 v i v_i vi,可以得到共模增益 A v ( C M ) A_v(CM) Av(CM)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R E R_E RE越大,共模时的电压增益就越小

2.2.3差分输入电阻

对于差模信号, v i 1 = − v i 2 v_{i1}=-v_{i2} vi1=vi2,且 i b 1 = − i b 2 i_{b1}=-i_{b2} ib1=ib2,等效电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 v i 1 , v i 2 v_{i1}, v_{i2} vi1,vi2产生的增益后的电流会互相抵消,通过 R E R_E RE的电流不变???,点P的电势也不会改变

可以观察到,输入电阻为 2 r π = 2 β g m = β 20 I C Q 2r_{\pi}=\frac{2\beta}{g_m}=\frac{\beta}{20I_{CQ}} 2rπ=gm2β=20ICQβ
因此,较低的 I C Q I_{CQ} ICQ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2.2.4 差分电压增益

因为施加在两个三极管基极的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P点的电势保持它在直流时的值???
输出电压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则电压增益为 v o / v i v_o/v_i vo/vi等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这里只能算半个共发射极放大电路(CE),因为输入信号被平分给了两个三极管,只有一半给了CE,也只有施加给Q2的信号才会对流经 R C R_C RC的输出电流有影响

2.2.5 小结

2.2.5.1 共模

输入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压增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5.2 差模

输入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压增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5.3 共模抑制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5.4 技术总结

  1. 为了减小共模电压增益,我们需要增大 R E R_E RE
  2. 为了增大差模电压增益,我们需要增大 R C I C Q R_CI_{CQ} RCICQ(但不能超过 V C C V_{CC} VCC
  3. 为了增大共模输入阻抗,我们需要增大 R E , β R_E, \beta RE,β
  4. 为了增大差模输入阻抗,我们需要减小 I C Q I_{CQ} ICQ,增大 β \beta β

3. 设计差分放大器

在2.2.5.4中,我们了解了差分放大器的一些设计要点,并且知道一个优秀的设计应该尽量增大 R E , R C I C Q , β R_E, R_CI_{CQ}, \beta RE,RCICQ,β
我们有以下几种方式增大 β \beta β

  1. 超增益晶体管
  2. 用一对晶体管连接在输入上形成达林顿对
  3. 用场效应晶体管取代双极晶体管,这会在电流镜中提到

在增大 R E R_E RE上,最好的方法是将 R E R_E RE替换为一个不变的电流源(一个完美的电流源理论上拥有无限大的电阻),而三极管的输出特性与一个不变的电流源非常接近,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三极管来代替 R E R_E RE,得到的电路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PBMHhqYJ.shtml

相关文章

常规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

常规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 0、小叙闲言 有一个两相四线的步进电机,需测量其A、B两相的电流大小,电机线圈的电阻为0.6Ω,电感为2.2mH。打算在A、B相各串接一个0.1Ω的采样电阻,然后通过放大电路,送到单片机采样&…

AD623单电源供电差分放大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目录 一 前言 二 需求分析 三 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3.1 AD623参数 3.2 电路设计 3.3 仿真验证 一 前言 AD623单电源供电差分放大 二 需求分析 最近需要做一个拉力检测模块,由于所选购的拉力传感器输出的是差分信号,且差模电压是mv级别的&#xff…

差分运算放大器的计算

难得手工计算分析了一下,居然计算出来了,挺高兴的,之后要更努力 分析的关键是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 首先看从V2经R3和R4到地这一回路。严格来说,经过R3的电流应该等于流进放大器正相输入端的电流和经过R4电阻的电流之和。但是放…

差分放大电路及动态分析

由温度引起的零点漂移成为温漂,引入负反馈 加入Re电阻 从抑制温度漂移的角度来说 希望Re越大越好 但是会导致放大倍数变小 加一个镜像的电路可以让两边一起浮动 但是两个Re可以共用一个 于是改成下面的 形式 Re电阻现在的作用变成了原来的两倍 可以将Vbb共用…

(十)【模电】(多级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

[模电专栏] 文章目录 A 差分放大电路A.a 零点漂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A.b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A.c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A.c.a 静态分析A.c.b 动态分析 A.d 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A.d.a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A.d.b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A.e 具有恒流…

差分放大电路在信号传输的作用及设计原理

一、为什么要有差分放大电路 1.将一个信号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如果近距离的传输那么直接用串口,IIC等常用的通信方式就行了;如果长距离传输呢? 2.长距离传输至少要考虑传输过程中,外界环境对信号的影响。 3.先…

多级放大电路以及差分放大电路

一.多级放大电路 1.电压放大倍数 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每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之积。得到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每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在带负载的情况下得出来的。 例如:如果现在有一个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的输出电阻一定是第二级的输入电阻&#xff0…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原理解析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用。 注: (1)共模信号   共模信号(common mode signal)是指同时作用于多个电路或电子设备上的信…

关于差分放大电路,你了解多少?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 经常做脑电实验,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差分电路,差分放大器等术语,但是,关于EEG放大器为什么要使用差分放大电路这种设计,你了解多少呢?下面请跟随我来了解一下吧。…

差分放大电路介绍

要想掌握差分放大电路,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差分放大电路以及它的作用。 差分放大电路是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级所采用的的电路形式,差分放大电路是由对称的两个基本放大电路,通过射极公共电阻耦合构成的,对称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三极…

差分放大电路原理

1.什么是差分放大电路 首先看看如下两个概念: 1.共模信号:指的是两个极性和大小(振幅),相位相同的信号 2.差模信号:指的是两个极性相反,大小(振幅)相同,相位…

差分放大电路

目录 1 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1.1 抑制零漂的原理 1.2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区分 2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2.1 静态分析 2.2 动态分析 3 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输出方式 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它利用差分信号输入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差分放…

教你轻松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看完这篇不踩坑

要想掌握差分放大电路,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差分放大电路以及它的作用。 差分放大电路是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级所采用的的电路形式,差分放大电路是由对称的两个基本放大电路,通过射极公共电阻耦合构成的,对称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三极…

什么是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但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分析繁琐,特别是其对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信号…

模电电路笔记———差分放大电路的使用

目录 一、差分放大电路简介 二、使用方法 1.电路图连接 2.电阻关系 总结 前言 最近绘制电路板需要,学习模电相关差分放大电路知识。 一、差分放大电路简介 常规放大电路需要基准电压作为比较,比如AGND,有时电路实际需要中需要比较两处电压差…

运算放大器的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但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分析繁琐,特别是其对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信号…

【skLearn 回归模型】Lasso ---- 选择最佳正则化参数 <带交叉验证的Lasso LassoCV()>

文章目录 一、linear_model.LassoCV()♦ 正则化路径 regularization path♦ linear_model.LassoCV类① 自定义alpha范围测试② LassoCV默认参数配置测试 一、linear_model.LassoCV() 使用交叉验证的 Lasso类的参数看起来与岭回归略有不同,这是由于 Lasso对于alpha的取值更加敏…

python-sklearn岭回归与LASSO回归模型(套索)代码实操

python-sklearn岭回归与lasso回归模型代码实操 前言一、岭回归1.岭回归介绍2.代码实现3.岭回归参数调整4.岭迹分析,可视化分析 二、LASSO回归1.LASSO回归介绍2.代码实现ps. Lasso回归的特征选择3.岭回归参数调整4.模型系数的数据可视化比较 前言 hello大家好这里是小…

python机器学习库sklearn——Lasso回归(L1正则化)

分享一个朋友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帮助:点击打开 全栈工程师开发手册 (作者:栾鹏) python数据挖掘系列教程 Lasso The L…

【数据挖掘】Lasso回归原理讲解及实战应用(超详细 附源码)

需要源码请点赞关注收藏后评论区留言私信~~~ Lasso回归 岭回归无法剔除变量,而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模型,将惩罚项由L2范数变为L1范数,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回归系数缩减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