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GIS概念解析:大地高 | 海拔 | 正高 | 正常高

article/2025/11/8 0:06:28

一、海拔高、大地高

高程是地理学和测量学中对地物高度的一种表达。英文的表达是elevation。与高程相关的两个概念——大地高与海拔高,在实践上有差异,但很容易混淆。

王慧麟等编著的《测量与地图学》(南大出版社,2004年)中对这两个概念有明确表述:

点位沿椭球面的法线至椭球面的高度称“大地高”

点位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高度称“海拔高”,也称作“正高”

在实践中,地形图上标出的高度是海拔高,GPS读出的高度是大地高。

大地高和海拔高的定义中隐含了两个关于地球形状概念——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地水准面

地球不规则,这是众所周知的。怎么刻画地球的形状呢?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大地水准面”。他是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假设静止的海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面。这个面就是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可以认为物体如果在这个面上运动、发生位移,重力是不做功的。显然大地水准面所包裹的空间也并非一个规则的球体(见上图)。有的书上还描述说,大地水准面所包裹的球体像一个梨。虽然不尽准确,但是可以由此联想,这个球体肯定是凹凸不平的。

旋转椭球体

为了地图制图的方便,人们设计出“旋转椭球体”这个概念来拟合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不规则球体(联想一下地球仪)。旋转椭球体由长半轴、短半轴、扁率共同定义。截至目前人们已经发展了多个不同的旋转椭球体。比如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75年IUGG推荐的椭球体、美国WGS84椭球体等。数学法则定义的椭球体通常是整体上对地球大地水准面拟合较好。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个放置的问题,即各国可能考虑让这个椭球体处于一个特定位置而实现对该国范围内的地表面拟合最优。比如上图中,红色虚线是大地水准面,紫色实线是椭球面。这个椭球面在全球、以及图中“法线”二字对应的局部区域拟合都很好,但是对“大地水准面”5个字所在区域拟合就不好。目前美国人似乎很有点世界情怀,他们所使用的WGS84大地坐标系,力图让其WGS84椭球体在全球范围内整体拟合最优。而我们国家此前的1980西安大地坐标系(我国现行的地形图主要是这个坐标系),还是尽量让椭球体对我国大陆地区地表拟合最优。毕竟我们国家陆地区域起伏太大。

高度的刻画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高度怎么刻画的?美国人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空间坐标的描述,仍然采用WGS1984大地坐标系,他的高程为目标地物距离WGS84椭球体表面的法线距离。而我国的地形图上的高程,标定的是目标地物距离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如前所诉,即便我们忽略法线距离与铅锤距离的差异,我们也会看到,这两个距离的起算基准可能不是同一个面。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位置,我们用GPS测出来的高程与地形图上读出来的高程数值可能(通常)不一致

海拔高

还说说海拔或海拔高。为什么叫海拔?你可以设想它相当于一个目标地物距离海平面的高差。这个名字本来也是这么来的。问题是,全世界的海平面并非在一个高度上。即便是在局部海面,海水几时静止呢?所以大地水准面(标准海面)的位置也需要人为予以规定。比如我们国家曾经采用过的“黄海高程”,就是利用1950-1956年在青岛验潮站观测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0点高程,即起算点。而解放以前还先后出现过废黄河高程、吴淞口高程等。这些不同的高程系统,尽管都是大地水准面高程系统,但起算基准不同,测量同一个不变目标所得的高程值也是有差异的(见下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位教师要给学生做学术讲座,题目叫“海拔变化和XXX”,从副标题来看,大致是讨论高度变化对XXX的影响,或者XXX随高度存在什么变化。这是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研究中常做的事。地理学中能称得上定律或者规律的,就有一条“垂直地带性”,讨论的就是这类问题。

问题在于,我们这里的表达,用高度、还是用海拔更好?本质上,我们讨论的是事物或现象随高度变化所呈现的规律和特征;实践上,现在野外工作多采用GPS测定高度。GPS直接测定的是大地高,非海拔高。而一般的GPS似乎不能很理想地转化为海拔高,除非用控制点和已知参数做差分测量。那么,显然,用“高度”比用“海拔”更合适。当然,从效用的角度看,局部高度的变化,在大地高和海拔高的数值上,可能是相同的规律。

二、大地水准面差距、高程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地水准面差距geoid undulation):从大地水准面上的点沿地球椭球法线到地球椭球的距离。

高程异常ξ:是似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高差。

地球表面上某点沿铅锤方向到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叫做正高。沿铅锤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叫做正常高我国目前采用的法定高程系统就是正常高系统

精确求定高程异常ξ,就是对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按一定的分辨率精确求定高程异常ξ值。高程异常值可在国家测绘部门存有的高程异常图中查取。公式:ξ=H-h, 其中H是大地高,h是正常高。

大地水准面是最接近地球整体形状的重力位水准面,也是正高系统的高程基准面。

**似大地水准面(quasi-geoid)**是正常高的起算面,指从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按正常高相反方向量取到正常高端点所构成的曲面。是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测量学家莫洛金斯基研究地球形状理论时,为避免大地水准面无法精确确定而引进的辅助面,为一与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在海洋上两者完全重合、而在大陆上有2~4米的微小差异的曲面。由于正高与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涉及到地球内部密度的假定,在理论上存在着不严密性,莫洛金斯理论作为现代大地测量里程碑,可以应用地面测量数据直接确定地球表面形状而不需要对地球密度作任何假设,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所构建的正常高系统,习惯上将所谓的似大地水准面称为该系统的高程起算面。然而,似大地水准面只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对应于地面的一个几何曲面,它既不是具有物理意义的水准面,也不是对于所有空间各点都为唯一的高程起算面。

ξ求定方法

传统求定高程异常ξ值的方法是外业获取的大地测量工作者沿着一等三角锁段布设天文重力水准路线,利用天文重力水准的方法计算出高程异常ξ,再利用水准联测三角点,求出三角点的正常高h正常高,依据公式H=h正常高+ξ,求出各三角点的大地高。因此,求取三角点的大地高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现代GPS 定位技术,点位大地高与坐标可直接求出,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联测国家水准点和三角点,精确确定高程异常ξ,就可以求出正常高h。具体的方法归纳为几何法、重力法和重力与几何联合法。目前是GPS 水准确定的高精度但分辨率较低的几何大地水准面作为控制,将重力学方法确定的高分辨率但精度较低的重力大地水准面与之拟合,精化局部大地水准面,求定高程异常ξ,它主要是改正高程异常的中长波段部分。亦可通过地形改正的算法改正高程异常的短波部分,提高GPS 转换精度。对于西南山区,考虑地形起伏的影响,先建立山区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它作为基础计算高程异常的短波分量,精确计算高程异常ξ值,从而提高GPS 高程转换精度。

参考文章

陈奂生, 高度、海拔和大地高

相关阅读

https://blog.csdn.net/wsqplsh/article/details/90640019
https://www.cnblogs.com/arxive/p/9494784.html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Hi6THDS5.shtml

相关文章

大地高、正高和正常高

测量学习过程中,这几个高程或许曾困扰过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我),希望我能在这里把这些说清楚。 可以简单地理解,高程其实就是某点到某个基准面的距离。 这么算下来,对于这几个高程的理解就是怎么理解相对应…

java 椭圆拟合,OpenCV2马拉松第25圈——直线拟合与RANSAC算法

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拟合 Total least square 拟合 RANSAC拟合 葵花宝典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WJjZDE5OTI3MTln/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Center" alt""> 终于,我们就能解…

激光数据的直线拟合

激光雷达获取的信息是和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信息,在移动机器人尤其是自主移动机器人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那我们就从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开始聊吧。 移动机器人导航是指移动机器人依靠传感器在特定环境中,按时间最优、路径最短或能耗最低…

直线拟合2

Opencv中的fitLine函数,实现了《直线拟合》一文中的总体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C: void fitLine(InputArray points, OutputArray line, int distType, double param, double reps, double aeps) 参数说明: points:需要拟合的点; L…

C++ 最小二乘法 直线拟合、曲线拟合、平面拟合、高斯拟合

本节介绍如何用Eigen求解线性最小二乘方程组。求解Axb的最小二乘问题,等价于求解方程 使用Eigen的求解的代码如下: Eigen::MatrixXd MatX;//样本数据Eigen::MatrixXd MatY;//观测值Eigen::MatrixXd MatLS;//待定系数MatLS (MatX.transpose() * MatX).in…

C语言直线拟合函数

直线拟合算法 函数说明: 通过一些点拟合出一条直线。 参数: pt_input 指向传入的点的指针。 ptNumbers 传入的点数量。 k 指向拟合直线参数k的指针。 b 指向拟合直线参数b的指针。 返回值: 返回一个代数值判断拟合是否成功。如果成功…

用RANSAC算法实现干扰严重的直线拟合~

1.说到直线拟合,一般是用最小二乘啦,在opencv里面就是用cv.fitLine来完成,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该函数: cv.fitLine(points, distType, param, reps, aeps[, line]) -> line points:点集坐标 distType:距…

RANSAC直线拟合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的简单介绍

RANSAC是“RANdom SAmple Consensus(随机抽样一致)”的缩写。它可以从一组包含“局外点”的观测数据集中,通过迭代方式估计数学模型的参数。它是一种不确定的算法——它有一定的概率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为了提高概率必须提高迭代次…

RANSAC三维直线拟合

RANSAC算法 (1)要得到一个直线模型,需要两个点唯一确定一个直线方程。所以第一步随机选择两个点; (2)通过这两个点,可以计算出这两个点所表示的模型方程; (3&#xff09…

二维直线拟合--opencv实现

二维/三维直线拟合–opencv实现 ​ Hough变换可以提取图像中的直线,但是提取线的精度不高,然而我们的很多场合下需要精确估计直线的参数,这时就需要进行直线拟合。 ​ 直线拟合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元线性回归就是一…

直线拟合最小二乘法

数据 x(1,2,3,4,5) y (1,1.5,3,4.5,5) 算法结果 R语言运行结果 算法原理 x的均值: xpsum(x1x2x3…xn)/n y的均值 : ypsum(y1y2y3…yn)/n x的平方差之和: lxxsum( (xi-xp) ^ 2 ) 协方差之和 lxy…

直线生成以及pcl直线拟合

目录 写在前面codecompile&run result参考 写在前面 1、本文内容 pcl直线拟合,生成带噪声的直线并进行直线拟合的demo 2、平台 windows, pcl1.10.0 3、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qq_41102371/article/details/127147223 code line_…

opencv 直线拟合

一、话说直线拟合 霍夫直线检测容易受到线段形状与噪声的干扰而失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另辟蹊径,通过对图像进行二值分析,提取骨架,对骨架像素点拟合生成直线,这种做法在一些场景下非常有效,而且效果还比较…

拟合算法之一 直线拟合

直线拟合 很早就想学习拟合了,经常听同事用到拟合,当时尚且一窍不通,必须快递加急紧追此处才是,也参考了网上大佬的一些宝贵经验,先将拟合方法总结如下: 最小二乘法 1.原理 2.举例实现 void fitline3(…

直线拟合问题(Python实现)

程序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x_list [466, 741, 950, 1422, 1634] y_list [7.04, 4.28, 3.40, 2.54, 2.13] # x_list [0, 1, 3, 5] # y_list [1, 2, 4, 8]l_mat11 len(x_list) l_mat12 l_mat21 sum(x for x in x_list) l_…

OpenCV直线拟合检测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本文转自:opencv学堂 OpenCV直线拟合检测 霍夫直线检测容易受到线段形状与噪声的干扰而失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另辟蹊径,通过对图像进行…

RANSAC 直线拟合

result&#xff1a; code&#xff1a;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time>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生成[0,1]之间符合均匀分布的数 double uniformRandom(void) {ret…

OpenCV——直线拟合

相比于直线检测&#xff0c;直线拟合的最大特点是将所有数据只拟合出一条直线 void fitLine( InputArray points, OutputArray line, int distType,double param, double reps, double aeps ); points&#xff1a;输入待拟合直线的2D或者3D点集。line&#xff1a;输出描述直线…

直线拟合

在进行直线拟合算法中&#xff0c;一直使用最小二乘法&#xff0c;使用时间长了&#xff0c;也比较熟练了&#xff0c;但是在最近一次使用中&#xff0c;最小二乘法在拟合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直线时&#xff0c;效果不好&#xff1b;斜率很大&#xff0c;使用稳定性不好。查阅《…

Android 冷启动 热启动 测试

一、应用的启动 启动方式 通常来说&#xff0c;在安卓中应用的启动方式分为两种&#xff1a;冷启动和热启动。 1、冷启动&#xff1a;当启动应用时&#xff0c;后台没有该应用的进程&#xff0c;这时系统会重新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分配给该应用&#xff0c;这个启动方式就是冷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