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article/2025/8/31 2:41:45

UTF-8编码规则

UTF-8是Unicode的一种实现方式,也就是它的字节结构有特殊要求,所以我们说一个汉字的范围是0X4E00到0x9FA5,是指unicode值,至于放在utf-8的编码里去就是由三个字节来组织,所以可以看出unicode是给出一个字符的范围,定义了这个字是码值是多少,至于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来实现。


 

UTF-8是一种变长字节编码方式。对于某一个字符的UTF-8编码,如果只有一个字节则其最高二进制位为0;如果是多字节,其第一个字节从最高位开始,连续的二进制位值为1的个数决定了其编码的位数,其余各字节均以10开头。UTF-8最多可用到6个字节。 
如表: 
1字节 0xxxxxxx 
2字节 110xxxxx 10xxxxxx 
3字节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4字节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5字节 111110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6字节 1111110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因此UTF-8中可以用来表示字符编码的实际位数最多有31位,即上表中x所表示的位。除去那些控制位(每字节开头的10等),这些x表示的位与UNICODE编码是一一对应的,位高低顺序也相同。 
实际将UNICODE转换为UTF-8编码时应先去除高位0,然后根据所剩编码的位数决定所需最小的UTF-8编码位数。 
因此那些基本ASCII字符集中的字符(UNICODE兼容ASCII)只需要一个字节的UTF-8编码(7个二进制位)便可以表示。 

对于上面的问题,代码中给出的两个字节是 
十六进制:C0 B1 
二进制:11000000 10110001 
对比两个字节编码的表示方式: 
110xxxxx 10xxxxxx 
提取出对应的UNICODE编码: 
00000 110001 
可以看出此编码并非“标准”的UTF-8编码,因为其第一个字节的“有效编码”全为0,去除高位0后的编码仅有6位。由前面所述,此字符仅用一个字节的UTF-8编码表示就够了。 
JAVA在把字符还原为UTF-8编码时,是按照“标准”的方式处理的,因此我们得到的是仅有1个字节的编码。 

大家可以试试运行这段代码: 

public class TestUTF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byte[][] bytes = {

// 00110001

{(byte)0x31},

// 11000000 10110001

{(byte)0xC0,(byte)0xB1},

// 11100000 10000000 10110001

{(byte)0xE0,(byte)0x80,(byte)0xB1},

// 11110000 10000000 10000000 10110001

{(byte)0xF0,(byte)0x80,(byte)0x80,(byte)0xB1},

// 11111000 10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10110001

{(byte)0xF8,(byte)0x80,(byte)0x80,(byte)0x80,(byte)0xB1},

// 11111100 10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10110001

{(byte)0xFC,(byte)0x80,(byte)0x80,(byte)0x80,(byte)0x80,(byte)0xB1},

};

for (int i = 0; i < 6; i++) {

String str = new String(bytes[i], "UTF-8");

System.out.println("原数组长度:" + bytes[i].length +

"/t转换为字符串:" + str +

"/t转回后数组长度:" + str.getBytes("UTF-8").length);

}

}

}

  运行结果为: 

原数组长度:1 转换为字符串:1 转回后数组长度:1 
原数组长度:2 转换为字符串:1 转回后数组长度:1 
原数组长度:3 转换为字符串:1 转回后数组长度:1 
原数组长度:4 转换为字符串:1 转回后数组长度:1 
原数组长度:5 转换为字符串:1 转回后数组长度:1 
原数组长度:6 转换为字符串:1 转回后数组长度:1 

 




另转:

 

字符编码笔记:ASCII,Unicode和UTF-8

 

今天中午,我突然想搞清楚Unicode和UTF-8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开始在网上查资料。

结果,这个问题比我想象的复杂,从午饭后一直看到晚上9点,才算初步搞清楚。

下面就是我的笔记,主要用来整理自己的思路。但是,我尽量试图写得通俗易懂,希望能对其他朋友有用。毕竟,字符编码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石,想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就必须懂得一点字符编码的知识。

1. ASCII码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到11111111。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ASCII码,一直沿用至今。

ASCII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统一规定为0。

2、非ASCII编码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ASCII码表示。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比如,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256x256=65536个符号。

中文编码的问题需要专文讨论,这篇笔记不涉及。这里只指出,虽然都是用多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但是GB类的汉字编码与后文的Unicode和UTF-8是毫无关系的。

3.Unicode

正如上一节所说,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因此,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为什么电子邮件常常出现乱码?就是因为发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这是一种所有符号的编码。

Unicode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每个符号的编码都不一样,比如,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U+4E25表示汉字“严”。具体的符号对应表,可以查询unicode.org,或者专门的汉字对应表。

4. Unicode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Unicode只是一个符号集,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却没有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

比如,汉字“严”的unicode是十六进制数4E25,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需要2个字节。表示其他更大的符号,可能需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区别unicode和ascii?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如果unicode统一规定,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这是无法接受的。

它们造成的结果是:1)出现了unicode的多种存储方式,也就是说有许多种不同的二进制格式,可以用来表示unicode。2)unicod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推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

5.UTF-8

互联网的普及,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其他实现方式还包括UTF-16和UTF-32,不过在互联网上基本不用。重复一遍,这里的关系是,UTF-8是Unicode的实现方式之一。

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TF-8的编码规则很简单,只有二条:

1)对于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因此对于英语字母,UTF-8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2)对于n字节的符号(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下表总结了编码规则,字母x表示可用编码的位。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下面,还是以汉字“严”为例,演示如何实现UTF-8编码。

已知“严”的unicode是4E25(100111000100101),根据上表,可以发现4E25处在第三行的范围内(0000 0800-0000 FFFF),因此“严”的UTF-8编码需要三个字节,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从“严”的最后一个二进制位开始,依次从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补0。这样就得到了,“严”的UTF-8编码是“11100100 10111000 10100101”,转换成十六进制就是E4B8A5。

6. Unicode与UTF-8之间的转换

通过上一节的例子,可以看到“严”的Unicode码是4E25,UTF-8编码是E4B8A5,两者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程序实现。

在Windows平台下,有一个最简单的转化方法,就是使用内置的记事本小程序Notepad.exe。打开文件后,点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会跳出一个对话框,在最底部有一个“编码”的下拉条。

bg2007102801.jpg

里面有四个选项: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 和 UTF-8。

1)ANSI是默认的编码方式。对于英文文件是ASCII编码,对于简体中文文件是GB2312编码(只针对Windows简体中文版,如果是繁体中文版会采用Big5码)。

2)Unicode编码指的是UCS-2编码方式,即直接用两个字节存入字符的Unicode码。这个选项用的little endian格式。

3)Unicode big endian编码与上一个选项相对应。我在下一节会解释little endian和big endian的涵义。

4)UTF-8编码,也就是上一节谈到的编码方法。

选择完”编码方式“后,点击”保存“按钮,文件的编码方式就立刻转换好了。

7. Little endian和Big endian

上一节已经提到,Unicode码可以采用UCS-2格式直接存储。以汉字”严“为例,Unicode码是4E25,需要用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字节是4E,另一个字节是25。存储的时候,4E在前,25在后,就是Big endian方式;25在前,4E在后,就是Little endian方式。

这两个古怪的名称来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在该书中,小人国里爆发了内战,战争起因是人们争论,吃鸡蛋时究竟是从大头(Big-Endian)敲开还是从小头(Little-Endian)敲开。为了这件事情,前后爆发了六次战争,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皇帝丢了王位。

因此,第一个字节在前,就是”大头方式“(Big endian),第二个字节在前就是”小头方式“(Little endian)。

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计算机怎么知道某一个文件到底采用哪一种方式编码?

Unicode规范中定义,每一个文件的最前面分别加入一个表示编码顺序的字符,这个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宽度非换行空格“(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用FEFF表示。这正好是两个字节,而且FF比FE大1。

如果一个文本文件的头两个字节是FE FF,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大头方式;如果头两个字节是FF FE,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小头方式。

8. 实例

下面,举一个实例。

打开”记事本“程序Notepad.exe,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内容就是一个”严“字,依次采用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 和 UTF-8编码方式保存。

然后,用文本编辑软件UltraEdit中的”十六进制功能“,观察该文件的内部编码方式。

1)ANSI:文件的编码就是两个字节“D1 CF”,这正是“严”的GB2312编码,这也暗示GB2312是采用大头方式存储的。

2)Unicode:编码是四个字节“FF FE 25 4E”,其中“FF FE”表明是小头方式存储,真正的编码是4E25。

3)Unicode big endian:编码是四个字节“FE FF 4E 25”,其中“FE FF”表明是大头方式存储。

4)UTF-8:编码是六个字节“EF BB BF E4 B8 A5”,前三个字节“EF BB BF”表示这是UTF-8编码,后三个“E4B8A5”就是“严”的具体编码,它的存储顺序与编码顺序是一致的。

9. 延伸阅读

* The Absolute Minimum Every Software Developer Absolutely, Positively Must Know About Unicode and Character Sets(关于字符集的最基本知识)

* 谈谈Unicode编码

* RFC3629:UTF-8, a transformation format of ISO 10646(如果实现UTF-8的规定)

(完)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o1iydkN4.shtml

相关文章

MySQL 数据库字符集 utf8 和 utf8mb4 的区别

MySQL 的 utf8 实际上不是真正的 UTF-8。utf8 只支持每个字符最多三个字节&#xff0c;而真正的 UTF-8 是每个字符最多四个字节。 MySQL 一直没有修复这个 bug&#xff0c;他们在 2010 年发布了一个叫作 utf8mb4 的字符集&#xff0c; 绕过了这个问题。当然&#xff0c;他们并…

utf8和utf8mb4的区别

1. 基础知识 1.1 bit &#xff0c; byte &#xff0c; word 字 word 字节 byte (B) 位 bit (b) 1.2 单位换算 1字节 8位(1 byte 8bit) 1字 2字节(1 word 2 byte) 一个汉字 2字节 中文标点 三个字节 一个英文字母 一个字节 英文标点 一个字节 Em…

简单明了!utf8和utf8mb4的区别

一、简介 MySQL在5.5.3之后增加了这个utf8mb4的编码&#xff0c;mb4就是most bytes 4的意思&#xff0c;专门用来兼容四字节的unicode。utf8mb4是utf8 的超集&#xff0c;除了将编码改为utf8mb4外不需要做其他转换。当然&#xff0c;为了节省空间&#xff0c;一般情况下使用u…

浅谈uf8mb4字符集

要在 Mysql 中保存 4 字节长度的 UTF-8 字符&#xff0c;需要使用 utf8mb4 字符集&#xff08;mb4就是most bytes 4的意思&#xff0c;专门用来兼容四字节的unicode&#xff09;&#xff0c;但只有 5.5.3 版本以后的才支持。 为了获取更好的兼容性&#xff0c;应该总是使用 utf…

学习笔记4-K均值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的一般流程 &#xff08;1&#xff09;收集数据&#xff1a;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收集数据 &#xff08;2&#xff09;准备数据&#xff1a;需要数值型数据来计算距离&#xff0c;也可以将标称型数据映射为二值型数据再用于距离计算 &#xff08;3&#xff09;分析数据…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整理】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

目录&#xff1a; &#x1f335;&#x1f335;&#x1f335;前言一、应用二、k-means1、参数&#xff1a;2、过程3、应用4、优化目标5、随机初始化6、聚类数量的选择 ❤️❤️❤️忙碌的敲代码也不要忘了浪漫鸭&#xff01; &#x1f335;&#x1f335;&#x1f335;前言 ✨你好…

25.K-均值算法的介绍及实现过程

主要内容 K-均值算法的介绍K-均值算法的实现过程K-均值算法的具体例子实现过程 一、K-均值算法的介绍 K-均值&#xff08;K- means&#xff09; ** 是最普及的聚类算法**&#xff0c;算法接受一个未标记的数据集&#xff0c;然后将数据聚类成不同的组 聚类算法 是无监督学习…

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算法笔记

K-means&#xff08;K均值聚类算法&#xff09;算法笔记 K-means 算法&#xff0c;是比较简单的无监督的算法&#xff0c;通过设定好初始的类别k&#xff0c;然后不断循环迭代&#xff0c;将给定的数据自动分为K个类别。事实上&#xff0c;大家都知道K-means是怎么算的&#x…

K-近邻算法讲解以及实战

1.概述 邻近算法&#xff0c;或者说K最近邻(KNN&#xff0c;K-NearestNeighbor)分类算法是数据挖掘分类技术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所谓K最近邻&#xff0c;就是k个最近的邻居的意思&#xff0c;说的是每个样本都可以用它最接近的k个邻居来代表。Cover和Hart在1968年提出了最初的…

第十五课.K均值算法

目录 K均值算法原理K均值算法的改进&#xff1a;K-meansnumpy实现K-means K均值算法原理 K均值&#xff08;K-means&#xff09;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中的聚类算法&#xff1b;聚类是根据样本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xff0c;将样本数据划分为若干个样本子集&#xff0c;…

K均值与K近邻算法简析

回顾了一下机器学习的简单算法。 原文链接&#xff1a;https://blog.csdn.net/zll0927/article/details/17000675 K-Means介绍 K-means算法是聚类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它把n个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xff1a;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

聚类算法、无监督学习、K均值算法及其优化函数

聚类算法 无监督学习&#xff1a;将无标签样本分为不同的两类或者多类&#xff0c;称为聚类算法 K均值算法 K均值算法是一个迭代算法&#xff0c;共两个步骤 1.簇分配&#xff1a;遍历图中每个样本&#xff0c;根据每个样本点离那个聚类中心近&#xff0c;从而将该样本点分配…

K-means算法-综合整理

A 主要流程 a 随机初始化k个点作为簇质心 b 计算每个点与质心距离&#xff08;常用欧式距离和余弦距离&#xff09;&#xff0c;并将其分配给最近 的质心对应的簇中 c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xff0c;更新为所有点的平均值 d 反复迭代b-c步骤&#xff0c;直到达到某个终止条…

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讲解及源码实现

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讲解及源码实现 算法核心 K均值聚类的核心目标是将给定的数据集划分成K个簇&#xff0c;并给出每个数据对应的簇中心点。算法的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数据预处理&#xff0c;如归一化、离群点处理等。随机选取K个簇中心&#xff0c;记为 μ 1 ( 0 ) , μ 2…

K-means算法详解及实现

文章目录 一、原理和流程1、原理2、流程 二、K-means中常用的到中心距离的度量有哪些三、K-means中的k值如何选取1、手肘法2、轮廓系数法3、总结 四、代码实现五、其他问题的解答References 主要的KMeans算法的原理和应用&#xff0c;在学习典过程中&#xff0c;我们要带着以下…

K-近邻算法全面解析

1 K-近邻算法简介 K-近邻(K-Nearest Neighbor&#xff0c;KNN)&#xff0c;采用的是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距离的方法进行分类。对当前待分类样本的分类&#xff0c;需要大量已知分类的样本的支持&#xff0c;因此KNN是一种有监督学习算法。 2 K-近邻算法的三要素 距离度量、K…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K均值算法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K均值聚类算法&#xff1a;需要分成K类&#xff0c;K是需要自己指定的 举例&#xff1a; 指定K&#xff0c;需要分成K类。 此例中&#xff1a;K为2选取K个点作为聚类中心 &#xff0c;一般的&#xff0c;K为已有的点。 此例子&#xff1a;中为…

K-means算法手动实现

1. K-means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xff08;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xff09;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xff0c;其步骤是&#xff0c;预将数据分为K组&#xff0c;则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xff0c;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与参数调优详解

https://www.toutiao.com/a6690435044869145101/ k-means算法原理 K-means中心思想&#xff1a;事先确定常数K&#xff0c;常数K意味着最终的聚类类别数&#xff0c;首先随机选定初始点为质心&#xff0c;并通过计算每一个样本与质心之间的相似度(这里为欧式距离)&#xff0c;…

kmeans算法及其改进算法K-means++,ISODATA和Kernel K-means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四种算法都属于"硬聚类”算法&#xff0c;即数据集中每一个样本都是被100%确定得分到某一个类别中。与之相对的"软聚类”可以理解为每个样本是以一定的概率被分到某一个类别中。 先简要阐述下上述四种算法之间的关系&#xff0c;已经了解过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