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与地质灾害评价中一般都要进行信息量的统计,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将某一因子分为几类,为了比较某一因子不同类别致灾的贡献率,我们通常都要进行信息量的统计。
下边我将某一区域的高程因子为例进行信息量的统计
1.打开arcmap, 加载 某一区域的dem数据
2.右击图层属性——系统符号——已分类——采用自然间断法分类——分四类
2.系统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重分类——重分类
3.打开重分类数据后的属性表,查看每一类(某一高程范围内)中的栅格数目
4.添加工作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点
5. spatial analyst——提取分析——多值提取到点——点击确定
6.查看灾害点的属性表,此时你会发现,属性表中多了一个字段,这个字段就是我们新提取的字段,字段中的1,2,3,4.分别代表高程-49-98,98-233,233-439,439-1025四个高程范围
7.分别统计每一高程范围内的灾害点数,如下图所示:
8.进行信息量统计计算:信息量=LN(某一高程范围内地质灾害数量占比/某一高程范围内栅格数量占比)具体计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