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07]-产品设计定律-菲茨定律/席克定律
- 一、菲茨定律
- 1-1定义
- 1-2应用场景
- 1-3菲茨定律启示
- 二、席克定律
- 2-1定义
- 2-2作用
一、菲茨定律
1-1定义
- 菲茨定律所提出的人机界面设计法则,主页定义了游标移动到目标之间的距离,目标的大小和所花费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 在页面中,大而近的目标区域意味着用户不需要做太精细的调整就可以轻易地到达目标;
- 反之,小而远的目标区域则意味着使用者需要将鼠标移动较长一段距离,并在光标正确的对准目标前做一系列精细的调整哦当作,这将耗费很多时间,并给人以难用的印象。
- 距离越近,初始动作因为幅度太大而超出目标区域的风险就越小。
1-2应用场景
- 对于权重高的信息和功能,尽量放置在页面靠上的中间的核心区域;
- 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和功能,则放置在角落或者页面下方的区域。
1-3菲茨定律启示
- 按钮加大一些,点击更容易一些。
- 让相关的内容更靠近彼此,这样做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增强用户对它们相关性的认知,还可以减少光标在它们之间移动所需的距离和时间。
- 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边角是巨大的目标,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不管移动了多元,鼠标最终回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二、席克定律
2-1定义
- 定律内容:一个人面临得选择越多,所需要做出决定的时间就越长;
- 在人机交互中界面中选项越多,意味着用户做出决定的时间越长;
- 当选择增加时,我们做决定的时间就会相应增加;
- 产品在服务于用户时**“时间就是关键”,所以我们要将做决定的选项减少到最少**,以减少所需反应的时间,降低犯错的概率;
- 也可以对选项进行同类分类和多层次分布,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
- 用户在某一场景下对选项的反应时间取决于三个因素:
- 前期的认知和观察时间;
- 根据认知后,处理的时间;
- 选项的数量。
- 节省用户时间的思路:
- 分类选择提高用户效率;
- 限制选择数量,减少用户决策时间;
- 分步解决,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 隐藏/删除很少使用的选项,降低错误点击率;
2-2作用
- 让用户更快找到他想要的信息;
- 信息的显示(文字图片)能让用户很快地理解;
- 选项尽量少,但要做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