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犹记得当年Windows 7系统体验指数中,那5.9分磁盘分数,在其余四项的7.9分面前,似乎已经告诉我们机械硬盘注定被时代淘汰。势如破竹的SSD固态硬盘,彻底打破了温彻斯特结构的机械硬盘多年来在电脑硬件领域的统治。SSD数倍于HDD机械硬盘的传输性能,让普通用户和发烧玩家的体验均成倍提升。
在这场存储革命中,为了实现更快的速度、更多的使用环境、更好的体验,SSD的接口也在不断进化革新,像主流的SSD就有SATA接口、M.2接口、PCIe接口和mSATA接口等。这些常见的接口有什么不同?又适合什么样平台使用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讲解。
一网打尽SSD 接口形态
厂商和标准化组织定义了 SSD 接口形态和尺寸(SSD Form Factor),在不同应用场景下 SSD 的 Form Factor 是不同的。常见的 SSD 接口有 2.5 寸 SATA 接口、mSATA 接口、M.2 接口、PCI-E AIC、U.2 接口等。
1. SSD物理接口怎么选?
对于个人电脑, SSD固态硬盘常用的接口有SATA、M.2、PCI-E三种,下面就跟大家说说怎么选择合适的固态硬盘。
SATA接口是固态硬盘最常见的接口,基本上所有的主板上都会有这个接口,跟机械硬盘通用。SATA接口的版本从早期的SATA 1.0发展到现在的SATA 3.0,这种接口技术成熟,兼容性好,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00MB/S,能够满足中低端固态硬盘的性能需求。因此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是老电脑升级硬盘的首选,再加上采用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性价比高,一些中低端的新装电脑也建议购买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
其次就是目前流行的M.2接口。最近几年新出的主板一般都带有这种接口,一些高端主板甚至会有两个M.2接口,足以满足用户的需要。M.2接口还分AHCI协议和NVMe协议两种。AHCI协议是针对SATA接口进行设计,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固态硬盘需求,新的NVMe协议速度更快、能耗更低,是将来的主流协议,建议新装机用户尽量选择采用NVMe协议的产品。
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价格最贵,性能也最强,但是安装时需要占用主板上的一条PCI-E插槽,如果只有一条PCI-E插槽而又需要独立显卡的用户,就只能忍痛放弃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了,不过对那些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还是值得选择。
性能从低到高是SATA、M.2、PCI-E,价格也相应的越来越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4]
2. SSD物理常见问题
1、同是M.2接口,为什么会有PCI-E和SATA之分?
这是因为两者所走的通道不同,M.2有两种接口定义:Socket 2和Socket 3。Socket 2支持SATA、PCI-EX2通道的SSD,Socket 3专为高性能存储设计,支持PCI-EX4。HyperX Predator SSD走的是PCI-E通道,而金士顿G2系列 M.2走的是SATA通道。走的路不一样,性质也就截然不同了。
2、有M.2接口的主板都能使用M.2 SSD?
非也非也,不同主板的M.2接口所支持的通道是不同的,有的仅持PCI-E通道,其规格说明里关于M.2的描述有标明。而有的则兼容SATA和PCI-E两种通道。所以如果您想购买 M.2 SSD,先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主板上的M.2接口是支持哪种通道的。
3、什么决定M.2 SSD所走的通道?
SSD主控制器决定了接入 M.2 接口的 SSD 是走 PCI-E 通道还是 SATA 通道。例如 HyperX Predator SSD 的主控是 Marvell 88SS9293 主控,这是一款 PCI-E 控制器,而金士顿 G2 系列 M.2 2280 SSD 采用的是 SATA 控制器。
4、性能差别有多大呢?
走的通道不一样,速度自然有差别。SATA3.0通道的理论带宽是6Gb/s.理论极限传输速度600MB/s,所以跟市面所有的SATA接口SSD一样,金士顿G2系列 M.2 2280 SSD的最高读取速度不超过600MB/s,而主板M.2接口走PCI-E通道传输通道带宽为10Gb/s。PCIE4.0 SSD的连续读写达到7400MB/s和7000MB/s,完全超过了SATA3.0的极限传输速度。
5、老的电脑主板是SATA2 接口, 能搭配SATA3 固态硬盘吗?
可以, SATA3 会向下兼容, 跑SATA2 速度。老电脑升级, 现在已买不到SATA2 固态盘了, 可以买SATA3 固态盘, 价格也不贵,速度也比机械硬盘快多了。
6、 新电脑都是PCIE4.0 的主板, 可以配PCIE3.0 固态硬盘吗?
可以,PCIE 会向下兼容, 跑在PCIE3.0 下, 速度也挺快的, 顺序读写在3000多M, 顺序写 2000多M
结束语:
在计算机发展的这60年中,从最初的打孔卡记录到今天的高性能SSD,存储介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SSD更是发展迅速,从接口形态的进化可窥探一二。
参考:
[1] https://blog.csdn.net/YAN_RONG_TECHNOLOGY/article/details/127803106
[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18/15/6844270_157172155.shtml
[3] https://m.hqew.com/tech/news_2063937
[4]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55943.html
[5] https://www.360kuai.com/pc/99f09a430d8726396
[7] https://www.beareyes.com/jxwd/202206/40067.html
[8] https://www.360kuai.com/pc/90e5e17b24e7d0d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