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认证、CHAP认证

article/2025/8/31 4:09:43
  1. 概述
    1. 实验目标

掌握PAP、chap认证方式的配置与验证方法

    1. 实验描述

路由器(带串口) 2 台
V.35 线缆(DTE/DCE) 1 对

2技术分析

PPP 协议位于 OSI 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PPP 协议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子层:LCP、NCP。LCP 主要负责链路的协商、建立、回拨、认证、数据的压缩、多链路捆绑等功能。NCP 主要负责和上层的协议进行协商,为网络层协议提供服务。

PPP 的认证功能是指在建立 PPP 链路的过程中进行密码的验证,验证通过建立连接,验证不通过拆除链路。

PPP 协议支持两种认证方式 PAP 和 CHAP。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密码验证协议)是指验证双方通过两次握手完成验证过程,它是一种用于对试图登录到点对点协议服务器上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由被验证方主动发出验证请求,包含了验证的用户名和密码。由验证方验证后做出回复,通过验证或验证失败。在验证过程中用户名和密码以明文的方式在链路上传输。

在使用PAP认证的PPP协议中,通信的双方都既是认证端,又是被认证端,需要进行双向认证。配置认证时,需要首先在认证端添加一系列账号和密码对。同时在被认证端配置其中的一个账号密码对,使得被认证端可以通过该账号密码取得认证端的认证。

3设计与实现

(1)PAP认证

  1. 在两端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及时钟
  2. 在远程路由器Router1(客户端)进行PPP封装
  3. 在Router1配置在中心路由器Router2(服务端)上登录的用户名和口令

 

 

 

 4.在中心路由器Router2上采用PPP封装

 5. 在中心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PAP验证

6.在中心路由器Router2添加远程路由器Router1设置的用户名及口令

7.用同样的方法实现Router2在Router1上的验证

 

8.查看PPP认证过程

(2)CHAP认证

1. 在两端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及时钟

 

2.使用“username 用户名 password 口令”命令为对方配置用户名和密码

3.路由器两端串口采用PPP封装,并配置CHAP验证

4.查看PPP认证过程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封装广域网协议时,要求 V.35 线缆的两个端口封装协议一致,否则无法建立链路。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pap的认证方式是需要认证方发送账号密码的,而chap认证方式是直接通过用户名认证的,但是密码必须一样,并不用使用pap那条发送命令来认证的。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Lm5nNi3e.shtml

相关文章

CHAP认证

实验拓扑 Jan16 公司因业务发展,建立了分公司,租用了专门的线路用于总部与分公司的连联。为保障通信线路的数据安全,需在路由器上配置安全认证。项目拓扑如图所示。 1. 基础配置 2. 配置路由器接口 (1)R1的配置 [Hu…

广域网技术(PAP和CHAP)

第十六章:广域网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变革加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分支机构出现在不同的地域。每个分支的网络被认为一个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总部和各分支机构之间…

PAP和CHAP认证方式

目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2基础实验(PAP认证): 4.3基础实验(CHAP认证): 4.3扩展实验(三台路由器之间的CHAP认证&#xf…

PAP认证和CHAP认证原理解析

PAP(PasswordAuthenticationProtocol 密码认证协议) PAP 是 PPP 协议集中的一种链路控制协议,通过2次握手建立认证,对等结点持续重复发送 ID/ 密码(明文)给验证者,直至认证得到响应或连接终止&…

PAP认证与CHAP认证的区别

PAP认证与CHAP认证的区别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yaocg0814/article/details/83622054 PAP和CHAP的区别: 区别在于认证过程,PAP是简单认证,明文传送,客户端直接发送包含用户名/口令的认证请求,服务器端处理并回应。而CHAP是加密认证…

CHAP认证原理解析

CHAP认证协议(ChallengeHandshakeAuthenticationProtocol,质询握手认证协议) CHAP认证过程比较复杂,三次握手机制。 使用密文格式发送CHAP认证信息。 由认证方发起CHAP认证,有效避免暴力破解。 在链路建立成功后具有再次认证检…

CHAP协议认证模式

CHAP:挑战握手认证协议 ,是 PPP 协议集中的一种链路控制协议,在网络物理连接后进行连接安全性验证的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周期性的校验对端的身份,在初始链路建立时完成,可以在链路建立之后的任何时候重复进行&#xff0…

两条垂直的直线之间的关系

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k1、k2存在,而且这两条直线垂直,那么k1*k2-1

一点到另外两点所成直线的距离

1.根据另外两点(x1,y1),(x2,y2)得出直线公式 整理得到 (y1-y2)* x (x2-x1) * y(x1 *y2-y1 *x2)0 2.(x3,y3)点到直线的距离 代入得 L abs((y1-y2)x3(x2-x1)y3x1y2-y1x2)/sqrt((y1-y2) ^ 2 (x1-x2) ^ 2)

两条直线相交的证明以及交点的求解

一、两条直线相交的证明: 首先我们要知道向量的叉乘,向量的叉乘得到的也是一个向量,其值为以最初的两条向量为临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向根据右手定则得出。 知道了这个就可以证明了,具体的看以下的图片 从上面的三…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两条线平行,它们的斜率肯定相同,首先将x和有前面的系数化为相同,设为a和b。 则两条直线方程分别为: Line 1: ax1 by1 c1 0 Line 2: ax2 by2 c2 0 d ( L i n e 1 , L i n e 2 ) ∣ c 1 − c 2 ∣ / a 2 b 2 …

求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交点

求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交点 求交点坐标的问题完全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求得结果的表达公式来解决啊 设P1(x1,y1,z1),P2(x2,y2,z2) L2:P3(x3,y3,z3),P4(x4,y4,z4) 记xi-xjxij,ij是下标 (或xij,yij,zij表示该直线的方向向量&am…

如何求地球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_例谈平行线上两动点之间距离最短问题

初中几何中有一类关于距离最短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垂线段最短”或“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本文就一类平行线上两动点之间距离最短问题,谈谈笔者对此的分析和见解,以供读者参考. PMPN最小值这类题目解题步骤总结:①将点P…

点到直线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最小二乘解释 推倒部分 形象描述是C到AB距离最短,也就是CD最短用数学语言描述是 m i n ∣ ∣ ( B − A ) λ A − C ∣ ∣ min||(B-A) \lambda A - C || min∣∣(B−A)λA−C∣∣ 其中 D ( B − A ) λ A D (B-A) \lambda A D(B−A)λA,其实本质…

折线平行线的计算方法

给定一个简单多边形,多边形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数许排列 内部等距离缩小或者外部放大的多边形,实际上是由距离一系列平行已知多边形的边,并且距离为L的线段所构成的。 外围的是原多边形,内侧是新的多边形 算法构造 多边形的相邻…

两个平面之间的关系—平行、垂直、相交

两个平面可能存在三种关系:平行、垂直、相交。下面介绍这三种关系的判定方法。 平面1的方程为:A1xB1yC1*zD1 0 平面2的方程为:A2xB2yC2*zD2 0 对应的法向量分别为:n1(A1,B1,C1),n2(A2,B2,C2) 两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

学习OpenCV3: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并计算平行距离

一、问题 已知两条直线 l 1 ( x 1 , y 1 , x 2 , y 2 ) l_1(x_1,y_1,x_2,y_2) l1​(x1​,y1​,x2​,y2​)和 l 2 ( x 3 , y 3 , x 4 , y 4 ) l_2(x_3,y_3,x_4,y_4) l2​(x3​,y3​,x4​,y4​),现希望判断 l 1 l_1 l1​与 l 2 l_2 l2​间是否平行。若平行&#xff0c…

数学空间向量--两条异面直线距离,以及相交并垂直与两条直线的直线。

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1)第一步先在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如果为点向式方程或者参数方程,我们可以直接用t0的情况取点),然后求两点之间向量。 (2)第二步求出两条线的方…

空间两直线最近的两个点、距离

已知空间中有直线lineA和直线lineB,求两直线间最近的两点和距离。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UnityEngine;public class TwoLineMinDis : MonoBehaviour {[SerializeField]private Vector3[] _lineA new Vector3[2];[Ser…

计算空间中两线段之间的距离

最近在建立气凝胶的有限元模型中需要计算每两根纤维(线段)之间的距离,最初参考的两篇文章确实提供了关于一些数值方法的计算思路(文章1 && 文章2),但忽略了线段距离问题的理论推导,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