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

article/2025/10/16 22:39:33
可靠性技术是与国民经济及国防科技密切相关的亟待发展的新兴学科分支,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可靠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在民用产品与武器装备的研制中获取了巨大利益。线性连续多数表决系统是今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其在卫星中继通信,输油管道网络等容错冗余系统中有广泛的运用。从上世纪 80年代起,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 [1-12]。这个系统包括 系统,而 系统是等价的 [1]

一.多态线性相邻连接表决系统的定义
    这里给出一个 的例子做引子。考虑由6个卫星或者地面的中继站组成的通信系统,假设从s站发射的信号可以传送到1站、2站和3站,而从1站发送的信号可以被2站、3站和4站同时接收,依次类推。所以即使1站失效或者1站和2站同时失效的时候,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也即信号可以从s站通过3站传送到t站。但是当1站、2站和3站同时都失效时,由于这时信号不能从s站传送到4站,所以整个系统失效。同理如果任意三个连续(或者更多)的中继站同时失效,系统都会失效。下面的示意图(1)就是这个 系统的框图:(其中中继站1-6相互独立,并且以概率p随机失效,其它的站(s,t)和弧线是完全可靠的)


图一


    由此类推, 系统就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是连续并且线性排列的,系统失效的 充要条件 是至少连续的k个单元全部同时失效。
    其精确定义[2]系统是这样的一个连续二态系统(coherent binary system) (其中E是线性有限排列的n个二态元素(即 或者1)的集合),X是E的任意子集,当且仅当X含有至少连续的k个元素的时候, (或者 ),则系统失效(或者可靠)(其中 是结构函数)。
    系统,可以分为三类[3]1) 单元失效概率相等并且单元之间是统计独立的系统; 2) 单元失效概率不相等但是单元之间是统计独立的系统; 3) 单元失效概率不统计独立,而是存在(k-1)阶的马尔可夫相关性的系统。

二.符号说明
    表示 系统的可靠性
    表示 系统失效的概率
    *表示单元的成功和失效概率;
    表示单元 的成功和失效概率;
    表示j个相同的球放到r个区域内,每个区域最多放m个球的组合数
    表示初始概率向量;(1,0,…,0), 向量
    表示(1,1,…,1,0), 向量的转置
    其他的符号和具体意义,可以参照相应的文献。

三.可靠性算法的介绍
    Chiang和Niu在1981年[4]提出了一个递归算法,其算法的主要思想是用一个n维{0,1}向量X表示系统的状态(0表示单元失效,1表示单元有效),然后根据检测X的第一组连续0串来分解出一个子系统从而递归求值,如果第一组连续0串至少有k个0( ),则系统失效;如果 ,则系统 的可靠性等价于一个子系统 的可靠性(其中 )。
    其递归式如下:
    (3-1)
    
其算法复杂度 O(k·n 2 )
    Derman,Lieberman和Ross于1982年[5]提出不同于Niu的算法,他们假设已经有j个元素已经失效,但是这j个元素被分配在n-j+1个区域内,每个区域最多放k-1个失效元素,所以:
    (3-2)
    
而组合数 的递归算法如下:
    (3-3)
    
(3-4)
    
从而使算法复杂度降到 O(k 2 ·n)
    随后 F.K.Hwang和J.G.Shanthikumar也提出了可靠性的快速算法。其中F.K.Hwang通过设定最后有效的单元i来确定 ,或者设定系统首次在单元i失效来确定 ,从而使得计算复杂度分别降到 O(k·n) O(n) [6];J.G.Shanthikumar延伸了1981年Niu的算法思想,得到式子:
    (3-5)
    
此递归算法的算法复杂度是 O(n) [7]
    1984年Chao和Lin用系统的Markov性来计算 的可靠性[8],随后,Fu等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利用了单元之间的Markov性简化了求解 系统的可靠性的形式,归结如下:
    (3-6)
    
其中 ( 3-2) 只是 ( 3-6) 的特例[9]
    1995年,F.K.Hwang和P.E.Wright提出的算法,可以把算法复杂度降到 O(k 3 ·log(n/k)) [10]。
    Lin Min-Sheng则应用了递归式:
    (3-7)
    
然后给出了一个 矩阵,其中:
    (3-8)
    
*的特性如下:
    (3-9)
    
从而推出:
    (3-10)
    
所以,只要计算出 就算出来了,其中 的算法复杂度是 O(log(n)), 作者结合计算 Fibonacci 数列 的 Log算法,使得整个可靠性算法的复杂度降到 O(k 2 ·log(n)) [11]
    以上讨论的系统属于第 1) 3) 类。

四.利用最新算法计算 系统可靠性
    2001年G.Chaudhuri,K.Hu和N.Afshar提出一个计算所有系统可靠性的C-H-A算法[12],不同于以往的递归算法,他们利用结构函数来计算系统可靠性,此算法可以用于1)、2)类的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
    •  找到系统的最小割集,产生最小割集向量矩阵
    •  选择 的任何两列,然后用OR(或运算),生成新的列,这些列共有 个,从而生成向量矩阵:
    •  任取向量矩阵 中的 列,然后用OR运算。一直到任取 列运算后生成的向量矩阵:
    
    •  构造一个 向量:前面 个元素是1,然后下面 个元素是 ,依次向下,后面 个元素是 个元素是 ,最后 个元素是
    •  从而得到结构函数: ,其中, 表示矩阵 的坐标 的元素;
    •  系统可靠性是:
    下面我们对前面给出的例子用这个算法计算:
    •  由上面分析可知其最小割集是 ,所以最小割集向量:
    
    •  任意选择 P的两列,生成向量矩阵:
    
    •  重复 2)的步骤,直到最后任取 列时,生成向量矩阵:
    
    •  向量
    •  从而得到最后的化简式:
    
    •  系统可靠性是:
    .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个算法可以精确计算系统的可靠性,但是矩阵 的列向量个数会随着矩阵 的列向量个数 而呈指数增长( ),所以简化上述算法的工作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W.Kuo,W.Zhang,and M.Zuo, “A consecutive-k-out-of-n:G system: The mirror image of a consecutive-k-out-of-n:F system,” IEEE Trans.Rel, vol.R-39,pp.224-253, 1990.
    [2] http://webdoc.sub.gwdg.de/ebook/e/2002/dohmen/Dohmen.pdf.
    [3] J.C.Fu. “Reliability of consecutive-k-out-of-n:F systems with (k-1)-step Markov Dependence,” IEEE Trans.Rel, vol.R-36. pp602-606,1986.
    [4] D. T.Chiang,S.C.Niu, ‘Reliability of Consecutive-k-out-of-n: F System,' IEEE Trans.Rel, vol.R-30, pp87-89,1981
    [5] C.Derman,G.J.Libermann,S.Ross, “On the Consecutive-k-out-of-n:F System,” IEEE Trans.Rel, vol.R-31, pp.57-63,1982
    [6] F.K.Hwang, “Fast solutions for consecutive-k-out-of-n:F system,” IEEE Trans.Rel, vol. R-31, pp.447-448,1982.
    [7]J.G.Shanthikumar, “Recursive Algorithm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a Consecutive-k-out-of-n:F Sysytem,” IEEE Trans.Rel, vol.R-31, pp.442-443,1982.
    [8]M.T.Chao,G.D.Lin, “Economical design of large consecutive-k-out-of-n: F system,” IEEE Trans.Rel, vol.R-33,pp.411-413,1984
    [9] M.T.Chao,J.C.Fu,M.V.Koutras, “Survey of reliability studies of consecutive-k-out-of-n: F & Related systems,” IEEE Trans.Rel, vol.R-44,pp.120-127,1995.
    [10] F.K.Hwang,P.E.Wringht, “An O( )algorithm for the consecutive -k-out-of-n : F system,” IEEE Trans.Rel, vol. R-44,pp.128-131,1995.
    [11] M.S.Lin, “ An O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the reliability of consecutive- k-out-of-n : F systems,” IEEE Trans.Rel, vol.R-53,pp3-6,2004.
    [12] G.Chaudhuri,K.Hu,N.Afshar, “A new approach to system reliability,” IEEE Trans.Rel, vol. R-50, pp75-84,2001.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Kt87DW05.shtml

相关文章

2.18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可靠度计算

串联模型 如上图,N个子系统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所有的子系统都必须正常运行,整个系统才正常,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了,整个系统就会出问题。 串联模型可靠度计算 R R1 X R2 X R3 X … X Rn 比如R1,R2,R3都是0.9,…

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预计

01 — 电子可靠性预测的一般程序 1、先划分可靠性预计单元,后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预计单元在电路功能上相对独立,其可靠性模型一般为串联结构。 2、计算各预计单元内元器件的工作失效率。对于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可靠性预计法的,按工作失效率…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可靠性模型(串联并联系统/串并联混合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可靠性模型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可靠性的因素非常多,难以进行直接可靠性分析,但通过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把大系统分割为若干子系统,可简化其分析过程,以下是三种常见的系统…

系统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是系统架构设计师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系统集成阶段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内容主要为可靠性设计、系统的故障模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组合模型可靠性计算、马尔柯夫模型可靠性计算,以及硬件冗余、信息校验码等方面;另外也涉及系…

实现10负荷点的配电网蒙特卡洛可靠性计算matlab程序,代码有注释。

实现10负荷点的配电网蒙特卡洛可靠性计算matlab程序,代码有注释。 :2620651757875616浪迹天涯

软考:系统可靠性计算

系统可靠性计算是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一个重点,近些年几乎每次考试都会考到,但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不高,了解基本的运算公式,即可轻松应对。 可靠性计算主要涉及三种系统,即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和冗余系统,其中串…

可靠性设计

文章目录 可靠性设计方法:简化设计什么是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方法:余度设计(又称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方法:裕度设计可靠性设计:热设计 可靠性设计方法:简化设计 已剪辑自: https://mp.weixin.qq.com/s?…

ETAP软件--可靠性计算

对单辐射架空线路进行可靠性计算过程。 图1 单辐射架空线路分段接线图 各元件可靠性参数如下: 架空线路故障停运率(次/百公里) 55.865 架空线路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小时) 4.1622 断路器故障停运率(次/百台) 1.699 断路器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小时) 4.8864 开关故障停运…

可靠性计算python库

这里的可靠性Reliability指的是工程领域中的硬件可靠性,而非软件可靠性。可靠性的相关计算需要经验积累,针对性强的相关开源软件是比较少的。以下是我在github上找到的两个可靠性计算python包。 可靠性简介 定义:可靠性是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下…

可靠性(MTTF,MTTR,MTBF以及系统可靠性的计算,串联,并联,模冗余系统)

1.系统可靠性涉及的概念(1)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ToFailure,MTTF) MTTF指系统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取所有从系统开始正常运行到发生故障之间的时间段的平均值。(2)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Repair,MTTR) MTTR 指系统从发生故障到维修结…

007 计算机系统知识——计算机可靠性计算

计算机可靠性计算 一、可靠性计算(串联系统、并联系统以及他们的组合) 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用R1、R2……Rn,失效率(一个系统的失效率与该系统平均故障时间(MTBF)在数值上是成倒数的)分别用λ…

系统可靠性计算

系统可靠性是指从它可是运行(t0)到某时刻t这段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用R(t)表示。 所谓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原件数与元件总数的比例,用λ表示,当λ为常数时,可靠性与失效率的关系为:…

【PCIe小知识】如何区分PCIe协议中的P2P和E2E?

目录 1 P2P1.1 Point to Point1.2 Peer to Peer 2 E2E2.1 End to End 3 总结3.1 图示说明 1 P2P P2P有两层含义,需要先分清,它可以表示Peer to Peer(同级传输),也可以表示Point to Point(点对点&#xff0…

AUTOSAR E2EXf E2ESM Introduction

针对E2E 数据校验目前存在2种方式,如下 E2E Lib E2E PW: 采用这种方式的校验E2E_Check接口将返回E2E PXX Status(例子可参见E2E PXX Status Estimation) ,App 需要自行根据返回的E2E PXX Status来判断采取什么Action , 对于这种…

基于Vue源码中e2e测试实践

您好,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量子前端」,将不定期关注推送前端好文~ 基于Vue源码中e2e测试实践 前言技术选型&对Vue的参考Puppeteer测试流程在Concis中的实践项目目录整理Concis组件库 前言 最近半年博主一直在抽空自研一…

【测试与自动化】介绍-框架-Jest-覆盖率-异步代码-e2e-Vue测试

测试与自动化 软件测试和自动化测试介绍前端自动化测试框架使用Jest编写单元测试统计测试覆盖率使用Jest测试异步代码使用Cypress进行e2e测试测试 Vue 项目 软件测试和自动化测试介绍 了解什么是软件测试,以及自动化方式的测试 什么是软件测试? 定义&am…

AUTOSAR E2E Introduction

E2E – Functional Safety E2E 用于保护安全相关的数据交互,以防止数据在交互过程中因为” FAULT” 导致数据完整性,时效性,合法性出现问题, 比如HW RANDOM FAULT 导致数据被篡改 E2E 的使用可以满足ISO26262 -6 对于数据安全传输的要求, 最高可以满足ASILD 的要求 需要…

【小猫爪】AUTOSAR学习笔记12-功能安全之E2E模块

【小猫爪】AUTOSAR学习笔记12-功能安全之E2E模块 前言1 E2E模块简介2 E2E功能简介2.1 五种保护机制2.2 E2E的状态机2.3 E2E Protection Wrapper2.4 E2E 错误反馈方式 END 前言 从这一节开始,正式步入功能安全专题。这一节先来看一个与Communication Stack强相关的且…

AUTOSAR专项--E2E

1. E2E基本概念 E2E,全称叫做End To End。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用于保护在ECU运行时与安全相关的数据交换不受通信链路中故障的影响。根据AUTOSAR E2E Protocol Specification描述,基于E2E的通信可以按照如下示例: 很明显,E2E在传输中用于防止MCU硬件的随机失效、通信总…

Vue中如何进行自动化测试与端到端测试(E2E测试)

Vue中如何进行自动化测试与端到端测试(E2E测试) Vue.js是一种流行的前端JavaScript框架,用于构建现代的单页应用程序。在Vue.js中,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测试可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使代码更加可靠和可维护。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