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常用经典排序算法总结!!!

article/2025/11/10 1:12:37

爆肝整理!堪称全网最详细的十大常用经典排序算法总结!!!

写在开头,本文经过参考多方资料整理而成,全部参考目录会附在文章末尾。很多略有争议性的细节都是在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后总结的,具有一定普适性。

总表:

相关解释:

稳定:如果原本序列中a在b前面且a=b,排序后a仍在b前面,顺序不变;

不稳定:如果原本序列中a在b前面且a=b,排序后a可能在b后面,顺序可能发生改变;

内排序:所有排序操作均在内存中完成;

外排序:由于数据量太大,将其放入磁盘中,排序过程中需要磁盘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

时间复杂度:一个排序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量级的度量;

空间复杂度:一个排序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存储空间大小的度量;

附加:

本表格已上传至个人资源,并设置了1积分下载(欢迎支持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取;

该表格已同步上传至网盘,附网盘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v7yFpZnbQy1cf_fBCGyEA 
提取码:p400 

规律性记忆:

归纳总结:

1. 稳定性记忆方法——“快希选堆”不稳定。

2. 需要使用额外空间的四种排序——基数、计数、桶排、归并。

3. 常用时间复杂度大小关系:O(1)<O(logn)<O(n)<O(n logn)<O(n²)<O(n³)<O(2^n)<O(n!)<O(n^n)。

4. 空间复杂度为O(1) 的排序:冒泡、插入、选择、希尔、堆排;

5. 时间复杂度最优情况可达O(n)的排序:冒泡、插入、桶排;

6. 最优、平均、最差时间复杂度一致的排序:选择、堆排、归并、基数、计数;

7. 最差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仍为O(n logn)的排序:堆排、归并;

8. 最差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仍在线性时间范围内的排序:计数;

排序方法选取规则:

1. 如果待排序列中数据含有大量重复值——优先使用计数排序;

2. 如果待排序列中数据近乎有序——优先使用插入排序;

3. 如果待排序列中数据取值范围有限——优先使用计数排序;

4. 如果待排序列中数据要求稳定——优先使用归并排序;

5. 如果待排序列需要使用链表——优先链表归并、链表快排;

6. 如果待排序列中数据无法全部装到内存——优先使用外部排序;

十大排序算法详解:

一、冒泡排序(Bubble Sort)

遍历所有的数据,每次对相邻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如果顺序和预先规定的顺序不一致,则进行位置交换;这样一次遍历会将最大或最小的数据上浮到顶端,之后再重复同样的操作,直到所有的数据有序。数据是反序时,耗费时间最长O(n²);数据是正序时,耗费时间最短O(n)。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²),空间复杂度为O(1),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冒泡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BubbleSort(T data[],int n)
{int flag=0;for(int i=0;i<n;i++){flag=0;for(int j=1;j<n-i;j++){if(data[j]<data[j-1]){flag=1;T t=data[j];data[j]=data[j-1];data[j-1]=t;}}if(flag==0)return;}
}

二、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采用分治法。首先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作为中间值。依次遍历数据,所有比中间值小的元素放在左边,所有比中间值大的元素放在右边。然后按此方法对左右两个子序列分别进行递归操作,直到所有数据有序。最理想的情况是,每次划分所选择的中间数恰好将当前序列几乎等分(均匀排布),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logn)。 最坏的情况是,每次所选的中间数是当前序列中的最大或最小元素(正序和逆序都是最坏),整个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n),空间复杂度为O(logn),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快速排序
template <class T>
int Partition(T data[],int left,int right)
{T pivot=data[left];while(left<right){while(left<right&&data[right]>pivot)right--;data[left]=data[right];while(left<right&&data[left]<=pivot)left++;data[right]=data[left];}data[left]=pivot;return left;
}template <class T>
void QuickSort(T data[],int left,int right)
{if(left<right){int p=Partition(data,left,right);QuickSort(data,left,p-1);QuickSort(data,p+1,right);}}

三、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遍历所有数据,先在数据中找出最大或最小的元素,放到序列的起始;然后再从余下的数据中继续寻找最大或最小的元素,依次放到序列中直到所有数据有序。原始数据的排列顺序不会影响程序耗费时间O(n²),相对费时,不适合大量数据排序。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²),空间复杂度为O(1),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选择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SelectionSort(T data[],int n)
{for(int i=1;i<n;i++){int k=i-1;for(int j=i;j<n;j++){if(data[j]<data[k]){k=j;}}if(k!=i-1){T t=data[k];data[k]=data[i-1];data[i-1]=t;}}
}

四、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将前i个(初始为1)数据假定为有序序列,依次遍历数据,将当前数据插入到前述有序序列的适当位置,形成前i+1个有序序列,依次遍历完所有数据,直至序列中所有数据有序。数据是反序时,耗费时间最长O(n²);数据是正序时,耗费时间最短O(n)。适用于部分数据已经排好的少量数据排序。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²),空间复杂度为O(1),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直接插入+折半插入):

//直接插入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InsertionSort(T Data[],int n)
{int p,i;for(p=1;p<n;p++){T temp=Data[p];i=p-1;while(i>=0&&Data[i]>temp){Data[i+1]=Data[i];i--;}Data[i+1]=temp;}
}//折半插入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BinaryInsertionSort(T Data[],int n)
{int left,mid,right,p;for(p=1;p<n;p++){T temp=Data[p];left =0;right=n-1;while(left<=right){mid=(left+right)/2;if(Data[mid]>temp)right=mid-1;elseleft=mid+1;}for(int i=p-1;i>=left;i--)Data[i+1]=Data[i];Data[left]=temp;}
}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希尔排序也称递减增量排序,是对插入排序的改进,以牺牲稳定性的方法提高效率。基本思路是先将整个数据序列分割成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记录基本有序时,再对全部数据进行依次直接插入排序,直至所有数据有序。希尔排序算法的性能与所选取的分组长度序列有很大关系,复杂度下界为O(n log²n),在中等规模的数据中表现良好。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3/2),空间复杂度为O(1),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希尔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ShellSort(T Data[],int n)
{int d=n/2;while(d>=1){for(int k=0;k<d;k++){for(int i=k+d;i<n;i+=d){T temp=Data[i];int j=i-d;while(j>=k&&Data[j]>temp){Data[j+d]=Data[j];j-=d;}Data[j+d]=temp;}}d=d/2;}
}

六、堆排序(Heap Sort)

堆排序利用堆这种近似完全二叉树的数据结构进行排序。堆积的性质: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节点。以最大堆为例,堆中的最大值总是位于根节点。首先将待排序的n个数据构造为大根堆,将顶端数据与末尾数据进行交换并将堆的尺寸减一,然后剩余n-1个数据再次构造为大根堆,再次交换,再次缩减,直至所有数据有序。建堆复杂度为O(n),调整堆复杂度为O(n logn)。最优的情况为所有叶节点铺满最底层,最差情况所有叶节点都没铺满,对复杂度的影响在常数级别,时间复杂度均为O(n logn)。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n),空间复杂度为O(1),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堆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SiftDown(int left, int n, T Data[])
{int i = left;int j = 2*i + 1;T temp = Data[i];while(j < n){if((j < n - 1)&&(Data[j] < Data[j+1])) j++;if(temp < Data[j]){Data[i] = Data[j];i = j;j = 2*j + 1;}else break;}Data[i] = temp;
}template <class T>
void BuildHeap(int n, T Data[])
{for (int i = n/2-1; i >= 0; i--)SiftDown(i, n, Data);
}template <class T>
void Remove(T Data[], int n)
{SiftDown(0, n, Data);
}template <class T>
void HeapSort(T Data[], int n)
{BuildHeap(n, Data);for(int i = n-1; i > 0; i--){T t = Data[0];Data[0] = Data[i];Data[i] = t;Remove(Data, i);}
}

七、归并排序(Merge Sort)

归并排序采用分治法,基本思想为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以二路归并为例,首先将整个数据样本拆分为两个子样本, 并分别对它们进行排序,拆分后的两个子样本序列,再继续递归的拆分为更小的子数据样本序列, 再分别进行排序, 直到最后数据序列长度为1无法拆分,最后将同一级别下的子数据样本两两合并在一起,直到所有数据有序。归并排序的终极优化版本为TimSort,最好情况下可将时间复杂度降至O(n)。还有一种改进的原地归并算法可牺牲部分时间效率将空间复杂度降至O(1)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n),空间复杂度为O(n),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归并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Merge(T data[],int start,int mid,int end)
{int len1=mid-start+1;int len2=end-mid;int i,j,k;T* left=new T[len1];T* right=new T[len2];for(i=0;i<len1;i++){left[i]=data[i+mid+1];}for(i=0;i<len2;i++){right[i]=data[i+mid+1];}i=0,j=0;for(k=start;k<end;k++){if(i==len1||j==len2)break;if(left[i]<=right[j])data[k]=left[i++];elsedata[k]=right[j++];}while(i<len1){data[k++]=left[i++];}while(j<len2){data[k++]=left[j++];}delete[] left;delete[] right;
}template <class T>
void MergeSort(T data[],int start,int end)
{if(start<end){int mid=(start+end)/2;MergeSort(data,start,mid);MergeSort(data,mid+1,end);Merge(data,start,mid,end);}
}


八、基数排序(Radix Sort)

基数排序是一种基于非比较的整数排序算法,其原理是将整数按位数切割成不同的数字,然后按每个不同数位分别比较。原始基数排序的算法思想是将所有待比较数值(正整数)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然后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直到所有数据有序。基数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k),其中n为数据个数,k为数据位数。主要分为两种实现方法MSD(最高位优先)和LSD(最低位优先)。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k),空间复杂度为O(n+k),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基数排序
const int RADIX=10;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LinkNode
{T data;LinkNode* next;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TubNode
{LinkNode<T>* rear;LinkNode<T>* front;
};template <class T>
TubNode <T>* Distribute(T data[],int n,int ith)
{TubNode<T>* tube = new TubNode<T>[RADIX];memset(tube,0,sizeof(TubNode<T>)*RADIX);LinkNode<T>* t;for(int i=0;i<n;i++){T v=data[i];int j=ith-1;while(j--)v=v/RADIX;-v=v%RADIX;t=new LinkNode<T>;t->data=data[i];t->next=NULL;if(tube[v].front){tube[v].rear->next=t;tube[v].rear=t;}else{tube[v].front=tube[v].rear=t;}}return tube;
}template <class T>
void Collect(T data[],TubNode<T>*tube)
{LinkNode<T>*t,*p;int index=0;for(int i=0;i<RADIX;i++){p=t=tube[i].front;while(t){data[index++]=t->data;t=t->next;delete p;p=t;}}delete[] tube;
}template <class T>
void RadixSort(T data[],int n,int keys)
{TubNode<T>* tube;for(int i=0;i<keys;i++){tube=Distribute<T>(data,n,i+1);Collect<T>(data,tube);}
}

九、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

计数排序是一种基于非比较的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排序方法,计数排序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有确定范围K的整数。假定输入的元素是 n 个 0 到 k 之间的整数,它的运行时间是 Θ(n + k)。首先要找出待排序的数组中的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然后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i的元素出现的次数存入数组Count[i],在之后对所有的计数进行累加(从数组Count第一个元素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相加),最后反向填充目标数组(具体操作为:将每个元素i放在新数组的第Count[i]项,每放一个元素对应Count[i]减去一)。适用于对最大值不是很大的整型元素序列进行排序的情况。最好最坏复杂度都处在线性范围O(n+k)。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k),空间复杂度为O(k),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计数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CountingSort(T in_data[], T out_data[], int length,int k)
{T *temp = new T[k];for (int i = 0; i < k; i++){temp[i] = 0;}for (int i = 0; i < length; i++){temp[in_data[i]] += 1;}for (int i = 1; i < k; i++){temp[i] = temp[i] + temp[i - 1];}for (int i = length - 1; i >= 0; i--){out_data[temp[in_data[i]]-1] = in_data[i];temp[in_data[i]] -= 1;}delete[]temp;
}

十、桶排序(Bucket Sort)

桶排序属于计数排序的升级强化版,同时利用了分治的思想,将待排数据划分到一定数量的有序的桶里,然后再对每个桶中的数据进行排序(桶排序的稳定性取决于桶内排序算法是否稳定),最后再将各个桶里的数据有序的合并到一起。最理想的情况下,输入数据可以被均匀的分配在每一个桶中,时间复杂度可以降到O(n);最坏的情况为所有数据在同一个桶中进行排序,且使用了复杂度较高的排序算法,此时时间复杂度会变为O(n²)。为了使桶排序更加高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①在额外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桶的数量。②使用的映射函数能够将输入的 N 个数据均匀的分配到 K 个桶中。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k),空间复杂度为O(n+k),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附算法实现源码:

//桶排序
template <class T>
void Bucket_sort(T data[], int n, int max)
{T *buckets;if (data==NULL || n<1 || max<1){    return;}    if ((buckets=(T *)malloc(max*sizeof(T)))==NULL){return;}memset(buckets, 0, max*sizeof(T));for (int i = 0; i < n; i++){ buckets[data[i]]++; }for (int i = 0, j = 0; i < max; i++) {    while( (buckets[i]--) >0 ){    data[j++] = i;}}free(buckets);
}

相关代码后续会上传至网盘及个人资源,有需要者可自行下载。当然也可私信或留言博主私下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9QuUpYLqzWxrQkD89tsSw 
提取码:6blj 

参考目录:

首先感谢参考文献中各位大佬的整理、总结与分享。如果在文章中出现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的行为,请私信或留言联系博主,博主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并做出相应修改。再次感谢参考目录中出现的各位大佬,Thanks~~

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92%E5%BA%8F
冒泡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92%E6%B3%A1%E6%8E%92%E5%BA%8F
插入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F%92%E5%85%A5%E6%8E%92%E5%BA%8F
选择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0%89%E6%8B%A9%E6%8E%92%E5%BA%8F
快速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AB%E9%80%9F%E6%8E%92%E5%BA%8F%E7%AE%97%E6%B3%95
希尔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8C%E5%B0%94%E6%8E%92%E5%BA%8F
堆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0%86%E6%8E%92%E5%BA%8F
桶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1%B6%E6%8E%92%E5%BA%8F
计数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A1%E6%95%B0%E6%8E%92%E5%BA%8F
基数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6%95%B0%E6%8E%92%E5%BA%8F
归并排序: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92%E5%B9%B6%E6%8E%92%E5%BA%8F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总结: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d3b74d64900eb05f77e609b7.html
上官致远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41923298
blackboydec_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比较:https://blog.csdn.net/yushiyi6453/article/details/76407640
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以及空间复杂度:https://blog.csdn.net/liwei123liwei123/article/details/77868195
茶还是咖啡_八大排序总结:https://www.jianshu.com/p/8edba972b4b0
_code_x_十大常见排序算法的复杂度与代码实现:https://www.jianshu.com/p/4753b10a482c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JhPYKZOL.shtml

相关文章

经典五大算法思想-------入门浅析

算法&#xff1a;求解具体问题的步骤描述&#xff0c;代码上表现出来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组有限的指令序列。 1、分治&#xff1a; 算法思想&#xff1a;规模为n的原问题的解无法直接求出&#xff0c;进行问题规模缩减&#xff0c;划分子问题&#xff08;这里子问题相互独立而且…

算法设计经典算法

一、贪婪算法 1、概述 贪婪法又称贪心算法&#xff0c;是当追求的目标是一个问题的最优解时&#xff0c;设法把对整个问题的求解工作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xff0c;是寻找最优解问题的常用方法。 贪婪法的特点是一般可以快速得到满意的解&#xff0c;因为它省去了为找最优解…

算法之经典图算法

图介绍表示图的数据结构图的两种搜索方式DFS可以处理问题BFS可以处理问题有向图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 图介绍 图&#xff1a;是一个顶点集合加上一个连接不同顶点对的边的集合组成。定义规定不允许出现重复边&#xff08;平行边&#xff09;、连接到顶点自身的边&#xff08;自环…

计算机10大经典算法

算法一&#xff1a;快速排序法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在平均状况下&#xff0c;排序 n 个项目要Ο(n log n)次比较。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Ο(n2)次比较&#xff0c;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事实上&#xff0c;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

算法设计——五大算法总结

提示&#xff1a;文章写完后&#xff0c;目录可以自动生成&#xff0c;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算法设计总结 一、【分治法】二、【动态规划法】三、【贪心算法】四、【回溯法】五、【分支限界法】 一、【分治法】 在计算机科学中&#xff0c;分治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算法。…

十大经典算法总结

正文 排序算法说明 &#xff08;1&#xff09;排序的定义&#xff1a;对一序列对象根据某个关键字进行排序&#xff1b; 输入&#xff1a;n个数&#xff1a;a1,a2,a3,...,an 输出&#xff1a;n个数的排列:a1,a2,a3,...,an&#xff0c;使得a1<a2<a3<...<an。 再…

九大经典算法

1. 冒泡排序&#xff08;Bubble Sort&#xff09; 两个数比较大小&#xff0c;通过两两交换&#xff0c;像水中的泡泡一样&#xff0c;较大的数下沉&#xff0c;较小的数冒起来。 算法描述&#xff1a;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xff0c;就交换它们两个&a…

最常用的五大算法

一、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xff08;又称贪婪算法&#xff09;是指&#xff0c;在对问题求解时&#xff0c;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xff0c;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xff0c;他所做出的仅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

几种经典算法

1.分治法 分治法也叫做分而治之法。核心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依照相同的概念分割成两个或者多个相同的小问题&#xff0c;以便各个击破。 如图所示&#xff1a; 2.递归法 递归法和分而治之法像一对孪生兄弟&#xff0c;都是将一个复杂的算法问题进行分解&#x…

五大常用经典算法—分治算法

原文作者&#xff1a;bigsai 原文地址&#xff1a;五大常用算法&#xff1a;一文搞懂分治算法 目录 前言 分治算法介绍 分治算法经典问题 二分搜索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逆序数) 最大子序列和 最近点对 结语 前言 分治算法&#xff08;divide and conquer&#xff09;是…

十大经典算法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xff08;动图演示&#xff09; 0、算法概述 0.1 算法分类 十种常见排序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xff1a; 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xff1a;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xff0c;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xff0c;因此称为非线性时间比…

OpenX系列标准:OpenDRIVE标准简述

1.概述 ​ 作为一个完整的仿真测试场景描述方案&#xff0c;OpenX系列标准包括&#xff1a;OpenDRIVE、OpenSCENARIO和OpenCRG。 标准文件格式文件内容OpenDRIVE.xodr静态部分&#xff08;如道路拓扑结构、交通标志标线等&#xff09;OpenDRIVE.tdo保存ROD项目时生成的文件&a…

OpenDRIVE坐标系解读

几种坐标系简述 opendrive标准主要包括三种坐标系&#xff1a;inertial(x, y, z)、reference line(s, t, h)、local(u, v, z) 下面这张图片笔者认为还是比较清晰的展示了三种坐标系的关系的&#xff1a; 惯性坐标系&#xff08;Inertial&#xff09; 惯性坐标系最简单&am…

《OpenDRIVE1.6规格文档》6

目录 12 标志12.1 针对标志的车道有效性12.2 标志依赖12.3 标志与物体之间的链接12.4 标志放置12.5 标志信息的复用12.6 控制器 13 铁路13.1 铁轨13.2 转辙器13.2.1 主轨道13.2.2 次轨道13.2.3 搭档转辙器 13.3 车站13.3.1 站台13.3.2 段 14 插图目录15 表格目录 12 标志 如图…

《OpenDRIVE1.6规格文档》4

目录 9.5.7 车道高度9.5.8 从道路超高程中排除车道 9.6 道路标识9.6.1 路标类型和线条9.6.2 显性路标类型和线条9.6.3 路标偏移 9.7 特定车道规则 10 交叉口10.1 来路10.2 联接道路10.2.1 交叉口中联接道路的优先级10.2.2 联接道路的方向 10.3 交叉口内的道路表面10.4 虚拟交叉…

opendrive地理坐标

通过使用基于PROJ&#xff08;一种用于两个坐标系之间数据交换的格式&#xff09;的投影字符串来完成对大地基准的描述。该数据应标为CDATA&#xff0c;因为其可能包含会干预元素属性XML语义的字符。 具体参数参考官方文档&#xff1a;Quick start — PROJ 9.2.0 documentatio…

OpenDRIVE地图图形化

OpenDRIVE地图图形化 前言一、 p l a n V i e w planView planView参数三次曲线弧线螺旋线 二、 e l e v a t i o n P r o f i l e elevationProfile elevationProfile三、 l a t e r a l P r o f i l e lateralProfile lateralProfile总结 前言 关于 O p e n D R I V E OpenD…

opendrive中的几何形状

道路的走向可以是多种多样的&#xff0c;可以是空旷地面上的直线、高速公路上细长的弯道、亦或山区狭窄的转弯。为从数学角度对所有这些道路线进行正确建模&#xff0c;OpenDRIVE提供了多种几何形状元素。 图19展示了五种定义道路参考线几何形状的可行方式&#xff1a; 直线螺…

opendrive中的Road

路网在OpenDRIVE中用 <road> 元素来表示。每条道路都沿一条道路参考线延伸。一条道路必须拥有至少一条宽度大于0的车道。 OpenDrive中的道路可以与真实路网中或为应用而设的路网中的道路相提并论。每条道路由一个或多个 <road> 元素描述。一个 <road> 元素可…

opendrive文件结构

1、 文件结构 OpenDRIVE数据存储于XML文件中&#xff0c;文件拓展名为.xodr。OpenDRIVE压缩文件的拓展名为".xodrz"&#xff08;压缩格式gzip&#xff09;。 OpenDRIVE文件的结构符合XML规则&#xff1b;关联的模式文件在XML中得到引用。用于OpenDRIVE格式的模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