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曲线绘制详解

article/2025/8/15 4:17:18

Matlab画图详解

  连续曲线-plot

  plot()函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画图函数,一般用来画连续的曲线。具体用法如下:
  plot(y):y为纵坐标的值(一个1*n矩阵),y的index作为横坐标。
  plot(x,y): x为横坐标,y为对应纵坐标。
  plot(x,y,’r*-‘):前面的相同,后面’r*-‘表示曲线为红色,点处为*型,用-连接各点。
  plot(x1,y1,’r*-‘,x2,y2,’g.-‘):同时画两条曲线。

  figure():打开一个窗口,一般要画多个曲线是,通过figure打开一个相应的窗口,然后在窗口上画图,若是只有一张,直接用plot就行,会默认打开一个窗口,多张图若是不用figure,则后面的曲线会覆盖前面的。括号里的为数字表示figure数。一个figure可以不用括号直接figure;
 

  上面有用到曲线的形式,颜色,点的形状,线的形式。各参数的可选元素如下:

           b     blue          .     point              -     solidg     green         o     circle             :     dottedr     red           x     x-mark             -.    dashdot c     cyan          +     plus               --    dashed   m     magenta       *     star             (none)  no liney     yellow        s     squarek     black         d     diamondw     white         v     triangle (down)^     triangle (up)<     triangle (left)>     triangle (right)p     pentagramh     hexagram

  xlabel(”): 在x坐标下方的文字说明。
  ylabel(”):在y坐标左方的文字说明,只对当前窗口有效。(都可以添加属性,但不使用这种方式,后面介绍另外一个方式)
  axis([XMIN XMAX YMIN YMAX]):设置x和y坐标轴的范围。(不设置的话根据输入值系统自动选取区间)
  subplot(n,m,k):将一个窗口细分为n*m个小窗口,k为第k个窗口,每个窗口可以画一个曲线。
  title(”):在曲线上面写标题。
  text(x,y,”):在点(x,y)处添加文本说明。
  
  离散曲线-stem
  
  stem( ):与plot的应用方式基本相同,区别在于plot画的是连续的曲线,而stem画的是离散的曲线。

  semilogx( ):与plot用法相似,区别在于x坐标为指数坐标轴。
  semilogy( ):与plot用法相似,区别在于y坐标为指数坐标轴。

  上面具体介绍了常见的一些画图函数和相应的功能,下面通过实际的代码了解其实际应用过程。

y1 = [1,5,7,9,2,5,1,3,9,5];
y2 = [8,5,6,9,4,6,9,2,3,6];
y3 = [2,3,6,4,7,9,2,8,3,9];
y4 = [3,6,8,9,2,7,1,5,9,2];
x2 = [1,3,5,7,9,11,13,15,17,19];
x3 = [1,2,3,4,5,6,7,8,9,10];
x4 = [1,2,3,4,5,6,8,9,10,13];
figure(1);
plot(y1);
figure(2);
plot(x2,y2);
figure(3);
plot(x3,y3,'r.-');
figure(4);
plot(x4,y4,'r.-',xxx,yy,'g*-');
xlabel('x坐标');
ylabel('y坐标');
axis([0 20 0 10]);figure;
subplot(2,2,1);stem(y1,':r*');title('stem');
subplot(2,2,2);stem(x2,y2,'-gx');title('stem');
subplot(2,2,3);semilogx(x3,y3);title('semilogx');text(1,5,'说明');
subplot(2,2,4);semilogy(x4,y4);title('semilogy');

这里画了5个图,下面是具体的结果,可以参照个函数的参数,查看其具体的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Matlab曲线编辑

  上面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画图函数和一些对应的属性设置方法。当对曲线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时,用上面的函数设置比较麻烦,而且不直观,下面介绍Matlab曲线的编辑方式。
  方法如下:当获取了一个曲线时,点击窗口上的一个小箭头(edit plot),双击曲线,既可以进入曲线的编辑状态了。在曲线的编辑状态下,点击坐标轴可以对坐标轴编辑,点击曲线可以对曲线进行编辑。下面有相应图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面的几个图只说明了部分的编辑功能,还有一些不再介绍,可以在菜单工具栏等地方找到相应的操作应用。
  较好的参考:http://blog.csdn.net/wangcj625/article/details/6287735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vJqBKCZO.shtml

相关文章

Matlab在一张图上画多条曲线或分别画

1.在plot曲线时&#xff0c;有时想在一张图上重合画多条曲线&#xff0c;我们只需要在画图命令之前加上hold on就好&#xff0c;比如&#xff1a; t 1:0.1:10&#xff1b; y1 sin(2*pi*t); y1 cos(2*pi*t);plot(y1); hold on; plot(y2);运行结果如下&#xff1a; 那么y1和y…

Matlab——绘制基础曲线

1、代码如下&#xff1a; close all;clear all;clc; %关闭所有图形窗口&#xff0c;清除工作空间所有变量&#xff0c;清空命令行 x0:0.02:10; y1sin(x); y22*sin(x); plot(x,y1,b*:,x,y2,r-); %设置颜色、标记和线型 axis([0 pi 0 2]); %设置坐标轴 title(正弦曲…

matlab绘图学习(二维曲线)

目录 函数 一、plot函数的基本用法: 二、 plot函数的调用格式 &#xff08;1&#xff09;最简单的调用plot(x&#xff09; &#xff08;2&#xff09;当plot函数的参数x是复数向量时&#xff0c;则分别以该向量元素的实部和虚部为横、纵坐标绘制出一条曲线 &#xff08;3&…

C++中的string用法

&#xff08;本人只是小新&#xff0c;写博客就是想记录学习&#xff0c;同时让一些大佬看到我的学习记录可以指出我的错误&#xff09; 目录 &#xff08;1&#xff09;对于string的个人理解 &#xff08;2&#xff09;字符串的输入 &#xff08;3&#xff09;字符串的基本操…

c++ String 用法详解 (全面解析)

一。string的初始化 首先要定义它的头文件 #include<string>string类是一个模板类&#xff0c;位于名字空间std中&#xff0c;通常为方便使用还需要增加&#xff1a; using namespace std;然后我们先将声明一个string类型变量的操作 string a;a "hello";//…

string的使用介绍

目录 标准库中的string类 string类(了解) 编码介绍 string类的常用接口说明 Member functions 测试一&#xff1a;创建对象 测试二&#xff1a;遍历字符串 Iterators 测试三&#xff1a;反向迭代器(Iterators) Capacity 测试四&#xff1a;容器相关(Capacity) 测试…

STL之string用法详解

2.1 string容器介绍 string也属于STL常用容器之一&#xff0c;因此vector&#xff08;参考博客&#xff09;中的大部分方法与迭代器都适用于string容器。string容器用于保存字符串&#xff0c;使用一组连续的内存单元来存放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xff0c;因此也支持随机访问与…

String用法详解

string类 声明 string类本不是STL的容器&#xff0c;但是它与STL容器有着很多相似的操作&#xff0c;因此&#xff0c;把string放在这里一起进行介绍。 之所以抛弃char*的字符串而选用C标准程序库中的string类&#xff0c;是因为他和前者比较起来&#xff0c;不必担心内存是否…

string 的常见用法详解

目录 1.string 的定义 2.string 中内容的访问 3.string 常用函数实例解析 在C语言中&#xff0c;一般使用字符数组 char str[]来存放字符串&#xff0c;但是使用字符串数组有时会显得操作麻烦&#xff0c;在C中加入了string类型。 注意&#xff0c;如果要使用string&#xf…

【C++】STL常用容器总结之十二:string类

13、string类 声明 string类本不是STL的容器&#xff0c;但是它与STL容器有着很多相似的操作&#xff0c;因此&#xff0c;把string放在这里一起进行介绍。 之所以抛弃char*的字符串而选用C标准程序库中的string类&#xff0c;是因为他和前者比较起来&#xff0c;不必担心内…

string的常用用法详解

一般我们在C语言中用到字符串&#xff0c;都是使用字符数组来存放&#xff0c;但是操作字符数组有时候会不便&#xff0c;所以为了方便操作&#xff0c;在C的STL中加入了字符串类型&#xff08;string&#xff09;。 想要复习以往字符数组的相关知识点请点击以下链接&#xff…

对于String的用法详解

目录 一、String的基本用法 二、对于字符串常量池的理解。 三、String类的常见操作。 四、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使用。 一、String的基本用法 1.1String的创建方法 //第一种创建方法 String str"Hellow"; System.out.println(str);//第二种创建方法 S…

String类的常见用法

目录 1、创建字符串的四种方式&#xff1a;(方式一和方式四最常用&#xff09; 2、字符串的字面量&#xff08;也是字符串的对象&#xff09; 3、字符串比较 4、关于字符串的常量池问题 5、手工入池—String 类提供的 intern 方法 6、字符串的不可变性&#xff1a; 7、修…

非抢占式多级反馈队列优先级调度算法 C++实现

介绍 前段时间比较忙&#xff0c;没有更新&#xff0c;这次的也是操作系统的一个实践作业 C实现非抢占式多级反馈队列优先级调度算法&#xff0c;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问题介绍 这里我用课件里的内容 1.应设置多个就绪队列&#xff0c;并为每个队列赋予不同的优先级。第一个队…

多级反馈队列算法补充

http://pages.cs.wisc.edu/~remzi/OSTEP/cpu-sched-mlfq.pdf 本文是多级反馈队列&#xff08;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xff0c;MLFQ&#xff09;算法的一些小补充&#xff08;两个缺陷与修改方法&#xff09;&#xff0c;参考了上面链接。因为自己用中文没有搜到想要的…

操作系统-多级反馈队列

概述 1962年&#xff0c;Corbato首次提出多级反馈队列&#xff0c;应用于兼容时分共享系统(CTSS)。Corbato因在CTSS中的贡献和后来在Multics中的贡献&#xff0c;获得了ACM颁发的图灵奖(Turing Award)。该调度程序经过多年的一系列优化&#xff0c;出现在许多现代操作系统中。 …

操作系统学习(二):浅析多级反馈队列MLFQ

目录 0、引言 1、多级反馈队列&#xff08;MLFQ&#xff09;的基本规则 2、MLFQ的规则具体说明 3、MLFQ调优及其他问题 4、总结 0、引言 在上篇文章操作系统学习&#xff08;一&#xff09;&#xff1a;浅析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算法中讲到&#xff0c;在一个通用的操作系统中…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附Python3实现代码)

一、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是进程调度的一种算法&#xff0c;该调度算法可以不用事先知道各种进程所需的执行时间&#xff0c;还可以较好的满足各种类型进程的需要&#xff0c;是目前共认的一种较好的进程调度算法。 那你可能马上就要问了&#xff0c;多…

调度:多级反馈队列

多级反馈队列&#xff08;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 MLFQ&#xff09;是有Corbato在1962年提出的&#xff0c;用于兼容时分共享系统。现在其经过多年的优化&#xff0c;已经被应用于很多现代操作系统中。多级反馈队列是为了解决两方面问题。一&#xff1a;优化周转时间。在之…

多级队列调度和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实现

多级队列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导航 实验一&#xff1a;银行家算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91251/article/details/115384510 实验二&#xff1a;多级队列调度和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91251/article/details/115530582 实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