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你所不了解的第三代测序技术

article/2025/8/16 0:09:40

揭晓你所不了解的第三代测序技术

浏览 5440 ·讨论 1

biozy楼主
发布于 2015-07-10
只看楼主

什么是第三代测序技术?

第三代测序技术是指单分子测序技术。DNA测序时,不需要经过PCR扩增,实现了对每一条DNA分子的单独测序。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二代测序之所以要进行PCR扩增是为了放大信号,而在第三代测序里,在没有进行PCR扩增的情况下,是怎样做到对碱基信号的识别的呢?本文为你揭晓。
第三代测序技术原理
第三代测序技术原理主要分为两大技术阵营:
第一大阵营是单分子荧光测序,代表性的技术为美国Helicos Biosciences的SMS技术和美国太平洋生物(Pacific Biosciences)的SMRT(single molecule real-time ,SMRT)技术。 HelicosBiosciences公司虽然第一个成功的开发了单分子测序技术,但未能解决读长的问题,最后公司运营失败,被迫在2012年关闭。所以,目前所剩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只有Pacific Bioscience公司推出的单分子实时DNA测序仪。其实纳米孔测序(nanopore sequencing)在国外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但是国内大家喜欢把它列为第四代测序技术。
Pacbio的测序原理是:DNA聚合酶Phi29和模板结合, 4色荧光标记4种带荧光集团的碱基(即是fluoro-dNTP), 在碱基配对阶段, 不同碱基的加入, 会发出不同光, 根据光的波长与峰值可判断进入的碱基类型。
当加入的碱基与DNA链形成化学键的时候,它的荧光基团就被DNA聚合酶切除,荧光消失。这种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不会影响DNA聚合酶的活性,并且在荧光被切除之后,合成的DNA链和天然的DNA链完全一样。
同时这DNA聚合酶是实现超长读长的关键之一,读长主要跟酶的活性保持有关,它主要受激光对其造成的损伤所影响。
第二大阵营为纳米孔测序,代表性的公司为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新型纳米孔测序法(nanopore sequencing)是采用电泳技术,借助电泳驱动单个分子逐一通过纳米孔来实现测序的。
由于纳米孔的直径非常细小,仅允许单个核酸聚合物通过,而ATCG单个碱基的带电性质不一样,通过电信号的差异就能检测出通过的碱基类别,从而实现测序。
SMRT测序技术的关键技术
第一:因为在显微镜实时记录DNA链上的荧光的时候,DNA链周围的众多的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形成了非常强大的荧光背景。这种强大的荧光背景使单分子的荧光探测成为不可能。
PacificBiosciences公司发明了一种直径只有几十纳米的纳米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单分子的DNA聚合酶被固定在这个孔内。在这么小的孔内,DNA链周围的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有限,而且由于A,T,C,G这四种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非常快速地从外面进入到孔内又出去,它们形成了非常稳定的背景荧光信号。
而当某一种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掺入到DNA链时,这种特定颜色的荧光会持续一小段时间,直到新的化学键形成,荧光基团被DNA聚合酶切除为止。
此外,小孔直径也有考究,如果直径大于微波波长,能量就会在衍射效应的作用下穿透面板而泄露出来,从而与周围小孔相互干扰。如果孔径小于波长,能量不会辐射到周围,而是保持直线状态(光衍射的原理),从而可起保护作用。
ZMW(零模波导孔),外径 100多纳米,比检测激光波长小(数百纳米),激光从底部打上去后不能穿透小孔进入上方溶液区,能量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里,正好足够覆盖需要检测的部分,使得信号仅来自这个小反应区域,孔外过多游离核苷酸单体依然留在黑暗中,从而实现将背景降到最低。
第二:共聚焦显微镜实时地快速地对集成在板上的无数的纳米小孔同时进行记录。
第三代测序技术特点
1、它实现了DNA聚合酶内在自身的反应速度,一秒可以测10个碱基,测序速度是化学法测序的2万倍。
2、它实现了DNA聚合酶内在自身的延续性,一个反应就可以测非常长的序列。二代测序现在可以测到上百个碱基,但是三代测序现在就可以测几千个碱基。
3、直接测RNA的序列。既然DNA聚合酶能够实时观测,那么以RNA为模板复制DNA的逆转录酶也同样可以。RNA的直接测序,将大大降低体外逆转录产生的系统误差。
4、第二个是直接测甲基化的DNA序列。实际上DNA聚合酶复制A、T、C、G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正常的C或者甲基化的C为模板,DNA聚合酶停顿的时间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的时间,可以判断模板的C是否甲基化。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1 基因组测序。
由于具有读长长的特点,SMRT测序平台在基因组测序中能降低测序后的Contig数量,明显减少后续的基因组拼接和注释的工作量,节省大量的时间。相对NGS的优势就是能更快获得结果,因此该系统在鉴定新的病原体和细菌的基因组测序方面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通量还很低,所以测人全基因组的话,目前费用还非常高。
2 甲基化研究。
SMRT技术采用的是对DNA聚合酶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聚合酶合成每一个碱基,都有一个时间段,而当模板碱基带有修饰时,聚合酶会慢下来,使带有修饰的碱基两个相邻的脉冲峰之间的距离和参考序列的距离之间的比值如果大于1,由此就可以推断这个位置有修饰。
3 突变鉴定(SNP检测)。
单分子测序的分辨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没有PCR扩增步骤,就没有扩增引入的碱基错误,该优势使其在特定序列的SNP检测,稀有突变及其频率测定中大显身手。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对于FLT3基因是否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有效治疗靶标一直存在质疑。研究人员用单分子测序分析耐药性患者基因,意外发现耐药性与FLT3基因下游出现的稀有新突变有关,重新证明了FLT3基因是这种最常见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有效治疗靶标,打破了一直以来对于这一基因靶标的疑惑。凭借PacBio平均3000bp的读长,获得了更多基因下游的宝贵信息,而基于单核酸分子的测序能够检测到低频率(低至1%)罕见突变,正是这项成果的关键所在。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缺陷
1 SMRT技术的缺陷。
SMRT技术的测序速度很快,每秒约10个dNTP。但是,同时其测序错误率比较高(这几乎是目前单分子测序技术的通病),达到15%。
SMRT技术的缺陷是会出现插入和缺失错误。缺失错误源于有时候碱基掺入速度过快,超过了相机的拍摄帧数;插入错误源于有时候酶随机的选择一些碱基,但并未真的将这些碱基掺入合成链中。
但这些错误是随机的,并不会随着读长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测序覆盖深度的增加会逐渐被消除。未来随着试剂的不断优化以及每个SMRT孔可获得的数据量的增加,单分子测序的原始准确度会逐步提高,且也会进一步提高。
2 纳米孔技术缺陷。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仪器构造简单使用成本低廉;因为它不需要对核苷酸进行标记,也不需要复杂的光学探测系统(如激光发射器和CCD信号采集系统等),能直接对RNA分子进行测序。同时由于它是直接检测每一个碱基的特征性电流,因而能对修饰过的碱基进行测序,这一点对于表观遗传学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缺点就是它采用的是水解测序法,不能进行重复测序,因而无法达到一个满意的测序精确度,通量目前也非常小。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s68Cl5vG.shtml

相关文章

《全基因组测序WGS数据分析——1.DNA测序技术》

WGS(Whole Genome Sequencing) 指将物种细胞里面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全部DNA,检测并排列,此技术几乎能够鉴定出基因组上任何类型的突变。 对于人类来说,全基因组测序的价值是极大的,它的信息包含了所有基因和生命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

DNA 测序技术

DNA 测序技术用以分析特定DNA 片段的碱基序列(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排列方式. 图2 DNA 测序及拼接过程示意图 Fig. 2 Diagram of…

单细胞测序系列之一:测序技术的发展

本文同步发布于个人博客https://www.horosama.com 相关文章链接: 单细胞测序系列之二:单细胞基因组测序 单细胞测序系列之三: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文章目录 1 引言2 第一代测序技术3 第二代测序技术4 第三代测序技术 1 引言 图1 核酸测序技术的…

Nanopore测序技术

Nanopore测序技术 Shaoqian_Ma已关注 0.1142020.04.14 10:59:30字数 2,727阅读 360 纳米孔测序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 本文的参考视频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T4y15727?p9 简介 官网:https://nanoporetech.com/ 优势如下&…

群体遗传学习笔记-测序技术学习

群体遗传学习笔记-测序技术学习 重测序技术简介 全基因组重测序(Resequencing)是对已知参考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不同个体间的基因组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将不同梯度插入片段(Insert-Size&…

生物信息学_测序技术(一)DNA测序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核酸有两类: DNA 携带决定个体性状的遗传信息 RNA 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 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之一,而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存储,不同生物体具有不同的排列顺序&…

测序平台和测序技术是怎么对应的?

测序平台和测序技术是怎么对应的? 可能问了个非常基础甚至有点蠢的问题。真的没有搞懂平台和技术名字的对应关系。 首先,平台其实就是机器名字,而技术是指代不同原理吗? 那么,二代的测序平台和技术都是叫illumina吗…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史之——第一代测序技术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史之——第一代测序技术 2016-11-19 15:55:42 | 分类: 默认分类 [转载]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随后,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DNA测序技术发明。2001年&#xff…

DNA 测序技术的发展:第三代测序法

本文作为DNA测序的最终章,就和大家聊一聊最新一代的DNA测序技术。不相同于上两篇文章中提到的桑格法测序和SBS高通量测序,小编并没有给第三代测序法一个简单的概括性命名。原因是第三代测序的发展方向太多,不好直接概括为某一特定方法。具体来…

重测序专题(一)| 一文了解测序技术的发展

全基因组重测序(Whole-genome re-sequencing),就是对已有参考基因组的物种个体进行再次测序。它可以对单独个体,也可以对群体进行研究。运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手段,在医学上我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医疗,在…

第四代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技术)

第四代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技术) ​ 纳米孔测序技术(又称第四代测序技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测序长度可以达到150kb。这项技术开始于90年代,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技术革新:一、单分子DNA从纳…

理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自用)

首先明确单细胞测序技术不一定是高通量的,有单细胞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内的所有高通量技术,用于单细胞测序的高通量技术。 如果我们要从技术层面理解单细胞测序并分析其优势,就必然绕不开对“…

【单细胞测序】一、单细胞测序技术总结

文章目录 一、 单细胞测序技术简介二、单细胞测序优势三、单细胞测序原理 一、 单细胞测序技术简介 **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 cell sequencing)**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

Hi-C 测序技术(图解详解)

文章目录 一、介绍二、原理及步骤三、三维基因组检测技术比较1、C技术3C(一对一)4C(一对多)5C(多对多)Hi-C(全部互作) 2、基于免疫沉淀技术ChIP-loopChIA-PET 四、总结 一、介绍 Hi…

测序技术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末端终止法 用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试剂(双脱氧核苷酸在脱氧核糖上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所以可被用作链终止试剂)通过聚合酶的引物延伸产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后再进行分离的方法。测序引…

Scala安装及其环境变量配置

Scala版本下载(官网地址https://www.scala-lang.org/)点击INSTALL后,点击PICK A SPECIFIC RELEASE查看Scala版本 这里Scala版本推荐Scala2.12.11, 选择Window版本,然后下载完成,解压放在文件中(路径自己要知…

scala安装及环境配置

Scala 是 Scalable Language 的简写,是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一种类似java的编程语言。scala设计初衷是实现可伸缩的语言、并集成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的各种特性。 Scala的一个主要应用是,结合Spark处理大数据,并且Spark也是…

Scala安装(2.13.8为例)

官网连接:The Scala Programming Language (scala-lang.org) 滑动到官网底部点击DOWNLOAD------Current Version 点击DOWNLOAD SCALA2 选择scala-2.13.8.msi,下载后根据提示安装即可。 安装完成后到电脑的控制面板----系统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

Scala的安装和IDEA的使用(初入茅庐)

一.Scala的概述 Scal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类抽象机制的扩展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子类继承另一种是混入机制,这两种途径都能够避免多重继承的问题。Scala是函数式编程的语言。Scala提供了轻量级的语法用于定义匿名函数,支持高阶函数&#xf…

windows安装scala

一、先将jdk安装好,再进行scala安装 二、安装scala 在官网上下载scala安装包 Scala 2.11.8 | The Scala Programming Languagehttps://www.scala-lang.org/download/2.11.8.html 选scala-2.11.8.msi 点击安装一键到底即可 重点来说一下scala-2.11.8.zip安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