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三)

article/2025/8/26 8:12:41

 1 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一般有 Cache和主存组成

      Cache

             由于在CPU和存储系统间存在数据传送带宽的限制,因此在其中设置了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提高效率,但是由于成本更高,所以cache的容量一般要比内存小的多。

       (1) Cache 原理  将某一段时间内执行的语句集中于某个局部(局部性原理),Cache将访问集中的内容集中在Cache上,在CPU需要数据时,先找Cache,如果没有 再去寻找内存。

        如果Cache的访问命中率为h(失效率为1-h)而Cache的访问周期时间t1,主存储器的访问周期t2,则整个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为            t3=h*t1+(1-h)*t2

       (2) Cache的映射机制: 当CPU发生访问请求时,会先判断Cache中是否包括,这个判断的过程就是Cache的地址映射,常见的映射方法有:

  •      直接映射        多对一              一个主存块只能够复杂到Cache的一个特定位置上。Cache的行号i和主存的块号有函数i=j%m(m为Cache的总行数)
  •       全相联映射  将主存中一个块的地址与块的内容一起存于Cache的行中,速度更快,但控制较为复杂
  •        组相联映射   前两者的折中方案,先将Cache中的块分成组,然后通过直接映射的方式决定组号,再通过相联映射的方式决定Cache的块号

           (3) Cache淘汰算法    常见的有随机淘汰  先进先出(FIFO)淘汰、最近最少使用淘汰法

           (4) Cache存储器的写操作   常使用的方法有  写直达 (写Cache的同时写主存)、写回(写Cache时不立即写主存,而是登淘汰时再写回主存)、标记法。

 

           主存(内存)

                 (1) 主存储器的种类      

  •      RAM:随机存储器  可读写 断电后无法保存,只能暂存数据
  •      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在不断电是信息能够一直保持
  •      D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需要定时刷新以维持信息不丢失
  •      ROM  :只读存储器,出厂前用掩膜技术写入,常用于存放BIOS和微程序控制
  •      闪速存储器:U盘使用类型,可快速写入

       EROM、EPROM、E^{2}PROM

A 即 Access 可读写,O Only 只读、P Programmable,特殊电子设备写入,E  Erasable  可擦写  E平方  说明两个E  第二个表示电子

                (2)主存储器通常是由一片或多篇存储器配以控制电路构成的。容量为W*B  W为存储单位的数量 B为每个word由多少bit组成

                 (3) 主存储器的编码地址     编制的基础是字节 也可以是字(字是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的)

       技术地址位数 首先需要技术编址的字或字节数 然后对2取对数即可

 

2 可靠性与系统性能测评

    (1)可靠性计算

            可靠性计算主要涉及3种系统,串联、并联、冗余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为每个子系统可靠性的乘积         失效率为各个子系统失效率之和

     并联系统   若每个子系统分别用R1 R2 .。。Rn表示    则可靠性为 R=1-(1-R1)*(1-R2)*。。。*(1-Rn)

在并联系统种只有一个子系统是真正需要的,其余n-1个子系统都被称为冗余子系统, 冗余子系统数量越多 无故障时间也会增加

      模冗余系统

     由m(m=2n+1 为奇数)个相同的子系统和一个表决权组成,经过表决器后,m给子系统中占多数的相同结果可作为系统的输出

        (2) 性能性评价

   常用方法有

  • 时钟频率  即主频 仅可以毕竟相同体系系统结构的机器  主频越高速度就越快
  • 指令执行速度   每秒的执行的加法指令速度  单位为KIPS(每秒千条指令) 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          
  • 等效指令法:由于单种指令的MIPS值的局限性出现的的吉普森混合指令速度法。即 通过统计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比例进行计算
  • 数据处理速率(PDR)法: 采用固定的比例来计算数据处理的速度,同时还仅对CPU和主存的速度进行测量,因此局限性较大
  • 核心程序法:把应用程序中用的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测其执行时间,作为评价依据。

 目前一致承认的测试性能较好的方法是   基准测试程序,它有多种不同的基准程序用于不同的测试项目。

  •    正数测试程序:Dhrystone 是用一个来测试编译器和CPU处理整数指令和控制有效性的基准测试程序。
  •    浮点测试程序: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应用领域,浮点计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有许多此类的基准测试程序:
  • =>理论峰值浮点速度:MELOPS,与处理器时钟周期,并行流水线功能部件数相关,是直接计算出的理论值。
  • =>Linpack 基础测试程序:综合性测试程序,除浮点操作外,还测试整个计算机和功能调用登性能
  • SPEC基准程序:是由几十家世界知名计算机大厂商支持的非营利的合作组织开发认可的标准基准程序
  • TPC基准程序:是事务处理委员会编写的基准程序,共包括 TPC-A、TPC-B、TPC-C、TPC-D和TPC-E5种,每一种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3) 校验码

         为实现数据的自动验错和纠错,引入的校验码。最简单的是奇偶校验码,根据信息码中1的个数来决定校验位的取值,使得填入校验位后,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

  •   海明码距   可以在数据代码上添加若干冗余位组成的码字,而将一个码字变成另一个码字时必须改变的最小位数就是码字直接的海明码距,简称 :码距  通过码距可以得出 
  • =>可查出多少位错误:发现“码距小于等于-1”位的错误
  • =>可以纠正多少位的错误    纠正   “小于码距/2”位的错误      如果要纠正n位错,则所需最小的码距应是“2n+1”
  •   海明校验码   具体校验规则可查看  https://blog.csdn.net/jiadajing267/article/details/52949441  
  •  CRC校验码   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差错控制 
  •   CRC校验码计算   根据原始报文生成的多项式推出被除数,在原始报文后面添加若干0(等于校验码的位数)然后除以生成的被除数得到的余数即为校验码,添加到原始报文后面即可
  • CRC错误检查  将需要检查的信息码除以生成多项式,可以整除说明没有问题,否则就是出错了,当CRC检查出错误时,不进行纠错,而是让信息发送方重新发送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raGpe9nN.shtml

相关文章

计算机硬件:内存条的基础知识笔记

在电脑硬件中,CPU、显卡、内存均三者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选择这些核心硬件一定要慎重。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的电脑内存基础知识,让更多的装机朋友们可以更好的学习内存相关知识。 史上最易懂的电脑内存基础知识 内存条的基本概念&#x…

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

从概念上讲,计算机的结构非常简单:**首先布置一根总线,然后将各种硬件设备挂在总线上。**所有的这些设备都有一个控制设备,外部设备都由这些控制器与CPU通信。而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均需通过总线,如图3-1所示。图3-1中的…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不管我们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使用着计算机。 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效率,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协助我们的工作学习我们需要对计算机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计算机历史 定义:计算机(compu…

硬件基础知识点

目录 ①数制转换②码制转换BCD码有权BCD码无权BCD码 ASCII码循环码(格雷码)奇偶校验码原码,反码,补码 ③逻辑运算及逻辑门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异或非) 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的概念由真值表写函数表达式逻辑函数的相等逻辑函数的基…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总结(一 )

1 进制计算 R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将R进制的数的每一位数值用 形式表示 即幂的底数是R 指数位k k是该位数字和小数点之间的距离(在小数点左边 为正,右边为负) 例如 : 10100.01 的十进制计算方式为 10100.01> 1*…

硬件基础知识

实模式 实模式又称为实地址模式,实,即真实,这意味着程序运行的是真实的指令,对指令的动作不作区分,直接执行指令的真实功能,同时也说明发往内存的地址是真实的,对任何地址不加限制地发往内存。…

计算机核心硬件基础知识

文章目录 计算机核心基础前言1、计算机组成原理1.1 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1.1.1控制器1.1.2运算器1.1.3存储器1.1.4输入设备input1.1.5输出设备output 1.2 程序运行与三大核心硬件(CPU 内存 硬盘)的关系 2、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由来2.2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2.3 计算机系统三层结…

电脑基础知识精选(硬件篇)

电脑基础知识精选(硬件篇) 电脑基础知识一、处理器 CPU二、内存 RAM三 、硬盘 Disk四、显卡 GPU五、主板 Motherboard六、电源和显示器七、选配电脑常见问答八、如何开始选配电脑?结尾 电脑基础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 电脑配置的一篇科普性 的文…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一)

一、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快速、高效、可靠运行的基础。 构成:运算器、存储器(取证的主要对象)、控制器和I/O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二、 内存(Memory) 也称内存存储器,ROM\RAM。是cpu、显卡或者其他内存板卡…

1.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考点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2、CPU的组成 3、进制转换 4、存储器与总线 5、输入输出控制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CPU的组成 • 运算器: • 功能: (1)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及附加运算。 &…

计算机基础知识(上)(硬件篇)

1.计算机发展 1.1 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海量数据进行自动、高速地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有很多形式…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1.编程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如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程序员编程的本质就是让计算机去工作,而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2.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关系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xff0…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不管我们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使用着计算机。 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效率,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协助我们的工作学习我们需要对计算机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计算机历史 定义:计算机(comp…

元数据的构建

什么是元数据 orm 框架一般需要定义表的模型,然后模型与表生成映射关系,那么就一定少不了解析模型然后找到与之映射的数据库表,所以,元数据是解析模型获得的,这些元数据将被用于构建 SQL、执行校验,以及用…

元数据与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与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 业务元数据 技术元数据 操作元数据 元数据管理 数据安全管理(Ranger) Apache Ranger 是一个用在 Hadoop 平台上并提供操作、监控、管理综合数据安全的框架。Ranger 的愿景是在 Apache Hadoop 生态系统中提供全面的安全性。 目前,Apa…

什么是元数据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094202189404837&wfrspider&forpc 如果把数据比作人的话,元数据就像数据的“户口本”,表明数据的存储位置(家庭住址)、字段长度(年龄)、字…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的核心功能如下: 元数据采集 在操作方式上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 自动采集:定义自动的、定时的采集任务。采集任务为自动调度的工作单元,为元数据的采集提供自动化的、周期性的,或指定某个时间触发的…

什么是元数据?为何需要元数据?

转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79872 作者:贺易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79872/answer/655656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理解这个问题&…

元数据

一、简介 (一)概念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主要用于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信息,包括数据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 (二)来源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大数据之元数据

文章目录 一、元数据是什么?二、元数据是从哪里来?三、元数据分类四、元数据应用五、元数据管理六、元数据价值写在最后 一、元数据是什么? 歌曲《小芳》中有一段台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