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基础知识点

article/2025/8/26 8:03:03

目录

  • ①数制转换
  • ②码制转换
    • BCD码
      • 有权BCD码
      • 无权BCD码
    • ASCII码
    • 循环码(格雷码)
    • 奇偶校验码
    • 原码,反码,补码
  • ③逻辑运算及逻辑门
    • 与非
    • 或非
    • 与或非
    • 异或
    • 同或(异或非)
  • 逻辑函数
    • 逻辑函数的概念
    • 由真值表写函数表达式
    • 逻辑函数的相等
    • 逻辑函数的基本形式
  •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公式和规则
    • 基本定律
    • 三个规则
      • 代入规则
      • 反演规则
      • 对偶规则
    • 四个常用公式
  • 逻辑门电路
  • 逻辑功能上的特点
  • 电路构成上的基本特征
  •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
  •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
  • 全加器
    • 1位全加器
  • 编码器
  • 译码器
  • 数值比较器
  • 数据选择器
  • 奇偶检测电路
  • R-S触发器
    • 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 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 钟控R-S触发器
  • D触发器
    • 钟控D触发器
    • 边沿D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
  • JK触发器
    • 钟控JK触发器
    • 主从JK触发器
  • 钟控T触发器

①数制转换

D:十进制
B:二进制
H:十六进制

二进制→十六进制
整数部分从右往左,小数部分从左往右。
四个二进制数看作一个十六进制数,不足的补零。
十六进制→二进制同理。
十进制→二进制
方法一:短除法
除二倒取整,乘二正取余
方法二:拆分法(二进制减法)

十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任意的R进制数, 需要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转换, 然后将转换后的两部分结果拼接在一起。  
整数部分转换时通常采用除R取余法, 也就是将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除以R余数即为转换后R进制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 然后将继续除R取余, 直至商为0, 逐次得到的余数就是转换后R进制数整数部分从低到高的各个位数。
小数部分的转换通常采用乘R取整法, 也就是将十进制数的小数部分乘以R, 乘积的整数位就是转换后R进制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 然后将乘积的小数部分继续乘R取整, 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满足精度要求, 逐次得到的乘积整数位就是转换后R进制数小数部分从高到低的各个数位。

②码制转换

BCD码

常用BCD码
每位十进制数用四位8421BCD码表示,位置不变。

有权BCD码

8421BCD码
5421BCD码
2421BCD码

无权BCD码

余三码:每个8421BCD码基础上加3。

余三码例子

ASCII码

在每个由十进制转换成的四位8421BCD码前面加上011。

循环码(格雷码)

循环码,是一种无权码。
特点 :任意两个相邻码之间只有一位不同。
格雷码

奇偶校验码

奇校验
奇校验就是在信息位之前或之后增加1位校验位, 使得校验位与信息位一起构成的码字中所含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
偶校验码则是通过增加1位校验位, 使码字中所含1的个数为偶数。
下表给出了一些4位信息码的奇偶校验码示例, 这里约定校验位为码字的高位。
奇偶校验

原码,反码,补码

二进制数的正、负号也是用0/1表示的。
在定点运算中,最高位为符号位(0为正,1为负)。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相同。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取反。
负数的补码=反码+1。

③逻辑运算及逻辑门

逻辑代数是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运算的代数。 与普通代数一样, 逻辑代数是变量、 常量和一些运算符组成的代数系统。
与普通代数不同:
 (1) 逻辑代数中的变量只有0、 1两种取值。 这两种取值不代表数的大小, 而表示两种不同的状态, 如命题的真假、 电平的高低、 开关的通断、 脉冲的有无等。
 (2) 逻辑代数只有与、 或、 非三种基本运算。 逻辑代数中,变量也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字母A、 B、 C……表示。 由逻辑变量、逻辑常量(0或1)、逻辑运算符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表达式称为逻辑表达式。
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真值表
与或非逻辑符号
国内外与或非

与非

与非

或非

或非

与或非

与或非
与或非运算真值表

异或

异或
异或运算真值表
从异或运算真值表可以看出, 其运算的典型特点是: 输入变量**“相异”为1, “相同”为0**, 这也是“异或”运算名称的含义。

同或(异或非)

同或
同或运算真值表

从真值表可以看出,同或运算的典型特点是:输入变量**“相同”为1,“相异”为0**。

逻辑函数

逻辑函数的概念

一个逻辑表达式可对应于一个逻辑函数。 逻辑函数反映构成表达式的逻辑变量(自变量)与逻辑函数值(因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函数可以用逻辑门电路实现。
因此,逻辑电路图也可以看作是逻辑函数的一种表现形式。
逻辑函数还可以用真值表表示。 真值表就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逻辑函数自变量的所有取值组合以及每种取值对应的函数值。 由于逻辑函数的逻辑变量只有0、 1两种取值, 因此, 对有n个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 其取值组合共有2^n种。 真值表穷尽了输入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 因此能够唯一地表示逻辑函数

由真值表写函数表达式

将每一种使函数值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组合用逻辑与(相乘)的形式表示, 如果变量取值为1, 则用原变量表示, 否则用反变量表示; 再将表示出的逻辑与进行逻辑或(相加), 即可得到F的“与-或”表达式

逻辑函数的相等

设有两个具有相同变量的逻辑函数
      F=f(A1, A2, …, An)
      G=g(A1,A2, …, An)  
若对于A1, A2, …, An的每一种取值组合, F和G都有相同的函数值, 则称F和G是相等的, 记作F=G。
显然, 若两函数相等, 则必然有相同的真值表; 所以, 若两函数的真值表相同, 则它们必然相等。 因此, 要证明两函数相等, 可以列出它们的真值表, 如果完全相同, 则两函数相等

逻辑函数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标准与-或式、 标准或-与式
标准与—或式→与非-与非表达式:对每一个乘积项取两次非。
几种常用的表达式形式包括: 与-或式、 或-与式、 与非-与非式、 或非-或非式、 与或非式等。
例如:
逻辑函数形式转换

  1. 最小项 
     构成逻辑函数的乘积项中, 若每个输入变量都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出现, 且仅出现一次, 这些乘积项就称为最小项, 或称为标准积
     在最小项中, 每个变量只能有原变量或反变量两种表现形式, 因此, 对n个输入变量, 可以构成的最小项最多有2^n个。
     性质
    最小项性质
    标准与-或式也称为标准积之和式, 就是将逻辑函数表示成最小项之和的形式。
      例如:标准与或式
    其中,∑m表示最小项的和, 括号中的数字就是最小项的编号。
       将一个非标准的与-或式转化为标准与-或式,可以采用配项的方法补齐乘积项中没有包含的输入变量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公式和规则

基本定律

交换律
交换律

结合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分配律

反演律
反演律

三变量异或运算满足结合律
规律:奇数个为1时最后结果为1。
三变量异或运算
三变量同或和异或真值表相同。

三个规则

代入规则

任何一个含有变量X的等式, 在出现X的所有地方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T, 则等式仍然成立, 这一规则称为代入规则
例如代入规则推广反演律

反演规则

反演规则定义
两个原则:
(1)保持原来运算的优先级,即先进行与运算,后进行或运算,并注意优先考虑括号内的运算。
(2)对于非变量以外的非号保留不变
例如:
反演规则例子

对偶规则

对任一个逻辑函数F, 如果将其表达式中的0改为1, 1改为0, (+)改为(·), (·)改为(+), 则可得到该逻辑函数的对偶式, 记为F*。
  若有等式F=G, 且F和G分别是逻辑函数F和G的对偶式, 则F*=G*。 这一规则称为对偶规则。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 在运用对偶规则求逻辑函数的对偶式时, 也必须保持原有的运算顺序不变。 与运用反演规则求逻辑函数的反函数不同的是, 求对偶式时, 不能将原变量改为反变量, 也不能将反变量改为原变量

四个常用公式

(1) A+AB=A
证明 A+AB=A(1+B) (依据分配律)
     =A·1
      =A
这一公式也称为吸收律, 其特点是, 如果一个乘积项(AB)完全包含了另一个乘积项(A), 则包含乘积项(AB)是多余的。

公式2
公式3
公式4
公式4推广

逻辑门电路

TTL和CMOS电平

组合逻辑电路也是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部分

逻辑功能上的特点

电路在任何时刻的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状态, 而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 (因为没有记忆性元件)

电路构成上的基本特征

(1) 电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
(2) 输出、 输入之间没有反馈延迟电路
(3) 不包含记忆性元件。 (触发器)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
  (1) 根据给定逻辑电路图, 从电路的输入端开始逐级分析, 写出输出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2) 对写出的输出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3) 列出真值表。
  (4) 分析真值表, 确定电路的逻辑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 确定输入变量、 输出变量及其逻辑状态的含义, 找到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列出真值表。在上一步的基础上, 分析在每一种确定输入组合下对应输出的取值。
(3) 写出输出的逻辑表达式。
(4) 化简或变换成适当的逻辑形式。 化简和变换的形式应根据所选门电路而定。
(5)画出逻辑电路图。

全加器

加法器是进行算术运算的基本单元电路。

1位全加器

1位全加器是实现两个1位二进制数加法运算的电路, 是构成算术运算电路的基本单元全加的含义是在计算时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 还有一种半加器, 它只对本位的数据进行运算, 而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
74LS283:四位补码运算;K=0补码加法,K=1补码减法

编码器

8线-3线编码器
74LS148优先编码器
ST杠:输入使能控制端,只有低电平有效时,芯片才工作。
YEX杠:输出使能控制端
YS:为1正常工作,拓展段

译码器

3线-8线译码器
74LS138
7段译码器74LS48 显示屏

数值比较器

数据选择器

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
74LS151互补输出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奇偶检测电路

R-S触发器

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禁止状态:Q和Q杠都等于1.
当出现RD杠、SD杠同时从0变化到1的情况时, 由于两个与非门的延迟时间不同,触发器的新状态不能预先确定。

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禁止状态:Q和Q杠都等于0.

钟控R-S触发器

防止频繁翻转有毛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CP=0时,Q保持不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CP=1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触发器

钟控D触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0时,保持不变
CP=1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边沿D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

D触发器在时钟信号CP作用期间仍然存在“空翻”现象, 因此要求D在时钟信号有效期间(如高电平)不能发生变化。 为了解决“空翻”问题, 在工程中往往采用维持阻塞触发器, 这种触发器仅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刻才接受输入控制, 实现状态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维持阻塞D触发器在CP上升沿到达前, 建立输入信号D, 在CP上升沿到达时, 接收输入改变触发器的状态; CP上升沿过后, D信号不起作用, 即使D发生改变, 触发器状态也不变, 而保持上升沿到达时的D信号状态。 因此, 维持阻塞D触发器是正边沿触发器。
R杠:使能控制信号,异步清零端
S杠异步置一端

JK触发器

钟控JK触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1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从JK触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钟控T触发器

T=J=K的触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IuPG7F2k.shtml

相关文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总结(一 )

1 进制计算 R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将R进制的数的每一位数值用 形式表示 即幂的底数是R 指数位k k是该位数字和小数点之间的距离(在小数点左边 为正,右边为负) 例如 : 10100.01 的十进制计算方式为 10100.01> 1*…

硬件基础知识

实模式 实模式又称为实地址模式,实,即真实,这意味着程序运行的是真实的指令,对指令的动作不作区分,直接执行指令的真实功能,同时也说明发往内存的地址是真实的,对任何地址不加限制地发往内存。…

计算机核心硬件基础知识

文章目录 计算机核心基础前言1、计算机组成原理1.1 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1.1.1控制器1.1.2运算器1.1.3存储器1.1.4输入设备input1.1.5输出设备output 1.2 程序运行与三大核心硬件(CPU 内存 硬盘)的关系 2、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由来2.2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2.3 计算机系统三层结…

电脑基础知识精选(硬件篇)

电脑基础知识精选(硬件篇) 电脑基础知识一、处理器 CPU二、内存 RAM三 、硬盘 Disk四、显卡 GPU五、主板 Motherboard六、电源和显示器七、选配电脑常见问答八、如何开始选配电脑?结尾 电脑基础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 电脑配置的一篇科普性 的文…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一)

一、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快速、高效、可靠运行的基础。 构成:运算器、存储器(取证的主要对象)、控制器和I/O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二、 内存(Memory) 也称内存存储器,ROM\RAM。是cpu、显卡或者其他内存板卡…

1.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考点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2、CPU的组成 3、进制转换 4、存储器与总线 5、输入输出控制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CPU的组成 • 运算器: • 功能: (1)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及附加运算。 &…

计算机基础知识(上)(硬件篇)

1.计算机发展 1.1 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海量数据进行自动、高速地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有很多形式…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1.编程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如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程序员编程的本质就是让计算机去工作,而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2.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关系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xff0…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不管我们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使用着计算机。 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效率,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协助我们的工作学习我们需要对计算机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计算机历史 定义:计算机(comp…

元数据的构建

什么是元数据 orm 框架一般需要定义表的模型,然后模型与表生成映射关系,那么就一定少不了解析模型然后找到与之映射的数据库表,所以,元数据是解析模型获得的,这些元数据将被用于构建 SQL、执行校验,以及用…

元数据与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与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 业务元数据 技术元数据 操作元数据 元数据管理 数据安全管理(Ranger) Apache Ranger 是一个用在 Hadoop 平台上并提供操作、监控、管理综合数据安全的框架。Ranger 的愿景是在 Apache Hadoop 生态系统中提供全面的安全性。 目前,Apa…

什么是元数据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094202189404837&wfrspider&forpc 如果把数据比作人的话,元数据就像数据的“户口本”,表明数据的存储位置(家庭住址)、字段长度(年龄)、字…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的核心功能如下: 元数据采集 在操作方式上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 自动采集:定义自动的、定时的采集任务。采集任务为自动调度的工作单元,为元数据的采集提供自动化的、周期性的,或指定某个时间触发的…

什么是元数据?为何需要元数据?

转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79872 作者:贺易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79872/answer/655656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理解这个问题&…

元数据

一、简介 (一)概念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主要用于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信息,包括数据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 (二)来源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大数据之元数据

文章目录 一、元数据是什么?二、元数据是从哪里来?三、元数据分类四、元数据应用五、元数据管理六、元数据价值写在最后 一、元数据是什么? 歌曲《小芳》中有一段台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xff…

一文搞懂元数据

之前讲解数据相关的基本概念的文章,做数据产品,这五个概念一定要搞清楚提到了元数据。这篇文章将会展开细讲,主要分享我学习的过程,我的理解,以及对全过程的总结。 01 初识元数据,我被概念绕晕了 接触新概…

什么是元数据,如何管理和利用元数据?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司数字化型智能转型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都需要做元数据建设与管理 。基于元数据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应用设计,比如企业级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实施、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授权管理,统一…

数据元与元数据

元数据:描述其它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other data)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某些时候不特指某个单独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是一组用来描述数据的信息组/数据组,该信息组/数据组中的一切数据、信息&#xff…

什么是元数据(Metadata)

元数据(Metadat)   元数据(Metadata),可能又是一个困惑的中文译文。 【元】,会意字。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 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