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SR501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 , 采用德国原装进口 LHI778 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 , 广泛应 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 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实物图片
电路原理图
采用的BISS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范围2V~6V,用于多种传感器和延时控制器。
电气参数
产品型号 | HC--SR501 人体感应模块 |
工作电压范围 | 直流电压 4.5-20V |
静态电流 | <50uA |
电平输出 | 高 3.3 V / 低 0V |
触发方式 | L 不可重复触发/H 重复触发 |
延时时间 | 0.5-200S( 可调 ) 可制作范围零点几秒 - 几十分钟 |
封锁时间 | 2.5S( 默认 ) 可制作范围零点几秒 - 几十秒 |
感应角度 | <100 度锥角 |
工作温度 | -15-+70 度 |
感应透镜尺寸 | 直径 :23mm( 默认 ) |
电路板外形尺寸 | 32mm*24mm |
功能特点
1 、全自动感应 : 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 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 、光敏控制(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
3 、温度补偿 ( 可选择,出厂时未设 ) :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 30 ~ 32 ℃,探测距离稍变短,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4 、 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
a 、不可重复触发方式 : 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b 、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
5 、具有感应封锁时间 ( 默认设置 :2.5S 封锁时间 ) :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 感应输出时间 ” 和 “ 封锁时间 ” 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几十秒钟 ) 。
6、 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 DC4.5V-20V 。
7 、微功耗: 静态电流 <50 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8 、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感应范围
外部使用说明
外部调节
1、调节距离电位器顺时针旋转,感应距离增大(约 7 米),反之,感应距离减小(约3 米)。
2 、调节延时电位器顺时针旋转,感应延时加长(约 300S ),反之,感应延时减短(约0.5S)。
使用说明
1. 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期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0-3 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
2. 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 ;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3. 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 A 元 B 元)位于较长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 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当人体从正面走向探头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走过时,双元检测不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无差值,因此感应不灵敏或不工作;所以安装感应器时应使探头 双元的方向与人体活动最多的方向尽量相平行,保证人体经过时先后被探头双元所感应。为了增加感应角度范围,本模块采用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但左右两侧仍然比上下两个方向感应范围大、灵敏度强,安装时仍须尽量按以上要求。
论坛中有以51单片机以及热释电传感器为基础做的报警器,电路及代码可以借鉴参考。
http://www.51hei.com/bbs/dpj-110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