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阻抗方程的推导

article/2025/9/21 2:01:51

在传输线理论中,当一段特征阻抗为 Z 0 Z_0 Z0 的传输线的终端连接了一个阻抗为 Z L Z_L ZL 的负载时,看向这段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Z i n Z_{in} Zin 将不再是 Z 0 Z_0 Z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输线阻抗方程 (Transmission Line Impedance Equation) 就是计算此时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Z i n Z_{in} Zin 的公式,它是RF系统中求解阻抗匹配问题的一个重要公式。在进行详细推导之前,我们首先给出传输线阻抗方程的最终形式:
Z i n = Z 0 ⋅ Z L + Z 0 t a n β l Z 0 + Z L t a n β l (1) Z_{in}=Z_0\cdot\frac{Z_L+Z_0{\rm tan}βl}{Z_0+Z_L{\rm tan}βl}\tag{1} Zin=Z0Z0+ZLtanβlZL+Z0tanβl(1)
其中, β = 2 π / λ β=2π/λ β=2π/λ λ λ λ 为在传输线上传播的信号波长, l l l 为传输线的长度。

现在对传输线阻抗方程进行推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一个正弦信号 V 0 + e − j β z V_0^+e^{-jβz} V0+ejβz z < 0 z<0 z<0 入射到这个由传输线和负载构成的RF系统中。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信号的幅值为 V ( z ) V(z) V(z),传输线上相应的电流为 I ( z ) I(z) I(z),它们的比值即为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Z 0 Z_0 Z0;而当信号到达负载时,信号幅值和电流的比值则为负载阻抗 Z L Z_L ZL,此时 z = 0 z=0 z=0 处的阻抗就产生了不连续性。

为了让 z = 0 z=0 z=0 处负载的条件得到满足,传输线上必定产生一个反射信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不匹配导致的信号反射。那么,结合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传输线上任意一点上,传播的电压信号幅值就表示为:
V ( z ) = V 0 + e − j β z + V 0 − e + j β z (2) V(z)=V_0^+e^{-jβz}+V_0^-e^{+jβz}\tag{2} V(z)=V0+ejβz+V0e+jβz(2)
式(2)等号右边第一项为入射信号,第二项为反射信号。传输线上相应产生的电流为:
I ( z ) = V 0 + Z 0 e − j β z − V 0 − Z 0 e + j β z (3) I(z)=\frac{V_0^+}{Z_0}e^{-jβz}-\frac{V_0^-}{Z_0}e^{+jβz}\tag{3} I(z)=Z0V0+ejβzZ0V0e+jβz(3)
留意式(3)等号右边第二项的符号为负,其详细推导过程请查阅教材《微波工程》第二章。

z = 0 z=0 z=0 处,有:
Z L = V ( 0 ) I ( 0 ) = V 0 + + V 0 − V 0 + − V 0 − Z 0 (4) Z_L=\frac{V(0)}{I(0)}=\frac{V_0^++V_0^-}{V_0^+-V_0^-}Z_0\tag{4} ZL=I(0)V(0)=V0+V0V0++V0Z0(4)
移项可得:
V 0 − = Z L − Z 0 Z L + Z 0 V 0 + (5) V_0^-=\frac{Z_L-Z_0}{Z_L+Z_0}V_0^+\tag{5} V0=ZL+Z0ZLZ0V0+(5)
定义反射系数 Γ Γ Γ z = 0 z=0 z=0 处的反射信号幅值与入射信号幅值之比:
Γ = V 0 − V 0 + = Z L − Z 0 Z L + Z 0 (6) Γ=\frac{V_0^-}{V_0^+}=\frac{Z_L-Z_0}{Z_L+Z_0}\tag{6} Γ=V0+V0=ZL+Z0ZLZ0(6)
那么,在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电压信号幅值和电流可以表示为:
V ( z ) = V 0 + ( e − j β z + Γ e + j β z ) (7a) V(z)=V_0^+(e^{-jβz}+Γe^{+jβz})\tag{7a} V(z)=V0+(ejβz+Γe+jβz)(7a)

I ( z ) = V 0 + Z 0 ( e − j β z − Γ e + j β z ) (7b) I(z)=\frac{V_0^+}{Z_0}(e^{-jβz}-Γe^{+jβz})\tag{7b} I(z)=Z0V0+(ejβzΓe+jβz)(7b)

那么,从距离阻抗 l = − z l=-z l=z 处看向此RF系统时感受到的输入阻抗 Z i n Z_{in} Zin 可表示为:
Z i n = V ( − l ) I ( − l ) = V 0 + ( e − j β z + Γ e + j β z ) V 0 + ( e − j β z − Γ e + j β z ) Z 0 = 1 + Γ e − 2 j β l 1 − Γ e − 2 j β l Z 0 (8) Z_{in}=\frac{V(-l)}{I(-l)}=\frac{V_0^+(e^{-jβz}+Γe^{+jβz})}{V_0^+(e^{-jβz}-Γe^{+jβz})}Z_0=\frac{1+Γe^{-2jβl}}{1-Γe^{-2jβl}}Z_0\tag{8} Zin=I(l)V(l)=V0+(ejβzΓe+jβz)V0+(ejβz+Γe+jβz)Z0=1Γe2jβl1+Γe2jβlZ0(8)
将式(6)带入式(8),可得:
Z i n = Z 0 ( Z L + Z 0 ) e + j β l + ( Z L − Z 0 ) e − j β l ( Z L + Z 0 ) e + j β l − ( Z L − Z 0 ) e − j β l (9) Z_{in}= Z_0\frac{(Z_L+Z_0)e^{+jβl}+(Z_L-Z_0)e^{-jβl}}{(Z_L+Z_0)e^{+jβl}-(Z_L-Z_0)e^{-jβl}}\tag{9} Zin=Z0(ZL+Z0)e+jβl(ZLZ0)ejβl(ZL+Z0)e+jβl+(ZLZ0)ejβl(9)
化简可得:
Z i n = Z 0 Z L c o s β l + j Z 0 s i n β l Z 0 c o s β l + j Z L s i n β l (10) Z_{in}=Z_0\frac{Z_L{\rm cos}βl+jZ_0{\rm sin}βl}{Z_0{\rm cos}βl+jZ_L{\rm sin}βl}\tag{10} Zin=Z0Z0cosβl+jZLsinβlZLcosβl+jZ0sinβl(10)
最终,有:
Z i n = Z 0 Z L + j Z 0 t a n β l Z 0 + j Z L t a n β l (11) Z_{in}=Z_0\frac{Z_L+jZ_0{\rm tan}βl}{Z_0+jZ_L{\rm tan}βl}\tag{11} Zin=Z0Z0+jZLtanβlZL+jZ0tanβl(11)
式(11)即为传输线阻抗方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南贝塔」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km9brUkI.shtml

相关文章

PCB阻抗计算

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传输时&#xff0c;要求负载阻抗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xff0c;此时的传输不会产生反射&#xff0c;这表明所有能量都被负载吸收了。反之则在传输中有能量损失。在高速PCB设计中&#xff0c;阻抗的匹配与否关系到信号的质量优劣&#xff0c;下面简单介…

特征阻抗和阻抗匹配_没有诸如对象关系阻抗不匹配之类的东西

特征阻抗和阻抗匹配 过去十年来&#xff0c;ORM的许多批评都错了这一点&#xff0c;因为它不准确。 到本文结尾&#xff0c;我们将得出以下结论&#xff1a; 关系&#xff08;数据&#xff09;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如何得出这个结论&#xff1f; 继续阅读&a…

传输线特征阻抗计算

一直有很多人问我阻抗怎么计算的. 人家问多了,我想给大家整理个材料,于己于人都是个方便.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文档有什么错误,欢迎讨论与指教! 在计算阻抗之前,我想很有必yi要理解这儿阻抗的意义 传输线阻抗的由来以及意义 传输线阻抗是从电报方程推导出来(具体可以查询微…

PCB特征阻抗计算

见教程&#xff1a;链接&#xff1a;https://pan.baidu.com/s/1V4UbEoKfMD1bilwu-Qwdyg 密码&#xff1a;ml6t

射频特征阻抗

Characteris Impendance(特性阻抗&#xff0c;也称为‘特征阻抗’)是我们经常看到并使用自己的术语之一&#xff0c;但非常模糊且难以解释。以下是来自几个不同来源的Characteris Impendance(特性阻抗)的一些定义。 &#xff08;如果您检查10个不同的来源&#xff0c;您会看到1…

高速PCB的特征阻抗设计

我们在高速PCB设计当中,经常对高速信号线做特征阻抗控制来优化信号质量。那特征阻抗是什么东西呢? 1.传输线原理 介绍特征阻抗之前,我们复习下《信号完整性视频》介绍的传输线基本原理。如下图左边是低频电路采用集总参数的RLGC模型,右边高频电路采用分布参数的RLGC模型。…

传输线的波阻抗与特征阻抗

以上是时域方程&#xff0c;而我们的“波阻抗”是定义在频域下的&#xff08;正弦激励&#xff09;。 1&#xff09;“相电压/电流”的第一、二项分别代表了前向传输、反向传输分量&#xff1b; 2&#xff09;前向传输和反向传输分量两者无必然联系。 补充修改&#xff1a; 1&…

PCB寄生参数和特征阻抗

1、微带线Microstrip 相同情况下&#xff0c;PCB板厚H越厚&#xff08;影响很大&#xff09;&#xff1a; 特征阻抗越大&#xff08;H↑ > ln()↑ > Z0↑&#xff09;传输延时几乎不变&#xff08;与H无关&#xff09;寄生电感越大&#xff08;H↑ > ln()↑ > L…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要理解特征阻抗首先要建立一个模型。传输线零阶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xff0c;每一个步长是△X&#xff0c;单位长度的电容为CL&#xff0c;所以每个步长的电容 CCL*△X 然后我们根据电荷量 QU*CI*t &#xff0c;电流I Q / t C * U / t&#xff0c;其中t △X / v得到 电流 …

阻抗,特征阻抗与等效阻抗

目录 一、阻抗 二、 特征阻抗 三、等效阻抗 射频的黄金三角之一就是阻抗&#xff0c;我们在射频设计中&#xff0c;会经常与阻抗打交道&#xff0c;比如特征阻抗&#xff0c;负载阻抗&#xff0c;阻抗匹配等等。更多的时候&#xff0c;我们所设计的射频电路就是一个阻抗匹配…

特性阻抗介绍

特性阻抗:又称“特征阻抗”,它不是直流电阻,属于长线传输中的概念。在高频范围内,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沿到达的地方,信号线和参考平面(电源或地平面)间由于电场的建立,会产生一个瞬间电流,如果传输线是各向同性的,那么只要信号在传输,就始终存在一个电流I,而如果信…

单播、广播和多播地址以及组播ip与组播mac间的换算

转自&#xff1a;https://www.cnblogs.com/songdada/articles/4039468.html 除地址类外&#xff0c;还可根据传输的消息特征将IP地址分为单播、广播或多播。主机使用IP地址进行一对一&#xff08;单播&#xff09;、一对多&#xff08;多播&#xff09;或一对所有&#xff08;…

IP组播----组播基础 组播服务模型、组播地址

一、简介 IPv4传输方式有三种&#xff1a;单播、组播、广播 单播&#xff1a;信息源为每个需要信息的主机都发送一份独立的报文组播&#xff1a;信息源将保温发送到一个特定的组播IP地址&#xff0c;只有加入了这个组的主机才能接收广播&#xff1a;信息源将信息发送给网段中…

组播的地址范围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组播的地址是保留的D类地址从224.0.0.0—239.255.255.255&#xff0c;而且一些地址有特定的用处如&#xff0c;224.0.0.0—244.0.0.255只能用于局域网中路由器是不会转发的&#xff0c;并且224.0.0.1是所有主机的地址&am…

组播地址分类 Cyrus

一、组播地址分类 Multicast地址&#xff1a;224.0.0.0-239.255.255.255第一组八位元组为1110 Multicast地址也分为&#xff1a;预留的局部链路地址、全球范围地址、限制范围地址和GLOP地址。 >预留的局部链路地址(reserved link local address)&#xff1a; 保留给本地网段…

IPv6的组播地址

理解IPV6的组播地址 IPv6的组播地址通常是为IPv6的组播服务&#xff0c;而IPv6通信的核心大量的使用了组播&#xff0c;IPv6不再使用广播&#xff0c;这与IPv4的通信不同&#xff0c;然而要理解IPv6的组播&#xff0c;首先需要明白三个关键点&#xff1a; 第一、任何节点都能…

基于udp协议的组播

1. 广播的方式是发送给同一网段下的所有主机&#xff0c;过多的广播数据会占用大量带宽&#xff0c;会造成广播风暴&#xff0c; 影响正常通信; 2. 所以 主机之间一对 一组 的通信模式&#xff0c;即组播&#xff0c;只有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收到此组内的所有数据 ; 3.…

IPv4、IPv6地址、组播地址及子网子划分详解四

IPv4、IPv6地址、组播地址及子网子划分详解四 6、IPv66.1、国际IP地址分配方式&#xff1a;6.2、IPv6的结构6.3、IPv6地址简写方式6.4、地址类型6.4.1、单播地址6.4.2、组播地址6.4.3、任意播地址6.5、IPv6接口ID的生成方法 6、IPv6 IPv4地址总数2324,294,967,296 IPv6地址总数…

07-IP组播配置指导

1 组播概述 1.1 组播简介 作为一种与单播&#xff08;Unicast&#xff09;和广播&#xff08;Broadcast&#xff09;并列的通信方式&#xff0c;组播&#xff08;Multicast&#xff09;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xff0c;从而实现了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

IPv4、IPv6地址、组播地址及子网子划分详解一

IPv4、IPv6地址、组播地址及子网子划分详解一 一、IPv4地址1、IP地址的定义2、IP术语3、IP地址的组成3.1、我们前面讲到IP地址是软件地址&#xff0c;那硬件地址是什么&#xff1f;3.2、IP地址的编址方案4、IP地址的分类4.1、网络地址4.2、保留的IP地址4.3、私有IP地址4.4、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