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模拟器中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动态地址转换)

article/2025/10/3 23:20:20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思科模拟器中的动态地址转换 ,主讲ACL和接口进行地址转换、地址池范围地址转换、静态一对一地址转换。

园区网内通常情况下有很多台主机,从ISP申请并给园区网中的每台主机分配一个合法IP地址是不现实的,为了使所有内部主机都可以连接到Internet,需要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此外,地址转换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隐藏内部局域网中的主机,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

情境分析

传统的NAT一般是指一对一的地址映射,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的内部网络主机与外部网络通信的需要,而NAPT是实现网络地址转换后多个本地IP地址对应一个或多个全局IP地址。采用动态的NAPT实现局域网多台主机共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来访问互联网。

所需设备:

(1)Cisco 2911路由器2台。

(2)Cisco-HWIC-2T高速同步串行模块2个。

(3)Cisco 3560交换机1台。

(4)Cisco Catalyst 2960交换机2台。

(5)DCE串口和DTE串口线1条。

(6)直通线3条。

(7)交叉线2条。

(8)PC机2台,服务器1台。

(9)Console线1条。

任务拓扑,如图5-3-1-1所示。

2123354b81214cd7a7f1a71a268ac1d2.png

图5-3-1  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网络设备和PC的IP地址及端口信息,如表5-3-1所示。

表5-3-1  网络设备和PC的IP地址及端口信息表

设备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Router-A

Gig0/0

192.168.10.1

255.255.255.0

Se0/3/0

201.1.8.1

255.255.255.0

Router-B

Gig0/0

202.1.1.254

255.255.255.0

Se0/3/0(DCE)

201.1.8.10

255.255.255.0

C3560

VLAN10

192.168.1.254

255.255.255.0

VLAN20

192.168.2.254

255.255.255.0

Gig0/1

192.168.10.2

255.255.255.0

PC1

192.168.1.1

255.255.255.0

192.168.1.254

PC2

192.168.2.1

255.255.255.0

192.168.2.254

WEB服务器

202.1.1.1

255.255.255.0

202.1.1.254

步骤实现

步骤1:按照如图5-3-1所示,连接网络拓扑结构图。

步骤2:按照如表5-3-1所示,配置计算机和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步骤3:配置路由器A的主机名称和接口IP地址。

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A  修改主机名Router-A(config)#int g0/0  进入端口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给主机配置一个网段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接口Router-A(config)#int s0/3/0  进入串口线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201.1.8.1 255.255.255.0  配置一个网段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Router-A(config-if)#

步骤4:配置路由器B的主机名称和接口IP地址。

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B   修改主机名Router-B(config)#int s0/3/0  进入高速串口线Route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设置DCE设备端口的时钟频率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201.1.8.10 255.255.255.0  配置一个网段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Router-B(config)#int g0/0Router-B(config-if)#ip add 202.1.1.254 255.255.255.0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Router-B(config-if)#

步骤5:配置交换机C3560的主机名称和接口IP地址。

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C3560  修改主机名为C3560Switch(config)#ip routing  打开路由通信功能C3560(config)#int g0/1C3560(config-if)#no switchport                          !将交换端口转换为物理端口C3560(config-if)#ip add 192.168.10.2 255.255.255.0 !配置交换机物理端口IP地址C3560(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C3560(config-if)#exit

步骤6:配置交换机C2960的主机名称,创建vlan10和20,将fa0/1划入vlan10,fa0/2划入vlan20。

Switch(config)#hostname C2960C2960(config)#vlan 10C2960(config-vlan)#exitC2960(config)#vlan 20C2960(config-vlan)#exitC2960(config)#int f0/1C29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端口开启访问功能C296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把vlan10 划分到端口里面C2960(config)#int f0/2  进入接口C29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为访问模式C296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把vlan20划分到端口里面C2960(config-if)#

步骤7:在交换机C3560上创建VLAN、配置中继链路,设置SVI接口IP地址。

[中继就是trunk]

C3560(config)#vlan 10C3560(config-vlan)#exitC3560(config)#vlan 20C3560(config-vlan)#exitC3560(config)#int f0/1C35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trunk:允许所有vlan通过C3560(config-if)#exitC3560(config)#int vlan 10C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C3560(config-if)#no shutdownC3560(config)#int vlan 20C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C3560(config-if)#no shutdownC3560(config-if)#

步骤8:在交换机C3560和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路由,实现各部门与公司网络出口的链路通信

C3560(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1    Router-A(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0.2[下一跳]Router-A(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0.2

默认路由,静态路由,下一跳详细讲解:http://t.csdn.cn/XAvKX

步骤9:在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默认路由,实现外网可达

Router-A(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1.1.8.10

步骤10:在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动态NAPT实现公司内网用户可以访问外网WEB服务器

Router-A(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定义需要通过地址转换访问外网的用户Router-A(config)#ip nat pool 123 201.1.8.1 201.1.8.10 netmask 255.255.255.0                                          !定义地址池名字为123,通过网段201.1.8.1-201.1.8.10/24Router-A(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123 overload!配置动态NAPT实现地址转换Router-A(config)#int s0/3/0                               !进入出口路由外网接口Router-A(config-if)#ip nat outside                          !定义NAT的外网接口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int g0/0                                   !进入出口路由器的内网接口Router-A(config-if)#ip nat inside                            !定义NAT的内网接口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

 步骤11:测试内网用户访问外网WEB服务器,实验发现是可以的

24adff317dd74d0eac90a73840fa0abc.png

步骤12:查看NAT配置信息

(1)查看NAT映射表Router-A#show ip nat translations(2)查看NAT信息统计表。Router-A#show ip nat statistics 

相关知识

1.NAT简介:

目前互联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IP地址需求急剧膨胀,IP地址空间衰竭,NAT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NAT特性的使用,使得一个组织内部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可以在互联网上通信使用的公有IP地址,从而实现了组织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而不需要重新给组织内部网络中的每台主机分配公有IP地址。

NAT的优点:(1)节省IP资源,解决IP地址短缺。(2)可以实现服务器TCP负载均衡,维持TCP会话。(3)连接地址池中的IP是可以是虚拟IP,不一定需要配置在物理接口上,这样维护起来比较方便。(4)可以解决地址重叠问题。NAT的缺点:(1)增加了传输延迟。(2)隐藏了端对端的IP地址,不利于某些程序的应用。(3)不便于跟踪、管理。

2.NAT工作过程:

第一步:客户机将数据包发给运行NAT的计算机。第二步:NAT将数据包中的端口号和专用的IP地址换成它自己的端口号和公用的IP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给外部网络的目的主机,同时记录一个跟踪信息在映像表中,以便向客户机发送回答信息。第三步:外部网络发送回答信息给NAT。第四步:NAT将所收到的数据包的端口号和公用IP地址转换为客户机的端口号和内部网络使用的专用IP地址并转发给客户机。

3.NAT的配置

(1)静态NAT:将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这种方法要求申请到的合法IP地址足够多,可以与内部IP地址一一对应。静态NAT一般用于那些需要固定的合法IP地址的主机,比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

配置步骤:

(1)定义内部源地址静态转换关系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local-address global-address(2)定义接口连接内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3)定义接口连接外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outside示例实现: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 201.1.1.1Router(config)# int e0/1Router(config-if)# in nat insideRouter(config)# int s0/1Router(config-if)# in nat outside

(2)动态NAT

将多个合法IP地址统一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IP地址池,当有主机需要访问外网时,就分配一个合法IP地址与内部地址进行转换,当主机用完后,就归还该地址。对于NAT池,如果同时联网用户太多,可能出现地址耗尽的问题

配置步骤:(1)定义全局IP地址池Router(config)# ip nat pool address-pool start-address end-address {network mask | prefix-length prefix-length }(2)定义访问控制列表,只有匹配该列表的地址才能转换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ip-address wildcard(3)定义内部源地址动态转换关系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address-pool(4)定义接口连接内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5)定义接口连接外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outside示例实现:Router(config)# ip nat pool to_internet 201.1.1.1 201.1.1.2 netmask 255.255.255.0Router(config)#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to_internetRouter(config)# int e0/1Router(config-if)# in nat inside  设置端口为入端口Router(config)# int s0/1Router(config-if)# in nat outside  设置端口为出端口

(3)PAT(端口NAT)

使用端口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内部地址映射为一个合法地址,用不同的端口号区分各个内部地址。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合法IP地址。路由器支持的PAT会话数是有限制的,所以使用PAT的局域网,其网络的规模不应该太大。

在端口复用技术中,用端口区分的不是一台主机,而是一个网络连接(会话),当一台主机同时建立了多个会话时,它的每个会话会占用一个端口映射。理论上讲,一个IP地址可以映射约65000个会话,但实际的路由器往往只支持几千个会话(Cisco支持约4000个),

配置步骤:(1)定义访问控制列表,只有匹配该列表的地址才能转换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ip-address wildcard(2)定义内部源地址复用转换关系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interface interface-number overloadIp nat in s l [acl号] in f0/1 o(3)定义接口连接内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4)定义接口连接外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outside示例实现:Router(config)#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interface s0/1 overloadRouter(config)# int e0/1Router(config-if)# in nat insideRouter(config)# int s0/1Router(config-if)# in nat outside

小结:

动态地址转换:
例:把ACL1 和F0/1接口进行 地址转换 
R1(config)#ip nat in source l 1 in f0/1 overload   例:创建名字为123的pool地址池,地址池范围为192.168.10.10-192.168.20.20/24
R1(config)#ip nat in s l 10 pool 123 overload 
R1(config)#ip nat pool 123 192.168.10.10 192.168.20.20 netmask 255.255.255.0静态地址转换:
是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的,一般用于FTP或者Web服务器上面的
R1(config)#ip nat in source static 192.168.10.10 202.10.10.10 

每日一言: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i6mZOZ4J.shtml

相关文章

NAT--静态、动态、NAPT、Easy-ip、NAT server

静态NAT 静态 NAT ( Static NAT )&#xff08; 一对一 &#xff09;。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xff0c;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xff0c;是一直不变的。 实验拓扑&#xff1a; PC配置 AR1 <Huawei>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

静态NAPT部署

实验拓扑 Jan16公司搭建了网站服务器&#xff0c;用于对外发布官方网站&#xff0c;公司只租用了一个互联网IP地址用于互联网的访问。为了保障内部网络的安全和互联网IP地址不足的情况&#xff0c;需在出口路由中配置静态NAPT&#xff0c;用于将内部服务器映射到互联网IP地址上…

NAT 和 NAPT

出处&#xff1a;http://bbs.51cto.com/thread-878322-1.html NAT&#xff08;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xff0c;网络地址转换&#xff09;是将IP数据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xff0c;NAT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这…

华为静态NAT、动态NAT、NAPT、Easy NAT配置实例

一、NAT的四种类型 1&#xff0c;静态NAT&#xff08;服务器地址转换&#xff09; 静态NAT实现了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转换&#xff0c;一个公网地址对应一个私网地址 2&#xff0c;动态NAT 动态NAT基于地址池来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转换&#xff0c;转换是随机的 …

华为 静态NAT---动态NAT---NAPT---Easy IP---NAT服务器工作原理和示例配置

目 录 一、NAT简介 二、NAT好处&#xff1a; 三、静态NAT工作原理和示例配置 1. 静态NAT工作原理 2. 静态NAT配置示例 四、动态NAT工作原理和示例配置 1. 动态NAT工作原理 2.动态NAT示例配置 五、NAPT工作原理和示例配置 1. NAPT工作原理 2.NAPT示例配置 六…

华为设备的NAT、NAPT、easy IP的区别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NAT&#xff0c;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xff0c;是一种将私有&#xff08;保留&#xff09;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xff0c;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

6.NATNAPT

7. NAT&NAPT 它们都是地址转换NAPT与NAT的区别在于 NAT是NAT是一对一转换&#xff0c;NAPT是多对一转换。通俗来说NAT是一个内部地址转换成一个外部地址进行通信的&#xff0c;而NAPT是多个内部地址使用同一地址不同端口转换成外部地址进行通信的。 //配置完动态路由Rout…

NAPT之NAT地址池、NAPT之easy-ip、NAT-Server

NAPT之NAT地址池 拓扑 需求 实现企业内网主机&#xff08;PC1-PC4&#xff09;访问公网网站服务器&#xff08;Server1&#xff09; 配置步骤 第一步&#xff1a;给PC1-PC4/Server1配置接口IP地址&#xff0c;掩码&#xff0c;网关 第二步&#xff1a;R1配置默认路由 -边界…

NAT和NAPT

NAT和NAPT引入原因 IPV4是一个32位的地址&#xff0c;最大容纳为 2 32&#xff0c;就这还包括了广播地址、网络地址等主机不可用的IP地址。也就是40多亿。现在全球电子设备的IP地址已经远远超过了40亿。所以IP地址不是不够用了吗&#xff1f;为什么现在的网络还好好的呢&…

路由 NAT(简介、静态NAT、动态NAT、NATServer、NAPT、Easy-ip、NAT地址映射表)

4.1.0 路由 NAT&#xff08;简介、静态NAT、动态NAT、NATServer、NAPT、Easy-ip、NAT地址映射表&#xff09; 目录 简介NAT地址映射表静态NAT简介操作案例 动态NAT简介操作案例 NAT Server简介操作案例 NAPT简介操作案例 Easy-ip简介操作案例 简介 为了有效节约公网IPv4地址&a…

NAPT-PT技术实现

一实验原理 NAPT-PT全称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由于静态NAT-PT和动态NAT-PT都比较浪费IPV4地址&#xff0c;比没有体现出IPV6的优越特性。在本实验中采用NAPT-PT&#xff0c;只有一个IPV4地址&#xff0c;用端口来表识IPV6网中的主机。 二实…

NAPT实验

CLI举例&#xff1a;私网用户通过NAPT访问Internet&#xff08;限制公网地址对应的私网地址数&#xff09; **组网需求&#xff1a; 某公司在网络边界处部署了FW作为安全网关。为了使私网中10.1.1.0/24网段的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nternet&#xff0c;需要在FW上配置源NAT策略。除…

NAPT的类型(Cone NAT、Symmetric NAT)

NAPT与NAT的区别在于&#xff0c;NAPT不仅转换IP包中的IP地址&#xff0c;还对IP包中TCP和UDP的Port进行转换。这使得多台私有网主机利用1个NAT公共IP就可以同时和公共网进行通信。&#xff08;NAPT多了对TCP和UDP的端口号的转换&#xff09; 一、带防火墙的NAT NAT一开始的功…

NAT / NAPT

目录 一、前言 二、网络地址转换(NAT) 2.1 NAT如何解决IP冲突 2.2 SNAT / DNAT 2.3 SNAT工作原理 2.3.1 案例1&#xff08;NAT&#xff09; 2.3.2 案例2&#xff08;NAPT&#xff09; 2.4 DNAT 三、总结 一、前言 本人在学习Bridge/Router的过程中&#xff0c;发现在…

NAT与NAPT

一、NAT和NAPT的概念 NAT&#xff08;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xff0c;网络地址转换&#xff09;&#xff1a;NAT是将IP数据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使用少量的公网IP地址代表较多的私网IP地址的方式&#xff0c;仅支持地址转换&#xff0c;不支持端…

华为eNSP:静态NAT、动态NAT、端口NAT的配置(NAPT)-网络地址转换

静态NAT的配置 一、拓扑图 二、路由器的配置 1、配置端口IP AP1: [Huawei]interface gigabitether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1 24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nterface gigabitether 0/0/2 [Huawei-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 192.1…

NAT基础:NAT技术原理,静态NAT、动态NAT、NAPT、Easy IP、NAT Server的原理,以及各NAT的配置方法和转换示例。

目录 NAT 技术原理&#xff1a; 静态NAT原理&#xff1a; 静态NAT&#xff08;土豪用法&#xff09;&#xff1a; NAT转换示例&#xff1a; 静态NAT配置方法介绍&#xff1a; 1、方式一&#xff1a; 2、方式二&#xff1a; 静态NAT的配置实例&#xff1a; 动态NAT原理&…

NAT、Napt(地址转换技术)详解

NAT的由来 IPv4即网际网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的缩写。IPv4定义一个跨越异种网络互连的超级网&#xff0c;它为每个网际网的节点分配全球唯一IP地址。如果我们把Internet比作一个邮政系统&#xff0c;那么IP地址的作用就等同于包含城市、街区、门牌编号在内…

静态NAT、NAT server、NAPT区别

NAT NAT&#xff08;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xff09;是将IP数据报文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 NAPT&#xff08;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网络地址端口转换&#xff09;可以实现并发的地址转换。 它允许多个内部地址映射到同一个…

IP协议与NAT/NAPT技术

文章目录 IP协议一、什么是IP协议1、IPv4协议报文格式关于分片 2、IP地址3、子网划分与CIDR4、特殊的IP地址5、公网IP和私网IP6、IP地址的分配(DHCP) 二、NAT/NAPT技术1、接口与IP的关系2、路由器的LAN口与WAN口3、NAPT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IPv4与IPv6四、ICMP协议1、关于ping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