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IP协议:
版本:4bit,version。表示协议版本,在这里被设为4(0100)。
IHL:4bit,header length。首部长度,用于指明首部有多长(定长部分+选项)。
区分服务:8bit,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如今已经发生了改变,前六位表示服务类别,后两位表示拥塞通知信息。
总长度:16bit,total length。表示 一个IP数据报总共可以携带2^16的字节的数据,包括首部。
标识:16bit,identification。用于让目标主机确定新到达的数据报是哪一个数据包的分段。
标志:3bit,flags。
reserved bit:待定(保留)
don’t fragment:是否允许路由器分割数据包(为1则代表为分片)
more fragment:是否是最后一个段(为0则代表后没有数据包)
分段偏移量:13bit,fragment offset。表示该段在当前数据报中的位置。
生存期:(TTL生存时间)8bit,time to live。表示该数据包还能被路由器转发几次。当值为0时,路由器不再转发直接丢掉
协议:8bit,protocol。表示携带的载荷用的协议(上层使用的协议类型)是什么。TCP为(6),UDP为0(17),ICMP为0x01(1),IGMP为0x02(2)。
头校验和(首部校验和):16bit,header checksum。校验和,用于检测是否有数据错误。
源地址:32bit,source address。发送这个数据报的地址,是一个IP v4地址。
目的地址:32bit,destination address。接受这个数据包的地址,也是一个IP v4地址。
选项:option。语序后续版本协议包含一些原设计中没有的东西
最大传输单元(MTU):
网络链路存在MTU (最大传输单元), 链路层数据帧可封装数据的上限,不同链路的MTU不同
MSS(最大段长度):
TCP分段时应保证数据部分内容小于最大段长度,理论值为1460字节;这个值需要进行协商,在三次握手的SYN包中协商,如果不一致则按照小的值执行;
VRP:
华为公司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多种的硬件平台之上。VRP拥有一致的网路界面、用户界面和管理界面,为用户提供了灵活丰富的应用解决方案。
VRP平台以TCP/IP协议族为核心,实现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多种协议,在操作系统中集成了路由交换技术、Qos技术、安全技术和IP语音技术等数据通信功能,并以IP转发引擎技术作为基础,为网络设备提供了出色的数据转发能力。
用户视图:尖括号<>,只可以查看
<Huawei>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接口IP配置情况的摘要信息
Physical ---物理层面具备通信条件
Protocol ---协议层面具备通信条件
<Huawei>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Huawei]
可以进行全局类的配置
[Huawei]sysname R1 --修改路由器名称
Tab按键可以补全命令
?-----可以展示后面的命令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进入接口视图
[R1-GigabitEthernet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
May 15 2022 11:42:30-08:00 R1 %%01IFNET/4/LINK_STATE(l)[0]:The line protocol IP on th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has entered the UP state.
[R1-GigabitEthernet0/0/0]quit –退回上一个视图(或者直接q)
[R1]
1. 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默认的是用户视图< Huawei >,系统视图是 [ Huawei ])
2. sysname #修改名字
3. interface + GigabitEtherne+ 对应的接口名字 #从而对该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
4. ip address + ip地址 + 子网掩码 #给接口添加对应的IP
5. undo + 你配置过的命令 #就可以删除你配置过的命令
6. quit #退出
7. save #保存配置信息命令
访问服务器方式:
- 通过IP地址访问
- 通过域名进行访问
- 通过应用程序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