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解析

article/2025/10/2 16:19:36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_数据链路 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解析: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运输层的任务是: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分。

网络层:①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②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物理层:比特流的传送,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OSI七层网络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四层协议: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IP、网络接口层

五层协议: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网络协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指语法、_语义_和_同步_。

解析:网络协议含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3.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_7E FE 27 7D 7D 65 7E__(用十六进制写出)。From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解析:from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字节填充方法:当信息字段中出现和标志字段一样的比特(Ox7E)组合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使这种形式上和标志字段一样的比特组合不出现在信息字段中。

(1)每一个Ox7E字节转变成为2字节序列(Ox7D,0x5E).

(2)若信息字段中出现一个(Ox7D)的字节(即出现了和转义字符一样的比特组合),则把Ox7D转变成为2字节序列(Ox7D,0x5D)。

(3)若信息字段中出现ASCII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0x20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面要加入一个0x7D字范,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例如,出现0x03(在控制字符中是“传输结束”ETX)就要把它转变为2字节序列(Ox7D, 0x23)。

4、14.23.210.8和193.15.15.111的类别分别是__A__类地址和_C_类地址。

From第四章网络层

 

5、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67.199.170.82/27,那么,这个地址块的地址数是__32__首地址是_167.199.170.64__

解析:无分类编址CIDR的斜线记法,CIDR使用32位的地址掩码

首地址(最小地址)是:10100111 11000111 10101010 01000000(即167.199.170.64)

末地址是:10100111 11000111 10101010 01011111(即167.199.170.95)

注意:前27位保持一致

6、一个IPv6地址0000:0000:0F53:6382:AB00:67DB:BB27:7332用零压缩方法写成简洁形式为_::F53:6382:AB00:67DB:BB27:7332__。

解析:From第五章网络层

零压缩:一连串连续的零可以为一对冒号所取代。

7、某客户使用UDP将数据发送给一服务器,数据共16字节,则在运输层的传输效率为_0.364__。

解析:from第五章运输层

Udp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8+16=24字节 (首部字段占8字节)

传输效率=16/24=0.364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OSI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功能的层________。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2、在计算机网络中,______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数据量

A.吞吐量       B.频带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传输速率

解析:from第一章-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时延,吞吐量,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3、IPv4的IP地址有___位二进制数。

A.64位        B.48位          C.32位         D.24位

4、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 IP 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____。

A.为全 0      B.为全 1         C.相同         D.不同

解析:第四章网络层-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子网——三级IP地址:IP::={<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子网掩码:假定一个数据报已经到达路由器R1,那么路由器使用子网掩码来转发到她的子网。

三级IP地址的子网掩码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所有子网的子网掩码都是相同的。

5、下列哪个传输层协议提供低开销传输可用于不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____

A.TCP         B.IP             C.UDP          D.HTTP

解析:运输层协议:TCP、UDP    网际层:IP协议     应用层:HTTP

UDP和IP都是无连接的协议和不可靠传输的协议。

6、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____。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

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   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From第四章网络层

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三个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和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

7、在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______。 

A.双绞线     B.通信卫星   C.同轴电缆    D.光纤

解析:from第二章物理层 导引型传输媒体

光纤特点:①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②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③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④体积小,重量轻。这在现有电缆管道已拥塞不堪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8、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______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时分多路复用  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

解析:from第二章物理层-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9、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那么,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____个字节的数据

A.70        B.100             C.30          D.170

解析:from第五章运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

在一个TCP连接中传送的字节流中的每一个字节都按顺序编号。整个要传送的字节流的起始序号必须在连接建立时设置。首部中的序号字段值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例如,一报文段的序号字段值是301,而携带的数据共有100字节。这就表明:本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是301,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是400。显然,下一个报文段(如果还有的话)的数据序号应当从401开始,即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字段值应为401。这个字段的名称也叫做“报文段序号”。

10、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______。 

A.RIP           B.ICMP             C.BGP          D.OSPF

解析:from第四章网络层-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RIP和OSPF 等,外部网关协议:BGP。

11、关于无分类编址CID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CIDR使用不同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B.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C.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少。 

D.使用CIDR,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多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因为网络前缀越长,路由就越具体。

解析:from第四章网络层-无分类编址CIDR

IP地址::= {<网络前缀>,<主机号>},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多

12、下列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______。

A.IP、TCP、和UDP B.ARP、IP和UDP C.FTP、SMTP和HTTP  D.ICMP、RARP和ARP

应用层协议:域名系统DNS、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简单邮件传送的SMTP协议,文件传送协议FTP、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运输层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际层协议:网际协议IP、ARP地址解析协议、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 和BG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协议、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数据链路层:点对点PPP协议、CSMA/CD协议

13、Internet服务提供者的英文简写是______。 

A.DNS      B.NII      C.OSI      D.ISP

解析: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14、超文本的含义是______。 

A.该文本中含有声音                    B.该文本中含有二进制数   

C.该文本中含有链接到其他文本的链接点  D.该文本中含有图像

15、设有2条路由21.1.193.0/24和21.1.194.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覆盖这2条路由的地址是______。 

A.21.1.200.0/22 B.21.1.192.0/23 C.21.1.192.0/22 D.21.1.224.0/20

解析:from第四章网络层-无分类编址CIDR

由于一个CIDR地址块中有很多地址,所以在路由表中就利用CIDR地址块来查找目的网络,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很多个(例如上千个)路由。路由聚合也称为构成超网。

21.1.193.000010101 00000001 11000001 0

21.1.194.000010101 00000001 11000010 0

21.1.192.000010101 00000001 11000000 0 所以选C.21.1.192.0/22

16、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利用POP3协议______。

A.创建邮件      B.加密邮件     C.发送邮件       D.接收邮件

解析:现在常用的邮件读取协议有两个,即邮局协议第3个版本 POP3和网际报文存取协议IMAP 

17、传输层可以通过______标识不同的应用。 

A.物理地址    B.端口号      C.IP地址      D.逻辑地址

解析:from第五章运输层-端口的作用

两个计算机中的进程要互相通信,不仅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为了找到对方的计算机),而且要知道对方的端口号(为了找到对方计算机中的应用进程)

18、在TCP/IP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经常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下面关于客户和服务器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B.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C.服务器是服务请求方,客户是服务提供方。

D.个客户程序可与多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解析:from第一章概述-互联网的组成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19、HTTP 的默认端口是____。

A.53          B.23          C.80          D.79

解析:

20、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有效载荷分别为200B和600B,第一段的序号是100。主机B正确接收后,发送给主机A的确认序号为______。 

A.300    B.700        C.800       D.900

解析:与第9题类似:100+200+600=900

21、域名服务DNS的正向解析是:______

A.将域名转换为物理地址       B.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C.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D.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

解析:from第六章应用层-DNS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域名)转换为IP地址。域名系统其实就是名字系统。

22、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_____个IP数据报片

A.4        B.5           C.6           D.7

解析:from第四章网络层

对于以太网V2的MAC帧,数据长度的范围为46~1500字节,即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即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IP数据报的总长度)。

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的长度=IP数据报的总长度-IP数据报首部长度,IP数据报首部最小长度是20字节,故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1500-20=1480字节。

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用户数据报UDP=UDP的数据部分+UDP首部。UDP首部为8字节,所以每个用户数据报UDP长度=1480-8=1472字节。所以,应当划分为8192/1472≈6个IP数据报片。

其中有5个IP数据报,每个I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长度=1472+8=1480字节;第6个I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长度=8192+8)-5*1480=800字节。

总长度(字节)

片偏移

原始数据长度

8192+8=8200

0

数据报片1

1480

0

数据报片2

1480

1480/8=185

数据报片3

1480

1480×2/8=370

数据报片4

1480

1480×3/8=555

数据报片5

1480

1480×4/8=740

数据报片6

800

1480×5/8=925

2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_________和差错检测。

  1. 虚拟路由     B.报文分片       C. 透明传输        D.分组转发

解析:from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透明传输透明表示: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

差错检测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24、关于OSPF和RIP协议中路由信息的广播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A.OSPF向全网广播,RIP仅向相邻路由器广播  B.RIP向全网广播,OSPF仅向相邻路由器广播

C.OSPF和RIP都向全网广播                 D.OSPF和RIP都仅向相邻路由器广播

解析:OSPF和RIP都是路由选择协议中的内部网关协议

向谁发送

发送内容

何时发送

RIP

仅仅相邻路由器

自己现在的路由表

固定时间间隔

OSPF

本系统所有路由器

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路由表的部分信息)

当链路状态变化时

25、URL的一般格式是______。

A. /<路径>/<文件名>/(主机)        B. <通信协议>: //<主机>/<路径>/<文件名>

C. <通信协议>: /<主机>/(文件名)   D. //<主机>/<路径>/(文件名): <通信协议>

解析:URL的一般形式由四个部分组成:

<协议>://<主机>:<端口>/<路径>  端口可省略

26、E-mail地址的格式为______

A. 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            B. @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

C. 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            D. 用户名@域名邮件

27、下列IP地址中,错误的IP地址是______。

A.202.256.10.21    B.203.2.11.32     C.202.10.15.15     D.202.2.2.2

解析:不能超过255

28、以太网规定了一个最短帧长____,凡是长度小于最短帧长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A.512字节          B.64字节           C.1500字节         D.1024字节

解析:from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IEEE 802.3标准规定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即为无效的 MAC帧:

  1.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2.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
  3. 收到的帧的MAC客户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46 ~1500字节之间。考虑到MAC帧首部和尾部的长度共有18字节,可以得出有效的MAC帧长度为64~1518字节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MAC 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29、____有利于减少路由器之间的路由选择信息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整个互联网的性能。

  1. 路由聚合         B.IPv6              C.虚拟专用网        D.分片

解析:from第四章网络层-无分类编址CIDR

定义:由于一个CIDR地址块中有很多地址,所以在路由表中就利用CIDR地址块来查找目的网络,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很多个(例如上千个)路由。路由聚合也称为构成超网。

作用:有利于减少路由器之间的路由选择信息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整个互联网的性能。

30、下列选项中____不属于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的网络类别。

A.广域          B.城域网            C.个人区域网        D.分组交换网

解析:FROM第一章概述-互联网的类别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解释以下名词: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WWW: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一个分布式的超媒体系统,它是超文本系统的扩充,是一个大规模、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可以非常方便地从互联网上的一个站点链接到另一个站点。

超链:即链接,是超媒体的组成部分,将节点连接在一起,描述节点之间的关系

超媒体:超级媒体的简称,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

2.UDP和IP的不可靠程度是否相同?请加以解释。

不同。①UDP用户数据报的检验和 既检验数据报的首部又检验整个的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而IP数据报的检验和仅仅检验IP数据报的首部。

UDP用户数据报的检验和还增加了伪首部,即还检验了下面的IP数据报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补充:相同之处:①UDP和IP都是无连接的协议和不可靠传输的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和IP数据报的首部都有校验和字段。当校验出有差错时,就把收到的UDP用户数据报或IP数据包丢弃。

3、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传递给下一结点。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①高效②灵活③迅速④可靠。

缺点: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

解析:from第一章概述-互联网的组成

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

1.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5 C

                  N3        8 9 C

                  N6        4 5 C

                  N8        3 4 C

                  N9        5 6 C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答:更新后的路由表为:

目的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       解析

                  N1        7        A         无最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5>2,更新,写5C

                  N3        9        C         新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5<8,距离变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4=4,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6>4,距离变大,不改变

解析:from第四章网络层-距离向量算法

2. TCP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所示:

cwnd

 n

1

1

2

2

4

3

8

4

16

5

32

6

33

7

34

8

35

9

36

10

37

11

38

12

39

13

cwnd

 n

40

14

41

15

42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21

26

22

1

23

2

24

4

25

8

26

(1)试画出如图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4)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5)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答:(1)如图

(2)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

(3)在RTT=16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因为题目给出,下一个RTT的拥塞窗口减半了。

在RTT=22之后发送方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因为题目给出,下一个RTT的拥塞窗口下降到1了。

(4)第1轮次: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32,因为从RTT=6起,就进入了拥塞避免状态,每经过一个RTT,拥塞窗口就加1。

第18轮次: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拥塞窗口42的一半,即21。

24轮次: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拥塞窗口26的一半,即13。

(5)检测出报文段丢失时,拥塞窗口cwnd是8,因此拥塞窗口cwnd的数值应当减半,等于4,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检测报文段丢失时拥塞窗口8的一半,即4。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GjbkIQeD.shtml

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谢希仁(第8版)第三章习题答案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链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链路&#xff1a; 是一个结点到相邻节点的物理线路。 数据链路&#xff1a; 数据在线路上传输时&#xff0c;需要协议控制数据的传输&#xff0c;实现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网络(1~3)课后题答案(全)

4-8章课后题答案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32529/article/details/104854566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32529/article/details/105034024 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xff1f; 计算机网络是互联、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自治&#xff1a;计算机系统彼此独立…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含答案)

1单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xff08;A&#xff09;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IEEE802.3u标准是指&#xff08;B&#xff09; A. 以太网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 课后答案第七版课后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八版课后答案第七版 第一章 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xff1f;答&#xff1a;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xff1a;&#xff08;1&#xff09;报文分组&#xff0c;加首部&#xff08;2&#xff09;经路由器储存转…

计算机网络部分习题答案

一、概念辨析题(简答、名词解释)5小题, 共25分 二、理论分析题(计算题)5小题,共25分 三、协议分析题3小题, 共20分 四、综合应用题3小题, 共30分 一、第一章 1.(简答题)简述P2P技术。P2P与传统的C/S通信方式最大区别是什么&#xff1f; P2P即对等连接&#xff0c;是指两个…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第8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5-01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xff0c;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xff1f;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xff1f; 地位&#xff1a;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xff0c;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底层。 功能&#xff1a;向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课后习题答案

一、 &#xff08;1&#xff09;假设一个主机 IP 地址为 192.55.12.120&#xff0c;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0&#xff0c;试求其子网号、主机号以及广播地址。&#xff08;2&#xff09;如果子网掩码改为 255.255.192.0&#xff0c;那么下列哪些主机&#xff1a;&#xff08…

遍历——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 Iterator Pattern&#xff1a;迭代器模式&#xff0c;是GoF23种设计模式中属于行为型模式的一种。 ​ 迭代器的模式已经是很多高级编程语言中常用的设计模式了&#xff0c;体现的位置也是方方面面都可以&#xff0c;比如最常用的for循环就是如此。 ​ 在JAVA中…

迭代器模式:理解与实践

本文收录于JavaStarter &#xff0c;里面有我完整的Java系列文章&#xff0c;学习或面试都可以看看 &#xff08;一&#xff09;什么是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应该是23种设计模式中&#xff0c;程序员最容易理解的设计模式了&#xff0c;因为迭代器模式在日常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使…

C#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文章目录 迭代器模式模式分类模式产生的原因模式的灵感来源模式类图代码实现迭代器模式总结迭代器模式的优点&#xff1a;迭代器模式的缺点&#xff1a; 本篇博客将介绍迭代器模式&#xff0c;迭代器模式将一个聚合对象保存数据的职责&#xff0c;和它遍历数据的职责…

迭代器模式实例与代码分析

目录 前言 一、&#x1f30d;迭代器&#xff08;Iterator&#xff09;模式是什么&#xff1f;&#x1f30d; 二、&#x1f30d;迭代器&#xff08;Iterator&#xff09;模式的优缺点&#x1f30d; 三、&#x1f30d;迭代器&#xff08;Iterator&#xff09;模式的结构&…

设计模式作业 之迭代器模式

设计一个逐页迭代器,每次可返回指定个数(一页)元素,并将该迭代器用手对数据进行分页处理。绘制对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xff08;1&#xff09;绘制类图 &#xff08;2&#xff09;代码实现 AbstractAggregate类&#xff1a; package lib6.iterator;public interface…

迭代器模式讲解

学习设计模式&#xff0c;让你提升百倍 专栏重点文章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基础前奏&#xff08;上&#xff09;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基础前奏&#xff08;下&#xff09;设计模式创建者模式之单例模式设计模式创建者模式之工厂模式设计模式创建者模式之原型模式设计模式创建者模式之建…

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十三)

目录 1. 背景 1.1 学院展示问题 1.2 迭代器模式概述 2. 迭代器模式 2.1 迭代器解决院校展示 2.2 迭代器模式在JDK ArrayList中的应用 1. 背景 1.1 学院展示问题 编写程序展示一个学校院系结构&#xff1a;需求是这样&#xff0c;要在一个页面中展示出学校的院系 组成&am…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附代码示例)

一. 传统方式 以学校院系展示为例&#xff0c;实现在一个页面展示学校的院系组成&#xff0c;一个学校有多个学院&#xff0c;一个学院有多个系。传统方式实现类图如下&#xff1a; 传统方式将学院看做是学校的子类&#xff0c;系是学院的子类&#xff0c;这样实际上是站在组织…

C++设计模式(20)——迭代器模式

亦称&#xff1a; Iterator 意图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xff0c; 让你能在不暴露集合底层表现形式 &#xff08;列表、 栈和树等&#xff09; 的情况下遍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 问题 集合是编程中最常使用的数据类型之一。 尽管如此&#xff0c; 集合只是一组对…

迭代器模式 - Unity

文章目录 迭代器模式结构实现应用场景优缺点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是对象行为型模式&#xff0c;它提供一个对象来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元素&#xff08;遍历元素的算法&#xff09;&#xff0c;且不暴露底层实现。 集合是编程中非常常见的数据结构之一。对…

迭代器模式(C++实现)

迭代器模式 1.定义2.迭代器模式的相关组成抽象聚合类具体聚合类抽象迭代器类具体迭代器类 3.代码实现运行结果演示 4.优缺点 1.定义 提供一种顺序访问集合内元素的方法&#xff0c;但不暴露集合内部实现细节的设计模式&#xff0c;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 迭代器模式将数据的存储…

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xff0c; 让你能在不暴露集合底层表现形式 &#xff08;列表、 栈和树等&#xff09; 的情况下遍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 集合是编程中最常使用的数据类型之一。 尽管如此&#xff0c; 集合只是一组对象的容器而已。大部分集合使用简单列表存储…

Java设计模式之行为型:迭代器模式

一、什么是迭代器模式&#xff1a; 实际开发中&#xff0c;我们针对不同的需求&#xff0c;可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遍历整个整合对象&#xff0c;但我们不希望在集合容器的抽象接口层中充斥着各种不同的遍历操作&#xff0c;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能完成下面功能的迭代器&#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