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Harper
审核 | gongyouliu
编辑 | auroral-L
人工智能,将改变全世界各行各业的现有工作方式,商业模式以及相关的经济结构,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呢?最最基本的一点,当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取代人类工作者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避免人类大批失业,社会陷入动荡的危险局面呢?
从刀耕火种时代至今,人类历史上的协作分工基本都遵循一个类似金字塔形状的社会结构模型,少数人影响、领导和指挥较多的人,较多的人再进一步影响或者管理更多的人,逐级向下,金字塔底层是大量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人。无论是在古罗马的奴隶社会还是在中国汉唐直到明清的皇权社会,抑或是在今天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总是努力寻求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平衡。
迄今为止,唯一能够稍微改变这种金字塔结构的现象,是在发达国家中可以观察到的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和蓝领工人的减少。这种金字塔最下面两层的人数比例,不再呈现绝对化的梯形关系,而是有可能融合为一个更大的人群。
在过去几千年里,人类在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做得诸多变革,其实大多数都是为了让这个金字塔结构工作起来更高效。比如几乎在同一时间,欧洲的古罗马和中国的秦帝国都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从本质上说,今天的现代人还是在做着与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人和秦人一样的事情,我们建设了通达全世界的互联网,我们有发达的空运、海运、陆运,为全世界每个角落配送世界各地生产的产品,新技术的普及和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都是为了让人类金字塔构型的社会分工,更加合理和高效。
在现代商业体系中处于金字塔的顶层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为整个经济活动的总体战略布局指示方向--这个人群的数量最少;处于稍下层的企业家们,则在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经济体系设计最符合自身企业需求的商业模式,这个人群的数量稍多。
企业里的中层管理者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际执行过程里既负责监控执行效果,又负责制定具体执行策略,实施人员管理。这个人群的数量相当大,在中国也许有数千万人;而更多的人则投入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当中,包括产品的生产制造者,技术的研发者,商品运输者等等。这个人群在中国有好几亿人。
这种社会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石就是分工协作,从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到简单的重复性的脑力或者体力劳动,分别由数量不同的人群承担。那么人工智能到来后,如果50%以上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类过去数千年来分工协作的金字塔结构,会不会变得不再稳定呢?
这大概涉及三个问题:第一:金字塔底层原本从事简单工作的人,如果都涌向金字塔中部甚至塔顶,试图去尝试艺术创作、决策分析、领导管理等工作,金字塔会不会就此坍塌呢?第二个问题是现在社会里,在金字塔结构中分工协作的人,本来是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上升通道的,如果底层工作都由机器来完成,人们是不是就缺少了向上发展所必须的实际锻炼机会呢?第三,最重要的是,如果未来失去工作的人都必须从简单工作转换为相对复杂的脑力劳动,那么他们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来说将是一个庞大的架构,那些中年失去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怎么可能重新开始一次历时五年到10年的学习深造呢?
带着这几个问题,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留言。
本文的视频版本可以直接点击下面视频观看,欢迎关注数据与智能视频号获取更多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