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能力提升|《金字塔原理》

article/2025/10/6 4:43:29

「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2021/3/28
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所以在和人沟通的时候需要明确三件事:谁是我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结构: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 先总结后具体
  • 先框架后细节
  • 先结论后原因
  • 先结果后过程
  • 先论点后论据

[image:67F47B29-9464-424F-BBFC-7BEB22C70569-41509-000026C80AFE9817/v2-56c46fb3df064ef33f1e5464e0449822_1440w.jpg.png]

训练表达者

  • 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
  • 想清楚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沟通效果

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

具体做法

  • 自上而下表达
  • 自下而上思考
  • 纵向结论概括
  • 横向归类分组
  • 序言讲故事
  • 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1. 读者认为你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你表达思想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2. 受众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3. 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结构必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
  4. 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层次上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多个思想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理过程,而被并列排在了一起。
  5. 人类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思想。

一、表达的逻辑

WHY(为什么用金字塔结构)

  1. 当听别人讲话或者看文章时,会发生组织思想的现象,大脑会将同时出现或者位置相邻的几个思想相联系,用某种逻辑模式(金字塔结构)组织它们。
  2. 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找出逻辑关系。
  3. 仅以逻辑方法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
  4. 最有效的表达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在列出具体项目,即自上而下的表达思想。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1.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的方式。
  2. 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在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1. 思维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2.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纵向:文章中任意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3. 组织思想的四种逻辑顺序:「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3」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4」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4. 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关键就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中,并根据以上规则进行检验。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文章中的思想应组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

  1. 从金字塔顶端开始自上而下地沿着各个分支将思想一层一层地呈现给读者。
  2.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梳理思想的过程:
    「1」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2」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3」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关系
  1. 纵向关系能够很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利用纵向联系,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兴趣了解思路进展。
  2. 将“思想”定义为“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即表达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受众传递新的信息,因为人一般不会阅读自己已经了解的内容。
  3. 读者不一定会同意作者从第一个表述到最后一个表述的思维进展方式,但至少能够明确了解作者的思路,而这是作者期望的最好效果。
  4. 要吸引读者的全部注意力,就必须在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之前,避免引起读者的疑问,也必须在引起读者疑问之前,避免先给出对该问题的答案。
  5. 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在于它迫使你在清理思路的时候,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横向关系
  1. 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者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
  2.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者谓语所做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3. 归纳性思想组合中的思想相互联系,可以用同一个名字表示组中所有思想,比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
  4. 如果选择演绎法来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就必须进行3段论式的论述;如果选择归纳法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就必须保证该思想在逻辑上具有共同点,并且可以用同一个名字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序言的结构
  1. 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叙述形式出现,因此应当按照典型的叙述模式发展。
  2. 序言的开头应该向读者说明“背景(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在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可称为“冲突(complication)”,使读者提出文章将要“回答(answer)”的“疑问(question)”。
  3. 序言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读者,作者已经了解或将要了解作者正在讨论主题的一些信息,从而使读者想起他本人的疑问。
  4. 了解纵向关系就可以确定某一层次上的思维组必须表达哪种信息,即必须回答针对上一层次的思想读者所提出的新疑问。
  5. 了解横向关系,就可以判断组织在一起的思想是否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表达了信息,即是否是正确的归纳或演绎论述。
  6. 了解读者最早提出的疑问,将确保组织和呈现的思想与读者有关联,即文章中的思想有助于回答读者的初始问题。

HOW(如何构建金字塔)

首先文章的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将有一个包括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其次句子的主语就是文章的主题。

自上而下法(通常相对容易一些)
  1. 最开始思考的是最容易确定的事情,即文章的主题,以及读者对该主题的了解情况。
  2. 应当先利用序言的结构,将头脑中的观点、论点、想法逐个梳理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步骤
  1. 画出主题方框
    金字塔结构最顶部的方框,填入要讨论的主题。前提是已知要讨论什么主题,否则跳到步骤2;
  2. 设想主要问题
    确定文章的读者,思考文章将面对哪些对象?希望文章能够回答读者脑中关于该主题的哪些疑问?如果不能确定跳到步骤4;
  3. 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如果还不清楚答案,需要注明有能力回答该疑问。
  4. 说明“背景”
    需要证明现阶段能够清晰论述该主要的疑问和答案。具体做法:把要讨论的主题和“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5. 指出“冲突”
    考虑“背景”中发生了哪些能使读者产生疑问的“冲突”。
  6. 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背景”中“冲突”的介绍应当直接导致读者提出疑问 ,否则应重新介绍“背景”中的“冲突”,使之可以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一旦确定了主要“疑问”,其他要素都很容易在金字塔结构中各就各位。
总结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 提出主题思想
  2.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法(从关键句层次着手)

三步走步骤

  1. 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考要点
    确定行动性思想(介绍需要采取的行动)的有效性比确定描述性思想(说明背景或介绍信息)的有效性更容易一些。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3. 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 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应该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序言具体写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文章的序言需要做到,通过向读者讲述一个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2. 每一个好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相当于引入某种“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所谓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3. 要想给读者讲一个“好故事”,就应该给他们讲一个他们已经知道的“故事”,或者是他们应当知道的“故事”(如果读者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
  4. 先向读者传递简单易懂、容易接受的信息,比他们在混乱的思想中摸索,更容易接受全篇的思想。
  5. 序言要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儒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话题。
  6. 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背景
  1.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
  2. 引入“背景”的时机,就是能够作出关于文章主题独立的、无争议的表述的时候。
  3. 表述的独立性是指,在此表述之前无需用其他表述以论述其准确含义。
  4. 表述的无争议性是指,预计读者肯定更够理解并接受该表述。
冲突
  1. 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
  2. 多数文章回答以下4种疑问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序言结构

序言必须采取“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但是各部分的顺序可以有所变化。

  1. 基本结构: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2.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3.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4.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5.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关键句要点(或称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
  1. 不仅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2.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就应该列出关键句要点,然后为第一个要点起一个小标题,由此开始写作。
  3. 关键句要点必须要表达文章的思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序言长度
  1. 一般情况序言需要2~3段。
好的序言的原则
  1.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 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答案”。
  3.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的常见模式

写文章通常是回答以下4类问题之一:

  1. 我们应该做什么?
  2. 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
  3. 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4.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不明推论

区别
  1.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2. 归纳推理时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
  3. 在演绎过程中,每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而在归纳过程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演绎推理

步骤
(1)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2)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者谓语,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3)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或者:
(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案

  1. 演绎推理过程繁琐,主要是因为必须从简单明了的思想推导出复杂的思想。
  2. 关键句的层次上尽量避免使用演绎法论述,尽量用归纳法取而代之。因为归纳法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3. 演绎推理的过程不要超过4个步骤以及推导出的结论不要超过两个。
  4. 演绎关系的建立,要求推理过程中的第二步对第一步作出评述,并推导出一个结论。
不明推论
  1. 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寻找支持该假设的信息
  2. 一旦获得支持假设的信息,推理过程就变成了归纳法。
归纳推理
  1. 需要具备的两项主要技能:正确定义该组思想;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2. 进行归纳推理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名次,这个词必须是一个单一名词。

二、思考的逻辑

冷静思考(Hard- Headed Thinking)

  1. 首先找出将思想联系起来的逻辑框架,并确定逻辑顺序
  2. 然后概括总结各组思想的隐含意义——即所谓的归纳跃进(inductive lea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逻辑顺序

金字塔原理第二条规则: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时间(步骤)顺序「确定前因后果关系」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举个例子:在思考如何举办一场活动时,可以根据步骤顺序进行思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结构(空间)顺序「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成整体」

结构顺序就是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举个例子: 公司组织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程度(重要性)顺序「将类似事物按重要性归为一组」

明确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根据每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等程度高低排序,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举个例子: 在思考纽约经济衰退的原因并进行结构呈现时,可以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创建逻辑结构
  1. 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MECE原则」:
    (1)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没有重叠,没有排他性
    (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2. 通常有3种划分组织活动的方式:
    (1)根据活动本身「各部分展现的是一个逻辑过程,应采用时间顺序」
    (2)根据活动发生的地点「各部分呈现的是地理状况,应采用结构顺序」
    (3)根据针对特定产品、市场或客户活动的集合「是一种归类,各部分应采用重要性顺序」

概括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1.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也可以是描述性一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2.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1.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2.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3.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传,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理想流程
  1. 界定问题
  2. 结构化分析问题
  3. 分析/找到解决方案
  4. 组成金字塔与他人交流

界定问题(使用“连续分析的方法”来界定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1. 设想问题产生的领域
  2. 说明什么事情的发生打乱了该领域的稳定(困扰/困惑)
  3. 确定非期望结果(现状 R1)
  4. 确定期望结果(目标 R2)
  5. 确定是否已经采取了解决问题的行动
  6. 确定分析所要回答的疑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构化分析问题

标准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信息资料入手(在收集数据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
  1. 提出各种假设
  2.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3.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4.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设计诊断框架
  1. 呈现有形结构
  2. 寻找因果关系
  3. 归类分组
    根据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这三种结构化分析的方法去建立诊断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去找问题的原因,然后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建立逻辑树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比如用序列分析法来构思:

  1. 是否有问题
  2. 问题在哪里
  3. 为什么存在
  4. 我们能做什么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建立诊断框架(是非问题分析)
分析呈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演示的逻辑

采取何种演示形式,取决于内容的长短和针对的人数

  1. 信息短,而且只对一个或几个人,可以采用书面备忘录或者报告的形式,直接发给收件人,让其自行阅读。
  2. 信息短,但针对很多人,采用要点备忘录或者视觉资料文件,以便坐在一起讨论。
  3. 信息长,而且针对很多人,采用幻灯片的形式,用投影仪或者电脑放映图像。

书面呈现金字塔

  • 多级标题法
  • 下划线法
  • 数字编号法
  • 行首缩进法
  • 项目符号法

PPT呈现金字塔

基本原则
  1. 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2.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相配合;
  3.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1. 步骤:
    (1)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2)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2. 文章要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简单的方法就是:主观臆想那些当初用来得出思想(观点、论点、措施)的图像。

五、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法解释的原因

  1. 结构根本不存在,如想发明一件新东西
  2. 结构是无形的,如存在于大脑或DNA中,只能分析其结果
  3. 结构不能解释结果

外展推理

任何推理都要涉及以下3个实体

  1. 规则(关于世界组成方式的看法)
  2. 情况(世界上存在的已知事实)
  3. 结果(如果把规则用于该情况,预期将发生的事情)
分析性外展推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科学性外展推理
  1. 假设一个能解释结果的结构
  2. 设计一项能证实或排除假设的实验
  3. 进行实验以得出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
  4. 循环进行这一流程,作分支假设或后续假设,以界定其他可能性,如此循环往复

六、个人总结

  1. 金字塔原理实用性强,是一个思考、表达的好工具,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相对花费时间较多,阅读性价比不高,相对来说,推荐冯唐的《老聃的金字塔原理》,原理分析到位,篇幅较短,容易理解。
  2. 金字塔原理是思考和表达的一种模式,任何事情都可以提取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下一个层次有三到七个分论点做支撑,每个分论点下面再有三到七个分分论点做支撑,这样一层一层延伸,就像金字塔一样。有些类似写作文的总分总结构,或者说是论点论据论证。
  3. 重要原则:MECE法则各个分论点之间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说白了就是要不重不漏。确实能够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效率。论点不重复,就不用做无用功,提高思考效率;论点没遗漏,思维就严谨,提高思考质量。
  4. 用处:
    (1)解决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时,自下而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金字塔。有了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较为有效;
    (2)管理手下:对于某个问题,先根据经验提出假设,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等到手下提交报告,再做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金字塔,管理起来最有效;
    (3)交流成果:需要交流的时候,自上而下,从金字塔顶端开始汇报。
  5. 最大感受:《金字塔原理》全书都在介绍讲解金字塔原理,但《金字塔原理》并没有特别符合书中讲解的原则:
    (1)“要学会讲故事,提高观众的注意力”,但是书中几乎没有故事可言;
    (2)“金字塔原理的目的是为了让思考清晰表达清晰”,这本书给人一种结构混乱的感觉;
    (3)“金字塔原理倡导观点简洁明快、逻辑清晰”,但是本来一千字差不错就能讲清楚的一个道理,用了一本书的篇幅来讲。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wrscwWiF.shtml

相关文章

马斯洛金字塔的大秘密

废话不多说,直接切主题: (以上图片为UCD课件内容)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代码的马斯洛金字塔理论

马斯洛曾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 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其中的一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我们可以把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如图1所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往上&…

从特岗教师的需求金字塔,重新理解乡村、教育和科技

教师节刚刚过去,尊师重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亘古不变的话题。 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而诸多特岗教师、乡村教师,更是被寄予厚望的奉献者,是放弃城市繁华的苦行僧&am…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把需求分成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 自我实现需求 五大类,依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如下图。

马斯诺需求金字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的、独到的研究,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人的需要描述成具有五个层次的“金字塔”,已满足的需要达到了什么层次,与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有关联的。人的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

金字塔原理

当你在听别人讲话或者看文章时,会时不时用某种逻辑模式,试图把接收到的内容组织起来,让自己理解更加深刻。这种逻辑最优化的选择就是金字塔原理,因为金字塔原理指导下的金字塔结构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 那人类的用脑机制是怎样的呢…

马斯洛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Xavier(6):ubuntu18.04安装casadi 报错与解决(recompile with -fPIC)

报错: relocation R_AARCH64_ADR_PREL_PG_HI21 against symbol N_VClone_Serial which may bind externally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shared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usr/bin/ld: ../../../lib/libcasadi_sundials.a(nvector_serial.c.o): relocati…

编译FCL库报错:recompile with -fPIC

报错如下: Make error relocation R_X86_64_32 against .text’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shared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usr/local/lib/libccd.a: error adding symbols: Bad value 仔细看一下, 可以发现, 是因为之前安装另一个库引起的, libccd, 因为FCL需要调…

Matlab2019b.Warning: The CUDA driver must recompile the GPU librariesbecause your device is more

项目场景: 内容报错: Warning: The CUDA driver must recompile the GPU librariesbecause your device is more recent than the libraries. Recompiling can take several minutes. 使用环境:1. Matlab2019b 2.系统Win11,Win1…

cmake报错:xxx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shared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一、问题描述 最近在cmake一个项目时,链接库时报错,如下图: 通过报错信息看出,需要加上编译选项-fPIC,定位到ntl库。猜测是在编译ntl库时出错。 二、解决方案 ntl库的文件结构如下: 进入src目录下&…

【ffmpeg编译问题】recompile with -fPIC /usr/bin/ld: 最后的链结失败: 错误的值

安装流程参考 最新版本ffmpeg6.0源码安装vscode开发环境搭建! 1、配置 下好ffmpeg后,设置配置 sudo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ffmpeg --enable-gpl --enable-shared --enable-version3 --enable-nonfree --enable-pthreads --enable-libx264 --…

idea jrebel recompile总是编译整个项目问题处理(如何快速编译)

问题:idea里面安装了jrebel,布置好热部署之后,每次recompile单个java文件或者前端文件时总是会编译整个项目,每次recompile非常的慢。这里的情况是gradle下的项目,下面是解决方式(亲测mac,windows有效)1:设…

BLESS的安装---一个问题recompile with -fPIC的解决

BLESS安装方法 首先新建一个目录 mkdir bless_c cd bless_c然后把源码克隆到本地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hirtyeggs/bless.git进入目录,执行编译 cd bless make -j8编译报错 mpicxx kmc/kmc_api/kmc_file.o kmc/kmc_api/kmer_api.o kmc/kmc_api/mmer.o murmurhash…

gcc报错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shared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问题1:gcc报错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shared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fPIC 作用于编译阶段,告诉编译器产生与位置无关代码(Position-Independent Code), 则产生的代码中,没有绝对地址,全…

WRF——hdf编译报错 recompile with -fPIC

错误: 解决办法:重新编译zlib relocation R_X86_64_32 against .rodata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shared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解决方案:以64位的方式重新编译zlib cd zlib CFLAGS"-fPIC" ./configure make …

mysql 存储过程 compile_SQLSERVER临时表导致存储过程重编译(recompile)的一些探讨_MySQL...

SQLSERVER为了确保返回正确的值,或者处于性能上的顾虑,有意不重用缓存在内存里的执行计划,而重新编译执行计划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重编译(recompile)。那么引发存储过程重编译的条件有哪一些呢?下面罗列了一些导致重编译…

mysql 存储过程 compile_SQL SERVER 临时表导致存储过程重编译(recompile)的一些探讨_MySQL...

SQLSERVER为了确保返回正确的值,或者处于性能上的顾虑,有意不重用缓存在内存里的执行计划,而重新编译执行计划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重编译(recompile)。那么引发存储过程重编译的条件有哪一些呢?下面罗列了一些导致重编译…

Qt recompile with -fPIC

Qt编译时提示: relocation R_X86_64_32 against ‘.rodata’ can not be used when making a PIE object: recompile with fPIC 于是百度, 找了很久找到一篇能够解决我这问题的帖子 在这里面的参考文档中提到,从Ubuntu16.10版本开始默认启用P…

IDEA安装JRebel实现热部署,自动reload和recompile

利用JRebel插件实现代码及时编译功能,帮助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节省项目重启时间,提高开发效率。JRebel插件实现及时编译,帮助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节省项目重启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一、安装 插件安装流程: 1.下载安装JRebel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