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软件测试的模板下面是软件测试的一些测试点和测试方法
硬件测试方法:
1.界面测试
2.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
3.恢复性测试
4.兼容性测试
5.安全性测试
6.破坏性测试
7.可用性测试
8.易用性测试
9.功能操作测试
软件测试:
loading:加载中。
可视化页面可操作元素:按钮,输入框,下拉框。
一、测试用例的定义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 -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
以便测试是否满足斗个特定的需求。通过大量的测试用例来检验软件的运行效果,它是指导
测试工作进行的依据。
二、通用测试用例八要素
1、用例编号;
2、用例标题;
3、测试项目;
4、重要级别;
5、预置条件;
6、测试输入;
7、执行步骤;
8、预期输出。
三、常见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1.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种重要的, 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3.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
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边界值分析法:
1.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式的一种黑金测动方法。通常边养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列来自等价类生边界
2.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时-般与等价类划分结合起来但它不是从一个等价类中任选一个例了作为代表, 而是将测式边界情况作为重点目标,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刻刚小于边界值的测式数据。
与等价分的区别: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2.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常见的边界值:
1.对15整数而言,14、 16是边界。
2.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 -行。
4.数组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 个。
5.循环的第0次、第1次和倒数第2次、最后一次。
错误分析法(错误推测法) :
在测试程序时,人们可能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用例,这就是错误推测法。
因果图法:
概要:
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方法分析方法都只是孤立地考虑各个输入数据的测试功能,而没有
考虑多个输入数据的组合引起的错误。因果图则是对多种数据组合的分析。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因果图法着重测试规格说明中的
输入和输出剑的依赖关系。
因果图就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达输入条件(因)和输出结果(果)之间的关系,然后转换成判定表,从而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所有因果图和判定表经常-起使用。
输入和输出的因果关系:
场景分析法:
分析软件应用的场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从场景的角度来设计测试用例,是一种面向用户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场景分析是通过描述流经用例路径来确定的过程,这个流经过程要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其中所有基本流。
数据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