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等价类划分
- 二、边界值
- 三、错误推测法
- 四、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
- 设计步骤
- 设计策略
前言
文章主要介绍常见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主要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输入为数值型的情况,如果输入规定了输入区间,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两个无效等价类 (测试区间两头);
如果输入只规定了输入范围,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一个无效等价类。(范围比较笼统,选一个范围外的即可)
e.g. 用户名位数 0 - 6位,然后首字符为字母
有效等价类:符合要求的用例 – a12345
无效等价类:位数你可以用0位,7位这样的非法位数来测试,字符可以用首字符不是字母,字符中存在特殊字符等情况,比如:@1¥%##@;
二、边界值
边界值方法也是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的情况,输入类型可以数值、字符等,要测试的边界包括上点(下点)、离点。
离点边界之外,上点都在边界上或者之内;
三、错误推测法
主要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
四、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
原理:因果图方法考虑输入的组合,特别适用于多个输入条件相关有关联又相互约束的情况,因果关系包含恒等,或,与,非,是用于帮助我们表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某一种关系;
优点:将因果输入判断表以确保没有逻辑选择求实
步骤:
- 分析需求,写出输入条件
- 找出所有输出结果
- 找出所有输入对应的组合
- 填写判断表
例子:
被测程序:交通一卡通充值模拟系统
步骤1:了解需求,找出所有的输入条件(因)
投币50元
投币100元
充值50元
充值100元
步骤2:找出所有的输出结果(果)
成功充值并退卡
找零
错误提示并退卡
步骤3+4:列出组合表格+填写
NB: 判断+因果适合测试数量较少的控件组合(点/不点)(选/不选),如果是选择很多的下拉列表,显然不适合这个方法;
设计步骤
如果觉得啥都没用,直接看着测试模板设计就行
- 边界值测试用例
- 状态转换测试用例
- 错误推测测试用例
- 异常测试用例
- 性能测试用例
用力维护和执行:
用例要标注好完成时间和版本;
测试人员在执行完毕后需记录本次测试版本、环境、测试结果;
设计策略
- 任何都要用边界值法
- 等价类划分法去补充用例,去试一下
- 根据经验进行错误推断法
- 根据实例进行因果判断表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