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的建设
病人信息表:病人ID、病人姓名、卡号、住院号、病历号、医保诊断、身份证、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婚否、职业、民族、国籍、出生地、省|市、县|区、单位、电话、户口地址、联系人、关系、联系电话、担保人、时间、预约日期、留观号
凭证信息表:凭证ID、凭证号、区县代码、医疗项目、凭证诊断、开始日期、终止日期
每个表都有属于自己的主键,而外健是要看是否含有外键内容的表,如果有,则把外键设置到主键中去。
二、设计数据库
设计关系型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型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1、第一范式(1NF)
字段原子性。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如:客户表(id,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地址等等)
2、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
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一张表只描述一件事)
如:学生信息表(id,学号,姓名,年龄,课程,成绩,学分)
3、第三范式(3NF)
不存在非关键字段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传递函数依赖
如:学生学院表(id,学号,姓名,年龄,学院,学院地址,学院电话)
三范式的要求:
每一列只有一个值(字段(列):字段原子性\无重复的列)。
每一行都能区分(行的原子性\属性完全依赖主键)。
每一个表都不包括其他已经包含的非关键信息(非健值属性在整个数据库中是惟一的\属性不依赖在整个数据库中是唯一的\属性不依赖其他非主属性)。第三范式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