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article/2025/10/5 16:54:19

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学习目标

    • 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 前后端分离初了解
      •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 1、前后职责分离
        • 2、前后技术分离
        • 3、前后分离带来了用户用户体验和业务处理解耦
        • 4、前后分离,可以分别归约两端的设计
      • 前后分离架构
        • 接口设计
      • 用户认证
        • 基于 Cookie/Session 的认证方案
        • 基于 OAuth 的认证方案
        • 基于 Token/JWT 的认证方案

前后端分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到处都是前后端分离的实践。然而一些历史项目在从一体化 Web 设计转向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时,仍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层出不穷的问题,甚至会有团队质疑,一体化好好的,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很多人在刚接触的时候不太能接受,或者说……设计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

前后端分离初了解

  • 一体式 Web 架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来回顾下传统的 MVC 模式,客户端发送 AJAX 请求,服务端接受到该请求并返回 JSON 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解析 JSON 进行页面渲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前后分离式 Web 架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为了提高开发效率,细化职责,前后端分离的需求越来越被重视,服务端负责业务/数据接口,前端负责展现/交互逻辑。如果将浏览器这一端视为前端,而服务器这一端视为服务端的话,可以将以上的 MVC 模式,进行改造成前后端分离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说到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更应该想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需要前后端分离,即前后端分离的应用场景。

场景举例:
比如说有个公司在以 .NET 开发团队为主的基础上扩展了 Java 团队,两个团队虽然是在做不同的产品,但是仍然存在大量重复性的开发,比如用 ASP.NET WebPage 写了组织机构相关的页面,用 JSP 又要再写一遍。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方案:如果前端实现与后端技术无关,那页面呈现的部分就可以共用,不同的后端技术只需要实现后端业务逻辑就好。

方案根本要解决的问题是把 数据 和 页面 剥离开来。应对这种需求的技术是现成的,前端采用静态网页相关的技术,HTML + CSS + JavaScript,通过 AJAX 技术调用后端提供的业务接口。前后端协商好接口方式通过 HTTP 提供,统一使用 POST 。接口数据结构使用 XML 实现,前端 jQuery 解析 XML 很方便,后端对 XML 的处理工具就更多了……后来由于后端 JSON库(比如 Newtonsoft JSON.NET、jackson、Gson 等)崛起,前端处理 JSON 也更容易(JSON.parse() 和 JSON.stringify()),就将数据结构换成了 JSON 实现。

这种架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当后端不提供页面,只是纯粹的通过 Web API 来提供数据和业务交互能力之后,Web 前端就成了纯粹的客户端角色,与 WinForm、移动终端应用属于同样的角色,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统称为前端。

通过这样的架构改造,前后端实际就已经分离开了。抛开其它类型的前端不提,这里只讨论 Web 前端和后端。由于分离,Web 前端在开发的时候压根不需要了解后端是用的什么技术,只需要后端提供了什么样的接口可以用来做什么事情就好,什么 C#/ASP.NET、Java/JEE、数据库……这些技术可以统统不去了解。而后端的 .NET 团队和 Java 团队也脱离了逻辑无关的美学思维,不需要面对美工精细的界面设计约束,也不需要在思考逻辑实现的同时还要去考虑页面上怎么布局的问题,只需要处理自己擅长的逻辑和数据就好。

1、前后职责分离

前端倾向于呈现,着重处理用户体验相关的问题;后端则倾处于业务逻辑、数据处理和持久化等。在设计清晰的情况下,后端只需要以数据为中心对业务处理算法负责,并按约定为前端提供 API 接口;而前端使用这些接口对用户体验负责。

2、前后技术分离

前端可以不用了解后端技术,也不关心后端具体用什么技术来实现,只需要会 HTML/CSS/JavaScript 就能入手;而后端只需要关心后端开发技术,除了省去学习前端技术的麻烦,连 Web 框架的学习研究都只需要关注 Web API 就好,而不用去关注基于页面视图的 MVC 技术(并不是说不需要 MVC,Web API 的接口部分的数据结构呈现也是 View),不用考虑特别复杂的数据组织和呈现。

3、前后分离带来了用户用户体验和业务处理解耦

前端可以根据用户不同时期的体验需求迅速改版,后端对此毫无压力。同理,后端进行的业务逻辑升级,数据持久方案变更,只要不影响到接口,前端可以毫不知情。当然如果需求变更引起接口变化的时候,前后端又需要坐在一起同步信息了。

4、前后分离,可以分别归约两端的设计

后端只提供 API 服务,不考虑页面呈现的问题。实现 SOA 架构的 API 可以服务于各种前端,而不仅仅是 Web 前端,可以做到一套服务,各端使用;同时对于前端来说,不依赖后端技术的前端部分可以独立部署,也可以应于 Hybrid 架构,嵌入各种“壳”(比如 Electron、Codorva 等),迅速实现多终端。

前后分离架构

前后分离是一把双刃剑

前后分离不仅带来好处,也带来矛盾。我们在实践初期,由于前端团队力量相对薄弱,同时按照惯例,所有业务处理几乎都是由后端(原来的技术骨干)来设计和定义的,前端处理过程中常常发现接口定义不符合用户操作流程,AJAX 异步请求过多等问题。毕竟后端思维和前端思维还是有所不同——前端思维倾向于用户体验,而后端思维则更倾向于业务的技术实现。

除此之外,前后分离在安全性上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由于前后分离本质上是一种 SOA 架构,所以在授权上也需要按 SOA 架构的方式来思考。Cookie/Session 的方式虽然可用,但并不是特别合适,相对来说,基于 Token 的认证则更适合一些。采用基于 Token 的认证就意味着后端的认证部分需要重写……后端当然不想重写,于是会将皮球踢给前端来让前端想办法实现基于 Cookie/Session 的认证……于是前端开始报怨(悲剧)……

接口设计

接口分后端服务实现和前端调用两个部分,技术都是成熟技术,并不难,接口设计才是难点。前面提到前后端会产生一些矛盾。从前端的角度来看,重点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包括用户在进行业务操作时的流动方向和相关处理;而从后端的角度来看,重点关注的是数据完整、有效、安全。矛盾在于双方关注点不同,信息不对称,还各有私心。解决这些矛盾的着眼点就是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时,其粒度的大小往往代表了前后端工作量的大小(非绝对,这和整体架构有关)。接口粒度太小,前端要处理的事情就多,尤其是对各种异步处理就可能会感到应接不暇;粒度太大,就会出现高耦合,降低灵活性和扩展性,当然这种情况下后端的工作就轻松不了。业务层面的东西涉及到具体的产品,这里不多做讨论。这里主要讨论一点点技术层面的东西。

就形式上来说,Web API 可以定义成 REST,也可以是 RPC,只要前后端商议确定下来就行。重要的是在输入参数和输出结果上,最好一开始就有相对固定的定义,这往往取决于前端架构或采用的 UI 框架。

常见请求参数的数据形式有如下一些:

  • 键值对,用于 URL 中的 QueryString 或者 POST 等方法的 Payload
  • XML/JSON/…,通常用于 POST 等方法的 Payload,也可以使用 multipart 传递
  • ROUTE,由后端路由解析 URL 取得,在 RESTful 中常用

而服务器响应的数据形式就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了,通常一个完整的响应至少需要包含状态码、消息、数据三个部分的内容,其中

  • 状态码,HTTP 状态码或响应数据中特定的状态属性
  • 消息,通常是放在响应内容中,作为数据的一部分
  • 数据,根据接口协议,可能是各种格式,当前最流行的是 JSON

我们在实践中使用 JSON 形式,最初定义了这样一种形式

{"code": "number","message": "string","data": "any"
}

code 主要用于指导前端进行一些特殊的操作,比如 0 表示 API 调用成功,非0 表示调用失败,其中 1 表示需要登录、2 表示未获取授权……对于这个定义,前端拿到响应之后,就可以在应用框架层进行一些常规处理,比如当 code 为 1 的时候,弹出登录窗口请用户在当前页面登录,而当 code 为 2 的时候,则弹出消息提示并后附链接引导用户获取授权。

一开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问题,直到前端框架换用了 jQuery EasyUI。以 EasyUI 为例的好多 UI 库都支持为组件配置数据 URL,它会自动通过 AJAX 来获取数据,但对数据结构有要求。如果仍然采用之前设计的响应结构,就需要为组件定义数据过滤器(filter)来处理响应结果,这样做写 filter 以及为组件声明 filter 的工作量也是不小的。为了减少这部分工作量我们决定改一改接口。
新的接口是一种可变结构,正常情况下返回 UI 需要的数据结构,出错的情况则响应一个类型于原定结构的数据结构:

{"error": {"identity": "special identity string","code": "number","message": "string","data": "any"}
}

对于新响应数据结构,前端框架只需要判断一下是否存在 error 属性,如果存在,检查其 identity 属性是否为指定的特殊值(比如某个特定的 GUID),然后再使用其 code 和 message 属性处理错误。这个错误判断过程略为复杂一些,但可以由前端应用框架统一处理。

如果使用 RESTful 风格的接口,部分状态码可以用 HTTP 状态码代替,比如 401 表示需要登录,403 就可以表示没有获得授权,500 表示程序处理过程中发生错误。当然,虽然 HTTP 状态码与 RESTful 风格更配,但是非 RESTful 风格也可以使用 HTTP 状态码来代替 error.code。

用户认证

认证方案很多,比如 Cookie/Session 在某些环境下仍然可行、也可以使用基于 Token 和 OAuth 或者 JWT,甚至是自己实现基于 Token 的认证方式。

基于 Cookie/Session 的认证方案

采用传统的 Cookie/Session 认证方案并非不可行,只不过有一些限制。如果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同源,比如页面发布在 http://domain.name/,而 Web API 发布在 http://domain.name/api/,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一体式 Web 方案所采用的 Cookie/Session 方案可以直接迁移过来,毫无压力。但是如果前面发布和 API 发布不同源,这种方法处理起来就复杂了。

然后一般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不管是开发阶段还是发布阶段,不同源的可能性占绝大比例,所以认证方案通常会使用与 Cookie 无关的方案。

基于 OAuth 的认证方案

目前各大网站的开放式接口都是 SOA 架构,如果把这些开放式接口看作提供服务方(服务端),而把使用这些开放式接口的应用看作客户端,那么就可以产生这样一种和前后分离对应的关系:

前端 ⇌ 客户端    ⇣  
(基于 OAuth 的认证)    ⇡后端 ⇌ 服务端

所以,开放式接口广泛使用的 OAuth 方案用于前后分离是可行的,但在具体实施上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安全性上,由于前端是完全暴露在外的,与 OAuth 通常实施的环境(后端⇌服务端)相比,要注意的是首次认证不是使用已注册的 AppID 和 AppToken,而是使用用户名和密码。

基于 Token/JWT 的认证方案

虽然这个方案放在最后,但这个方案却是目前前后端分离最适合的方案。基于 Token 的认证方案,各种讨论由来已久,而 JWT 是相对较为成熟,也得到多数人认可的一种。从 jwt.io 上可以找到各种技术栈的 JWT 实现,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话虽如此,JWT 方案和以前使用的 Cookie/Session 在处理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别,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有人担心 JWT 的数据量太大。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硬件并不贵,4G 也开始进入不限流量阶段,一般应用中不用太在意这个问题。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mSdI9GpA.shtml

相关文章

java 前后端分离_Java项目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

Java项目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 发布时间:2020-11-20 15:55:52 来源:亿速云 阅读:103 作者:Leah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关Java项目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希望大家根据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获。 构建springboot…

java 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这两年确实被炒得如火如荼,导致这个话题也成了面试极其爱问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换工作、跳槽,之前不管你是做后端,还是前端,都可能会涉及。 面试官常问: 诶?你…

前后端ajax分离如何做seo,前后端分离 seo

目录 一、bootstrap 前后端分离 表现层完全由前端掌控是最好的。所以掌握jsp和jstl是挺好的,等你全掌握之后麻利得把页面模板搞定就可以嘲笑后端都是bottleneck了。 当然不愿意用jsp/jstl之类的,也可以考虑完全用ajax。 为什么说前后端分离不利于seo的原…

前后端分离

一、项目有前后端分离和前后端不分离: 在前后端不分离架构中,所有的静态资源和业务代码统一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请求后,进行处理得到数据,然后将数据填充到静态页面中,最终返回给浏览器。 实现…

Spring Security 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概述 前后端分离指的就是前后端分离部署,前端 调用后端API,后端 返回 JSON格式数据,页面是由前端渲染并展示到浏览器中。 相比较传统的单体项目 ,页面是由后端渲染完成后返回给浏览器的。(jsp、thymeleaf、…

实现前后端分离

对目前的web来说,前后端分离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网站都开始往这个方向靠拢。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前后端分离呢?前后端分离对实际开发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选择前后端分离 1. 在以前传统的网站开发中&#xff0c…

何为前后端分离?一文搞懂前后端分离发展史

目录 一、前言 二、前后端分离的演进过程 2.1 发展的三个阶段 2.2 前后端不分离阶段(Java的JSP作为前端视图时代) 2.3 前后端半分离阶段(前后端使用Ajax交互的半分离时代) 2.4 前后端完全分离阶段(前后端使…

前后端分离架构概述

1、背景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

前后端分离架构,超全面详解~

此文通俗易懂,全面讲解前后端分离架构核心思想与作用,对学习微服务、开发企业项目大有裨益,建议收藏细品,好好领悟!~ 一、简介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a…

到底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1、到底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的"前"特指浏览器端(或客户端),直接呈现给用户的;后端是服务器端,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不呈现给用户。 Java服务器端初学者最容易引起误解的一个概念就是:J…

c语言 链表基本操作

对于c语言的单链表来说,应该是数据结构中比较简单的一类结构,我们只要认识链表结构,对指针和结构体掌握好,其实编写代码并不算太难。 链表结构: 对于链表中的每一个结点,我们可以定义如下的结构体&#xf…

C语言——反转链表

大家好,本人第一次发布博客,目前正在学习数据结构,写博客的目的是一是想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二也是每次写完代码后进行总结。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现在我正在看《大话数据结构》这本书,每次学习过后我都会…

C语言数据结构之链表

前面的文章我们就一直说,学一个新东西之前一定要弄明白它的作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用它。之前讲C语言时我们讲到数组,数组的实质是一种顺序储存、随机访问、存储单元连续的线性表,既然存储单元连续,那么对其进行插入和…

C语言来实现链表创建

链表原理理解 链表作为一种线性数据,通过前后节点的指针指向,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为了实现链表数据域的整体耦合,需要额外的指针域来标定前后数据的连接。通过下面的链表结构图,可以非常容易的理解链表的组成结构 头节点作为链表…

链表C语言和C++两种方式实现

一、C语言版本链表&#xff1a; 方向1&#xff1a;无表头 法一&#xff1a;尾插法 #include<stdio.h> #include<malloc.h> //打印 创建 释放 删除某个数 插入某个数 &#xff08;T_T&#xff09;5个功能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next; }; typedef st…

C语言实现链表创建

C语言实现链表的创建 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xff0c;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链表由一系列结点链表中每一个元素称为结点&#xff09;组成&#xff0c;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xf…

链表(c语言实现)

1.链表的分类 实际中链表的结构非常多样&#xff0c;以下情况组合起来就有8种链表结构&#xff1a; &#xff08;1&#xff09;单向或者双向 &#xff08;2&#xff09;带头或者不带头 &#xff08;3&#xff09;循环或者非循环 虽然有这么多的链表的结构&#xff0c;但是我们…

用c语言写链表

链表是数据结构的一种&#xff0c;是其他三个数据结构栈&#xff0c;树&#xff0c;图的基础&#xff0c;只有将链表这一数据结构弄懂&#xff0c;才能理解其他三种数据结构。 举一个例子&#xff0c;老师让你设计一个联系人系统&#xff0c;其中包括姓名&#xff0c;电话号&am…

C语言链表超详解

✅作者简介&#xff1a;嵌入式入坑者&#xff0c;与大家一起加油&#xff0c;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各位&#xff01;&#xff01;&#xff01;&#xff01; &#x1f4c3;个人主页&#xff1a;rivencode的个人主页 &#x1f525;系列专栏&#xff1a;玩转数据结构 &#x1f4ac;保持…

C语言——链表简单介绍

一、链表的引入 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两种结构存储数据。 数组&#xff1a;数组是一个固定长度的存储相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结构&#xff0c;数组中的元素被存储在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中。 优点&#xff1a;存取速度快。 缺点&#xff1a;需要一个连续的很大的内存&#xff1b; 插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