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数域

article/2025/9/17 14:55:47

1. 引入

数是数学的一个最基本概念, 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数的发展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代数性质: 关于数的加, 减, 乘 , 除等运算的性质称为数的代数性质.
(2) 数集: 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常见的数集: 复试C; 实数R;有理数Q等等.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对加减乘除运算封闭.

2. 数域的定义

F是由一些复数组成的集合, 其中包括0和1, 如果F中任意两个数的和, 差, 积, 商(除数不为0)扔是F中的数, 则称F为一个数域.
从数域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数域要满足:

  • 为复数的子集;
  • 包含0和1;
  • 对加减乘除运算封闭.

常见的数域: 复数域C, 实数域R, 有理数域Q. (自然数集合N和整数集合Z都不是数域.)
注意:
(1) 若数集F中任意两个数作某种运算的结果仍在F中, 则称数集F对这个运算时封闭的.
(2) 数域的等价定义: 如果一个包含0, 1在内的数集F对于加法, 减法, 乘法和除法(除数不能为0)都是封闭的, 则称数集F为一个数域.

那么除了有理数域Q, 实数域R和复数域C外, 还有其他的数域吗? 当然有!

例 1. 证明: 数集 Q ( 2 ) = { a + b 2 ∣ a , b ∈ Q } Q( \sqrt2)=\{a + b \sqrt2 | a, b \in Q\} Q(2 )={a+b2 a,bQ}是一个数域.
证明:
(1) { a + b 2 ∣ a , b ∈ Q } ⊆ C \{a+b\sqrt2| a, b\in Q\} \subseteq C {a+b2 a,bQ}C
(2) 因为 0 = 0 + 0 2 , 1 = 1 + 0 2 0=0 +0\sqrt2, 1= 1+0\sqrt2 0=0+02 ,1=1+02 , 所以 0 , 1 ∈ Q ( 2 ) 0, 1 \in Q(\sqrt2) 0,1Q(2 )
(3) 设 a , b , c , d ∈ Q a, b, c, d\in Q a,b,c,dQ, 则有
x ± y = ( a ± c ) + ( b ± d ) 2 ∈ Q ( 2 ) , x\pm y = (a\pm c) + (b\pm d)\sqrt2 \in Q(\sqrt2), x±y=(a±c)+(b±d)2 Q(2 ),
x . y = ( a c + 2 b d ) + ( a d + b c ) 2 ∈ Q ( 2 ) x.y =(ac+2bd) + (ad+bc)\sqrt2 \in Q(\sqrt2) x.y=(ac+2bd)+(ad+bc)2 Q(2 )
a + b 2 ≠ 0 a+b\sqrt2 \ne 0 a+b2 =0, 则有 a − b 2 ≠ 0 a-b\sqrt2 \ne 0 ab2 =0

( 否则, 若 a − b 2 = 0 a-b\sqrt2 =0 ab2 =0, 则 a = b 2 a=b\sqrt2 a=b2 ,
\quad 于是有 a b = 2 ∈ Q \frac{a}{b} =\sqrt2 \in Q ba=2 Q
\quad a = 0 , b = 0 ⇒ a + b 2 = 0 a=0, b=0\Rightarrow a+b\sqrt2=0 a=0,b=0a+b2 =0 皆矛盾)

c + d 2 a + b 2 = ( c + d 2 ) ( a − b 2 ) ( a + b 2 ) ( a − b 2 ) = a c − 2 b d a 2 − 2 b 2 + a d − b c a 2 − 2 b 2 2 ∈ Q ( 2 ) \frac{c+d\sqrt2}{a+b\sqrt2}=\frac{(c+d\sqrt2)(a-b\sqrt2)}{(a+b\sqrt2)(a-b\sqrt2)}=\frac{ac-2bd}{a^2-2b^2}+\frac{ad-bc}{a^2-2b^2}\sqrt2\in Q(\sqrt2) a+b2 c+d2 =(a+b2 )(ab2 )(c+d2 )(ab2 )=a22b2ac2bd+a22b2adbc2 Q(2 )

所以, Q ( 2 ) Q(\sqrt2) Q(2 )为数域.
可以证明类似 { a + b p ∣ a , b ∈ Q } , p 为 素 数 \{a+b\sqrt p|a,b\in Q\}, p为素数 {a+bp a,bQ},p, 都为为数域, 所以数域有无穷多个.

例2: 设F是至少含两个数的数集, 证明: 若F中任意两个数的差与商(除数不为0)仍属于F, 则F为一个数域.

证明: 由题设任取 a , b ∈ F a, b \in F a,bF, 有
0 = a − a ∈ F , 1 = b b ∈ F ( b ≠ 0 ) 0=a-a\in F, 1=\frac{b}{b}\in F(b\ne 0) 0=aaF,1=bbF(b=0),
a − b ∈ F , a b ∈ F ( b ≠ 0 ) a-b\in F, \frac{a}{b}\in F(b\ne 0) abF,baF(b=0),
a + b = a − ( 0 − b ) ∈ F a+b = a-(0-b)\in F a+b=a(0b)F,
b ≠ 0 时 , a b = a 1 b ∈ F , b = 0 时 , a b = 0 ∈ F b \ne 0时, ab=\frac{a}{\frac{1}{b}}\in F, b=0时, ab=0\in F b=0,ab=b1aF,b=0,ab=0F,
所以, F是一个数域.

3. 数域的性质

性质1: 任意数域F都包括有理数域Q. 即, 有理数域为最小数域.
证明:
F为任意一个数域. 由定义可知:
0 ∈ F , 1 ∈ F . \quad 0\in F, 1\in F. 0F,1F.
于是有
∀ m ∈ Z + , m = 1 + 1 + . . . + 1 ∈ F \forall m \in Z^+, m = 1+1+...+1\in F mZ+,m=1+1+...+1F
进而有
∀ m , n ∈ Z + , m n ∈ F \quad \forall m, n\in Z^+, \frac{m}{n}\in F m,nZ+,nmF,
− m n = 0 − m n ∈ F \quad -\frac{m}{n}=0-\frac{m}{n}\in F nm=0nmF.
而任意一个有理数可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商, 所以
Q ⊆ F Q\subseteq F QF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Di5pYlC6.shtml

相关文章

域控知识与安全02:初始访问

初始访问 前言信息收集1.Nmap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2.Metasploit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3.地址解析协议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4.ICMP5.Nbtscan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6.telnet使用方法 暴力破解1.Hydra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2.Hashcat常用参数使用方法 总结系列相关内容 前言 攻击者首先通过初始访问入…

1. 跨域学习

1. 跨域学习 1.1 什么是跨域 出于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限制。同源策略(Sameoriginpolicy)是一种约定,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则浏览器的正常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Web是构建在同…

域的基础概念

初具规模的办公网络通常以Windows域的形式进行管理,域在内网渗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主要介绍域的基础概念,为后续域渗透的介绍做铺垫 部分内容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wulantian/article/details/42418231 文章目录 1.…

域,Domain。 计算机域是一个有安全边界的计算机集合,在同一个域中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在域内访问其他机器,不再需要被访问机器的许可。 1.一台计算机在内网环境中有两种工作模式: 工作组:默…

域环境的搭建(单域、父子域、域树)

准备材料:虚拟机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两台、Windows 10 一台**(关闭所有防火墙)** 实验一:单域的搭建 前提:将网络链接模式改为仅主机模式,并手动配置IP地址。 1.打开一台干净的Windows server 2012 …

网安基础:教你如何搭建单域,父子域,域树。

单域 1.实验准备:一台干净的windows sever虚拟机,一台win10客户端虚拟机。 2.虚拟机配置:设置仅主机模式,静态ip,关闭防火墙,两台机器设置的静态ip要在同一网段上 3.实验过程: 打开服务器管理器…

搭建域环境

1.搭建域环境 什么是域? Windows域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一种方法来管理大量的pc机,并从一个地方控制它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称为域控制器)控制域及其上的计算机。 域通常由在同一本地网络上的计算机组成。但是,连接到某个域的计算机可以通过VP…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在牛客网刷到了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分为前序遍历,前序遍历也有先序遍历之称,还有中序遍历,以及后序遍历,这么多种遍历,遍历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前序遍历是先遍历根然后左节点然后是右节点&a…

【LeetCode】根据序列构造二叉树 (前序中序)(中序后序)

目录 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题目要求: 2.思路分析: 3.代码展示: 106.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题目要求: 2思路分析: 3.代码展示 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题目要求…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序遍历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序遍历 一. 二叉树的简易构建 由于二叉树的增删查改意义不大,所以我们直接手动建立二叉树。建立简易二叉树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个二叉树中的节点结构体类型(包含节点值,节点左指…

快速学会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一、概念 二叉树:一个根节点,两个子节点(子节点可能没有)。 --整篇文章内容中,左侧的子节点简称左,右侧的子节点简称右,根节点简称根。-- 前序(先序)遍历:按根左右的顺序输出。 中序遍历:按左根…

算法1—递归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为什么会有这三种遍历? 仅个人理解,计算机特点就是处理速度级快,为了不遗漏、不重复处理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总得按照某种顺序吧,前辈们发明了处理二叉树节点的顺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xf…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1.前序遍历 前序遍历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若二叉树为空则结束返回,否则&#xff1a…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

二叉树的遍历主要有三种: (1)先(根)序遍历(根左右) (2)中(根)序遍历(左根右) (3)后(根)序遍历(左右根) 举个例子&…

一文彻底搞定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图解递归非递归)

前言 大家好,我是bigsai,在数据结构与算法中,二叉树无论是考研、笔试都是非常高频的考点内容,在二叉树中,二叉树的遍历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今天给大家讲讲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这部分很多人可能会但是需…

二叉树知道前序和中序求后序,知道中序后序求中序

今天来总结下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相互求法,即如果知道两个的遍历,如何求第三种遍历方法,比较笨的方法是画出来二叉树,然后根据各种遍历不同的特性来求,也可以编程求出,下面我们分别说明。 首先&…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Java实现)

文章目录 前言1. 中左右进行遍历:2. 代码实现 二、中序1. 左中右进行遍历2. 代码实现 三、后序1. 左右中进行遍历2. 代码实现 四、逆推二叉树 前言 二叉树一遍有前序、中序和后序三种遍历方式,不同的遍历方式有不同的用处。 二叉树遍历都是先左后右的。…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

二叉树有三种遍历: 1. 先序遍历: (根左右) 2.中序遍历 : (左根右) 3.后序遍历: (左右根) 举个例子:(以下动画图转载自https://blo…

如何判断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文章目录 前言一、如何判断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二、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如何得到它的后序遍历?三、程序实现总结 前言 最近复习题中看到二叉树,对于它的前序,中序&#xf…

关于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三种遍历

二叉树遍历分为三种:前序、中序、后序,其中序遍历最为重要。为啥叫这个名字?是根据根节点的顺序命名的。 比如上图正常的一个满节点,A:根节点、B:左节点、C:右节点,前序顺序是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