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度分析(大O表示法)

article/2025/8/22 9:13:41

复杂度分析

前文提要

本文完完全全引用极客时间的文章《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作者王争。

数据结构是作为程序猿绕不过的一道坎,所以萌生了学习的想法,试读了几篇文章后发现讲的很好,也有很多人订阅,于是不回头的走。只希望能不忘初心,不让犯懒击败自己。

正文

为什么需要复杂度分析

你可能会有些疑惑,我把代码跑一遍,通过统计、监控,就能得到算法执行的时间和占用的内存大小。为什么还要做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呢?这种分析方法能比我实实在在跑一遍得到的数据更准确吗?首先,我可以肯定地说,你这种评估算法执行效率的方法是正确的。很多数据结构和算法书籍还给这种方法起了一个名字,叫事后统计法。但是,这种统计方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测试结果非常依赖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中硬件的不同会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我们拿同样一段代码,分别用 Intel Core i9 处理器和 Intel Core i3 处理器来运行,不用说,i9 处理器要比 i3 处理器执行的速度快很多。还有,比如原本在这台机器上 a 代码执行的速度比 b 代码要快,等我们换到另一台机器上时,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测试结果受数据规模的影响很大。

后面我们会讲排序算法,我们先拿它举个例子。对同一个排序算法,待排序数据的有序度不一样,排序的执行时间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极端情况下,如果数据已经是有序的,那排序算法不需要做任何操作,执行时间就会非常短。除此之外,如果测试数据规模太小,测试结果可能无法真实地反映算法的性能。比如,对于小规模的数据排序,插入排序可能反倒会比快速排序要快!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不用具体的测试数据来测试,就可以粗略地估计算法的执行效率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大 O 复杂度表示法

算法的执行效率,粗略地讲,就是算法代码执行的时间。但是,如何在不运行代码的情况下,用“肉眼”得到一段代码的执行时间呢?这里有段非常简单的代码,求 1,2,3…n 的累加和。现在,我就带你一块来估算一下这段代码的执行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每行代码执行的时间都一样,为 unit_time。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这段代码的总执行时间是多少呢?第 2、3 行代码分别需要 1 个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4、5 行都运行了 n 遍,所以需要 2n*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所以这段代码总的执行时间就是 *(2n+2)unit_time。可以看出来,所有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成正比。

按照这个分析思路,我们再来看这段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依旧假设每个语句的执行时间是 unit_time。那这段代码的总执行时间 T(n) 是多少呢?

第 2、3、4 行代码,每行都需要 1 个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5、6 行代码循环执行了 n 遍,需要 2n *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7、8 行代码循环执行了 n2遍,所以需要 2n2 *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

所以,整段代码总的执行时间 T(n) = (2n2+2n+3)*unit_time。尽管我们不知道 unit_time 的具体值,但是通过这两段代码执行时间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所有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 n 成正比。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总结成一个公式。注意,大 O 就要登场了!

img

具体解释一下这个公式。

其中,T(n) 我们已经讲过了,它表示代码执行的时间;n 表示数据规模的大小;f(n) 表示每行代码执行的次数总和。因为这是一个公式,所以用 f(n) 来表示。公式中的 O,表示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 f(n) 表达式成正比。

所以,第一个例子中的 T(n) = O(2n+2),第二个例子中的 T(n) = O(2n2+2n+3)。这就是大 O 时间复杂度表示法。大 O 时间复杂度实际上并不具体表示代码真正的执行时间,而是表示代码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变化趋势,所以,也叫作渐进时间复杂度(asymptotic time complexity),简称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分析

只关注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一段代码

我刚才说了,大 O 这种复杂度表示方法只是表示一种变化趋势。我们通常会忽略掉公式中的常量、低阶、系数,只需要记录一个最大阶的量级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个算法、一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的时候,也只关注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那一段代码就可以了。这段核心代码执行次数的 n 的量级,就是整段要分析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第 2、3 行代码都是常量级的执行时间,与 n 的大小无关,所以对于复杂度并没有影响。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是第 4、5 行代码,所以这块代码要重点分析。前面我们也讲过,这两行代码被执行了 n 次,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

加法法则:总复杂度等于量级最大的那段代码的复杂度

我这里还有一段代码。你可以先试着分析一下,然后再往下看跟我的分析思路是否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代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求 sum_1、sum_2、sum_3。

我们可以分别分析每一部分的时间复杂度,然后把它们放到一块儿,再取一个量级最大的作为整段代码的复杂度。

第一段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这段代码循环执行了 100 次,所以是一个常量的执行时间,跟 n 的规模无关。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即便这段代码循环 10000 次、100000 次,只要是一个已知的数,跟 n 无关,照样也是常量级的执行时间。当 n 无限大的时候,就可以忽略。尽管对代码的执行时间会有很大影响,但是回到时间复杂度的概念来说,它表示的是一个算法执行效率与数据规模增长的变化趋势,所以不管常量的执行时间多大,我们都可以忽略掉。因为它本身对增长趋势并没有影响。

那第二段代码和第三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答案是 O(n) 和 O(n2),你应该能容易就分析出来,我就不啰嗦了。综合这三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取其中最大的量级。所以,整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为 O(n2)。也就是说:总的时间复杂度就等于量级最大的那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那我们将这个规律抽象成公式就是:

如果 T1(n)=O(f(n)),T2(n)=O(g(n));那么 T(n)=T1(n)+T2(n)=max(O(f(n)), O(g(n))) =O(max(f(n), g(n))).

乘法法则:嵌套代码的复杂度等于嵌套内外代码复杂度的乘积

我刚讲了一个复杂度分析中的加法法则,这儿还有一个乘法法则。类比一下,你应该能“猜到”公式是什么样子的吧?如果 T1(n)=O(f(n)),T2(n)=O(g(n));那么 T(n)=T1(n)*T2(n)=O(f(n))*O(g(n))=O(f(n)*g(n)).

也就是说,假设 T1(n) = O(n),T2(n) = O(n2),则 T1(n) * T2(n) = O(n3)。落实到具体的代码上,我们可以把乘法法则看成是嵌套循环,我举个例子给你解释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单独看 cal() 函数。假设 f() 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那第 4~6 行的时间复杂度就是,T1(n) = O(n)。但 f() 函数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它的时间复杂度是 T2(n) = O(n),所以,整个 cal() 函数的时间复杂度就是: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刚刚讲了三种复杂度的分析技巧。不过,你并不用刻意去记忆。实际上,复杂度分析这个东西关键在于“熟练”。你只要多看案例,多分析,就能做到“无招胜有招”。几种常见时间复杂度实例分析

几种常见时间复杂度实例分析

img

O(1)

先你必须明确一个概念,O(1) 只是常量级时间复杂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并不是指只执行了一行代码。比如这段代码,即便有 3 行,它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1),而不是 O(3)。

 int i = 8;int j = 6;int sum = i + j;

我稍微总结一下,只要代码的执行时间不随 n 的增大而增长,这样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都记作 O(1)。或者说,一般情况下,只要算法中不存在循环语句、递归语句,即使有成千上万行的代码,其时间复杂度也是Ο(1)。

O(logn)、O(nlogn)

对数阶时间复杂度非常常见,同时也是最难分析的一种时间复杂度。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4AgG8p1-1598837281959)(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00829171510100.png)]

根据我们前面讲的复杂度分析方法,第三行代码是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所以,我们只要能计算出这行代码被执行了多少次,就能知道整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从代码中可以看出,变量 i 的值从 1 开始取,每循环一次就乘以 2。当大于 n 时,循环结束。还记得我们高中学过的等比数列吗?实际上,变量 i 的取值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如果我把它一个一个列出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img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 x 值是多少,就知道这行代码执行的次数了。通过 2x=n 求解 x 这个问题我们想高中应该就学过了,我就不多说了。x=log2n,所以,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log2n)。

现在,我把代码稍微改下,你再看看,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我刚刚讲的思路,很简单就能看出来,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3n)。

实际上,不管是以 2 为底、以 3 为底,还是以 10 为底,我们可以把所有对数阶的时间复杂度都记为 O(logn)。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对数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log3n 就等于 log32 * log2n,所以 O(log3n) = O(C * log2n),其中 C=log32 是一个常量。基于我们前面的一个理论:在采用大 O 标记复杂度的时候,可以忽略系数,即 O(Cf(n)) = O(f(n))。所以,O(log2n) 就等于 O(log3n)。因此,在对数阶时间复杂度的表示方法里,我们忽略对数的“底”,统一表示为 O(logn)。

如果你理解了我前面讲的 O(logn),那 O(nlogn) 就很容易理解了。还记得我们刚讲的乘法法则吗?如果一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n),我们循环执行 n 遍,时间复杂度就是 O(nlogn) 了。而且,O(nlogn) 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算法时间复杂度。比如,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logn)。

O(m+n)、O(m*n)

我们再来讲一种跟前面都不一样的时间复杂度,代码的复杂度由两个数据的规模来决定。老规矩,先看代码!


int cal(int m, int n) {int sum_1 = 0;int i = 1;for (; i < m; ++i) {sum_1 = sum_1 + i;}int sum_2 = 0;int j = 1;for (; j < n; ++j) {sum_2 = sum_2 + j;}return sum_1 + sum_2;
}

从代码中可以看出,m 和 n 是表示两个数据规模。我们无法事先评估 m 和 n 谁的量级大,所以我们在表示复杂度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利用加法法则,省略掉其中一个。

所以,上面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m+n)。针对这种情况,原来的加法法则就不正确了,我们需要将加法规则改为:T1(m) + T2(n) = O(f(m) + g(n))。但是乘法法则继续有效:T1(m)*T2(n) = O(f(m) * f(n))。

浅析最好、最坏、平均、均摊时间复杂度

最好、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


// n表示数组array的长度
int find(int[] array, int n, int x) {int i = 0;int pos = -1;for (; i < n; ++i) {if (array[i] == x) pos = i;}return pos;
}

你应该可以看出来,这段代码要实现的功能是,在一个无序的数组(array)中,查找变量 x 出现的位置。如果没有找到,就返回 -1。按照上节课讲的分析方法,这段代码的复杂度是 O(n),其中,n 代表数组的长度。

我们在数组中查找一个数据,并不需要每次都把整个数组都遍历一遍,因为有可能中途找到就可以提前结束循环了。但是,这段代码写得不够高效。我们可以这样优化一下这段查找代码。

// n表示数组array的长度
int find(int[] array, int n, int x) {int i = 0;int pos = -1;for (; i < n; ++i) {if (array[i] == x) {pos = i;break;}}return pos;
}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优化完之后,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还是 O(n) 吗?

很显然,咱们上一节讲的分析方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要查找的变量 x 可能出现在数组的任意位置。如果数组中第一个元素正好是要查找的变量 x,那就不需要继续遍历剩下的 n-1 个数据了,那时间复杂度就是 O(1)。但如果数组中不存在变量 x,那我们就需要把整个数组都遍历一遍,时间复杂度就成了 O(n)。

所以,不同的情况下,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表示代码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时间复杂度,我们需要引入三个概念: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和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

顾名思义,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就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执行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像我们刚刚讲到的,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要查找的变量 x 正好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这个时候对应的时间复杂度就是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

同理,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就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执行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像刚举的那个例子,如果数组中没有要查找的变量 x,我们需要把整个数组都遍历一遍才行,所以这种最糟糕情况下对应的时间复杂度就是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

具体的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和均摊时间复杂度就记录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总结

一、什么是复杂度分析?
1.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是“如何让计算机更快时间、更省空间的解决问题”。
2.因此需从执行时间和占用空间两个维度来评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性能。
3.分别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个概念来描述性能问题,二者统称为复杂度。
4.复杂度描述的是算法执行时间(或占用空间)与数据规模的增长关系。
二、为什么要进行复杂度分析?
1.和性能测试相比,复杂度分析有不依赖执行环境、成本低、效率高、易操作、指导性强的特点。
2.掌握复杂度分析,将能编写出性能更优的代码,有利于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
三、如何进行复杂度分析?
1.大O表示法
1)来源
算法的执行时间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成正比,用T(n) = O(f(n))表示,其中T(n)表示算法执行总时间,f(n)表示每行代码执行总次数,而n往往表示数据的规模。
2)特点
以时间复杂度为例,由于时间复杂度描述的是算法执行时间与数据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所以常量阶、低阶以及系数实际上对这种增长趋势不产决定性影响,所以在做时间复杂度分析时忽略这些项。
2.复杂度分析法则
1)单段代码看高频:比如循环。
2)多段代码取最大:比如一段代码中有单循环和多重循环,那么取多重循环的复杂度。
3)嵌套代码求乘积:比如递归、多重循环等
4)多个规模求加法:比如方法有两个参数控制两个循环的次数,那么这时就取二者复杂度相加。
四、常用的复杂度级别?
多项式阶:随着数据规模的增长,算法的执行时间和空间占用,按照多项式的比例增长。包括,
O(1)(常数阶)、O(logn)(对数阶)、O(n)(线性阶)、O(nlogn)(线性对数阶)、O(n2)(平方阶)、O(n3)(立方阶)
非多项式阶:随着数据规模的增长,算法的执行时间和空间占用暴增,这类算法性能极差。包括,
O(2^n)(指数阶)、O(n!)(阶乘阶)
五、如何掌握好复杂度分析方法?
复杂度分析关键在于多练,所谓孰能生巧。

六、复杂度分析的4个概念
1.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代码在最理想情况下执行的时间复杂度。
2.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代码在最坏情况下执行的时间复杂度。
3.平均时间复杂度:用代码在所有情况下执行的次数的加权平均值表示。
4.均摊时间复杂度:在代码执行的所有复杂度情况中绝大部分是低级别的复杂度,个别情况是高级别复杂度且发生具有时序关系时,可以将个别高级别复杂度均摊到低级别复杂度上。基本上均摊结果就等于低级别复杂度。

七、为什么要引入这4个概念?
1.同一段代码在不同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会出现量级差异,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描述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所以引入这4个概念。
2.代码复杂度在不同情况下出现量级差别时才需要区别这四种复杂度。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区别分析它们的。

八、如何分析平均、均摊时间复杂度?
1.平均时间复杂度
代码在不同情况下复杂度出现量级差别,则用代码所有可能情况下执行次数的加权平均值表示。
2.均摊时间复杂度
两个条件满足时使用:1)代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低级别复杂度,只有极少数情况是高级别复杂度;2)低级别和高级别复杂度出现具有时序规律。均摊结果一般都等于低级别复杂度。

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会出现量级差异,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描述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所以引入这4个概念。
2.代码复杂度在不同情况下出现量级差别时才需要区别这四种复杂度。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区别分析它们的。

八、如何分析平均、均摊时间复杂度?
1.平均时间复杂度
代码在不同情况下复杂度出现量级差别,则用代码所有可能情况下执行次数的加权平均值表示。
2.均摊时间复杂度
两个条件满足时使用:1)代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低级别复杂度,只有极少数情况是高级别复杂度;2)低级别和高级别复杂度出现具有时序规律。均摊结果一般都等于低级别复杂度。

总结均为极客时间用户“姜威”的评论总结。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tUA0m3rC.shtml

相关文章

big O notation - 大 O 表示法

big O notation - 大 O 表示法 Big O notation (with a capital letter O, not a zero), also called Landau’s symbol. 大 O 表示法 (大写字母 O&#xff0c;不为零)&#xff0c;也称为 Landau’s symbol。 Big O notation is a mathematical notation that describes the l…

算法分析:大O符号/大Ω符号/大Θ符号/小o符号/小w符号

感谢作者分享&#xff0c;原文链接&#xff1a;http://blog.csdn.net/u012816041/article/details/49888631 大O&#xff0c;渐进表示法&#xff0c;接下来我尝试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说明。 学习算法我经常听到这个词汇&#xff0c;我一开始很难理解&#xff0c;什么鬼&#xff…

算法分析—大O、大Ω、大θ

前言 在算法的学习中&#xff0c;最开始便是要学习算法的分析。学习算法分析时&#xff0c;我们便会接触到这么几个符号&#xff1a;大O、大Ω、大θ&#xff0c;常常让人难以理解。 在通常的算法分析时&#xff0c;我们可以明白&#xff0c;在输入规模较小&#xff0c;各种算…

算法分析——大O标记法

目录 一. 运行时间 二. 大O 表示法 2.1 示例 三. 总结 五. 扩展 一. 运行时间 每次介绍算法时&#xff0c;我们都将讨论其运行时间。一般而言&#xff0c;应选择效率最高的算法&#xff0c;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行时间或占用空间。 可是&#xff0c;如果代码都还没有运行&a…

Oracle数据库查询语句

1 oracle数据库查询表的所有数据–select * from 表名;&#xff08;* 代表所有&#xff09; 2 oracle数据库查询表中指定字段的值–select 字段名1&#xff0c;字段名2&#xff0c;……from 表名&#xff1b; 3 oracle数据库往表中添加数据信息–&#xff08;添加信息使用inser…

Access数据库的查询

内容很简单&#xff0c;我搭建access数据库就是为了简单测试access语句的对错&#xff0c;以及学习access数据库的语法。 1.打开access数据库。 2.主页->空数据库 3.创建数据 4.创建->查询设计 5.【显示表】中的【表】【查询】【两者都有】&#xff0c;都可以。点击添加…

数据库查询语句SQL中like、%、-的区别

数据库查询语句SQL中like、%、-的区别 数据库查询语句SQL中like、%、-的区别 %百分号通配符:表示任何字符出现任意次数(可以是0次) SQL 语句选取 name 以字母 "k" 结尾的所有客户: SELECT * FROM Websites WHERE name LIKE %k; 执行输出结果: 下划线通配符:表示…

使用oracle数据库分页查询语句,各种数据库的分页查询语句

各种数据库的分页查询语句 1.oracle数据库分页select * from (select a.*,rownum rc from 表名 where rownum=endrow) a where a.rc=startrow2.DB2数据库分页Select * from (select rownumber() over() as rc,a.* from (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列名) as 各种数据库的分页…

解决数据库查询语句where条件为空查询全部数据,不为空按照条件查询

问题&#xff1a;在用查询语句查询电影类型&#xff0c;电影年代&#xff0c;电影区域的时候&#xff0c;要返回全部的数据&#xff0c;就是where条件为空&#xff0c;返回所有的数据 解决&#xff1a;select * from 表 where (字段条件 or 条件‘’) 代码&#xff1a; const …

数据库内外联接查询语句

建立如下表并插入数据&#xff1a; create table s(sid varchar2(10) primary key,sname varchar2(50),sage number(30));insert into s values(111,小红,20);insert into s values(222,小红,20);insert into s values(333,小红,20);insert into s values(555,小红,20);create…

SQL Server数据库的查询语句

select version; #查询数据库的版本 select servername; #查询服务名 select host_name(); #查询主机名&#xff0c;如果是用navicat远程连接的话&#xff0c;主机名是本地的名字 select db_name(); #查询当前数据库名 select db_name(1); #查询第一个数据库名 select db_name(…

数据库去重语句整理

示例数据 Test表中有id和name两个字段&#xff0c;id各不相同&#xff0c;name有重复。 现在需要去除重复的数据&#xff0c;只保留重复的里面id最大的数据。 一、去重语句一(通用型)&#xff1a; SELECT * FROM test c where c.id in( SELECT b.id from test a,test b wher…

数据库查询中的in语句

数据库查询中的in语句 在数据库中也有运算符&#xff0c;比如<、>、、之类的&#xff0c;还有一些or、and之类的&#xff0c;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in语句的方法&#xff0c;in在数据库中到底起怎样的作用&#xff1f; 如上图&#xff0c;我通过where语句限制年龄&#xff0…

数据库查询语句(二)-条件查询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单条件查询二、多条件查询 前言 1. 熟练掌握where子句各类运算符的使用 2. 熟练掌握多条件查询and、or的使用 一、单条件查询 在SQL中&#xff0c;insert、update、delete和select后面都能带where子句&#xff0c;用于插入、修改、删除或查询指定条件的记…

数据库查询语句中的排序

1.排序查询语法 排序查询语法&#xff1a; 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列1 asc|desc [,列2 asc|desc,...]语法说明&#xff1a; 先按照列1进行排序&#xff0c;如果列1的值相同&#xff0c;则按照列2排序&#xff0c;以此类推asc从小到大排序&#xff0c;即升序desc从大到…

C# 数据库查询语句1

C# 数据库查询语句1作者&#xff1a;陈钰桃 撰写时间&#xff1a;2022年3月27日第1节. 查询数据 数据库表是存储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对象。 在表中&#xff0c;数据按行和列格式逻辑组织&#xff0c;类似于电子表格(Excel)。在表中&#xff0c;每行代表一个唯一记录&#xff0c;…

数据库基础之查询语句

mysql三范式&#xff1a;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属性不可分】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符合第一范式&#xff0c;同时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符合2NF&#xff0c;并且消除传递依赖】 前言 …

数据库的查询语句

目录 一 . 基本查询 1. 查询所有数据 2.查询部分字段 3. 起字段别名 4. 拓展 二 . 条件查询 三 . 模糊查询 四 . 范围查询 五 . 为空查询 六 . 排序 七 . 聚合函数 八 . 分组 九 . 分页查询 练习模板 一 . 基本查询 1. 查询所有数据 select * from goods; 2.查…

深度学习-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发展

AlexNet网络 现代意义上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起源于AlexNet网络&#xff0c;它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鼻祖。这个网络相比之前的卷积网络最显著的特点是层次加深&#xff0c;参数规模变大。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xff1a; 这个网络有5个卷积层&#xff0c;它们中的一部分后面接着m…

什么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是什么&#xff1f; 一维构筑、二维构筑、全卷积构筑。 卷积神经网络&#xff08;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xff09;是一类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xff08;FeedforwardNeuralNetworks&#xff09;&#xff0c;是深度学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