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审

article/2025/9/21 22:34:54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声音:

    “我们不进行评审,是因为我们项目比较特殊,没有时间……”。

    “我们的项目已经进行了测试,不需要再进行评审了”。

    “评审都是在走过场,没有效果……”。

    业界公认评审是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评审在很多公司却没能很好地实施,甚至没有实施,公司也未能从中获益。一方面因为员工不清楚评审的目的、评审和测试的区别,认为评审只不过是除了测试以外的锦上添花的过场。另一方面也因为许多公司制定的评审流程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也未对员工进行评审流程的培训,未能在评审流程执行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监督。

    Why-为什么要技术评审?

    测试无疑是质量控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很多公司认为对产品进行了测试就万事大吉了。而评审是一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缺陷的手段。根据IBM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开发中,2/3的缺陷都是在需求和设计阶段引入的。因此,通过评审尽早发现的缺陷的修复成本远低于在产品开发后期测试中发现的缺陷的修复成本。

    缺乏技术评审,或未严格进行技术评审的后果往往会导致测试阶段发生缺陷的“井喷”,开发人员不得不拼命加班“救火”,而最终由于缺陷越来越多,产品上市时间也所剩无几,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产品只能带着缺陷发布给客户,听天由命了。

    案例:某产品由于未经严格评审,而匆促上市,结果发现设计指标不符合规格书要求,设计中未考虑工程和维护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多多,生产的单板直通率低,生产效率不高,结果开发工作重新回炉,导致客户投诉不断,用户怨声载道,严重影响用户关系和公司产品形象;导致所有开发人员全部出去救火,开发周期大大加长,开发投入增加,库存积压占用资金。

    评审的目的在于:越早发现问题,总体成本越低,因此要评审,评审,再评审!等到测试已经太迟了!

    What-什么是技术评审?

    测试和技术评审都是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类似地,技术评审和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缺陷,寻找缺陷的目标不是证明它是正确的,而是证明产品不能工作。

    测试是在产品运行时进行的动态分析,测试的对象为原型、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相对地,评审是一种静态分析,评审对象通常是技术文档、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测试结果等。

    How- 如何做好技术评审?

    1. 技术评审常见的问题

    许多公司虽然执行了技术评审,但却未能从中获益,这往往是因为以下的原因导致的:

    .没有评审计划,没有充分的准备
    .专家选择不合适
    .评审会议偏离主题和重点,过多争论占用大量时间
    .没有使用Checklist作为指导
    .问题修改后跟踪不力……

    由此可见,评审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可操作的评审规程、评审执行和跟踪不力导致的。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产品,应制定包括多种评审类型的规程,并借助检查单的使用来提高评审的可操作性。

    2. 常见的技术评审的类型

    常见的技术评审包括了走查(Walkthrough)、轮查(Pass Around)、正式的同行评审(Peer Reviews)等。

    1) 走查(Walkthrough):是大名鼎鼎的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开发者之一Yourdon 定义的方法,它由作者启动和主持评审,作者向评审者展示文档。优点是启动快,成本低,缺点是容易被作者误导过程。

    2) 轮查(Pass Around):作者向评审者作简要介绍,但不参加评审过程;评审者独立进行评审,并记录发现结果、准备报告。

    3) 同行评审:评审者与作者是地位平等的同行/专家,而不是领导对员工的评价;是最为结构化的评审方法;可以作为同行之间学习和分享经验的机会。

   

 3. 同行评审简介

    在软件CMM中首次提出了同行评审(Peer Reviews)这个概念,它的目标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缺陷,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尽早解决缺陷。这种方法借鉴了IBM的范根检查法(Fagan Inspection)的优点,是一种结构化的正式的评审方法。

    同行评审有明确的角色定义:

    .协调员(Moderator):保证评审按流程进行。
    .朗读者(Reader):评审的技术领导,把焦点放在有争议的问题方面。
    .记录员(Recorder):负责记录缺陷。
    .评审员(Reviewer):负责发现缺陷,除了作者外,所有的其他角色都可以担任评审员。
    .作者(Author):负责修正缺陷。

同行评审通常包括六个步骤:制定计划、召开准备会议、评审人员独立预审、召开评审会议、返工、跟进返工结果。各个步骤的活动说明如下:

 

    1) 计划:选择参与者;准备检查单。

    2) 准备会:分配各参与人员的角色;作者对产品作概要介绍。

    3) 个人预审:评审者研究评审文档,使用检查单寻找缺陷,记录发现结果。

    4) 评审会议:读者阅读评审文档,评审员发现缺陷,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作者一般保持沉默,除非读者要求对产品作解释。

    5) 返工:作者修正错误。

    6) 跟进:检查修正工作的进展;分析错误原因;分析评审过程,补充完善检查单。

    附:做好技术评审的小贴士

    .不因为时间紧迫和缺少预算而省略评审
    .评审前充分准备和沟通
    .安排合理的预审时间以便评审人员阅读评审材料
    .技术评审应当“就是论事”,不要把评审会开成“批斗会”,不要打击有失误的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不准搞人身攻击,如挖苦、讽刺等
    .评审人员的职责是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给出消除缺陷的办法,而不是替开发人员消除缺陷
    .把技术评审作为交流、提高的机会
    .记录评审中出现的问题,跟踪改进
    .定期改进技术评审检查单,把检查单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载体
    .评审者必须是领域内的专家

    When-常见的技术评审点举例

    在对工作产品建立基线之前进行评审,目的是发现缺陷。

    图:常见的技术评审点

    

    附:TR2中使用的检查要素节选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avinCome/archive/2008/11/24/1340279.html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t3p9fxLm.shtml

相关文章

CMMI-技术评审管理方案

技术评审(Technical Review, TR)的目的是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阐述了技术评审过程域的三个主要规程: …

PERT(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 Review Technique)

制定进度表中的PERT方法会用到三点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i. 期望值 (悲观乐观4*最可能) / 6 ii. 标准差 (悲观-乐观) / 6 在培训班听课时,几个讲师都说采用三点估算服从正态分布,需要计算期望值与标准差,然而…

项目经理必须知道什么是PERT网络分析(计划评审技术)

目录 什么是PERT网络分析? PERT的基本要求[2] PERT的计算特点 [1] PERT网络分析法的工作步骤 [1] PERT网络分析法的改进[3] β分布及其性质 改进后的计划评审技术 PERT网络技术的作用 [4] 时间网络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5] PERT网络分析法的案例分析 PERT的案例一&…

怎样做好技术评审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通过控制过程质量,来保证结果质量”,而对于关键交付件的“技术评审”,正是有效保证过程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咨询的过往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在意识层面对技术评审的必要性…

技术方案评审

from: http://www.infoq.com/cn/news/2012/02/MapReducePatterns 新年开始,大部分公司都在启动大量新功能的规划及设计、技术人员同时在设计对应实现方案、架构师或者技术主管则需要一天内穿梭在多个技术讨论中,评审并达成成熟稳定的设计方案。从架构师的…

图形评审技术(GERT)与计划评审技术(PERT)

什么是PERT网络分析? 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即计划评审技术,最早是由美国海军在计划和控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时发展起来的。PERT技术使原先估计的、研制北极星潜艇的时间缩短了两年。 简单地说,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

计划评审技术(PERT)求工期、标准差、方差以及概率

转自http://www.cnitpm.com/pm/5964.html 计划评审技术(PERT)。PERT 使用 3 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持续时间的近似区间: 最可能时间(Tm)。基于最可能获得的资源、最可能取得的资源生产率、对资源可用时间的现实预计、资…

计划评审技术

计划评审技术就是把工程项目当成一种系统,用网络图或者表格或者矩阵来表示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以时间为中心,找出从开工到完工所需要时间的最长路线,并围绕关键路线对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及对…

第22篇 项目进度管理__计划评审技术__重点内容

本文是项目进度管理的重点, 必须掌握 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 PERT), 又称为三点估算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假设项目持续时间, 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时间是随机的,且服从某种概率分布。 计划评审技术可以估计整…

DIY OpenTX Lite V1.0 先进的开源航模遥控器控制板!

OpenTX Lite V1.0 3D view! 喜欢他们的3D的板子设计挺好看!走线工整精美! 1、采用开源OpenTX软件编译修改OLED显示屏!OLED显示效果虽然没VFD好,但是这个效果我也买单!赞赞赞! 不晒meit美图了,晒…

开源STM32主控遥控器XBOX外形PCB

本人为了遥控自己的迷你空心杯六轴,于是从硬件到软件花了两周的时间,设计了个酷似X-box摇杆的遥控器,功能很多,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自己写代码当游戏手柄用,大家自行探索。 主控用采用STM32f103c8t6,性能足够&…

ImportError: libgflags.so.2: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近日在TX2上部署深度学习环境Pytorch, 按照github上的教程进行安装,在终端显示已经成功安装,可是在python3环境下导入torch时出现以下的错误. 上图提示找不到 libgflags.so.2 这个链接库, 无法导入. 于是我们进入 /usr/local/lib 目录下, 发现在该目录下没有 libgflags.so.2 .那…

Docker 使用 OpenvSwitch 网桥

Docker 默认使用的是 Linux 自带的网桥实现,实际上,OpenvSwitch 项目作为一个成熟的虚拟交换机实现,具备更丰富的功能。个人认为,将来 Docker 必然会支持 OpenvSwitch 作为其默认网桥实现。有兴趣的同学欢迎通过如下的步骤来尝鲜。…

OpenvSwitch完全使用手册

OpenvSwitch完全使用手册(一)-总览Overview 本文主要参考Overview of functionality and components以及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以及结合自己的理解。 1 什么是OpenvSwitch OpenvSwitch,简称OVS是一个虚拟交换软件,主要用于虚拟机VM环境,…

iOS远程真机之wdaproxy使用指南

基于 WebDriverAgent 的 iOS 远程控制 WebDriverAgent 安装使用完全指南 一、命令行启动wdaproxy 在浏览器打开http://localhost:8100 问题:WDA未启动 WDA安装依赖报错:

openxxx

环境规划 主机名内网ip外网ip网卡模式角色yfm20172.16.10.190192.168.199.122NAT、LANOpenxxxx-Serveryfm22172.16.10.191LAN内网机器1yfm21192.168.199.121NATOpenxxxx-Clientwindows192.168.0.106WIFIOpenxxxx-Client 软件版本 Linux 安装:openxxxx-2.4.10.tar…

windows 下vscode+platformio开发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

最近想要写个更新航模接收机固件的小项目,移植opentx项目的部分代码到我的最小系统板上。不经意间发现vscode上也可以开发stm32了,于是,一个填坑行动开始了!!! 先写怎么才能编译调试吧! 环境&a…

Open vSwitch详解

1. Open vSwitch简介 Open vSwitch(简称OVS)是在开源的Apache2.0许可下的产品级质量的多层虚拟交换标准。它旨在通过编程扩展,使庞大的网络自动化(配置、管理、维护),同时还支持标准的管理接口和协议。总的来说,它被设计为支持分布在多个物理服务器。OVS适用于VM环境中提…

英伟达Nvidia TX1 TX2 串口通信方法

Nvidia TX1 TX2 串口通信方法 英伟达TX2串口串口硬件板子串口描述硬件连接方式测试工具及方法c通信代码 英伟达TX2串口 使用英伟达嵌入式板进行 串口通信 。 串口硬件 串口位置为下图中红色方框位置,标示UARTQ20和J17。 板子串口描述 串口共6个引脚&#xff0…

Open vSwitch

1 OpenVSwitch 1.1 简介 OpenvSwitch简称OVS,是一个高质量的、多层虚拟交换机,使用开源Apache2.0许可协议,由Nicira Networks开发,主要实现代码为可移植的C代码。它的目的是让大规模网络自动化可以通过编程扩展,同时仍然支持标准的管理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