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杂谈-再谈软硬SDN(1)

article/2025/9/18 5:38:28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网络里卖艺的小青年 ,作者KkBLuE

我曾在SDNLAB和TF中文社区联合举办的直播活动上做了一次分享,讨论到软件SDN和硬件SDN的话题,巧合的是,看到国内大牛厂家也在讨论软硬之路,于是就有了本文的第一篇,文章比较长,需要阅读5-10分钟。

【直播回顾】TF Live丨KK/建勋:多云、SDN,还有网工进化论技术问题

DCN 学院派丨数据中心网络自动部署,软硬SDN如何选择?

强烈建议,对软件SDN不了解的同学一定读一下,里面有很多中肯之语,但是里面很多语句也有待商榷,因此摘录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撰文之前,先说几点声明:

(1)选取本文绝非针对特定厂家,任何厂家均有优秀之处,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2)软硬SDN的讨论一直是长期话题,本人目的绝非否定硬件SDN,而是阐述本人所见所感,供大家参考。
(3)没有绝对完美的方案,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所有IT和网络的进步,都是原有技术方案的认知积累和不断反思创新的结果。

请先看完原文之后在看本文,再次强调:本文不会否定原文任何观点,而是为各位读者补充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SDN而已。

首先,从自动化能力的灵活性来看,自动化程度更多取决于不同厂家对网络业务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抽象水平,与软硬方式相关性并不那么高。比如在SDN的业务发放上,北美厂商沿用一贯简单的多级表单的方式来下发业务逻辑。而国内厂家基本已经使用图形化交互的方式,抽象层次更高、逻辑理解更直接,这一点值得为国内厂家点赞。而目前逐步兴起的意图网络,硬SDN厂商可用基于IT业务语言来自动化网络的配置,甚至可以做到事前校验、事后验证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软SDN厂商则相对落后。
DCN 学院派丨数据中心网络自动部署,软硬SDN如何选择?

特别认同这句话,自动化程度更多取决于不同厂家对网络业务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抽象水平这句话,看每个厂家的方案,都能体会到背后研发人员功底和水平,也正因如此,从讨论技术实现本身的角度,我更倾向于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都各有可取之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本文中以SDN业务发放的举例,用来讨论网络自动化程度更为合适,用来讨论硬件SDN和软件SDN的比较上,略有脱节。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数据中心对SDN的诉求角度而言,大家追求的目标是都是文中提到的IT业务语言到网络设备配置的实现,这里的诉求一个层面是管理配置界面的实现,是否逻辑通顺,是否界面整洁美观,是否满足基本需求,另一个层面才是配置的实现由软件还是硬件来完成。如果我们用SDN软件管理界面的喜好程度,去评价软硬SDN哪个更强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全貌。

管理配置界面的水平和能力,恰恰也是体现了不同厂家对业务的理解,而自动化程度的实现,恰恰取决于底层的实现,究竟是软件还是硬件呢?文中对的第二段恰好给出了比较。

软SDN在于其业务开发全部依赖于软件实现,更灵活、迭代更快,能力可以不依赖于硬件快速更新。但实际商用时也有严格的版本策略,并且需要考虑将对性能影响严重的特性如加密、封装卸载在网卡上。总体而言,软件方式身段更灵活一点,但因为完全依赖CPU也面临较多约束。所以在这一点上,更应该侧重考察的是,不同厂家不论软硬方式,其在自动化能力上表现出的不同眼界和实践水平。
DCN 学院派丨数据中心网络自动部署,软硬SDN如何选择?

本文的观点十分中肯,软件更加灵活,其实是否全部依赖CPU有待商榷,提到的CPU会有较多约束,只看到结论,如何证明这个结论,我需要进一步去学习研究。其实太灵活,意味着对掌控的人的要求更高,我想,任何一个技术的尝试,最终是都达到效果,与有使用者的能力半径,技术的实现逻辑,方法都有关系。当选择硬件产品的时候,会参考彩页,看端口,看功能支持,同样的道理,当选择软件方案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考虑版本适配,性能考量,做到知己知彼。两者参考的方面不同,但是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看看业务对网络的需求在哪里。

其次,从网络的可扩展性来看,二者能力不分伯仲。二者均可以构筑大规模的SDN网络,包括支持跨域多DC的级联网络。软SDN可以灵活牺牲服务器资源来置换网络资源,所以在租户、VPC等规格上可能会超过硬SDN在交换机上的硬件资源限制,然而当前主流交换机规格基本不存在瓶颈,所以这个优势无法体现到实际项目价值中。暂且认为二者在此打成平手。
DCN 学院派丨数据中心网络自动部署,软硬SDN如何选择?

网络的扩展性,粗浅的说,取决于如下要素,性能,弹性,功能支持。

  • 性能:泛指吞吐,转发,以及相关的表项支撑
  • 弹性:泛指自动化程度,扩展程度,网络设备能否随业务快速的变化
  • 功能支持:除了网络中的功能支持之外,在虚拟化或者说云的DC里面,也增加了诸如NAT,FW,以及相应的服务链的支持。

从我的角度来看,扩展性是一个综合工程,如果套用木桶理论的话,前文提到的这些,都是木桶中的每一个木板,而扩展性如何,取决于最短的哪块,要评价,估计在写几万字都写不完,我们还是简单粗暴,列出如下两个问题:

  1. 软件SDN比硬件SDN灵活,但是性能不如硬件SDN,硬件SDN的性能毋庸置疑,那么软件的性能到底如何?能否满足需求?是否我们还是用早期软件SDN的性能的早期印象,从而看待现在的软件SDN的性能?

  2. 硬件SDN不如软件SDN灵活,那么硬件SDN在灵活性方面,有哪些是可取之处,哪些又是天然不足,还有哪些可以后续不足呢?

大概真的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真正落地的使用,都是客观技术和主观喜好的综合。很早以前,我有两个工作选择,问一个前辈怎么办,前辈说你拿一张纸吧,题目就是两个工作A和B,然后A写清楚好的有哪些,不好的有哪些,B写清楚好的有哪些,不好的有哪些,最好在加上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敢保证你选的对不对,但至少有过思考,可能选错了,也不后悔~

谈及软SDN和硬SDN,道理大概也是如此吧。

但是,技术人员总有追求完美的欲望,如果我们把SDN的功能拆解,部分功能交给软件完成,部分功能交给硬件完成,采用结合的方案,扬长避短,可能会有更有意思的话题出现,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在后面的文章进一步讨论。

第三,在实际的网络部署中,可靠、稳定是重中之重。没有人会容忍一个频繁掉链子的网络。这一点硬SDN天然具备更佳的身位,其从早期一路积累的商用可靠性能力有巨大优势。而软SDN通过vSwitch也提供了故障切换的能力,但作为业务软件依然受限于软件特有的可靠性问题。此外,软SDN会给网络运维团队带来新的挑战,运维边界需要延伸到服务器内部,服务器运维在网络和业务团队部分叠合,存在冲突的可能。所以我们看到,敢于使用软SDN的基本是互联网厂家,自身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来克服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DCN 学院派丨数据中心网络自动部署,软硬SDN如何选择?

网络的稳定性,一直以来,任何人都毋庸置疑,越是贴近市场的业务,越是敏感,越是赚钱的业务,越是不容有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运营商,金融企业,以及其他大型企业,都有对稳定性的渴求,而稳定性,恰恰又是另外一个木桶。

而这个木桶里,除了包含硬件的稳定性之外,还包括网络的高可用设计,故障恢复的机制等等,可能硬件运行没有问题,可一个生成树成环就让网工死去活来的。对于硬件SDN和软件SDN稳定性和可靠性谁更优异,如果没有充分的案例和素材,我本人不敢做出评价,希望看过这本文的兄弟姐妹可以给我更多素材。

正如文中所说,互联网厂家敢于使用软SDN,想必他们对稳定性方面有自己的看法,找机会和互联网的兄弟们聊聊,据我所知,国内的AWS,Azure和GCP,国内的BAT,软件SDN的方案还是居多,结合我前面的说法,其实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掌控能力有关系,这又是一个新的话题,这里就不多说。

文中引出的一个话题更吸引大家的关注,并非技术的实现,而是管理的边界,简而言之,当使用软SDN的时候,因为执行点在服务器,那么该谁管呢?扩展点说,谁来配置,谁来维护?粗俗点说,出事了,谁管?

必须承认的是,运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我们稍作反思,这是一个管理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

云带给行业的改变,不止于业务形态,技术的改变,对于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分工协作,也都带来改变。

恰恰是市场需要企业的业务具备敏捷性,才引发了企业的业务要求IT的敏捷性,也正是因为有了IT的敏捷性需求,才会有云的兴起,而正是有了云的兴起,才会有网络和业务的关联度如此之高。因此,以前是IT组织下各司其职的各个部门,现在正是需要一起坐下来,重新制定战略和业务分工,我们看到很多的客户在IT内部,专门成了云业务部门,核心的原因,就是希望打破原有的壁垒,让整个IT有机结合起来。

但是组织的变革也势必带来挑战,管理的权限,能力的学习,部门之间如何携手,这里有太多的思考,而这个冲突,我更倾向于是管理的思考,未来企业IT的掌舵人以及所有从业人员的思考,而软硬SDN的稳定性讨论方面,我们更多还是需要关注在技术实现和设计架构上。
一不小心,3000多字,数字化转型,云计算,SDN从来就不是单一的问题,更多的角度,会带来我们更多的思考,华为的这篇文章,帮助我们看到了实现SDN的各种可能,我的文字,希望提供另外一个角度,更倾向于引出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武断的得出结论,言辞也一定局限之处,希望能和同道更多的交流学习,我们下期再会。

没有冬天不会过去,没有春天不会到来!

【直播回顾】TF Live丨KK/建勋:多云、SDN,还有网工进化论技术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g3jnBD39.shtml

相关文章

展示一下香蕉派路由Android系统

没什么好说的,第一版的系统,Android部分还可以,路由设置确实有闪退现象。等稳定版发布,可以把机顶盒和路由二合一,再接个SSD,还是很不错的。 硬件 开机 桌面 安卓程序 安卓设置 可以打开USB调试&#xff0…

网络收集的逻辑思维题

一个有意思的逻辑训练题目 题目如下&#xff1a; 有两个大于1小于100的自然数x,y&#xff0c;老师告诉小明两个数的和&#xff0c;告诉小强两个数的积。已知小明和小强足够聪明。 下面是两个人的对话&#xff1a; 小强&#xff1a;我不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xff08;<沉默…

物联网技术之PLC

大家好&#xff0c;欢迎关注技福小咖。今天给大家讲讲物联网技术中的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几乎存在于所有现代工业中。尽管它们有多种形状和形式&#xff0c;但它们有一个目标&#xff1a;在复杂的工业应用中实时控制、测量和执行任务。 几十年来&#xff0c;PLC一直…

旭日X3派 AI推理(yolov5)

sunrise AI推理 旭日派中最让其期待的就是其中的BPU加速器&#xff0c;可以提供5TOPS的等效AI算力。 X3芯片概述 BPU是地平线自研的AI加速核&#xff0c;在设计过程中具体结合了AIoT/Auto的场景需求&#xff0c;从算法、计算架构、编译器三个方面进行了软硬协同优化&#xff…

Orangepi(香橙派)提高实时性

Orangepi实时性能优化 提高实时性的方法打内核 RT 补丁、使用 wiringpi 包 解决卡顿问题使用 "isoclpus xx" 禁用核心 解决卡顿问题问题解析&#xff01;cmdline.txt问题写入 /proc/cmdlline 文件出错 提高实时性的方法 首先&#xff0c;本人使用的是 orangepi one …

深入理解Linux网络——内核是如何接收到网络包的

文章目录 一、相关实际问题二、数据是如何从网卡到协议栈的1、Linux网络收包总览2、Linux启动1&#xff09;创建ksotfirqd内核线程2&#xff09;网络子系统初始化3&#xff09;协议栈注册4&#xff09;网卡驱动初始化5&#xff09;网卡启动 3、迎接数据的到来1&#xff09;硬中…

banana pi 香蕉派资源站点

banana pi 香蕉派公共号&#xff1a;SINOVOIP-BPI banana pi 香蕉派中文创客论坛&#xff1a; http://www.banana-pi.org.cn banana pi 英文社区&#xff1a; http://www.banana-pi.org banana pi 产品网站&#xff1a; http://www.banana-pi.com banana pi 工厂网站&#xff1…

- 英语 -

一&#xff1a;什么是词根词缀&#xff1f; 1&#xff1a;词根是表明词的根本意思&#xff0c;看到什么就知道和什么相关 2&#xff1a;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xff1a;词缀可点缀也可不点缀&#xff0c;主要体现单词的完整性 前缀&#xff1a;主要跟词根一起构成词的大概意思 …

可编程的,协议独立的软件交换机(论文阅读)

PISCES&#xff1a;可编程的&#xff0c;协议独立的软件交换机 摘要 虚拟机监视器使用软件交换机来引导数据包进出虚拟机(vm)。这些交换机经常需要升级和定制&#xff0c;以支持新的协议头或用于隧道和覆盖的封装&#xff0c;以改进测量和调试功能&#xff0c;甚至添加类似于…

web3分享

文章目录 前言一、web 3.0是什么&#xff1f;1-2-3 二、核心思想、价值初衷发展 三、彳亍前行大而不倒重放攻击新旧链之争 四、全景生态结构纵向切分-加密网络的结构 总结 前言 1989年伯纳斯提出万维网的概念&#xff0c;于今已有三十多年。万维网发展至今&#xff0c;已形成一…

Linux网络数据包接收处理过程

因为要对百万、千万、甚至是过亿的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xff0c;所以在一线互联网企业里面试和晋升后端开发同学的其中一个重点要求就是要能支撑高并发&#xff0c;要理解性能开销&#xff0c;会进行性能优化。而很多时候&#xff0c;如果你对Linux底层的理解不深的话&…

网络协议报文理解刨析篇二(再谈Http和Https), 加上TCP/UDP/IP协议分析(理解着学习), 面试官都惊讶你对网络的见解

目录 前文链接(系列助学, 也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可按需读取) 一. 再谈HTTP再理解 二. HTTP对比学习HTTPS HTTP和HTTPS的区别如下: 三.TCP协议 &#xff08;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细节过程理解在之前的博文中有详细图解&#xff09; tcp缓冲区概念的引入 (解释流量控制): 确认…

服务器网卡支持万兆单模么,万兆网卡可以用网线吗

公告: 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部分内容已经删除,感谢读者理解。 话题:万兆网卡 可以用网线吗回答:只要是电口那就必须用网线,实测国标5e 60米可以达到万兆90%,2米可以达到万兆95%,也就是9500Mbps/s。其实,即便是7类速度也只能在90-99%之间。回答问题不要只搬书本上的东西,…

图解Linux网络包接收过程

作者&#xff1a;张彦飞 链接&#xff1a;https://zhuanlan.zhihu.com/p/256428917 因为要对百万、千万、甚至是过亿的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xff0c;所以在一线互联网企业里面试和晋升后端开发同学的其中一个重点要求就是要能支撑高并发&#xff0c;要理解性能开销&…

家庭网络知识普及

一、先说说现在国内主流网络结构吧&#xff0c;一般家庭网络是由光网络终端ont&#xff0c;也就是光猫接入&#xff0c;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接入场景。 1、光猫接入统称为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xff1a;无源光纤网络&#xff0c;源即电源&#xff0c;指传输过程中不需…

计算机网络知识(个人笔记)共十六张,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目录 共十六张图片 内容包括&#xff1a;计算机五大部件&#xff0c;工作原理&#xff0c;计算机辅助系统&#xff0c;计算机特点&#xff0c;计算机分类&#xff0c;计算机如那件系统&#xff0c;计算机硬件系统&#xff0c;计算机内部单位&#xff0c;病毒的种类及特点&…

网络布线基础知识

目录 一、信号与传输介质 二、信号的分类(区别) 三、双绞线 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的链接规范 四、光纤的概述 五 、以太接口 光纤接口的分类 六、小结 一、信号与传输介质 1.信号包括信息、数据、信号。 信息是人对现实世界存在方式或某种运动状态的认识; 数据是描述…

图神经网络在知识图谱中的应用

文章目录 1. 知识图谱1.1 无处不在的图结构1.2 知识图谱介绍1.3 知识图谱概念1.4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1.4.1 知识抽取1.4.2 知识融合1.4.3 知识加工1.4.4 知识更新 1.5 知识图谱应用 2. 图神经网络2.1 图数据与其他数据区别2.2 图数据2.3 图2.3 图任务2.4 图神经网络2.5图卷积神经…

HCIP高级网络知识整理(十分详细)

目录 HCIP --- 华为认证体系下高级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间信息传递原理&#xff1a; 规定计算机系统互联的组织&#xff1a; 核心思想 --- 分层 TCP/IP模型 --- TCP/IP协议簇 封装和解封转 PDU --- 协议数据单元 交换机的转发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xff0c;DHCP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