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论文:A real_time motion planner with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论文的核心结构是这样的:
1,规划上是时空分离的,横向规划是建立曲率kappa关于位置s的函数,纵向上建立速度v关于位置s的函数。
2,函数建立后使用lattice planner 的方式进行撒点,生成对应的cost function,选择cost 最低的曲线作为最优曲线。
3,完成曲线选取之后还多做一步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滚动优化,进一步完善输出结果。
总体的结构如图:
接下来我们分析每一个模块。
空间上的曲线生成:
关于空间上的曲线生成,我们有一些数学推导,我写在了手稿中:
可以看出,按照lattice planner的方法,我们希望写出一个曲率kappa关于位置s的多项式,至于多项式应该是几阶的,取决于我们定多少约束。文章中列举了我上图中写的五个约束:起点处的曲率,终点处的曲率,终点处的x位置,终点处的y位置,终点处的heading 对于起点处heading的变换量。五个约束意味着多项式应该是4阶的,所以作者使用了四阶多项式进行空间上的曲线生成。
作者是这么写的,到底是会议论文,质量就是不行。说的是quartic四阶多项式,写的却是三阶,还乱扯说s也是个位置参量?我反正是佛了。再次强调,这里是四阶多项式。
时间上的曲线生成
作者强调,时间上的曲线生成也应该是关于位置s的多项式,而不是关于时间t的多项式,因为我们刚才在空间上做的曲线生成已经选择了 函数是关于位置S的函数,因此为了保证一致性,这里也是关于s的函数。作者表示这里选择一个三阶函数就差不多了。
三阶多项式的参量有四个,我们定义四个约束即可:
作者选择了起始点和终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其中起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是从车上直接获得的,终点的速度我们自己采样,终点的加速度我们希望是0,这样直接可以获得这几个参量的close form的表达:
cost function:
分成了静态cost 和动态 cost, 论文里面大家用的都差不多,没什么好解释的:
最后的cost function 就是所有项的加权累计:
进一步速度和轨迹优化,
所谓的进一步优化就是花里胡哨,做法就是稍微放松对终点的约束。对于轨迹优化来说就是我们虽然选择了某条最优曲线,这个规划终点的状态都已定好,现在我们放松一点这个约束,终点可以在这个点的附近稍微动一动,做到微调。速度优化也是一样,终点的采样速度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微调。这种优化没有意义,因为你不一定保证微调后的曲线能够通过碰撞检测,所以你额外还要做一次碰撞检测,另外微调的目的是让曲线更合理,而对曲线合理性的评估已经通过cost function 给出来了,这里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