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状态RUNNABLE详解

article/2025/8/27 9:50:17

Java虚拟机层面所暴露给我们的状态,与操作系统底层的线程状态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具体而言,这里说的 Java 线程状态均来自于 Thread 类下的 State 这一内部枚举类中所定义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 RUNNABLE?

直接看它的 Javadoc 中的说明:

一个在 JVM 中执行 的线程处于这一状态中。(A thread executing in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is in this state.)

而传统的进(线)程状态一般划分如下(基于操作系统层面,以cpu为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这里的进程指早期的单线程 进程,这里所谓进程状态实质就是线程状态。

那么 runnable 与图中的 ready 与 running 区别在哪呢?

与传统的ready状态的区别

更具体点,javadoc 中是这样说的:

处于 runnable 状态下的线程正在 Java 虚拟机中执行,但它可能正在等待 来自于操作系统的其它资源,比如处理器。A thread in the runnable state is executing in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but it may be waiting for other resources from the operating system such as processor.

显然,runnable 状态实质上是包括了 ready 状态的。甚至还可能有包括上图中的 waiting 状态的部分细分状态,在后面我们将会看到这一点。

与传统的running状态的区别

有人常觉得 Java 线程状态中还少了个 running 状态,这其实是把两个不同层面的状态混淆了。对 Java 线程状态而言,不存在所谓的running 状态,它的 runnable 状态包含了 running 状态。

我们可能会问,为何 JVM 中没有去区分这两种状态呢?

现在的时分 (time-sharing)多任务 (multi-task)操作系统架构通常都是用所谓的“时间分片 (time quantum or time slice)”方式进行抢占式 (preemptive)轮转调度(round-robin式)。更复杂的可能还会加入优先级(priority)的机制。

这个时间分片通常是很小的,一个线程一次最多只能在 cpu 上运行比如10-20ms 的时间(此时处于 running 状态),也即大概只有0.01秒这一量级,时间片用后就要被切换下来放入调度队列的末尾等待再次调度。(也即回到 ready 状态)

注:如果期间进行了 I/O 的操作还会导致提前释放时间分片,并进入等待队列。 又或者是时间分片没有用完就被抢占,这时也是回到 ready 状态。

这一切换的过程称为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context switch),当然 cpu 不是简单地把线程踢开就完了,还需要把被相应的执行状态保存到内存中以便后续的恢复执行。

显然,10-20ms 对人而言是很快的, 不计切换开销(每次在1ms 以内),相当于1秒内有50-100次切换。事实上时间片经常没用完,线程就因为各种原因被中断,实际发生的切换次数还会更多。

也这正是单核 CPU 上实现所谓的“ 并发(concurrent)”的基本原理,但其实是快速切换所带来的假象,这有点类似一个手脚非常快的杂耍演员可以让好多个球同时在空中运转那般。

时间分片也是可配置的,如果不追求在多个线程间很快的响应,也可以把这个时间配置得大一点,以减少切换带来的开销。

如果是多核CPU,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发,这种情况通常也叫并行 ,不过你可能也会看到这两词会被混着用,这里就不去纠结它们的区别了。

通常,Java的线程状态是服务于监控的,如果线程切换得是如此之快,那么区分 ready 与 running 就没什么太大意义了。

当你看到监控上显示是 running 时,对应的线程可能早就被切换下去了,甚至又再次地切换了上来,也许你只能看到 ready 与 running 两个状态在快速地闪烁。

当然,对于精确的性能评估而言,获得准确的 running 时间是有必要的。

现今主流的 JVM 实现都把 Java 线程一一映射到操作系统底层的线程上,把调度委托给了操作系统,我们在虚拟机层面看到的状态实质是对底层状态的映射及包装(非一一对应关系)。JVM 本身没有做什么实质的调度,把底层的 ready 及 running 状态映射上来也没多大意义,因此,统一成为runnable 状态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将看到,Java 线程状态的改变通常只与自身显式引入的机制有关。

当I/O阻塞时

我们知道传统的I/O都是阻塞式(blocked)的,原因是I/O操作比起cpu来实在是太慢了,可能差到好几个数量级都说不定。如果让 cpu 去等I/O 的操作,很可能时间片都用完了,I/O 操作还没完成呢,不管怎样,它会导致 cpu 的利用率极低。

所以,解决办法就是:一旦线程中执行到 I/O 有关的代码,相应线程立马被切走,然后调度 ready 队列中另一个线程来运行。这时执行了 I/O 的线程就不再运行,即所谓的被阻塞了。它也不会被放到调度队列中去,因为很可能再次调度到它时,I/O 可能仍没有完成。

线程会被放到所谓的等待队列中,处于上图中的 waiting 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了,我们所谓阻塞只是指这段时间 cpu 暂时不会理它了,但另一个部件比如硬盘则在努力地为它服务。cpu 与硬盘间是并行的。如果把线程视作为一个 job,这一 job 由 cpu 与硬盘交替协作完成,当在 cpu 上是 waiting 时,在硬盘上却处于 running,只是我们在操作系统层面讨论线程状态时通常是围绕着 cpu 这一中心去述说的。

而当 I/O 完成时,则用一种叫中断 (interrupt)的机制来通知 cpu:也即所谓的“中断驱动 (interrupt-driven)”,现代操作系统基本都采用这一机制。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控制反转 (IoC)机制的一种体现,cpu不用反复去询问硬盘,这也是所谓的“好莱坞原则”—Don’t call us, we will call you.好莱坞的经纪人经常对演员们说:“别打电话给我,(有戏时)我们会打电话给你。”

在这里,硬盘与 cpu 的互动机制也是类似,硬盘对 cpu 说:”别老来问我 IO 做完了没有,完了我自然会通知你的“

当然了,cpu 还是要不断地检查中断,就好比演员们也要时刻注意接听电话,不过这总好过不断主动去询问,毕竟绝大多数的询问都将是徒劳的。

cpu 会收到一个比如说来自硬盘的中断信号,并进入中断处理例程,手头正在执行的线程因此被打断,回到 ready 队列。而先前因 I/O 而waiting 的线程随着 I/O 的完成也再次回到 ready 队列,这时 cpu 可能会选择它来执行。

另一方面,所谓的时间分片轮转本质上也是由一个定时器定时中断来驱动的,可以使线程从 running 回到 ready 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设置一个10ms 的倒计时,时间一到就发一个中断,好像大限已到一样,然后重置倒计时,如此循环。与 cpu 正打得火热的线程可能不情愿听到这一中断信号,因为它意味着这一次与 cpu 缠绵的时间又要到头了…奴为出来难,何日君再来?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 Java 中定义的线程状态,嘿,它也有 BLOCKED(阻塞),也有 WAITING(等待),甚至它还更细,还有TIMED_WAITING。

现在问题来了,进行阻塞式 I/O 操作时(相对于底层系统cpu来说,线程为阻塞状态),Java 的线程状态(jvm层面上)究竟是什么?是 BLOCKED?还是 WAITING?

可能你已经猜到,既然放到 RUNNABLE 这一主题下讨论,其实状态还是 RUNNABLE。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测试来验证这一点:

@Test
public void testInBlockedIOStat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一个名为“输入输出”的线程tThread 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try {// 命令行中的阻塞读String input = in.nextLine();System.out.println(input);}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IOUtils.closeQuietly(in);}}}, "输入输出"); // 线程的名字// 启动t.start();// 确保run已经得到执行Thread.sleep(100);// 状态为RUNNABLEassertThat(t.getState()).isEqualTo(Thread.State.RUNNABLE);
}

在最后的语句上加一断点,监控上也反映了这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阻塞时同理,比如socket.accept,我们说这是一个“阻塞式(blocked)”式方法,但线程状态还是 RUNNABLE。

@Test
public void testBlockedSocketState() throws Exception {Thread server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try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10086);while (true) {// 阻塞的accept方法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TODO}}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try {server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socket线程"); // 线程的名字serverThread.start();// 确保run已经得到执行Thread.sleep(500);// 状态为RUNNABLEassertThat(serverThread.getState()).isEqualTo(Thread.State.RUNNABLE);}

监控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Java 很早就引入了所谓 nio(新的IO)包,至于用 nio 时线程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这里就不再一一具体去分析了。至少我们看到了,进行传统上的 IO 操作时,口语上我们也会说“阻塞”,但这个“阻塞”与线程的 BLOCKED 状态是两码事!

如何看待RUNNABLE状态?

首先还是前面说的,注意分清两个层面:虚拟机层面(vm)和操作系统层面(os)

虚拟机是骑在你操作系统上面的,身下的操作系统是作为某种资源为满足虚拟机的需求而存在的。当进行阻塞式的 IO 操作时,或许底层的操作系统线程确实处在阻塞状态,但我们关心的是 JVM 的线程状态。

JVM 并不关心底层的实现细节,什么时间分片也好,什么 IO 时就要切换也好,它并不关心。

前面说到,“处于 runnable 状态下的线程正在* Java 虚拟机中执行,但它 可能正在等待*来自于操作系统的其它资源,比如处理器。”

JVM 把那些都视作资源,cpu 也好,硬盘,网卡也罢,有东西在为线程服务,它就认为线程在“执行”。处于 IO 阻塞,只是说 cpu 不执行线程了,但网卡可能还在监听呀,虽然可能暂时没有收到数据。

所以 JVM 认为线程还在执行。而操作系统的线程状态是围绕着 cpu 这一核心去述说的,这与 JVM 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前面我们也强调了“Java 线程状态的改变通常只与自身显式引入的机制有关”,如果 JVM 中的线程状态发生改变了,通常是自身机制引发的。比如 synchronize 机制有可能让线程进入BLOCKED 状态,sleep,wait等方法则可能让其进入 WATING 之类的状态。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bo5WOm8u.shtml

相关文章

Java多线程 - 线程状态

线程状态 五个状态:新生、就绪、运行、死亡、阻塞 停止线程 不推荐使用JDK提供的stop()、destroy()方法【已弃用】推荐线程自己停止建议用一个标志位进行终止变量,到flagfalse,则终止线程运行 public class StopDemo implements Runnab…

jstack线程状态分析

使用jstack pid命令可以查看JVM的线程状态,其中值得关注的线程状态有: 死锁,Deadlock(重点关注)执行中,Runnable等待资源,Waiting on condition(重点关注)等待获取监视器&#xff0…

多线程之线程状态

## 线程状态 五大状态 1.创建状态:Thread thread new Thread(); 线程对象一旦创建就进入了新生状态。 2.就绪状态:当调用start()方法时,进入就绪状态,但不代表立即调度执行(等待cpu调度)。 3.运行状态或同…

Java线程的6种状态及切换(透彻讲解)

Java中线程的状态分为6种。 1. 初始(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但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 2. 运行(RUNNABLE):Java线程中将就绪(ready)和运行中(running)两种状态笼统的称为“运行”。 线程对…

线程的5种状态详解

概念 1.初始状态(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可运行状态(RUNNABLE):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main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等待被线程调度选中,获取cpu…

线程的五种状态

1.新建状态(New):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对象。 2.就绪状态(Runnable): 线程创建对象后,其他线程调用start()方法,该线程处于就绪状态,资源已经准备就绪,等待CPU资源。 3.…

线程的几种状态

目录 前言 一、线程是什么? 二、线程状态 1.新建状态(New) 2.就绪状态(Runnable) 3.运行状态(Running) 4.阻塞状态(Blocked) 5.等待状态/超时等待(Wa…

Java的6种线程状态以及线程状态的转换

详细介绍了Java线程的6中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换。 文章目录 1 线程状态(生命周期)1.1 源码中的状态1.2 状态解释 2 线程状态转换2.1 进入等待/超时等待2.1.1 进入等待状态2.1.1.1 wait方法的介绍2.1.1.2 join方法的介绍 2.1.2 进入超时等待2.1.2.1 sleep方法的介绍…

Lombok 的 @Builder 的使用,默认值的设置,修改属性值

1,简单使用 2,属性默认值的设置问题 3,修改属性值 1,简单使用 他这个Builder注解,相比之前的编辑器自动生成的getter setter的优点在哪呢? 看下面的使用例子 package com.lxk.lombok;import com.lxk.m…

POJO属性定义包装类型还是基本类型

举个例子, private Boolean aaa;private boolean bbb;Boolean类型的变量会设置默认值为null,而boolean类型的变量会设置默认值为false。 也就是说,包装类型的默认值都是null,而基本数据类型的默认值是一个固定值,(boo…

MybatisPlus自动填充公共字段及特定类型属性设置默认值

前言 MybatisPlus是一个 MyBatis的增强工具,集成了mybatis和hibernate各自的优点,所以很受一些企业的喜爱。目前我们公司就在使用,确实特别好用。本文重点介绍自动填充公共字段及特定字段类型设置默认值的方法。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JPA和mybat…

map的value默认值问题

关于map的value的默认值问题 结论&#xff1a; bool ----默认值为-------> false; int/double... ----默认值为-------> 0; string ----默认值为-------> "";#include<bits/stdc.h> #include<unordered_map>…

JPA生成表 给列加默认值 以及columnDefinition 失效的问题

做项目的时候 持久层使用jpa jpa的一些设置可以在application.yml 中实现 比如每次启动项目的时候 根据类自动创建表 控制台显示sql语句 创建一些表的时候 我们希望设置默认的值 比如创建一张student表 Data Entity EntityListeners(AuditingEntityListener.class) publi…

Spring MVC 实战:响应字段默认值设置

前言 到今天为止&#xff0c;相信大家开发 Web 项目应该都是前后端分离了吧&#xff1f;前后端分离中一般会使用 json 作为前后端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 中可以包含数值、字符串、json 对象、数组等等。 由于 json 可以转换为 JavaScript 对象&#xff0c;取对象的字段时需要保…

Java 中 Boolean 和 boolean的默认值和修改默认值

默认值 boolean 是 Java 的基本数据类型&#xff0c;默认值是false&#xff1b; Boolean 是 Java 的一个类&#xff0c;默认值是 null 使用推荐 根据阿里巴巴开发手册&#xff0c;在字段中推荐使用Boolean作为布尔类型的数据类型使用。 那么&#xff0c;如果需要修改Boolean的…

两个栈实现一个队列| 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

#include "stack.h" typedef struct ISQueue {Stack s1;//入栈Stack s2;//出栈 &#xff0c;如果栈s2为空&#xff0c;则将s1中保存的数据导入s1 }TSQueue,*PTSQueue; void Init_Queue(PTSQueue pq);#include "TwoStack_to_queue.h" #include<stdio.h&g…

如何用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

Two queue to stack规则&#xff1a;&#xff08;重点理解规则&#xff09; 如何入栈&#xff1a;直接向q2里边入 如何出栈&#xff1a;首先判断q2里面有没有值&#xff0c;如果q2不空&#xff0c;将q2除了最后一个数据外&#xff0c;剩余数据全部放在q1中&#xff0c;这时候…

【c语言】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

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 核心思想&#xff1a;模拟出栈的后进先出操作 创建queue1和queue2&#xff0c;入栈时选择一个非空队列执行入队列操作&#xff08;若两个队列都为空&#xff0c;则随机选择一个队列&#xff09;&#xff0c;出栈时需要先从非空队列queue1把数依次进入空数列…

C++用两个队列实现栈

1. 基础 队列&#xff1a;先进先出&#xff0c;即插入数据在队尾进行&#xff0c;删除数据在队头进行&#xff1b; 栈&#xff1a;后进先出&#xff0c;即插入与删除数据均在栈顶进行。 2. 思路 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的思想&#xff1a;用dataQueue队列作为push数据的队列&…

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C++实现)

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xff08;C实现&#xff09; 题目概述&#xff1a; 用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xff0c;请实现他的两个函数Push 和 Pop&#xff0c;分别完成入栈和出栈功能。 题目分析&#xff1a; 我们知道队列结构的特点是“先进先出”&#xff0c;栈结构的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