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报告的八大要素
缺陷编号 缺陷的唯一标识符,在禅道之类的缺陷管理工具中一般都会自动生成。
缺陷状态 缺陷跟踪过程的进展情况,缺陷工具都会有相应的流程和状态标识。
缺陷标题 缺陷的概述,最好能一针见血的揭示出该缺陷的本质。
重现步骤 一步一步描述再现缺陷的操作步骤,要求开发人员按照步骤能重现Bug。
严重程度 缺陷对软件系统的影响程度。
优先级 修复缺陷的重要性或紧迫性,即哪些缺陷需要紧急修复,哪些缺陷可以后续再修复。
缺陷类型 就是根据缺陷产生的来源和根源划分出的缺陷种类。
测试环境主要为测试环境的配置,包括操作系统和浏览器
缺陷编号
缺陷状态
按照缺陷的正常处理流程,包括新建、已打开、已指派、已修复或已解决和已关闭这五个状态
对于禅道管理软件的Bug状态,目前只有三种:激活、已解决和已关闭
对缺陷或错误特征的概要描述,可以使用短语或短句,要求简练、准确
重现步骤
第一部分,描述该缺陷重现的操作顺序,要求:完整、简洁、准确;第二部分,描述实际出现的结果;第三部分,描述预期想要的结果
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一般分为关键的、主要的、次要的和无关紧要的。
“关键的”属于最严重的,主要是缺陷影响关键功能,例如崩溃、死机,主要业务流程不能跑通;
“主要的”意思是缺陷影响主要功能;
“次要的”的意思是缺陷影响次要功能;
“无关紧要的”意思是缺陷不影响功能。
优先级
优先级一般分为紧急、高、中和低
紧急的意思就是必须立即修复/在下一次构建中修复;高的意思是必须在任何即将发布的版本中修复;中的意思是可在发布后/下次发布时修复;低的意思是能修复,也可能不修复。
缺陷类型
缺陷类型按照一般分类可以分为16类,禅道软件中分为10类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按照一般分类可以分为操作系统、浏览器和手机型号3类。
对于C/S结构的软件,测试环境只会选择操作系统即可,对于Web软件,测试环境主要选择浏览器,对于移动端软件,相对较复杂,测试环境这三类一般都需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