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协议---I2C时序图解析

article/2025/8/16 21:40:35

 

一、I2C协议简介

  I2C 通讯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 Phiilps 公司开发的,由于它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 USART、CAN 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 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 
  关于I2C协议的更多内容,可阅读《I2C总线协议》,本博文主要分析I2C波形图,对于I2C的基础知识不在做介绍。

二、I2C协议标准代码

2.1 起始信号&停止信号

  起始信号:当 SCL 线是高电平时 SDA 线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切换。 
  停止信号:当 SCL 线是高电平时 SDA 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切换。

2.1.1 起始信号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void I2C_Start(void)

{

    I2C_SDA_High();     //SDA=1

    I2C_SCL_High();     //SCL=1

    I2C_Delay();

    I2C_SDA_Low();

    I2C_Delay();

    I2C_SCL_Low();

    I2C_Delay();

}

2.1.2 停止信号代码

1

2

3

4

5

6

7

8

void I2C_Stop(void)

{

    I2C_SDA_Low();

    I2C_SCL_High();

    I2C_Delay();

    I2C_SDA_High();

    I2C_Delay();

}

2.2 发送一个字节

  CPU向I2C总线设备发送一个字节(8bit)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u8 I2C_SendByte(uint8_t Byte)

{

    uint8_t i;

 

    /* 先发送高位字节 */

    for(i = 0 ; i < 8 ; i++)

    {

        if(Byte & 0x80)

        {

            I2C_SDA_High();

        }

        else

        {

            I2C_SDA_Low();

        }

        I2C_Delay();

        I2C_SCL_High();

        I2C_Delay();

        I2C_SCL_Low();

        I2C_Delay();

 

        if(i == 7)

        {

            I2C_SDA_High();                     /* 释放SDA总线 */

        }

        Byte <<= 1;                             /* 左移一位  */

 

        I2C_Delay();

    }

} 

2.3 读取一个字节

  CPU从I2C总线设备上读取一个字节(8bit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u8 I2C_ReadByte(void)

{

    uint8_t i;

    uint8_t value;

 

    /* 先读取最高位即bit7 */

    value = 0;

    for(i = 0 ; i < 8 ; i++)

    {

        value <<= 1;

        I2C_SCL_High();

        I2C_Delay();

        if(I2C_SDA_READ())

        {

            value++;

        }

        I2C_SCL_Low();

        I2C_Delay();

    }

 

    return value;

}

2.4 应答

2.4.1 CPU产生一个ACK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void I2C_Ack(void)

{

    I2C_SDA_Low();

    I2C_Delay();

    I2C_SCL_High();

    I2C_Delay();

    I2C_SCL_Low();

    I2C_Delay();

 

    I2C_SDA_High();

}

2.4.2 CPU产生一个非ACK信号

1

2

3

4

5

6

7

8

9

void I2C_NoAck(void)

{

    I2C_SDA_High();

    I2C_Delay();

    I2C_SCL_High();

    I2C_Delay();

    I2C_SCL_Low();

    I2C_Delay();

}

2.4.3 CPU产生一个时钟,并读取器件的ACK应答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uint8_t I2C_WaitToAck(void)

{

    uint8_t redata;

 

    I2C_SDA_High();

    I2C_Delay();

    I2C_SCL_High();

    I2C_Delay();

 

    if(I2C_SDA_READ())

    {

        redata = 1;

    }

    else

    {

        redata = 0;

    }

    I2C_SCL_Low();

    I2C_Delay();

 

    return redata;

}   

三、I2C通信时序图解析

  有了上边的I2C总线标准代码的基础,下面我们进入本博文所要讲解的内容,怎么分析I2C的时序图,以O2Micro的OZ9350为例,OZ9350是一款模拟前端(AFE)的IC器件。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电源管理芯片,由于其通讯是通过I2C来进行通讯的,所以这里用OZ9350的I2C通讯做例子进行讲解。

3.1 写数据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写数据的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将上图中的写数据时序图进行分解,经分解后如下图所示: 

  结合I2C总线协议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OZ9350的I2C写数据由一下10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发送一个起始信号。 
  第二步,发送7bit从机地址,即OZ9350的地址。此处需要注意,发送数据时,无法发送7bit数据,此处发送了7bit地址+1bit读写选择位,即发送7bit+r/w。最低位为1表示读,为0表示写。 
  第三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从机器件产生的应答。 
  第四步,发送寄存器地址,8bit数据。 
  第五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从机器件产生的应答。 
  第六步,发送一个数据,8bit数据。 
  第七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从机器件产生的应答信号。 
  第八步,发送一个CRC校验码,此CRC校验值为2、4、6步数据产生的校验码。 
  第九步,既可以发送一个应答信号,也可以发送一个无应答信号,均有从机器件产生。 
  第十步,发送一个停止信号。 
  接下来,按照以上是个步骤,可以写出OZ9350的i2c写数据的函数。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u8 I2C_WriteBytes(void)

{

    I2C_Start();                    //1

 

    I2C_SendByte(Slaver_Addr | 0);  //2

    I2C_WaitToAck();                //3

 

    I2C_SendByte(Reg_Addr);         //4

    I2C_WaitToAck();                //5

 

    I2C_SendByte(data);             //6

    I2C_WaitToAck();                //7

 

    I2C_SendByte(crc);              //8

    I2C_WaitToAck();                //9

 

    I2C_Stop();                     //10

}

3.2 读数据

  读数据的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读数据的时序图经分解后如下图所示: 

  通过分解后的时序图,可以看到OZ9350的读数据由以下13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发送一个起始信号。 
  第二步,发送7bit从机地址,即OZ9350的地址。此处需要注意,发送数据时,无法发送7bit数据,此处发送了7bit地址+1bit读写选择位,即发送7bit+r/w。最低位为1表示读,为0表示写。 
  第三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从机器件产生的应答。 
  第四步,发送寄存器地址。 
  第五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从机器件产生的应答。 
  第六步,再次发送一个骑士信号。 
  第七步,发送7bit从机地址,即OZ9350的地址。此处需要注意,发送数据时,无法发送7bit数据,此处发送了7bit地址+1bit读写选择位,即发送7bit+r/w。最低位为1表示读,为0表示写。 
  第八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从机器件产生的应答。 
  第九步,读取一个字节(8bit)的数据。 
  第十步,产生一个ACK应答信号,此应答信号为CPU产生。 
  第十一步,读取一个CRC校验码。 
  第十二步,产生一个NACK信号。此无应答信号由CPU产生。 
  第十三步,产生一个停止信号。 
  接下来,由以上分析步骤,可以写出OZ9350的I2C读数据代码。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u8 I2C_ReadBytes(void)

{

    u8 data;

    u8 crc;

 

    I2C_Start();                    //1

 

    I2C_SendByte(Slaver_Addr | 0);  //2

    I2C_WaitToAck();                //3

 

    I2C_SendByte(Reg_Addr);         //4

    I2C_WaitToAck();                //5

 

    I2C_Start();                   //6

 

    I2C_SendByte(Slaver_Addr | 1);  //7 1-读

    I2C_WaitToAck();                //8

 

    data=I2C_ReadByte();            //9

 

    I2C_Ack();                      //10

 

    crc=I2C_ReadByte();             //11

 

    I2C_NoAck();                    //12

 

    I2C_Stop();                     //13

}

四、结语

写:MCU在数据总线上的数据稳定之后,检测边沿信号(上升沿)写数据到器件;

读:MCU发出边沿信号(下降沿)告诉器件发送数据,检测到边沿信号之后,器件改变(更新)数据,等待稳定之后MCU读取数据

 

数据的写操作:图中演示了I2C连续写数据,两个字节的连续写入,更多字节同样

数据的读操作:在上图中,可以认为写入了设备地址及寄存器地址,再次重启总线后,发送读命令,连续读取两个字节,发送NACK,发送停止信号;

全文转自:https://www.cnblogs.com/Tangledice/p/7622794.html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XZyHnMW4.shtml

相关文章

I2C协议——物理层和协议层

I2C协议简介 I2C 通讯协议(Inter&#xff0d;Integrated Circuit)是由Phiilps公司开发的&#xff0c;由于它引脚少&#xff0c;硬件实现简单&#xff0c;可扩展性强&#xff0c;不需要USART、CAN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xff0c;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

I2C协议详解

I2C协议详解 一、I2C协议简介 I2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主器件用于启动总线传送数据&#xff0c;并产生时钟以开放传送的器件&#xff0c;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均被认为是从器件…

I2C协议概述

目录 IntroductionFeaturesStandard-mode, Fast-mode and Fast-mode Plus I2C-bus protocols1. SDA and SCL signals2. SDA and SCL logic levels3. Data validity4. START and STOP conditions5. Byte format6. Acknowledge (ACK) and Not Acknowledge (NACK)7. Clock synchro…

I2C协议(详细)

I2C通讯协议(Inter&#xff0d;Integrated Circuit)引脚少&#xff0c;硬件实现简单&#xff0c;可扩展性强&#xff0c;不需要USART、CAN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xff0c;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实现I2C需要两根信号线完成信息交换&#xff…

【总线】I2C 通信协议

目录 I2C 总线协议概述 参数总结 I2C 的工作原理 寻址 读/写位 数据帧 I2C数据传输的步骤 具有多个从机的单个主机 具有多个从机的多个主机 I2C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文章参考 I2C 总线协议概述 I2C 总线广泛应用在 OLED 显示器、气压传感器或陀螺仪/加速度计模块的…

【数字IC】深入浅出理解I2C协议

深入浅出理解I2C协议 一、什么是I2C协议二、I2C,SPI,UART协议的区别三、I2C的信号线四、I2C的连接方式4.1 单主设备&#xff0c;单从设备4.2 单主设备&#xff0c;多从设备4.3 多主设备&#xff0c;多从设备 五、I2C的数据传输格式5.1 空闲位5.2 起始位5.3 地址位与读写控制5.4…

I2C协议靠这16张图彻底搞懂(超详细)

文章目录 背景硬件层数据传输协议实际上如何工作&#xff1f;单个主设备连接多个从机多个主设备连接多个从机如何编程&#xff1f;总结 背景 IC&#xff08;Inter-Integrated Circuit&#xff09;&#xff0c;中文应该叫集成电路总线&#xff0c;它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xf…

奇安信SSL VPN详细配置步骤

1、网络接口配置&#xff08;GE2接口配置&#xff0c;GE1调试接口&#xff09; 2、静态路由配置&#xff08;网络配置-网络路由-IPv4路由&#xff09; 3、NC的IP地址池添加&#xff08;SSL-VPN-应用设置-IP地址池-虚拟地址池添加&#xff09; 4、用户和组的添加 5、NC设置 6、…

防火墙之IPSec VPN实验

防火墙IPSec VPN实验 原理概述: 指采用IPSec协议来实现远程接入的一种VPN技术&#xff0c;IPSec全称为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xff0c;是由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定义的安全标准框架&#xff0c;在公网上为两个私有网络提供安全通信通道,通过加密通道…

如何使用Xshell7连接学校虚拟机(保姆级)

如何使用Xshell7连接学校虚拟机&#xff08;保姆级&#xff09; 文章目录 如何使用Xshell7连接学校虚拟机&#xff08;保姆级&#xff09;一、前言二、连接学校VPN三、使用学校平台建立虚拟环境四、配置OpenVPN客户端五、使用Xshell连接虚拟机1、新建会话2、设置新建会话属性2、…

密码应用体系建设(政务方向)

一、背景 密码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xff0c;是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手段。《密码法》的颁布实施&#xff0c;从法律层面为开展商用密码应用提供了根本遵循&#xff0c;《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

OSI七层网络协议

在前一篇博客运维往事 一次负载均衡坏点检测事故中我提到了在生产环境中在第四层和第七层做healthCheck&#xff0c;这个第四层和第七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xff1f;除了第四层第七层之外&#xff0c;其他的几层到底是什么&#xff1f;这几层到底做了啥&#xff1f;   OSI把…

网络七层协议,五层协议概述

一、七层协议&#xff1a; 1、应用层&#xff1a; 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xff08;如&#xff1a;电子邮件协议E-mail、远程登录协议SSH&#xff0c;文本传输协议FTP、网络请求协议HTTP&#xff09; 2、表示层&#xff1a; 信息的语法语义以及它们的关联&#xff0c;如加密…

简洁易懂——网络七层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xff08;Open S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xff09;。OSI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OSI依层次结构来划分&#xff1a;第一层&#xff0c;物理层&#xff1b;第二层&#xff0c;数据链路…

计算机网络七层协议osi

OSI&#xff08;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联&#xff09;七层模型&#xff1a;物理层&#xff0c;数据链路层&#xff0c;网络层&#xff0c;传输层&#xff0c;会话层&#xff0c;表示层&#xff0c;应用层。 OSI七层模型功能对应的网络协议TCP/IP四层概念模型应用层…

1分钟看懂网络七层协议/OSI七层模型

网络七层协议用一张图表示&#xff0c;大概是这样的&#xff1a; 物理层&#xff1a; 解决两个硬件之间怎么通信的问题&#xff0c;常见的物理媒介有光纤、电缆、中继器等。它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xff0c;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

OSI网络七层协议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xff0c;即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xff0c;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xff0c;是ISO&#xff08;国际标准化组织&#xff09;在1985年提出的一个试图将各种计算机或者通信系统在世界范围内互联为网络的标准框架模型。在这一框架下详细的规定…

(知识点)TCP/IP协议(网络七层协议)

OSI参考模型 实际上&#xff0c;分组通信协议很复杂&#xff0c;OSI参考模型将其分为了易于理解的七个分层&#xff0c;如下图&#xff1a; OSI参考模型中每个分层的作用 下图表述了简单的每个分层的作用&#xff1a; 1. 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通信相…

网络七层模型及各层协议

网络七层模型作用应用层 (Application)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主要进行对接收数据的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网络协议基础01-七层网络协议

前言&#xff1a;为什么学&#xff1f; 1.避不开&#xff1a;几乎所有的程序运行都会涉及到网络协议 2.不过时&#xff1a;越基础知识越不容易过时&#xff0c;值得花时间深入学习和积累。 容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很快&#xff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