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尹莹莹)

article/2025/8/18 21:37:40

论文阅读笔记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海陆背景下的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重点研究了海陆分离、舰船目标疑似区域检测技术与疑似区域目标识别技术。
海陆分离:

  1. 采用了OTSU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海路区域初步划分;
  2. 再以孤立区域内像素的欧氏距离为判别依据,对孔洞进行精确划分;
  3. 根据分离结果屏蔽陆地;
  4. 对于屏蔽时带来的大量虚警的问题,利用随机填充与滑动窗口局部滤波的方法。

舰船目标检测:

  1. 通过Top-Hat算子与显著性结合的方法提取ROI;
  2. 针对遥感图像的数据量的、背景复杂和目标稀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视觉显著性融合方法,利用不同显著性算法对图像前后背景的区分方式不同,抑制了云雾、碎浪等干扰,提高了目标的显著性;
  3. 针对舰船目标形态多样的问题,提出了根据舰船目标的形状特征和ROI邻域信息更新ROI,补全目标缺失的部分;
  4. 针对舰船目标尾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尾迹灰度变化的尾迹去除方法。

舰船目标识别:
针对舰船目标的复杂多样性,提出局部特征描述子(SHIFT、HOG、LBP)与Fisher Vector相结合的方法表示舰船目标。

  1. 通过局部描述子描述图像的局部结构信息,降低了背景对特征的影响;
  2. 采用Fisher Vector量化特征,去除冗余信息的干扰,并使用线性SVM进行目标识别。

第一章 绪论

本文包括三个部分:

  1. 基于海陆分离技术确定海洋区域;
  2. 基于遥感图像和舰船特征的目标疑似区域的提取;
  3. 针对疑似区域的目标识别部分;

1.2.1 海陆分离技术现状

基于图像特征分析的海陆分离方法则是利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纹理、灰度等特征差异进行海洋与陆地的分离,常用方法有阈值分割法[12. 18. 19]、区域生长法[20-22]和港口轮廓提取法[19]

  • 文献[23]中则是采用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实现海洋和陆地的基本划分,通过形态学滤波消除图像分割带来的“孔洞”,实现海路分离。
  • 文献[24]用梯度直方图曲线拟合法获得初始生长种子点,采用区域生长法实现海陆分离。
  • 文献[19]根据港口轮廓的几何特征和海岸线平直的特性,通过Hough变换检测港口轮廓的直线部分,通过这些直线的信息,提取港口轮廓找到海岸线,实现海陆分离。

缺点:

  • 阈值分割法对复杂海况下的云雾、阴影等噪声较敏感;
  • 区域生长法种子点的自动选取困难;
  • 港口轮廓提取法则不适用与港口沿岸舰船密集的情况,且直线检测往往误差较大。

1.2.2 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现状

  1. 滑动窗口搜索方法
  2. 基于感兴趣区域提取的方法
  3. 基于目标样本学习方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采用由粗到精的思想实现海陆分离和舰船目标疑似区域的精确检测,对于海杂波、云雾、海上人工设备等引入的虚警,利用图像特征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去除虚警目标,实现了舰船目标的有效识别。

本文的研究目标为:

  1. 基于海陆特征差异实现鲁棒性能良好的海陆分离,对复杂地物信息和海上礁石等带来的“孔洞”进行正确划分,消除陆地屏蔽之后引入的海陆分界线。
  2. 基于视觉显著性方法提取大幅遥感图像上的ROI,并解决目标形态多样性引起的舰船目标检测不完整的情况,去除舰船的尾迹,得到精确的舰船区域。
  3. 利用图像特征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有效区分舰船目标与虚警

本文主要的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如下:

(1)基于图像特征的海路分离方法
研究难点: 多种多样的海陆情况是影响海陆分离精度的重要因素。海陆分界线也是舰船目标检测阶段一个重要的虚警来源。因此,提升海陆分离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以及有效地消除海陆分界线时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解决方案: 首先,基于由粗到精的思想,采用图像特征分析的分割方法实现海洋和陆地主体区域的分离,之后,计算“孔洞”形成的孤立区域与主体陆地、海洋之间的距离,结合该距离和“孔洞”的面积,将误分的“孔洞”重新分配属性。针对海陆分界线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随机填充与滑动窗口局部滤波的方法进行陆地屏蔽。该方法通过统计海洋区域灰度直方图,随机选择直方图峰值和80%峰值范围内的像素填充陆地区域,再利用局部滑动窗口滤波消除海陆之间的分界线,实现陆地屏蔽,减少了海陆分界线的干扰。

(2)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舰船目标精确检测

(3)基于特征编码的舰船目标识别

1.4 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章 海陆分离

陆地和海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其纹理、灰度等特征的差异,多采用图像分割方法进行海陆分离。但是由于陆地区域地物复杂,可能存在部分区域与海洋区域特征相近,因而产生“孔洞”,而海洋区域,由于岛屿和各种复杂海况的影响也会出现类似于陆地特征的区域,从而在海洋区域形成“孔洞”。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章采用由粗到精的海陆分离策略:

  1. 首先,通过海洋与陆地的图像特征差异,采用阈值分割实现海洋和陆地的初步划分,形成两大初始区域;
  2. 然后,对分离后的属性不明确的“孔洞”,即孤立区域,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判别依据进行二次精确划分[37]
  3. 组后提出区域随机填充和局部窗口华东滤波的方法将检测出的陆地区域屏蔽,进一步排除陆地干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海洋陆地的初步分离

在初步进行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图像分割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和图像区域分割的方法[38]

2.2.1 基于阈值分割的海陆分离

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的关键是图像分割阈值如何确定,根据阈值确定方法常用效果比较好的有: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39]、直方图谷底法[40]、自动迭代法[41]
这些方法主要基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灰度差异确定阈值,然后以选择的灰度值为阈值,将海洋和陆地区域分开。

(1)OTSU阈值,该方法选择的阈值能以最佳性能分离目标与背景,采用类间方法度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δ 2 ( T ) = W a ( μ a − μ ) 2 + W b ( μ b − μ ) 2 \delta ^ {2} (T) = W _ a (\mu _ a - \mu) ^ {2} + W _ b (\mu _ b - \mu) ^ {2} δ2(T)=Wa(μaμ)2+Wb(μbμ)2
其中, δ 2 \delta ^ {2} δ2表示类间方法, W a W _ a Wa表示目标区域的面积与图像总面积的比值, μ a \mu _ a μa表示所有目标区域像素的均值, W b W _ b Wb表示背景区域的面积与图像总面积的比值, μ b \mu _ b μb表示背景所在区域内的像素平均值, μ \mu μ表示全幅图像所有像素的灰度平均值。 T T T从0到255遍历,使 δ 2 \delta ^ {2} δ2取得最大值的 T T T就是图像分割的最佳阈值。OTSU分割方法比较稳定,因而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割方法。

(2)直方图谷底法

(3)自动迭代法

评价:
迭代法存在“孔洞”最多,对灰度变化比较敏感,而直方图方法则最少,陆地边缘部分信息相对模糊,OTSU法的“孔洞”则居于三种方法的中间,能比较好的展现陆地边缘信息与不会引入较多的“孔洞”。

2.2.2 基于区域分割的海陆分离

基于区域分割的海陆分离关键是如何自动选取种子点、如何选择区域变化准则以及如何确定区域边界阈值。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计算简单,但是对噪声敏感,容易出现过分割状况。
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区域生长[42]、区域分裂[43]、形态学分水岭法[44]

(1)基于区域生长的海陆分离方法
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一定的准则将图像中某些特征相似的像素合并成一个区域。
区域生长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像素点作为生长起始位置,本章选择灰度值最大的点作为种子点。生长准则是指以种子点为中心,在种子点的邻域内寻找满足生长条件的像素点并合并到种子点所在区域。然后将新加入合并区域的像素点作为新的种子点,按照相同的生长法则继续生长,当满足停止条件时,则生长操作停止。

(2)基于区域分裂的海陆分离方法
不同于区域生长法,区域分裂是将整个图像看作一个区域,利用四叉树结构进行迭代分裂。其分裂的过程:设定一个区域算子P,每当P满足分裂条件时就将区域一分为四,对新生成的区域重新进行类似计算,直到所有区域都不满足分离条件为止。一般会选取区域内像素反差或梯度幅值作为分裂判断条件。

(3)基于形态学分水岭的海路分离方法
分水岭算法是基于区域的、利用形态学的一种有效稳定的图像分割算法。分水岭的概念来自于地理概念,其基本思想是:将图像看作一块地形,像素梯度变化比较小的区域对应地面上海拔低的地方,如山谷,像素变化比较大的区域对应地面上的山脊,当海平面不断上升时,首先被淹没的是山谷,当两个山谷中的水要汇合时,在将要汇合的连接处筑上一道堤坝,直到每片区域都被堤坝完全包围时,则海平面停止上涨,图像分割完成。

优势:

  • 其计算模型相对简单,但是需要大量的重复迭代,对大幅图像而言,计算时会占据大量资源;
  • 易受噪声影响,造成过分割现象,但是若是对原始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又容易出现不同区域难以分割开的问题,这是一个难解决的矛盾问题。

2.3 海洋陆地的精细划分

大部分的遥感图像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很复杂,这就会带来大量的孤立区域,只是初步分离的话很难确定是海洋还是陆地,因此,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孤立区域进行划分。

本章采用区域距离判定孤立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45],进而实现二次划分。假设某邻域模式下的孤立区域为 A 1 , A 2 A_1 , A_2 A1,A2 P 1 P_1 P1表示 A 1 A_1 A1内的像素点, P 2 P_2 P2表示 A 2 A_2 A2内的像素点,则 A 1 , A 2 A_1 , A_2 A1,A2之间的距离按如下方式定义:
D ( A 1 , A 2 ) = min ⁡ P 1 ∈ A 1 , P 2 ∈ A 2 ( d ( P 1 , P 2 ) , c ) D(A_1 , A_2) = \min \limits _ {P_1 \in A_1 , P_2 \in A_2} (d(P_1 , P_2) , c) D(A1,A2)=P1A1,P2A2min(d(P1,P2),c)
其中, d ( ⋅ , ⋅ ) d(\cdot , \cdot) d(,)表示像素点之间的欧式距离, c c c可取值4或者8,表示4邻域或者8邻域。

初步分割完成后,海洋和陆地区域存在大量“孔洞”,即孤立区域。
首先,根据“孔洞“与主体陆地、主体海洋之间的距离将这些”孔洞“的归属重新划分。设”孔洞“与主体海洋区域 A S M A_{SM} ASM距离阈值为 T 1 T_1 T1,“孔洞”与主体陆地区域 A L M A_{LM} ALM的距离阈值为 T 2 T_2 T2,当距离大于 T 1 T_1 T1时,“孔洞”属于陆地,当距离大于 T 2 T_2 T2时,“孔洞”属于海洋。用 A S i AS_i ASi表示属性为海洋的区域, A L i AL_i ALi表示属性为陆地的区域,则对孤立区域 A i , i = 1 , 2 , . . . , n A_i , i=1, 2, ..., n Ai,i=1,2,...,n进行如下判断:
A i = { A L i , i f D ( A i , A S M ) > T 1 A S i , i f D ( A i , A L M ) > T 2 A_i=\left\{ \begin{aligned} AL_i , & & if & D(A_i, A_{SM})\gt T_1 \\ AS_i , & & if & D(A_i, A_{LM})\gt T_2 \end{aligned} \right. Ai={ALi,ASi,ififD(Ai,ASM)>T1D(Ai,ALM)>T2
其次,根据孤立区域的面积对这些位置已经确定的孤立区域进行划分,将确定为陆地的孤立区域进行屏蔽处理,如将陆地区域“孔洞”的像素值重新设置为255,海洋区域“孔洞”的像素值重置为0。对于某个孤立区域 A i A_i Ai,其判断方法为:
I = { 255 i f A i = I 0 i f A i = 0 I=\left\{ \begin{aligned} 255 & & if & A_i=I \\ 0 & & if A_i = 0 \end{aligned} \right. I={2550ififAi=0Ai=I

2.4 陆地区域屏蔽

经过前面两步处理之后,海洋和陆地区域已经分离开,未来进一步舰船检测防备需要将陆地区域屏蔽处理。现有的大部分陆地屏蔽方法都是将陆地区域的灰度值设置为0(黑色),这种方法在海路相连接处形成明显的边界线,会给舰船检测带来干扰。因此,本章对分离后的陆地邻域范围内的海洋部分进行直方图统计,以统计量最大的灰度值和统计量大小80%的灰度值为取值区间,随机地填充陆地区域[37],然后沿着海路边界,以滑动窗口的形式进行滤波处理,这样既屏蔽了陆地区域,又不会形成明显的分界线,不会对后续的检测工作造成影响。

2.5 海陆分离结果分析与评价

2.5.1 海陆分离方法的定性对比分析

基于阈值的海陆分离方法,原理简单,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但其分割效果受海浪和海面的灰度影响较大。基于区域生长的海陆分离方法,算法模型简单,但是种子点的选取、生长条件和生长停止条件对分割结果影响很大。在本章的实验中,选取亮度最大的点作为起始种子点,实验结果并不理想。由于目前种子点的自动化选取尚无较好的策略,因此需要人工干预选择种子点,不太适用于本文需求。

2.5.2 海陆分离的定量对比分析

为了客观评价各算法性能,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38]
{ 陆 地 检 测 率 = N ( 检 测 到 的 陆 地 ∩ 真 实 陆 地 ) N ( 真 实 陆 地 ) 陆 地 检 测 错 误 率 = N ( 检 测 到 的 陆 地 ) − N ( 检 测 到 的 陆 地 ∩ 真 实 陆 地 ) N ( 真 实 陆 地 ) 陆 地 检 测 正 确 率 = N ( 检 测 到 的 陆 地 ∩ 真 实 陆 地 ) N ( 检 测 到 的 陆 地 ) \left \{ \begin{array}{l} 陆地检测率=\frac{N(检测到的陆地\cap真实陆地)}{N(真实陆地)}\\ 陆地检测错误率=\frac{N(检测到的陆地)-N(检测到的陆地\cap真实陆地)}{N(真实陆地)}\\ 陆地检测正确率=\frac{N(检测到的陆地\cap真实陆地)}{N(检测到的陆地)} \end{array} \right. =N()N()=N()N()N()=N()N()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WTW512Ev.shtml

相关文章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潍坊大棚遥感提取

1 背景 朋友,当你坐在经过潍坊的火车上的时候,是否被窗外的风景震惊过?那一望无际的大棚,像一片海洋,又像一片草原,连接天际,一眼望不到边。在卫星地图上,白茫茫一片,蔚为…

如何浏览与下载全球免费的地图高分辨率(亚米级)的遥感影像?

目录 一.引言 二、高分辨率的地图数据源简介 1.Google Earth影像 2.Esri World Image 3.天地图 4.必应地图 5.高德地图 三、浏览与下载该地图源 1.Google Earth影像浏览与下载​ 2.Esri World Image的浏览与下载 3.天地图瓦片地址浏览与下载 4.必应地图浏览与下载 …

学习笔记-基于全局和局部对比自监督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day2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day2 摘要一、引言二、方法2.1 对比学习2.2 全局风格与局部匹配对比学习网络(GLCNet)2.2.1 全局风格对比学习模块:2.2.2局部匹配对比学习: 三、实验和结果A. 数据说明B. 实验设置1 基线:2 评…

基于全局和局部对比自监督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day3 - 网络结构

基于全局和局部对比自监督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day3 - 网络结构 前言自监督学习部分语义分割细调部分总结 前言 想要学习一个网络,最重要的就是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一个讲了网络是怎么学,一个讲了网络将会学成什么样(个…

paddlepaddle打比赛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 本文源自AlStudio社区精品项目,【点击此处】查看更多精品内容 >>> 1 赛事背景 城市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场所,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位置。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地区的急剧变化,准确及时地识…

论文笔记(一)NFANET:一种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弱监督水体提取方法

NFANet: A Novel Method for Weakly Supervised Water Extraction from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NFANET:一种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弱监督水体提取方法 作者:Ming Lu,Leyuan Fang,Muxing Li,Bob Zhang,Yi Zhang,Pedram Ghamisi 期刊&…

论文学习笔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中的机器学习范式

来源:National Remote Sensing Bulletin 遥感学报 作者:周培诚、程塨、姚西文、韩军伟 1. 西北工业大学 深圳研究院 , 深圳 518057; 2. 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 西安 710072 传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通常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式,费…

matlab提取遥感图像的点DN值,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去雾霾方法

4 实验验证与分析 实验对象为两颗国产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图像, 即GF-2和Superview-1图像。两颗卫星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 GSD为地面采样距离, 即空间分辨率; PAN表示全色谱段; B1~B4表示4个不同波段; MS表示多光谱谱段。从表1中可知其谱段设置为典型的大气窗口, 可避免臭氧…

如何制作用于遥感影像分类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集?

How to make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set? github地址 0.引言 根据自身需要制作遥感影像数据还是很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集目前整体上是缺乏的,主流的有UC-Merced dataset,WHU-RS datas…

[论文阅读]面向全局: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宽上下transforms

[论文阅读]面向全局: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宽上下transforms 文章目录 [论文阅读]面向全局: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宽上下transforms一、总体介绍二、具体作用3.1 总体框架3.3 特征提取网络:M13.4 特征提取网络:M2 四、数据及相应结果 一、总体介绍 Looking …

Python基于改进FCN&VGG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完整源码&数据集&视频教程)

1.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效果展示: 2.数据集简介: 首先介绍一下数据,我们这次采用的数据集是CCF大数据比赛提供的数据(2015年中国南方某城市的高清遥感图像),这是一个小数据集,里面包含了5张带标…

【论文阅读】SCAttNet:具有空间和通道注意机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论文阅读】SCAttNet:具有空间和通道注意机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文章目录 【论文阅读】SCAttNet:具有空间和通道注意机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一、总体介绍二、概述SCAttNet2.1 Segnet网络构建2.2 ResNet50网络构建 三、 注意力机制四、评价指标及相应…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实例

一、为什么要使用面向对象 传统的基于像素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都是基于遥感影像光谱信息极其丰富,地物间光谱差异较为明显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只含有较少波段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传统的分类方法,就会造成分类精度降低,空间数据的大…

segment anything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及效果对比

一、SAM模型介绍 Segement Anything Model,简称SAM,是4月初Meta 发布的史上首个图像分割基础模型。它是通过将三个相互关联的元素:Task、Model和Data结合,来构建形成的一个大模型。Task的构成如下图所示,通过输入分割…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研究进展

本文按照西北工业大学程塨老师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研究进展汇报进行整理,需要的同学可借此了解遥感图像相关知识~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 一、背景介绍1.时间轴2.应用3.图像智能 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研究进展1.任务定义2.难…

深度学习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大家都知道,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方面,同样带来了快速的发展,我在遥感影像自动解译领域,也做了一些微薄的工作,发表几篇论文,我一直关注遥感影像自动解…

FCN全卷积网络模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识别

FCN全卷积网络模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识别 这是一篇操作日记 win10与ubuntu的caffe安装过程独立,只是两次不同系统下的演习,真正实验在ubuntu下完成。 操作空间 win10 1:Anaconda 2.0 2:Visual Studio 2013 3:caffe 4:python2.7 Ubuntu 16.04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融合技巧

软件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dt0yDUsAork9LnLnZTwCgw 需要百度网盘下载密码,留言邮箱地址。 或联系联系 QQ:1257396288​ 该软件包含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融合功能(pansharp2),融合效果好&#…

【GI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

1 绪论 随着航空科技工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国遥感卫星研制能力不断攀升,发射数量逐年提高,在轨运行的遥感卫星为社会生产及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便利。我国目前同时在轨运行的遥感卫星数量已超过60颗,每天获取并传回…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四)—— 树

树 文章目录 树一.树的基本概念二.树的遍历1.先序遍历2.后序遍历3.中序遍历4.层序遍历 三.树的存储表示和操作实现1.双亲表示法2.孩子表示法3.双亲孩子表示法4.孩子兄弟表示法 四.树的性质五.二叉树基本概念与定义二叉树的特殊形态——斜树二叉树的特殊形态——满二叉树二叉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