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优化算法
- 1.蚁群优化算法简介
- 2.蚁群优化算法基本思想
- 3.蚁群优化算法设计流程
- 4.代码实现
- 5.运行结果与分析
- 6.实验总结
1.蚁群优化算法简介
蚁群算法是一种用来寻找优化路径的概率型算法。它由Marc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这种算法具有分布计算、信息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的特征,本质上是进化算法中的一种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
2.蚁群优化算法基本思想
将蚁群算法应用于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为:用蚂蚁的行走路径表示待优化问题的可行解,整个蚂蚁群体的所有路径构成待优化问题的解空间。路径较短的蚂蚁释放的信息素量较多,随着时间的推进,较短的路径上累积的信息素浓度逐渐增高,选择该路径的蚂蚁个数也愈来愈多。最终,整个蚂蚁会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集中到最佳的路径上,此时对应的便是待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3.蚁群优化算法设计流程
(1)对相关参数进行初始化,包括蚁群规模、信息素因子、启发函数因子、信息素的挥发因子、信息素常数、以及最大迭代次数等,以及将数据读入程序,并进行预处理:比如将城市的坐标信息转化为城市间的距离矩阵。
(2)随机将蚂蚁放于不同的出发点,对每个蚂蚁计算其下个访问城市,直到有蚂蚁访问完所有的城市。
(3)计算各蚂蚁经过的路径长度Lk,记录当前迭代次数最优解,同时对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进行更新。
(4)判断是否到达迭代次数,若否,返回步骤2;是,结束程序。
(5)输出结果,并根据需要输出寻优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如运行时间、迭代次数等。
4.代码实现
%% 旅行商问题(TSP)优化
%% 清空环境变量
clear all
clc%% 导入数据
load citys_data.mat%% 计算城市间相互距离
fprintf('Computing Distance Matrix... \n');
n = size(citys,1);
D = zeros(n,n);
for i = 1:nfor j = 1:nif i ~= jD(i,j) = sqrt(sum((citys(i,:) - citys(j,:)).^2));elseD(i,j) = 1e-4; endend
end%% 初始化参数
fprintf('Initializing Parameters... \n');
m = 50; % 蚂蚁数量
alpha = 1; % 信息素重要程度因子
beta = 5; % 启发函数重要程度因子
rho = 0.1; % 信息素挥发因子
Q = 1; % 常系数
Eta = 1./D; % 启发函数
Tau = ones(n,n); % 信息素矩阵
Table = zeros(m,n); % 路径记录表
iter = 1; % 迭代次数初值
iter_max = 100; % 最大迭代次数
Route_best = zeros(iter_max,n); % 各代最佳路径
Length_best = zeros(iter_max,1); % 各代最佳路径的长度
Length_ave = zeros(iter_max,1); % 各代路径的平均长度 %% 迭代寻找最佳路径
figure;
while iter <= iter_maxfprintf('迭代第%d次\n',iter);% 随机产生各个蚂蚁的起点城市start = zeros(m,1);for i = 1:mtemp = randper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