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公式笔记(9)——Z变换

article/2025/9/19 4:59:29

还是齐开悦博士的视频,不过这次没看完就自己看着书总结了(还是觉得看书更加高效率)。

重新提一下,一定要把课本的例题过一遍,因为例题有很详细的解析(孙国霞的书的话比较少资料,贫僧觉得还是看吴大正的比较好,至少课后习题有答案解析,这样可以多很多习题来练手。现在流的汗都是当初买错书脑子进的水。。。),而且做完之后可以看得出自己那一步想漏了或者想错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过一遍。

首先复习一下前面讲的拉氏变换:
拉氏变换比傅里叶变换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还是被收敛域限制住了(而傅里叶的限制是被积函数绝对可积)。为了保证能够积分出答案,所以要对 σ \sigma σ有限制,这就是收敛域。
∫ − ∞ + ∞ f ( t ) e − σ t e − j ω t d t \int_{-\infty}^{+\infty}f(t)e^{-\sigma t}e^{-\mathrm{j}\omega t}\mathrm{d}t +f(t)eσtejωtdt
所以每次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加上对应的收敛域,不然公式没意义(可能结果不成立)。
比较有用的是单边,因为可以用来算零状态和零输入。
要记清楚正负号对收敛域的影响(例如 e − a t u ( t ) → 1 s + a e^{-at}\mathrm{u}(t) \rightarrow \frac{1}{s + a} eatu(t)s+a1的定义域是 R e [ s ] &gt; − a Re[s] &gt; -a Re[s]>a,而 e a t u ( − t ) → − 1 s − a e^{at}\mathrm{u}(-t) \rightarrow -\frac{1}{s - a} eatu(t)sa1但是定义域方向是翻过来的 R e [ s ] &lt; + a Re[s] &lt; +a Re[s]<+a

基本性质中拉氏变换只比傅里叶变换多了初值和终值定理,其他的差不多。
一定要记住两阶的微分性质(通用的是 f ( n ) ( t ) s n F ( s ) − ∑ m = 0 n − 1 s n − 1 − m f ( m ) ( 0 − ) f^{(n)}(t)s^nF(s) - \sum_{m = 0}^{n-1}s^{n - 1 - m}f^{(m)}(0_-) f(n)(t)snF(s)m=0n1sn1mf(m)(0)两阶就是 f ( 2 ) ( t ) = s 2 F ( s ) − s 1 f ( 0 ) ( 0 − ) − s 0 f ( 1 ) ( 0 − ) f^{(2)}(t)=s^2F(s) - s^{1}f^{(0)}(0_-) - s^0f^{(1)}(0_-) f(2)(t)=s2F(s)s1f(0)(0)s0f(1)(0))。
熟练用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记得注意收敛域,如果题目没有给收敛域的话就要另外讨论)。
熟练用拉氏变换来分析电路(记得各种元件对应的s域模型,记串联的基本上就可以了)。
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F ( s ) = F 1 ( s ) 1 1 − e − s T R e [ s ] &gt; 0 F(s) = F_1(s)\frac{1}{1-e^{-sT}} \quad Re[s] &gt; 0 F(s)=F1(s)1esT1Re[s]>0 F 1 ( s ) F_1(s) F1(s)就是主周期的信号对应的拉氏变换结果。主要用在反变换,遇到要逆变换的函数的分母含有 1 − e − s T 1-e^{-sT} 1esT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推出对应的原函数(周期为T的周期信号)。


一些定义

一定要记住定义,这样遇到问题的时候(例如欸欸欸为什么答案是这样,以及啊啊啊不记得公式了啊)就可以回到定义/原理来推导(推导过程也可以帮助记忆,理解其实就是记住原理和各个推导出来的公式之间的关系,理解越深就离定义越近)。

·连续信号 x ( t ) x(t) x(t)经过均匀冲激序列进行理想抽象后可以得到抽样信号 x s ( t ) x_s(t) xs(t)

x s ( t ) = x ( t ) σ T s ( t ) = x ( t ) ∑ n = − ∞ ∞ σ ( t − n T s ) = ∑ n = − ∞ ∞ x ( n T s ) σ ( t − n T s ) x_s(t) = x(t) \sigma_{Ts}(t) = x(t)\sum_{n = -\infty}^{\infty}\sigma(t - nT_s) = \sum_{n = - \infty}^{\infty}x(nT_s)\sigma(t - nT_s) xs(t)=x(t)σTs(t)=x(t)n=σ(tnTs)=n=x(nTs)σ(tnTs)

对等式两边同时取拉普拉斯变换

X s ( s ) = ∫ − ∞ ∞ x s ( t ) e − s t d t = ∫ − ∞ ∞ e − s t ∑ n = − ∞ ∞ x ( n T s ) σ ( t − T s ) d t X_s(s) = \int_{-\infty}^{\infty}x_s(t)\mathrm{e}^{-st}\mathrm{d}t = \int_{-\infty}^{\infty}\mathrm{e}^{-st}\sum_{n = -\infty}^{\infty}x(nT_s)\sigma(t - T_s)\mathrm{d}t Xs(s)=xs(t)estdt=estn=x(nTs)σ(tTs)dt

上面这个式子要注意积分的对象是 t t t,不是 T s T_s Ts,所以 x ( n T s ) x(nT_s) x(nTs)不受积分影响(相当于是常数了)。然后再把积分和求和顺序调换,用冲激函数的抽样性质就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公式:

X s ( s ) = ∑ n = − ∞ ∞ x ( n T s ) e − s n T s X_s(s) = \sum_{n = -\infty}^{\infty}x(nT_s)\mathrm{e}^{-snT_s} Xs(s)=n=x(nTs)esnTs

然后就像在拉普拉斯变换里面干的那样,用一个新的变量代替掉 x x x以外的东西:

z = e s T s z = \mathrm{e}^{sT_s} z=esTs

就可以得到

X ( z ) = ∑ n = − ∞ ∞ x ( n T s ) z − n X(z) = \sum_{n = -\infty}^{\infty}x(nT_s)z^{-n} X(z)=n=x(nTs)zn

这就是z变换,通常抽样的方式是均匀抽样,所以可以忽略掉 T s T_s Ts

X ( z ) ∑ n = − ∞ ∞ x ( n ) z − n X(z) \sum_{n = -\infty}^{\infty}x(n)z^{-n} X(z)n=x(n)zn

这里的定义用到了冲激信号的采样特性,同时要注意的是 σ ( t ) \sigma(t) σ(t)无论在哪种变换里面变换的结果都是 1 1 1
上面那种公式其实是双边z变换的定义式,如果是单边的话(现实中大部分都是单边的,所以这个定义式才有用):

X ( z ) = ∑ n = 0 ∞ x ( n ) z − n X(z) = \sum_{n = 0}^{\infty}x(n)z^{-n} X(z)=n=0x(n)zn

因为定义的过程中用到了拉普拉斯变换,所以正变换和反变换可以表示成:

X ( z ) = L [ x ( n ) ] x ( n ) = L − 1 [ X ( z ) ] X(z) = L[x(n)]\\ x(n) = L^{-1}[X(z)] X(z)=L[x(n)]x(n)=L1[X(z)]

大写的X就是变换之后的像函数,小写的x对应的是原函数

所以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某些拉普拉斯变换里面出现的解题方法也可以用在z变换这里,例如部分分式展开法(但是要对原函数 x ( n ) x(n) x(n)处理一下,下面会提到)。

z z z平面与 s s s平面的映射关系

从上面定义的公式里面可以看出来 z z z s s s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z = e σ T s s = 1 T s l n z z = \mathrm{e}^{\sigma T_s}\quad s = \frac{1}{T_s}\mathrm{ln}z z=eσTss=Ts1lnz

s s s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 z z z用极坐标系来进行表示,那么有 s = σ + j ω , z = ∣ z ∣ e j Ω s = \sigma + \mathrm{j}\omega, z = |z|\mathrm{e}^{\mathrm{j}\Omega} s=σ+jω,z=zejΩ,那么:

z = e s T s = e ( σ + j ω ) T s z = \mathrm{e}^{sT_s} = \mathrm{e}^{(\sigma + \mathrm{j}\omega)T_s} z=esTs=e(σ+jω)Ts

因为 z = ∣ z ∣ e j Ω z = |z|\mathrm{e}^{\mathrm{j}\Omega} z=zejΩ,所以:
∣ z ∣ = e σ T s Ω = ω T s = ω f s |z| = \mathrm{e}^{\sigma T_s} \\ \Omega = \omega T_s = \frac{\omega}{f_s} z=eσTsΩ=ωTs=fsω

上面表明了数字角频率 Ω \Omega Ω是模拟角频率 ω \omega ω关于采样频率 f s f_s fs的归一化频率。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面这两张图片来自这里。

这里的映射关系在后面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时候会用到,不过现在只需要了解下就行。

收敛域

每一个 X ( z ) X(z) X(z)可能会对应多个 x ( n ) x(n) x(n),所以需要指明收敛域来确定对应的是哪一个 x ( n ) x(n) x(n),且只有指明了收敛域,才可以确保 X ( z ) X(z) X(z)收敛,使得公式有意义。

收敛域的特性:

  1. 收敛域是相通的,收敛域内不能包括任何极点,收敛域以极点为边界
  2. 时限序列的收敛是整个 z z z平面,但是 z = 0 z=0 z=0 z = ∞ z=\infty z=可能除外
  3. 因果序列的收敛域是以像函数 X ( z ) X(z) X(z)的最大极点的模为半径的圆外区域
  4. 非因果序列的收敛域是以像函数 X ( z ) X(z) X(z)的最小极点的模为半径的圆内区域

常用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来自孙国霞老师的《信号与系统》。

常用性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来自孙国霞老师的《信号与系统》。

z反变换

反变换公式定义:

x ( n ) = 1 2 π j ∮ c X ( z ) z n − 1 d z x(n) = \frac{1}{2\pi \mathrm{j}}\oint_{c}X(z)z^{n-1}\mathrm{d}z x(n)=2πj1cX(z)zn1dz

除非万不得已,通常不用定义式,而是:1. 长除法;2. 部分分式法(重点)

长除法

长除法很简单,直接给个例子自己体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部分分式法

部分分式法直接参考之前拉普拉斯变换里面的部分分式法,都是一样的,所以这里只给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差分方程的变换解

其实这里和拉普拉斯解微分方程是差不多的,只是比较不同的是有时需要用到迭代法(即对原方程中 y ( n ) y(n) y(n) n n n代入需要的数字来求出对应时刻系统的输出)。这里给个例子(没有用到迭代法,因为题目已经给出了所有需要用到的 y ( n ) y(n) y(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系统函数和冲激响应 h ( n ) h(n) h(n)

和之前拉普拉斯、傅里叶变换的系统函数定义是一样的。z变换中零状态响应等于激励与系统冲激响应(即输入为 δ ( n ) \delta(n) δ(n),冲激函数,时系统的输出)的卷积和 y z s ( n ) = x ( n ) ∗ h ( n ) y_{zs}(n) = x(n) * h(n) yzs(n)=x(n)h(n) Y z s ( z ) = X ( z ) H ( z ) Y_{zs}(z) = X(z)H(z) Yzs(z)=X(z)H(z),这里的 H ( z ) H(z) H(z)就是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定义为z域中零状态响应与激励的像函数的比值, H ( z ) = Y z s ( z ) X ( z ) H(z) = \frac{Y_{zs}(z)}{X(z)} H(z)=X(z)Yzs(z)。注意, H ( z ) H(z) H(z)只与系统特性相关,只要系统不变,系统函数就不会变(这点上3个变换都是这样)。

此外,解题的时候记得写这句话:在零状态条件下,对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z变换。不然可能会因为不严谨而失分,因为在使用系统函数的时候就已经架设了初始条件为0(即处于零状态)且激励函数为因果序列(看公式表,如果不是因果序列z变换之后的结果会有“小尾巴”)。

此外,因为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系统函数,所以可以通过系统函数可以判断系统的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资料

《信号与系统》孙国霞(基本上这篇博文里面的公式都是从这里来的,但就算是这样,贫僧还是要说,用吴大正的吧。。。目前这本书还没有习题解析之类的辅导书,所以自学用的话会比较麻烦,网上又不一定能找得到答案)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 4 版)》吴大正(贫僧其实是拿这本书当参考书来用了,看上面那一本书看不懂的时候就会看下面这一本,因为上面那一本总结的挺好,但是不适合初学者。贫僧觉得想要找到比较详细的解析的话还是看吴大正这本比较好)
齐开悦博士的视频(超有用。。。然而并不能代替刷题,如果是要考试的话该刷的还要刷,如果只是自学的话还是挺推荐的)
§4 Z 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LcNnBElK.shtml

相关文章

数字信号处理(三)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

文章目录 什么是Z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的定义Z变换收敛域的特性Z变换的性质和定理常用序列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逆Z变换差分方程的Z变换解 什么是Z变换 Z变换&#xff08;Z-transformation&#xff09;是对离散序列进行的一种数学变换&#xff0c;常用于求线性时不变差分方程的…

【信号与系统】z变换

z变换 文章目录 z变换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基本性质其他公式卷积定理与s平面的关系 其他一些说明 基本公式 单 边 z 变 换 &#xff1a; X ( z ) ∑ n 0 ∞ x ( n ) z − n 双 边 z 变 换 &#xff1a; X ( z ) ∑ n − ∞ ∞ x ( n ) z − n X ( z ) 也 叫 x ( n ) 的 生 成 函…

爱奇艺实时数据湖平台建设实践

300万字&#xff01;全网最全大数据学习面试社区等你来&#xff01; 导读 本文将介绍 Iceberg 在爱奇艺的落地与实践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大部分&#xff1a; 爱奇艺 OLAP 简介为什么要数据湖数据湖平台建设性能优化业务落地 1. 爱奇艺 OLAP 简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爱奇艺 OLAP…

Apache Ranger剖析:Hadoop生态圈的安全管家

前言 2016年&#xff0c;Hadoop迎来了自己十周岁生日。过去的十年&#xff0c;Hadoop雄霸武林盟主之位&#xff0c;号令天下&#xff0c;引领大数据技术生态不断发展壮大&#xff0c;一时间百家争鸣&#xff0c;百花齐放。然而&#xff0c;兄弟多了不好管&#xff0c;为了抢占…

【转载】Apache Ranger剖析:Hadoop生态圈的安全管家

前言 2016年&#xff0c;Hadoop迎来了自己十周岁生日。过去的十年&#xff0c;Hadoop雄霸武林盟主之位&#xff0c;号令天下&#xff0c;引领大数据技术生态不断发展壮大&#xff0c;一时间百家争鸣&#xff0c;百花齐放。然而&#xff0c;兄弟多了不好管&#xff0c;为了抢占…

CheckPoint的一些探寻

由于上项目的模块计算部分依赖于spark&#xff0c;那么在spark的使用上&#xff0c;需要针对不同规模和形式的数据&#xff0c;都要能最大限度的做到数据变换&#xff0c;模型计算等计算的稳定性支持。这也是elemental目前急需优化的瓶颈所在。这里&#xff0c;我们针对下面的场…

Flink学习1-基础概念

Flink学习1-基础概念 Flink系列文章 更多Flink系列文章请点击Flink系列文章 更多大数据文章请点击大数据好文推荐 摘要 本文是作者学习Flink的一些文档整理、记录和心得体会&#xff0c;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1 Flink简介 1.1 概念 Apache Flink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流…

Ranger架构剖析

Ranger介绍 2016年&#xff0c;Hadoop迎来了自己十周岁生日。过去的十年&#xff0c;Hadoop雄霸武林盟主之位&#xff0c;号令天下&#xff0c;引领大数据技术生态不断发展壮大&#xff0c;一时间百家争鸣&#xff0c;百花齐放。然而&#xff0c;兄弟多了不好管&#xff0c;为了…

Ranger架构

一、Ranger介绍 随着大数据技术生态不断发展壮大&#xff0c;为了抢占企业级市场&#xff0c;各厂商都迭代出自己的一套访问控制体系&#xff0c;不管是老牌系统&#xff08;比如HDFS、HBase&#xff09;&#xff0c;还是生态新贵&#xff08;比如Kafka、Alluxio&#xff09;&…

大数据技术栈概貌

一、大数据技术栈概貌 pig&#xff1a;要使用 Apache Pig 分析数据&#xff0c;程序员需要使用Pig Latin语言编写脚本。所有这些脚本都在内部转换为Map和Reduce任务。sqoop 是 apache 旗下一款“Hadoop 和关系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的工具。导入数据&#xff1a;MySQL&…

一节课轻松通关 Spark

大数据跟我学系列文章007-三节课轻松通关 Spark &#xff08;一&#xff09; 文章目录 大数据跟我学系列文章007-三节课轻松通关 Spark &#xff08;一&#xff09;前言第01讲&#xff1a; MapReduce&#xff1a;计算框架和编程模型第02讲&#xff1a;Hadoop&#xff1a;集群的…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连接查询优化

Krishnan, S., et al. (2018). "Learning to optimize join queries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如何优化 SQL 连接是数据库社区数十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伯克利 RiseLab 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xff0c;深度强化学习可以被成功地应用在优化 SQL 连…

Flink流处理框架总结

Flink流处理框架 第一部分 Flink 概述第 1 节 什么是 Flink第 2 节 Flink 特点第 2 节 Flink 应用场景第 4 节 Flink 核心组成及生态发展第 5 节 Flink 处理模型&#xff1a;流处理与批处理第 6 节 流处理引擎的技术选型 第二部分 Flink快速应用第 1 节 单词统计案例&#xff0…

Presto(Trino)动态过滤与优化器

Presto 系列文章目录- 动态过滤与谓词下推 文章目录 Presto 系列文章目录- 动态过滤与谓词下推trino性能提升新特性Dynamic partition pruning动态分区裁剪设计注意事项执行未来的工作 Hive connector延迟执行动态过滤器 动态过滤分析和确认动态过滤器收集阈值维度表布局局限性…

AI 应用的全流程存储加速方案技术解析和实践分享

AI 应用对存储系统的挑战是全面的&#xff0c;从离应用最近的数据计算如何加速&#xff0c;到离应用最远的数据存储如何管理&#xff0c;到数据存储和数据计算之间如何高效流通&#xff0c;再到不同应用之间的资源调度如何协调 ……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低效&#xff0c;都有可能…

flink部署-1.13

1. 版本说明 本文档内容基于 flink-1.13.x&#xff0c;其他版本的整理&#xff0c;请查看本人博客的 flink 专栏其他文章。 2. 概述 Flink 是一种通用性框架&#xff0c;支持多种不同的部署方式。 本章简要介绍 Flink 集群的组成部分、用途和可用实现。如果你只是想在本地启…

Spark2.1.0——存储体系概述

本书在5.7节曾介绍过存储体系的创建,那时只为帮助读者了解SparkEnv,现在是时候对Spark的存储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了。简单来讲,Spark存储体系是各个Driver、Executor实例中的BlockManager所组成的。但是从一个整体出发,把各个节点的BlockManager看成存储体系的一部分,那么存…

探秘百度数据工厂Pingo的多存储后端数据联合查询技术

作者介绍&#xff1a;张志宏&#xff0c;2013年加入百度大数据部&#xff0c;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百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目前是百度数据工厂Pingo核心团队的技术负责人。 Pingo是来自百度的离线大数据集成开发平台&#xff0c;使用Spark作为计算引擎&#xff0c;深度整合了资源…

Tachyon与Ignite系统对比

1. Alluxio(原Tachyon)内存文件系统 1.1 系统概述 Alluxio&#xff08;原Tachyon&#xff09;是以内存为中心(memory-centric)的虚拟的分布式存储系统&#xff0c;拥有高性能和容错能力&#xff0c;能够为集群框架&#xff08;如Spark、MapReduce&#xff09;提供可靠的内存级…

百度案例:利用Alluxio实现安全的即插即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全文共3361字,预计学习时长7分钟 本文介绍了百度如何依靠开源项目Alluxio,在一个企业大数据分析解决项目Pingo中创建了一个安全、模块化和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你将学习如何依靠Alluxio来实现一个统一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服务,以及如何在Alluxio之上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