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变换
文章目录
- z变换
- 基本公式
- 常用公式
- 基本性质
- 其他公式
- 卷积定理
- 与s平面的关系
- 其他一些说明
基本公式
单 边 z 变 换 : X ( z ) = ∑ n = 0 ∞ x ( n ) z − n 双 边 z 变 换 : X ( z ) = ∑ n = − ∞ ∞ x ( n ) z − n X ( z ) 也 叫 x ( n ) 的 生 成 函 数 z 平 面 上 : 左 边 序 列 收 敛 域 朝 原 点 , 右 边 序 列 收 敛 域 朝 无 穷 远 点 , 双 边 序 列 收 敛 域 为 圆 环 , 有 限 长 序 列 收 敛 域 为 整 个 z 平 面 z 平 面 自 带 周 期 性 体 现 了 时 域 频 域 “ 离 散 ” 与 “ 周 期 ” 的 对 称 性 单边z变换:X(z)=\sum_{n=0}^{\infty}x(n)z^{-n}\\\ \\ 双边z变换:X(z)=\sum_{n=-\infty}^{\infty}x(n)z^{-n}\\\ \\ X(z)也叫x(n)的生成函数\\\ \\ z平面上:\\ 左边序列收敛域朝原点,\\ 右边序列收敛域朝无穷远点,\\ 双边序列收敛域为圆环,\\ 有限长序列收敛域为整个z平面\\\ \\ z平面自带周期性\\体现了时域频域“离散”与“周期”的对称性 单边z变换:X(z)=n=0∑∞x(n)z−n 双边z变换:X(z)=n=−∞∑∞x(n)z−n X(z)也叫x(n)的生成函数 z平面上:左边序列收敛域朝原点,右边序列收敛域朝无穷远点,双边序列收敛域为圆环,有限长序列收敛域为整个z平面 z平面自带周期性体现了时域频域“离散”与“周期”的对称性
常用公式
https://blog.csdn.net/lafea/article/details/118651638
基本性质
序号 | 解释 |
---|---|
线性 | a x ( n ) + b y ( n ) ↔ a X ( z ) + b Y ( z ) ax(n)+by(n)\leftrightarrow aX(z)+bY(z) ax(n)+by(n)↔aX(z)+bY(z) |
双边位移 | Z [ x ( n + m ) ] = z m X ( z ) \mathcal Z [x(n+m)]=z^mX(z) Z[x(n+m)]=zmX(z) |
单边(右边)位移 | 左 位 移 : Z [ x ( n + m ) u ( n ) ] = z m [ X ( z ) − ∑ k = 0 m − 1 x ( k ) z − k ] 右 位 移 : Z [ x ( n − m ) u ( n ) ] = z − m [ X ( z ) + ∑ k = − m − 1 x ( k ) z − k ] 左位移:\mathcal Z[x(n+m)u(n)]=z^m[X(z)-\sum_{k=0}^{m-1}x(k)z^{-k}]\\\ \\ 右位移:\mathcal Z[x(n-m)u(n)]=z^{-m}[X(z)+\sum_{k=-m}^{-1}x(k)z^{-k}] 左位移:Z[x(n+m)u(n)]=zm[X(z)−k=0∑m−1x(k)z−k] 右位移:Z[x(n−m)u(n)]=z−m[X(z)+k=−m∑−1x(k)z−k] |
序列线性加权(微分) | n m x ( n ) ↔ [ − z d d z ] m X ( z ) n^mx(n)\leftrightarrow [-z\frac d {dz}]^mX(z) nmx(n)↔[−zdzd]mX(z) |
序列指数加权(尺度变换) | a n x ( n ) ↔ X ( z a ) a^nx(n)\leftrightarrow X(\frac z a) anx(n)↔X(az) |
初值定理 | 若 x ( n ) 为 因 果 序 列 , 则 x ( 0 ) = lim z → ∞ X ( z ) 若x(n)为因果序列,则\\x(0)=\lim_{z\to \infty}X(z) 若x(n)为因果序列,则x(0)=z→∞limX(z) |
终值定理 | 若 x ( n ) 为 因 果 序 列 , 且 n → ∞ x ( n ) 收 敛 , 则 lim n → ∞ x ( n ) = lim z → 1 ( z − 1 ) X ( z ) 若x(n)为因果序列,且n\to\infty x(n)收敛,则\\\lim_{n\to\infty}x(n)=\lim_{z\to 1}(z-1)X(z) 若x(n)为因果序列,且n→∞x(n)收敛,则n→∞limx(n)=z→1lim(z−1)X(z) |
其他公式
卷积定理
Z [ x ( n ) ∗ h ( n ) ] = X ( z ) ⋅ H ( z ) Z [ x ( n ) h ( n ) ] = 1 2 π j ∮ c X ( v ) H ( z v ) 1 v d v 用 留 数 法 , 则 看 收 敛 域 内 包 围 的 极 点 \mathcal Z[x(n)*h(n)]=X(z)\cdot H(z)\\\ \\ \mathcal Z[x(n)h(n)]=\frac 1 {2\pi j}\oint_cX(v)H(\frac z v)\frac 1 v dv\\\ \\ 用留数法,则看收敛域内包围的极点 Z[x(n)∗h(n)]=X(z)⋅H(z) Z[x(n)h(n)]=2πj1∮cX(v)H(vz)v1dv 用留数法,则看收敛域内包围的极点
与s平面的关系
- z = e s T z=e^{sT} z=esT
- s平面虚轴映射为z平面的单位圆
- s平面左半平面映射为z平面单位圆内
- s平面右半平面映射为z平面单位圆外
- z平面上一个点可对应s平面上无穷多个点,周期为2 π \pi π
其他一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