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

article/2025/10/3 7:04:23

文章目录

    • 一、蚁群算法原理
    • 二、蚁群算法参数改变测试

一、蚁群算法原理

蚁群算法(AG)是一种模拟蚂蚁觅食行为的模拟优化算法,它是由意大利学者Dorigo M等人于1991年首先提出,并首先使用在解决TSP(旅行商问题)上。之后,又系统研究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1、蚂蚁在路径上释放信息素。
2、碰到还没走过的路口,就随机挑选一条路走。同时,释放与路径长度有关的信息素。
3、信息素浓度与路径长度成反比。后来的蚂蚁再次碰到该路口时,就选择信息素浓度较高路径。
4、最优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越来越大。
5、最终蚁群找到最优寻食路径。

二、蚁群算法参数改变测试

1.修改城市坐标:
利用随机生成函数在范围内生成相应数据,写入xls文件并写入当前目录,随后再打开以CMarix形式导出,在工作空间中以.mat形式保存在当前目录,就可以实现调用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2.探究参数alpha,beta,rho的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lpha与beta牵涉到的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rho牵涉到的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可以初步尝试改参数,以进一步发现他们的差异与规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可以看到,最终数据的生成其实在第25次迭代左右之前就已经生成了。

原来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原先的参数迭代的次数到140多次还并不平稳
再次修改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也是到29次迭代左右就已经出现了最终结果。
另外可以了解到:
蚂蚁数量:
设M表示城市数量,m表示蚂蚁数量。m的数量很重要,因为m过大时,会导致搜索过的路径上信息素变化趋于平均,这样就不好找出好的路径了;m过小时,易使未被搜索到的路径信息素减小到0,这样可能会出现早熟,没找到全局最优解。一般上,在时间等资源条件紧迫的情况下,蚂蚁数设定为城市数的1.5倍较稳妥。

信息素因子(alpha):
信息素因子反映了蚂蚁在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信息量在指导蚁群搜索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其值过大,蚂蚁选择以前走过的路径概率大,搜索随机性减弱;值过小,等同于贪婪算法,使搜索过早陷入局部最优。实验发现,信息素因子选择[1,4]区间,性能较好。

启发函数因子(beta):
启发函数因子反映了启发式信息在指导蚁群搜索过程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其大小反映的是蚁群寻优过程中先验性和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强度。过大时,虽然收敛速度会加快,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过小时,容易陷入随机搜索,找不到最优解。实验研究发现,当启发函数因子为[3,4.5]时,综合求解性能较好。

信息素挥发因子(rho):
信息素挥发因子表示信息素的消失水平,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蚁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实验发现,当属于[0.2,0.5]时,综合性能较好。

信息素常数:
这个参数为信息素强度,表示蚂蚁循环一周时释放在路径上的信息素总量,其作用是为了充分利用有向图上的全局信息反馈量,使算法在正反馈机制作用下以合理的演化速度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值越大,蚂蚁在已遍历路径上的信息素积累越快,有助于快速收敛。实验发现,当值属于[10,1000]时,综合性能较好。

最大迭代次数:
最大迭代次数值过小,可能导致算法还没收敛就已结束;过大则会导致资源浪费。一般最大迭代次数可以取100到500次。一般来讲,建议先取200,然后根据执行程序查看算法收敛的轨迹来修改取值。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EOYvRLd6.shtml

相关文章

蚁群算法详解

1、算法背景及原理 蚁群算法是一种智能优化算法,在TSP商旅问题上得到广泛使用。蚁群算法于1992年由Marco Dorigo首次提出,该算法来源于蚂蚁觅食行为。由于蚂蚁没有视力,所以在寻找食物源时,会在其经过的路径上释放一种信息素&…

Linux:详解 用户,用户组的解释创建等。

文章目录 Linux中用户和组的类型1、Linux下的用户可以分为三类2、Linux中的组有以下两类3、Linux中用户和用户组的配置文件(1)用户账号文件——/etc/passwdpasswd(2)用户密码文件——/etc/shadow(3)用户组账…

linux用户和用户组权限

Linux常规操纵 : 多用户操作 1.1 linux的用户与用户组理论 1.1.1 概述 Linux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就是可以在系统上建立多个用户,而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登录同一个系统执行各自不同的任务,而互不影响。 root :系统维护 www:网页…

将用户添加到docker用户组

普通用户使用docker命令的时候经常会提示权限不足 Got permission denied while trying to connect to the Docker daemon socket at unix:///var/run/docker.sock: Get http://%2Fvar%2Frun%2Fdocker.sock/v1.26/containers/json: dial unix /var/run/docker.sock: connect: …

linux添加用户和用户组

原文地址&#xff1a;linux添加用户和用户组 – 自我的进化http://www.shanxing.top/?p181 用户 创建用户&#xff1a;useradd <用户名> 设置密码&#xff1a;passwd <用户名>删除用户&#xff1a;userdel <用户名> 用户组&#xff1a; 新建用户组&#x…

用户,用户组与权限

一.用户与用户组 1.用户的分类 root用户:系统唯一,真实,可登录系统,可操作系统任何文件的用户,拥有最高权限 虚拟用户:这类用户被称为伪用户,不具有登录能力,但是系统不可缺少这类用户,例如bin,daemon,ssh等,一般是系统创建,也可手动创建 普通用户:具有登录能力,但是只能操作…

重拾Linux(三)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xff0c;任何一个想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xff0c;都必须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xff0c;然后用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每创建一个账号&#xff0c;如果没有指定新增用户的家目录&#xff0c;则会在 /home 目录下创建一个和新…

查看linux创建了哪些用户组,Linux查看用户属于哪些组/查看用户组下有哪些用户...

一、关于/etc/group格式的讨论 在说/etc/group格式的时候,网上很多文章都会说是“组名:组密码:组ID:组下用户列表”,这说法对了解/etc/group格式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碰到“查看用户属于哪些组/查看用户组下有哪些用户”这个问题上,这种说法会很误导人。 测试发现“组下用户列…

linux用户删组,如何在 Linux 下删除用户组(groupdel 命令)

在 Linux 下&#xff0c;用户组用来组织和管理用户账户。用户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定义一系列权限&#xff0c;例如&#xff1a;针对一个资源的读&#xff0c;写&#xff0c;执行&#xff0c;并且将这些权限在用户组的用户之间共享。 一个新的用户组可以通过groupadd命令来创建。…

Linux的用户组与权限

组与权限 Linux的用户与权限一.账户管理1.0 创建用户useradd1.1 示例:1.1.1添加一般用户1.1.2.为新添加的用户添加组1.1.3.创建一个系统用户1.1.4.为新添加的用户指定home目录下1.1.5.建立用户且定制ID1.1.6.添加一个不能登录的账号 2.0 用户账号存储文件2.1每一行对应一个用户…

Windows用户和用户组

下图是Windows操作系统上用户组及其描述&#xff0c;描述部分主要说明了该用户组的权限。 Administrator是默认管理员组 &#xff08;可以将账户加入该组让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xff09; Guest&#xff1a; 访客使用&#xff08;默认禁用&#xff09; Window默认会有这四个用…

linux用户和用户组详解(一)

一、基本概念 &#xff08;一&#xff09;基本介绍 Linux作为一种多用户的操作系统(服务器系统)&#xff0c;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陆到系统上&#xff0c;并响应每个用户的请求。任何需要使用操作系统的用户&#xff0c;都需要一个系统账号&#xff0c;账号分为&#xff1a;管理…

Windows 用户组管理

Windows 用户组管理 一、用户组1. 概述2. 管理组 内置组账户1. 需要人为添加成员的内置组2. 动态包含成员的内置组 一、用户组 1. 概述 组是一些用户的集合&#xff0c;组内的用户自动具备为组所设置的权限。 2. 管理组 新建组&#xff1a; 在本地用户和组界面选择组&#…

Linux用户和用户组详解

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Linux基础知识&#xff0c;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Linux用户和用户组。 一、Linux用户和用户组 &#xff08;一&#xff09;用户和用户组简介 与windows类似&#xff0c;Linux也有用户和用户组的概念。在Linux系统中&#xff0c;每次登录系统都必须以一个用户…

Linux用户、用户组的管理

首先用户大家都不陌生&#xff0c;我们在使用电脑的时候进入电脑登录的就是我们的账号也就是用户&#xff0c;用户组顾名思义里面可以存放多个用户方便管理以及授权。 目录 一、用户 1、创建用户&#xff0c;不指定选项 2、创建用户&#xff0c;指定选项 3、删除用户 4、…

用户组是什么意思?怎么容易理解?有什么作用?

不少刚入行的运维小伙伴&#xff0c;不清楚用户组是什么&#xff1f;不知道用户组有什么作用&#xff1f;怎么样才能容易理解&#xff1f;这里我们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说说&#xff0c;仅供参考哦&#xff01; 用户组是什么意思&#xff1f;怎么理解&#xff1f; 用户组是指一类…

集成算法 |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所有的参数&#xff0c;属性与接口&#xff0c;全部和随机森林分类器一致。仅有的不同就是回归树与分类树的不同&#xff0c;不纯度的指标&#xff0c; 参数Criterion不一致。 RandomForestRegressor(n_estimatorswarn, criterionmse, max_depthNone, min_samples_split2, min_…

Python实现贝叶斯优化器(Bayes_opt)优化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andomForestRegressor算法)项目实战

说明&#xff1a;这是一个机器学习实战项目&#xff08;附带数据代码文档视频讲解&#xff09;&#xff0c;如需数据代码文档视频讲解可以直接到文章最后获取。 1.项目背景 贝叶斯优化器 (BayesianOptimization) 是一种黑盒子优化器&#xff0c;用来寻找最优参数。 贝叶斯优化器…

随机森林回归预测_jupyter notebook

改编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J41127cw?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提供的代码。下文为改动之后的代码&#xff1a;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

Python实现Stacking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回归、极端随机树回归、AdaBoost回归、GBDT回归、决策树回归)项目实战

说明&#xff1a;这是一个机器学习实战项目&#xff08;附带数据代码文档视频讲解&#xff09;&#xff0c;如需数据代码文档视频讲解可以直接到文章最后获取。 1.项目背景 Stacking通常考虑的是异质弱学习器&#xff08;不同的学习算法被组合在一起&#xff09;&#xff0c;st…